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少林十大健身功法
49238500000012

第12章 少林掌指功(2)

③铁球大小、重量的选择要根据个人的力量、手型灵活掌握。也可用石球、砖、石块代替铁球,或选用大小适宜的坛罐进行练习,方法是用两手指端,分别抓扣坛罐沿口,并将其用力提起。随着力量(功夫)的增长,可逐步地向坛罐内灌水、倒沙,利用逐渐增加重量的方法,提高锻炼的难度和功力。

④这种抓力锻炼可分别配合五指、四指、三指至两指的强劲力练习。初学时,一般采用马步桩的姿势,随着功力的增长,可结合武术中的具体步法进行活动式的配合练习,其目的是培养手指抓抱劲力。为武术手法应用打下良好基础,即“以柔化解,发之以刚”。

六、撞击功

1.动作说明

①面对桩靶(枯树干、石柱、沙袋、墙壁、靠垫等),一臂长向距,成马步姿势站好,两手收置腰间,拳心朝上,眼看桩靶。

②接上动,马步姿势不变,右拳变柳叶掌,迅速有力向体前撞出,以掌外缘撞击桩靶,肘部微沉屈,掌指朝上,指尖高与眼平,身体保持端正,腰部随势微向左拧,眼看右掌。

③接上动,换左掌撞击桩靶。

2.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①马步撞掌时,左右掌交替撞击要连续、有力、协调,以腰助力。

②步型根据练习的目的灵活掌握,可采用弓步、跟步、骑龙步等,也可采用活步转身撞击练习,如能配合墙靶、千层纸、吊动沙球、击吊板等多种练习方法,效果更好。

③除撞击方法外,还可采取冲、劈、崩、撞、砍、格、扫、抽、戳、啄、搧、拍、弹等不同手型、部位的击打方法。

④器具要硬度适中,保障安全。

⑤初练此功时,手部可戴上护腕、简易手套等,可先进行适应性练习,以保护手部的安全。

⑥呼吸方法采用腹式逆呼吸,如掌握逆呼吸感到困难,也可采用自然呼吸,但一般以“蓄吸发呼,退吸进呼”为原则。

七、其它

传统少林武术功法练习,由于受其流派、拳种及流传区域的影响,因此在“掌指功”的锻炼方法上,各具特色。下面我们介绍几种,供武术爱好者参考。

1.抛袋功

用帆布制做成宽半尺至一尺的方扁型沙袋(缝牢后内装粗沙、铁沙、豆类均可),做体前、体后、转体、跨腿抛接等练习。或进行单人、双人或多人的相互抛接练习,接袋时一般抓接沙袋的边缘部位。此种练习既可以锻炼腕部及手指的灵活性又可锻炼快速的抓力。并对促进腰胯、肩臂、腿膝及步法的灵活,以及力量的增强都有一定作用。

2.穿钉功

选一块木质较软、厚薄适宜的木板立起或放平,待固定后,单手或双手紧捏一根粗长些的铁钉,用力向木板上迅速地戳、扎练习,待铁钉尖部扎入木板后,再用手指将其用力拧旋、拔出。这一锻炼的目的是为强化手指及指端部的力量,使其力点集中,意念要专注于指端部。

3.穿点功

此功为南派少林练法。以各种手型,结合拳术中的具体技法不断朝吊垂在面前的水牛皮(大张)、沙袋、千层纸(废旧报纸多层组成)上进行戳、啄、崩、点、弹等练习手指等局部硬度和劲力的不同感觉,此种练习手段对培养战术手法的灵活性也有间接作用。

除了上述这些民间传统的练习外,还有抛接石锁或“铁沙掌”的练习。

在借助器具进行撞、击等练习时,不可乱练、蛮练,以免造成伤害事故。每次练习后,可在手部直接击打的部位,适当揉搽一些舒筋活血的药水,或采用醋洗的方法使筋骨、肌肉得到有益的舒展、放松。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应有意识地在手部搽一些甘油、脂霜类润肤油,以便保护皮肤。

§§§第二节内功法

“掌指功”的内功法是少林秘传功法中“内外兼修”的功法练习。这种内功法的练习,不仅可使人体的力量得到较明显的增长,而且可使筋骨强健,内脏及呼吸功能加强,使人体的三宝“精、气、神”得到程度不同的有益锻炼,促进人体经络的顺通、气血运行的旺盛,达到强健体能,精力充沛,祛病延年的功效。同时对培养正确的体态姿势,对各种正确手型的不同技击意识的理解和感觉,都有较好的锻炼作用。

一、马步抓拳(三心合一)

