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Ⅰ)——衣食住行探由来
49203900000034

第34章 胭脂水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美容术的文明古国之一,《史记·佞幸列传》记载:“故惠孝时郎侍中皆冠俊仪,贝带,傅胭脂粉。”这是说官员为了美容,脸上还擦了胭脂粉。

那么,胭脂是什么呢?

胭脂,也做“臙脂”,是一种用于化妆和画画的红色颜料,也泛指鲜艳的红色。

关于胭脂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纣以红蓝花汁凝作脂,以为桃花妆”,说的是商纣王最早发现了红蓝花汁凝结成脂,可以用于养颜美容。这红蓝花是燕北的一些民族所称的燕支花,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淘去黄色后,即成鲜艳的红色染料,即胭脂,所以,胭脂又称为燕脂。

另一种说法是,胭脂产于中国西北匈奴地区的焉支山,匈奴贵族妇女常以“阏氏”(胭脂)妆饰脸面。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大量的异国物品,其中就包括了胭脂。而汉朝大将军霍去病攻占匈奴的焉支山后,匈奴人皆哭道:“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焉知山产胭脂,失去焉知山,匈奴女子没胭脂用就不美丽了。

胭脂粉一开始男女都用,后来则是女人用的时候更多。

汉代以后,女人们用胭脂扮红妆者与日俱增,且经久不衰。历代诗文中都有大量的关于红妆描写,如“谁堪览明镜,持许照红妆。”“青娥红粉妆”“射生宫女宿红妆”,等等。

胭脂除了饰面,还可点唇,如“唐熙时,都下竞事妆唇,妇女以分妍否,其有名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十七种。”

唐宋时期风行泪妆、额黄妆、梅花妆和佛妆。据说,泪妆是杨贵妃发明的一种面妆,宫女们觉得泪妆很美,就争相仿效。《杨妃传》记载:“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

梅花妆的典故最为动人:“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竟效之,今梅花妆是也。”这种装扮传到民间,世间女子都纷纷效仿。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且“修容”还是中国人社交礼仪的基本要求,因此小小的胭脂水粉就有了大市场,美容产业纵贯古今,几乎从未衰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