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转折年代邓小平在1975-1982
49267700000009

第9章 上篇邓小平领导各方面整顿(8)

毛:过去有功劳,反刘少奇,反林彪。现在不行了,反总理,反叶帅,反陈锡联。要告诉庄则栋,有事要找陈锡联,不要跑王洪文、江青,不然陈锡联不好办事。你跟庄则栋讲一下,告诉他,不找陈锡联不好。跑江青、王洪文,司令不好办。

毛又说:风向快要转了,在政治局。

邓汇报说:政治局的同志气很大,我说不要把话都说完,散了。

毛说:这个办法好,留有余地。大家清楚就行了。我准备找王洪文谈,叫他找你,听你的话。他威望不高。

邓说:他最后的发言,政治局许多同志感到不真实。

毛说:江青也不喜欢他,专门在我这里告他的状。他应该好好工作。

毛鼓励邓:没有大问题。你要把工作干起来。

邓表示:这方面我还有决心就是了。

毛:那好。

邓:反对的人总有,一定会有。

毛笑了,引古人的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邓领会,说:开始工作时,主席给我这个工作岗位,我说主席是把我放在刀尖上了。

毛说:这是叶帅提议的,我赞成的。

邓知道毛没有完全明白邓说的“放在刀尖上”这个岗位的所指,但邓知道毛所指的是什么,忙说:总参谋长。

毛:就是这样。

从这次谈话可见,毛泽东对邓小平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批评江青等人,既把问题摆开而又不把话说完,留有余地是满意的。他交代邓小平“你要把工作干起来”,还引用古书,鼓励他不要怕有人反对。说明毛泽东完全信任邓小平,把安邦治国的重任放到了邓小平的肩上。

6月3日会后,江青就“四人帮”及其宗派活动等问题进行检讨。6月28日,江青致信毛泽东和在北京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信中说:“我在4月27日政治局会议上的自我批评是不够的。经几次政治局会议上同志们的批评、帮助,思想触动很大,但是思想上一时转不过来。经过思想斗争,我认为会议基本上开的好,政治局比过去团结了。当我认识四人帮是客观存在,我才认识到有发展成分裂党中央的宗派主义的可能,我才认识到为什么主席从去年讲到今年,达三四次之多?原来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主席在原则问题上是从不让步的。”周恩来于6月30日把江青的检讨信批给在京中央政治局委员,表示欢迎这一检讨,并指出:“今后政治局同志凡遇大事都经过组织讨论,事先请示主席,遵照主席指示执行,认真深入学习,联系中国实际,在实践中多听同志好意见,坚决改正常犯的错误,政治局的团结就会搞得更好。”周恩来建议将这封检讨信送毛泽东批阅。邓小平、叶剑英都表示“同意总理的建议”。

按毛泽东的意见,王洪文不再主持党中央日常工作,从6月下旬起离开北京,先同纪登奎一起到浙江,解决派性,落实整顿措施,后到上海工作一段时间。同时,毛泽东采纳叶剑英的建议,在王洪文离开中央期间,党中央的日常工作由邓小平主持。

围绕反经验主义进行的这一场较量,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以党内健康力量的胜利而告结束。邓小平进一步受到重用,他一身二任,同时主持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工作。“四人帮”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江青检讨,王洪文实际被削职,遭遇了“文化大革命”以来从未有过的挫折。

善于抓住机遇的邓小平,立即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领导整顿全面展开和向纵深发展。在六七月间,他同时开始部署、展开了六件大事:组建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召开计划工作务虚会、制定《工业二十条》;召开军委扩大会议,进行军队整顿;进行文艺调整;组织科技整顿;解决浙江问题,推动地方整顿,使深受“文化大革命”灾难的中国,出现了历史的转机。

十、组建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协助整顿

正当1975年的整顿向面上铺开和深入发展的时候,邓小平抓住有利时机,及时地在6月中旬正式组建了一个重要机构——国务院政治研究室(简称政研室)。在1975年整顿中,作为邓小平的写作班子和参谋班子,协助邓小平领导整顿,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