1.动作说明

①按马步姿势要领站好,同时配合腹式自然呼吸,眼看前方。

②接上动,两拳变八字掌,同时由腰间向体前用力撞出,两掌平行,距离与肩同宽,掌指朝上,力达掌心(劳宫穴),同时配合呼气,眼看前方。

③接上动,两臂不动,两掌十指端同时用力内扣成虎爪型,力达十指端,眼看前方。

④接上动,两手虎爪同时以腕为轴,分别外旋约180度,两臂曲肘内收,两手虎爪指端同时用力卷握成拳(中指抵住劳宫穴),并随势收至腰间,拳心向上,力达掌指,同时配合动作吸气,眼看前方。

2.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①上体要保持正直,做到下颏内收,收腹含胸,立腰沉肩,提裆收臀,扣足展膝,重心稳实。

②双推掌要迅速、用力。肩部顺达,肘部微沉屈,背部略有后撑,上述动作可反复进行。

③两手变虎爪外旋时,腕部要用力,做到灵活、沉稳,两肩、臂、腕部不耸不僵。

④两手抓拳收至腰间时,做到拧旋,稳缓有力。

⑤呼吸与动作配合要密切、自然(充分发挥“丹田”的鼓荡之劲),练功时思想要集中在力点。

⑥练功时间宜在清晨,初学练功时间不宜过长。选择环境安静、空气新鲜的林间、草地进行练习,这样对身体的健康和锻炼的情绪最有益。

二、双撞掌(千斤掌)

1.动作说明

①按马步姿势要领站好,两臂屈肘置于体前,肘端下垂,两手成柳叶掌,掌指朝上,掌心相对,意守劳宫穴(两掌心),采取自然腹式呼吸,眼微看前方。

②接上动,两掌同时迅速平行向体前用力撞出,两肘微曲,掌指朝上,力达掌外缘,两掌与肩同宽,配合动作同时呼气,眼看正前方。

③接上动,两掌心朝前,掌指微放松,掌心略内含,屈肘徐徐收回,分别置于两肩前方,掌心微外旋相对。同时配合动作吸气,眼微看正前方。

④接上动,两掌同时平行向身体两侧用力撞出,掌指朝上,高与眼平,力达掌外缘,两肘端微有沉屈,同时配合动作呼气,眼看正前方。

⑤接上动,掌指略放松,两掌臂分别由体两侧屈肘徐徐内收到胸前,掌指朝上,掌心相对,略与肩平。同时配合动作吸气,眼看正前方。

⑥接上动,两掌同时迅速向体前用力平行撞出,两肘微屈,掌指朝上,高与眼平,力达掌外缘,两掌与肩同宽,配合动作同时呼气,眼看正前方。

2.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①两掌推撞时,身体保持端正,发力动作要迅速、有力(以腰助力),内收动作要轻缓柔和,做到沉肩垂肘,含胸展背,下颏内收,舌抵上膛,裆部上提,收腹收臀,扣足稳膝,意念集中。

②动作要自然、协调、顺达、腕部要灵活,沉实,做到掌型正确,节奏快慢相间,动作连贯,练功进度要循序渐进,因人而异,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③呼吸要与动作密切配合,做到自然、顺畅,用鼻呼吸,呼气时要迅速,吸气时要柔缓、深长。功夫练至高深阶段,要做到“重其意而不重其呼吸”。在《少林拳术秘诀》中“掌诀”中说到:“气自丹田吐,全力注掌心;按实始用力,吐气须开声,推宜朝上起,紧逼短马蹬……”说明拳法的练习要与意念、姿势、劲力密切配合,完整化一。

④意念:双掌推出时,腕、臂、掌心、掌指部要紧张,掌心前突,“气”由“劳宫”(两掌心)向正前方发出至无限远;两掌内收时,掌、指、腕、臂部要适当放松,掌心内含,“气”在意念的作用下,再由无限远逐步收回至劳宫穴,功深者可将其引至“丹田”处。

⑤练至一、两星期后,两“劳宫穴”会逐步产生类似“呼吸”的感觉,同时可能伴有:胀、热、凉、透、重等感觉,这均属练功中的正常现象,不必顾虑,长期坚持锻炼此功,会逐步增强体内气血运行,补其“内气”的专损,对增强体质、抵御疾病均有益处。

⑥选择练功的环境要安静、清洁,周围宜有较大的空间或松柏等长青树,清晨、晚间在室内,外练功要注意避风寒;眼看正前方时,要选择清晰、秀丽的景物或绿色的植物,在气温适中的季节如能在湖畔、海边练习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