书城文学血战米峪镇
49188300000006

第6章 毛泽东指挥反事变贺龙部回师吕梁山(2)

韩钧:“现在,我宣布:静乐县抗日民主政府正式成立!各界人士代表选举曾建为县长!”

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韩钧:“从今以后,你们要在共产党和抗日民主县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参军参战,保卫我们的家园,早日把日本鬼子赶出我们的国家!”

台下又是一阵热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党万岁!坚持抗战!抗战到底!”

曾县长:“我代表静乐县抗日民主政府宣布:判处杀害抗日军民一百二十多人的罪犯李世道、聂希儒死刑,立即执行!”

八路军战士和民兵将李世道、聂希儒押下台。崔二牛双手端枪,执行了枪毙罪犯的任务。

在一片欢快的人群中,韩钧对李书记、曾县长说:“李书记!曾县长!任务紧迫,我们不能停留,急需转移到方山、临县去完成新的战斗任务!”

郭营长、教导员:“李书记、曾县长,我们在这里的任务完成了。上级命令我们立即返回延安去。”

李书记:“再见!谢谢你们。在静乐、娄烦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开天辟地第一次有了人民自己的政权、自己的政府。我们一定要更好地为人民、为群众服务,成为让人民相信、受群众拥护的政府。”

曾县长:“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发动群众、武装群众,抗击日寇和国民党顽固派的侵犯。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也希望咱们的队伍早点打回来!”

孟祥才沮丧地、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进财主家那富丽堂皇的房里:“姐!姐!毙了,毙了!”

孟小姐:“什么毙了?毙什么了?”

孟祥才:“我姐夫让枪毙了!”

孟小姐:“啊呀呀啊!俺怕的事儿真的来了。这共产党、这八路军不让俺活了!啊呀呀!”她突然镇定地问,“是谁毙的?”

孟祥才:“我亲眼看见的,是崔家坡的崔二牛,是他亲手毙的俺姐夫,他是什么民兵大队长呢,他哥崔有世也是八路军中的一个小官儿。他们一家都是共产党的红人。”

孟小姐:“记住这个仇!将来告诉孩子们世世代代都要记住这个仇!”

孟祥才:“我这就去静乐城伺候日本人。我要让日本人去杀他崔二牛家的人,要让他家的人死的时候,哭着喊着,像被杀的猪一样嚎叫着慢慢地才能死去。”

延安。

毛泽东在窑洞内正和王稼祥、彭德怀研究处置“晋西事变”这一严重形势的对策。

毛泽东:“阎锡山背信弃义,还在继续制造摩擦,破坏抗战,赶不走晋西北的八路军和新军他是不会甘心的。”

王稼祥:“如果让阎锡山这样搞下去,日军就会乘虚而入。晋西北丧失,陕甘宁边区和延安的屏障就没有了,那是很危险的。”

毛泽东:“现在晋西北彭绍辉、罗贵波新358旅和山西新军的力量恐怕难以应付阎锡山精心准备的把事变再搞大的局面。我们必须赢得这一斗争的胜利,保证山西抗战根据地在我们手中,保证华北和西北的联系,这是当前的中心问题。因此,中央必须再派领导干部,再增派部队到晋西北去!”

彭德怀:“贺龙已经来电报要回来,但考虑到从冀中到晋西北路途远,怕误事。他建议让驻在绥德的王震带359旅先过黄河指挥和协同新358旅击破顽军,以解燃眉之急。”

毛泽东:“那不行,王震一动,蒋介石驻西安的行营主任蒋鼎文就会对陕甘宁边区发动进攻,还是让贺龙、关向应率120师主力从冀中立即出发,星夜回师晋西北指挥作战,愈快愈好!德怀,你代表中央军委去给贺龙、关向应下达这个命令。还要告诉他们:晋西北全部作战指挥由你们直接负责。”

彭德怀:“好的!我马上去办!”

毛泽东:“还有,贺龙怕耽误时间,担心失去反顽时机的意见是对的。在贺龙、关向应回来以前,我们先派中央军委参谋长滕代远立即去晋西北指挥、协调当地的反顽斗争。”

彭德怀、王稼祥:“好!主席这样安排,比较周密。”

窑洞旁,毛泽东正与出征前的滕代远交谈。他们的身后站着几名参谋人员和警卫战士。

毛泽东:“滕将军啊!你这一次到晋西北,上吕梁山,任重道远啊!为了祝你马到成功,我要送你一件礼物。”

滕代远惊讶地:“主席!您要送我什么礼物?”

