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Ⅰ)——衣食住行探由来
49203900000016

第16章 彰显女人魅力的旗袍

旗袍是中国女性民国时期开始穿着的一种带有传统风格的长衫,因为它的样式是由满族妇女的袍子改制而成的,所以有此称呼。

旗袍原本泛指旗人所穿的长袍,这种长袍没有明显的男女之分,但是只有旗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与后世的旗袍有着血缘关系,男子的朝袍、蟒袍等已和后世的旗袍没了关系。

旗女所穿的长袍,衣身较为宽博,而后世的旗袍开省收腰,意欲表现出体态婀娜或女性曲线。旗女的长袍袍内在开衩处可见绣花的裤脚,而后世的旗袍内开衩处露腿,在走动中,可时隐时现地表现女性的腿部美。另外,经过改进,后世旗袍的衣领较高也很紧,领高盖住腮碰到耳,多呈弧形左右对称,夸张地表现女性颈部柔软、纤细的特点,俗称“元宝领”。

旗袍主要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上海,很快又从上海风靡全国各地。旗袍以其流动的韵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近代中国女性的贤淑、典雅、性感、清丽,因此被誉为近代中国女性时装的代表。

鲁迅的《朝花夕拾·五猖会》中道:“赛会虽然不像现在上海的旗袍、北京的谈国事,为当局所禁止,然而妇孺们是不许看的。”

夏衍的《法西斯细菌》中道:“静子三十一岁,穿着质素的旗袍,已经完全是一个中年的中国主妇了。”

近年来,时装中重新出现的旗袍,风姿又胜当年,并常常被用做正式礼服出现在各种国际社交礼仪场合。不穿旗袍对女性来说可能是个损失,正如一位知名人士曾不无遗憾地说:“对身材比较好的女子而言,不能穿旗袍实在是一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