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Ⅰ)——衣食住行探由来
49203900000063

第63章 东坡肉的来历

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大文学家。他不但诗文、书法造诣很深,而且堪称我国古代美食家。

宋哲宗元佑四年七月三日,苏东坡来到杭州任知州。苏东坡到任的那年,杭州先遭涝灾,又遇干旱。第二年夏天,暴雨成灾,杭州街道上几乎可以行船。洪水退后,瘟疫流行,米价暴涨。为了救灾度荒,苏东坡请求朝廷供米20万石赈灾,减去三分之一的上供米,并平粜官米40万石,以缓解粮荒。苏东坡还捐献50两黄金,并广泛筹集捐款,创办了杭州第一家病坊,用于为贫苦病人治病,被人们称为“安乐坊”,这也是中国最早的公立医院。在苏东坡的努力下,杭州百姓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经历了这样大的洪水之后,苏东坡对水利工程的重要性有了切身的感受,决心在杭州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他首先组织疏浚了盐桥运河,又解决了杭州城的供水问题,使杭州城中常年淡水不断。

最重要的是,苏东坡发动了20万民众疏浚西湖,挖淤泥,除葑草。在疏浚过程中,苏东坡常亲临指挥,从规划到具体措施都亲自过问。

一天,他来到湖上,沉思良久,对旁边的人说:“从湖中挖出的这么多淤泥,往哪里放呢?湖南北30里,环湖往来,终日不达。如果用淤泥在湖中筑一条堤,不是能一举两得吗?”于是,他让民工们用淤泥和葑草筑成了一条横贯湖面的数里长堤,像一条美丽的彩带,恰到好处地把西湖分为两半,堤的东面是外湖,堤西为里湖,堤上架6桥,并植柳树和桃树护堤。

为了加快工程建设,保证工程顺利进行,苏东坡调集500名兵士,负责用船运载湖中清出的葑草,同时监督工程的进行。经过三四个月的整治,西湖又现烟水浩渺、绿波荡漾的风貌,并且四周的田地不怕涝,不愁旱,庄稼连年丰收。

杭州老百姓人人都夸苏东坡是个贤明的父母官。人们为了感谢苏东坡,打听到他喜欢吃猪肉,于是到了过年的时候,大家就送来许多肉来给他拜年。苏东坡盛情难却,收下肉后,他叫人按他教的方法做好肉,然后按民工的花名册,挨家挨户把肉分送给百姓过年。老百姓因此越发爱戴他,把他送来的肉叫“东坡肉”。

后来,苏东坡离开杭州后,杭州的老百姓为纪念他,把他疏浚西湖筑的堤称为“苏堤”,还把东坡肉公推为杭州第一道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