毛泽东:“你来看看。”

这时一名警卫战士拉来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

毛泽东:“这是一匹好马!是贺龙师长在战场上缴获来的日军高级将领的坐骑。它哟,经过我们的改造,已经不为侵略者效劳了,要为我们反侵略的将领服务。贺龙同志让我骑,但是唐人李贺说过‘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我要让这马儿尽快立功,套上金络脑,还是你骑着它快走踏清秋,驰骋疆场更合适呀!”

滕代远惊喜地:“谢谢主席!”然后接过缰绳,跃身上马,稳稳当当地骑在了马背上向着毛泽东高兴地说:“好马!好马!谢谢主席!”

冀中120师师部,贺龙、关向应正在研究工作。

关向应拿着一份电报:“中央军委来电报了,命令我们立即出发返回晋西北,增援和指挥那里的反顽斗争。”

贺龙接过电报边看边说:“马上通知参谋长周士第集结部队,再命令供给部长范子瑜尽快完成物资后勤的保障工作!”

贺龙深深地抽了一口旱烟斗接着说:“我早就说过阎锡山是动摇不定的嘛。现在他终于背信弃义了。什么晋西北是他的地盘,日本人一进攻,他的那些晋绥军就扭转屁股跑。晋西北是我们八路军战士用生命从鬼子手里夺回来的!他在日军面前逞不了能,倒在我八路军和新军面前耍起大刀来了。他搞摩擦,老子要反摩擦。我就要把他摩擦掉!”

冬日的陕北,黄河岸边,呼啸的北风将岸边的树枝刮出一阵阵嗖嗖的声音。滕代远与两名参谋在郭营长带领的几十名战士的护送下,牵扯着战马,顶着凛冽的寒风踏上了冬季冰封的黄河。

滕代远:“郭营长!咱们到晋西北后,到哪里指挥反顽战斗最合适?”

郭营长:“到娄烦!那里的反顽战斗打得很漂亮,已经有我们的政权啦。”

滕代远:“你是怎么知道的?”

郭营长:“我刚从娄烦回到延安,就接到护送您去晋西北的任务。是我们营协助娄烦的党组织端掉了那里国民党投降派的县政府,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的。”

滕代远:“好!到了晋西北,娄烦我们一定要去。”

广袤的冀中平原上,八路军120师主力358旅,在贺龙师长、关向应政委、张宗逊旅长、李井泉政委的率领下,正急行军回师晋西北。贺龙、关向应等首长骑着马在驰骋,战士们在跑步前进。

八路军120师于1938年12月从晋西北挺进冀中,一年来,帮助吕正操司令员巩固了冀中抗日根据地,抗击了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的一百多次进攻,取得了大曹村、齐会、陈庄等一百多次战斗的胜利,歼灭日伪军一万多人。并配合晋察冀军区部队在黄土岭战斗中击毙了侵华日军阿部规秀中将。120师本身也从六千多人扩大到两万多人。1939年12月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日夜兼程回师晋西北。

山西汾河滩上。张宗逊旅长、李井泉政委行进在队伍中间。

李井泉:“老张!快进入晋西北了。去冀中时,你们是驻在晋西北的哪里呀?”

张宗逊:“当时我们是从静乐县南部的娄烦镇出发的!”

李井泉:“娄烦?我还真没有去过。”

张宗逊:“可不是嘛,去冀中以前我们驻在娄烦,当时你带715团还在大青山哩!这回,咱们再去娄烦。”

张宗逊身边跟着从冀中入伍的警卫员刘玉堤:“旅长!咱们不是已进入山西了吗?还走呀?”

张宗逊:“山西是来到了,但咱们的目的地吕梁山还没到。快了,快了。”

刘玉堤:“旅长,你说咱们要去梁山?是不是武松、李逵、鲁智深那些好汉们在的那梁山呢?”

李井泉、张宗逊笑了。

张宗逊:“你说的是山东的梁山,咱们要去的是山西的吕梁山。”

这时,716团十一连快步从旅首长身边经过,李玉成、崔有世放慢脚步向李井泉、张宗逊敬礼。

崔有世:“旅长!真想不到又要回到我的家乡了!”

张宗逊:“回到家,桃花也想不到你走时是排长,回来已经升成连指导员了。”

这天夜里,大雪纷飞,张宗逊、李井泉率领旅直机关和警卫连来到了崔家坡。

山坡上点缀着一孔又一孔的土窑洞,夜很寂静,老乡都睡了。部队默默地站着,远望着山村。

刘玉堤:“旅长!咱们住哪儿?”

张宗逊:“不能惊扰老乡,咱们在村外露宿,快去传达命令!”