1.国务院政研室的酝酿和组建

早在1975年1月,邓小平重新担任党政军领导职务时,就酝酿要组建一个写作—参谋班子,帮助党中央、国务院调查研究,起草文件,进行舆论宣传工作。

1975年1月6日,邓小平就找素称“党内一支笔”的胡乔木谈话,跟他说:正在考虑,要你和吴冷西、胡绳、李鑫等同志当国务院的顾问,像过去“钓鱼台的班子”那样写一批文章。邓小平提出一些研究和写作的题目,说:这些问题都是国内外广大群众迫切需要系统解答的。从《九评》以后,就很少有那样系统地解答问题的文章了。现在的一般文章,只有结论,没有论证,总之一句话,不能说服人。邓小平还交代胡乔木:要多找一些人,多带一些徒弟,组织一个写作班子。邓小平说明,今天谈的这些,只是同你交换意见,中央和国务院都还没有讨论。

6月上旬,邓小平抓住机遇,把组建、成立国务院政治研究室正式提上了日程。这是因为,一方面,整顿发展到那时,邓小平迫切需要有一个政研室这样的参谋班子和写作班子;另一方面,几个月来形势的发展,邓小平已经进一步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成立这样一个机构的条件已经具备。而就在这时,胡乔木被毛泽东再度起用。毛泽东要胡乔木参加《毛选》第五卷的编辑整理工作。这就成为组建国务院政治研究室的一个契机:乘整理、编辑《毛选》之急需,成立政治研究室这样一个机构,由胡乔木等做负责人,“四人帮”是没有任何理由阻拦的。

6月8日,邓小平再次约见胡乔木,商谈成立国务院政治研究室事宜。邓小平说:上次谈的事要着手办,不过不要叫顾问了。打算成立一个政治研究室,由你们几个人负责。按照邓小平的设想,政研室和《毛选》整理小组是两个机构,一套班子。关于政研室的组成成员,就是1月谈话时提到的吴冷西、胡绳、熊复和原来在整理《毛选》的李鑫等人。在商量时,邓小平同意胡乔木的提议,增加于光远。关于政研室的任务,邓小平提出,除了写文章,承担编辑《毛选》五卷的具体工作外,还要“分管学部”,就是分管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前身)。显然,邓小平是要通过政研室掌握对中国最大的、有组织的这支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领导权,将宣传理论队伍组织起来。

这次谈话后,邓小平即写信向政治局正式提议:“国务院设政治研究室,先由胡乔木、吴冷西、胡绳、熊复、于光远、李鑫等同志组成,以后再吸收一些人,特别是年青一点的,作理论工作。”同日,邓小平还向政治局送上关于《毛选》编辑工作的建议,说明毛泽东已批准成立由康生、邓小平、胡乔木组成的三人小组(《毛选》工作小组),负责《毛选》第五卷的编辑工作。具体工作也由政研室承担。可以考虑吴冷西、胡绳、熊复参加《毛选》五卷整理小组。

这两项提议经政治局审议通过,报毛泽东圈阅同意后,国务院政治研究室遂正式成立。负责人除邓小平报告中提到的六人外,又增加了邓力群。7月5日,国务院办公室发出通知:“经毛主席、党中央批准,国务院已设立政治研究室。由胡乔木、吴冷西、胡绳、熊复、于光远、李鑫、邓力群等同志组成。”当时,政研室七位领导成员都称负责人。主要负责人胡乔木,也没有别的职衔或名义。这样,可以免生枝节,立即上马办事。

政研室的人员和办公地点按任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编辑《毛选》为主要任务,办公地点在中南海西四院。胡乔木和吴冷西、胡绳、熊复、李鑫在那里办公。另一部分,管政研室的经常工作,承担邓小平交办的调查研究等任务。由于光远、邓力群负责。这一部分人在中南海武成殿办公。政研室共分三个研究组:理论组:王子野(组长)、陈道(副组长)、郑惠、苏沛、滕文生、朱佳木;国内组:丁树奇(组长)、林涧青(副组长)、徐道河、孙小礼、赵乾德;国际组:王飞(组长)、何汉、周锡荣、李波人、冯兰瑞。政研室内部设办公室(主任李敬之)和图书馆(负责人高兴国)。包括三位司机在内,一共只有三十来人。

