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Ⅰ)——衣食住行探由来
49203900000032

第32章 古代女人的发型

古代女子除相貌外,最注重头发的修饰。因为拥有一头秀发对一个女子来说有时丝毫不亚于一个漂亮的脸蛋,比如卫子夫就是因为她的秀发把汉武帝给吸引住的:“上见其美发,悦之,遂纳于宫中。”

女子的头发如此重要,因此古代女子的发式就多到浩如烟海,数不尽数,与其相关的记载甚多,仅就《髻鬟品》中记载的就不下百余种。

古代女子发式造型的变化,极为富丽而多姿,但基本上是按梳、绾、鬟、结、盘、叠、鬓等变化而成,发名皆是由发型与首饰寓意而命名。

凌云髻,属于高式的单鬟。秦始皇信奉仙道之术,崇尚仙女发型,命宫中后妃皆浓妆艳饰。《中华古今注》记载:“始皇诏后梳凌云髻,三妃梳望仙九鬟髻,九嫔梳参鸾髻。”。

飞仙髻,多是两侧结高鬟。《炙毂子》记载:“汉武帝时,王母降,诸仙髻皆异人间,帝令宫中效之,号飞仙髻。”这种发式多用于未出室的少女。

飞天髻,在头顶结三鬟,耸立直上。《宋五行志》记载:“文帝元嘉六年,民间妇人结发者三分发,抽其鬟直上,谓之飞天。”

反绾式,把头发拢高翻绾而成,属于高髻的发式。《妆台记》记载:“唐武德中梳半翻髻,反绾髻,分髫臀。”这种发式在隋唐时期甚为流行。

拧旋式梳编法,把头发分成几股,扭转盘结在头顶。《采兰杂志》记载:“甄后既入魏宫,宫廷中有一绿蛇,每日后梳妆则盘结一髻,形于后前,后异之,因效而为髻,故后髻每日不同,号为灵蛇髻。”

朝云近香髻,把头发分股拧盘,交叠在头顶,《中华古今注》记载:“大业中令宫人梳朝云近香髻。”

堕马髻,把头发拢结成大股,状如马肚,堕于头侧或脑后。《事物原始》记载:“孙寿为堕马髻。”《古今中华注》也有记载:“堕马髻惟倭堕髻,一云:堕马之余形也。”

古代女子也曾流行戴假发。古人最早使用假发是在东周时。《周礼》记载:鲁哀公在城墙上见到一个美发如云的女子,就派人剪了人家的秀发给王后吕姜做了假发。起初假发主要是王公贵族使用,比如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女主人辛追入葬时就戴着假发。到南北朝时,戴假发已经在民间女子中流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