村边的山沟里,一个又一个的战士枕着背包刚躺下就冻得浑身发抖,又一个个站了起来。

李井泉对张宗逊说:“老张,不行呀!这里是吕梁山的腹地,海拔两千多米,现在可能零下三十度了,会冻死人的!”

刘玉堤冻得说话都结结巴巴的:“我刚才到山坡上去,看到有一孔不住人的破窑洞,还有几孔窑洞内也没有人,是圈着许多羊,还有一孔窑内拴着驴。”

张宗逊:“好,就让部队进羊圈和驴圈,不要让冻死人,也不要去打扰老乡。”

战士们纷纷进入崔家坡村边养着羊和驴的窑洞。开始,羊群一片惊慌,慢慢地就和战士们相依偎着挤在一起了。战士们在臭气熏天的圈内休息,等待天明。

崔大爷正在自家窑洞内睡着,远处传来“汪、汪”的狗叫声,把崔大爷惊醒了。他推了一下崔大娘:“有世他娘!外面好像是来了贼偷羊偷牲口呢。”

崔大娘:“你出去看看,要小心呢。”

崔大爷起身穿衣,下炕点亮一盏马灯,开门走了出去。

崔大爷提着马灯沿着村内小路向羊圈和驴圈走去。快到了,崔大爷大声喊:“谁呀?你们在圈里做甚啦?”

圈旁八路军哨兵:“老乡!不要怕,我们是八路军!”

张宗逊赶了过来:“老乡!太对不起了,没有经您同意,我们进了你们牲口圈里避寒,打扰您了。”

崔大爷惊喜地说:“是八路军呀!啊!是张旅长呀!你们又打回来了?这一下可好啦!这寒冬腊月,快过年了,怎么能让你们睡在牲口圈里呢?快到家!”

张宗逊:“哎呀!是崔大叔!我们又见面了。别麻烦你们了,我们人多,你家住不下,等天亮后再说。”

崔大爷转身就往村里跑,边跑边大声喊着:“哎!快起来!八路军回来了!正在外面挨冻哩!快起来,快把亲人接回家!”

山坡上一孔又一孔土窑的窗户,在夜色中一个个都亮了。一家又一家的房门开了,从山坡上跑下一群群老人。他们跑到战士们身边,拉着战士们的手,高兴地直往山坡上的家里引。

在358旅旅部炊事班伙房里,桃花和几位大娘、大嫂,正高高兴兴地在帮助炊事员做莜面栲栳栳和蒸山药蛋。

饭好了,开饭了。有些从冀中来的战士不知道该怎么吃莜面栲栳栳。桃花等大嫂告诉河北来的战士怎么吃:“先把醋倒进碗里,放进盐去,把莜面栲栳栳和蒸山药蛋片夹到碗里蘸着吃。”

刘玉堤:“站着吃?不能坐下吃吗?”

桃花和大嫂们被刘玉堤的话逗得开怀大笑。

桃花从刘玉堤手里拿过碗来,在碗里做了一个动作:“是这样蘸着吃,不是让你站着吃。”

刘玉堤和战士们又被桃花的话逗得笑了起来。

刘玉堤吃了一口,觉得非常可口:“真好吃,特别香。比我们河北的白面馍镆和白面条好吃多啦!”

桃花:“不光好吃,吃上莜面可耐饥呢。我们庄稼人吃上它干活可有劲呢!”

刘玉堤:“吃上莜面干活有劲,那打鬼子也有劲吗?”

桃花:“那当然呢,这莜面呀,是我们吕梁山区的特产。”

张宗逊走了进来:“谢谢!谢谢!谢谢吕梁山区的乡亲!谢谢娄烦的乡亲!谢谢米峪镇的乡亲们!感谢你们对八路军的大力支持和热情接待!”

桃花:“张旅长,您别客气了。因为八路军对俺老百姓好,俺老百姓也要对八路军好呗!”

另一位大嫂:“桃花!你给张旅长他们唱一段《八路军来了烧开水》的歌儿吧!”

桃花:“好!俺唱。”

八路军来了烧开水,

日本兵来了埋地雷。

吃菜要吃白菜心,

当兵要当八路军。

张宗逊和战士们为桃花的歌儿热烈鼓掌。

张宗逊:“同志们!吕梁山区的老乡,米峪镇的老乡把最好的茶饭拿出来给我们吃。人民是我们的靠山,我们要早日把日寇赶走,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我们还要为群众解决困难,不能让群众为了我们而饿肚子。小刘!”

刘玉堤:“到!”

张宗逊:“你吃完饭后,去把村长找来!”

刘玉堤:“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