2.邓小平的领导方式

邓小平领导政研室的方式很特别,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叫“读文件”。编辑《毛选》第五卷这件事,在当时是不公开的。在编辑工作班子内部,胡乔木等把毛泽东的文稿整理成功一篇,就交给邓小平一篇;邓小平就召集政研室七位负责人集体阅读,讨论修改。改好之后,报送毛泽东本人审阅、定稿。有些篇在送毛泽东之前还经政治局通读讨论。“读文件”就是邓小平带领政研室负责人集体讨论毛泽东著作选篇所用的名义。“读文件”的地点,不在中南海,在故宫斜对面的三座门——中央军委。通常读过“文件”,邓小平和大家一起看一场电影,作为休息。

“读文件”时,除了对文稿本身的整理、修改进行讨论以外,邓小平常从毛泽东文稿的论述,联系当前的现实问题发表一些意见。主席最近有什么指示,应该怎样理解,怎样贯彻落实,邓小平也利用这个机会向大家传达、布置,组织大家讨论。讨论文稿之余,还交流各人了解的情况,工作的进展和问题,商讨政研室的经常工作。所以,“读文件”实际上同时也是邓小平和政研室七位负责人的碰头会。这种碰头会差不多两星期一次。从1975年7月9日第一次阅读并讨论《论十大关系》起,至当年10月,共进行了七次。

此外,就是个别交谈。《毛选》编辑工作和政研室工作中有事,胡乔木即去向邓小平汇报;邓小平有事,向胡乔木布置。大多是同胡乔木一个人交谈,有时也有别的负责人参加。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书信、文件的往来。胡乔木等把整理好的毛泽东文稿、拟好的文件报给邓小平,把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反映给邓小平,把重要的“来信”和报刊文章转给邓小平;邓小平批下来,或转报给毛泽东以后把毛泽东的批示传下来。

3.国务院政研室在1975年整顿中的作用

国务院政研室于1975年6月中旬组建,7月上旬正式开展工作,到11月下旬“打招呼会”后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中被重点批判,只活动了四个来月。但是,在邓小平指导下,为1975年整顿做了大量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概括说来,除编辑《毛选》第五卷以外,主要做了以下四项工作:(1)对思想文化工作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收集和上报了“四人帮”砍掉“百花齐放”的材料,向党中央和毛泽东转呈了一些重要信件,推动了思想文化领域主要是文艺领域的整顿。(2)参加起草和修改一些重要文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协助修改《工业二十条》(即《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和《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起先名为《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汇报提纲)》)。(3)撰写了理论文章《论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总纲》(简称《论总纲》)。(4)代管哲学社会科学部,协助筹办综合性理论刊物《思想战线》。

上述前三个方面的工作,涉及一些重要领域的整顿以至全党的整顿,在后面各章中将专门叙述。对第四个方面,实际上是哲学社会科学部的整顿,在这里作一扼要的叙述。

“学部”,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简称,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当时下设13个研究所,2个研究室,有工作人员2000多人,其中干部和研究人员1800多人,原由教育部代管。“文化大革命”中教育是重灾区,教育部整顿教育的任务已经十分繁重,再要代管学部,力不从心。所以,政研室组建之初,邓小平就提出政研室成立后要“代管学部”。他把这项任务交给政研室,可谓知人善任。

6月29日,邓小平再一次向胡乔木明确交代:政研室一定要把哲学社会科学部管起来。他同胡乔木一起商量,确定了学部的组织领导关系。学部的业务工作由政研室管,分工由胡绳负责;政治工作由国务院政工组管;行政工作由国务院办公室管。邓小平还提出,“学部要办个刊物”,由政研室指导。这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当时的主要报刊,如《红旗》杂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上海的《文汇报》、《解放日报》、《学习与批判》杂志,都被“四人帮”控制。在一时难以夺回来的情况下,要从思想理论上宣传“三项指示为纲”,指导和支持整顿,只有另起炉灶,创建自己的舆论阵地。

邓小平对学部工作抓得很紧。6月29日同胡乔木商谈后,立即要中央组织部提出学部领导机构人选,同时委托一位副总理召集国务院政工组、办公室和教育部等相关单位开会,把重新确定的对于学部的管理分工事项正式通知执行。7月16日,中央组织部和国务院政工组发表学部领导机构名单,由郭沫若任主任,调林修德、刘仰峤、宋一平三人组成临时领导小组,主持学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