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媒体浙大(百年求是)
49282100000010

第10章 消息类(8)

2000年8月8日第1版

转基因“三系”杂交棉研究首获重大突破

浙江有望在全国率先实现“三系”杂交棉种子产业化

本报讯杭州8月7日电 记者宦建新 通讯员朱德其报道:

以浙江大学副教授王学德为主的课题组今天在此间宣布:经过多年联合攻关,已在世界上首次成功育成了一个对不育系具有强恢复力的恢复系“浙大强恢”,并初步筛选出一个强优组合“浙杂166”,这标志着我国转基因“三系”杂交棉研究在浙江省首次获得重大突破。专家认为,这是我国继水稻、油菜的杂种优势利用首次在国际上突破后,在棉花上再次获得突破。这项突破使浙江省有望在国内率先实现“三系”杂交棉种子产业化。

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三系法”制种,是当今乃至下一世纪杂种种子的制种方式。但是,棉花的“三系法”制种产业化在世界上尚未成功。由浙江大学、浙江省农业厅和金华市农科所组成的“三系杂交棉的选育、引种和高产配套技术研究”项目课题组对此进行了联合攻关。这个项目1998年列入浙江“九五”重点课题。在科研攻关中,科技人员用生物学技术将谷胱苷肽-S-转移酶(GST)基因导入到雄性不育的恢复系中,首次育成了一个对不育系具有强恢复力的恢复系,解决了在国际上一直尚未解决的恢复系对不育系恢复力不强的难题,使具有高效制种价值的“三系”配套首次在浙江实现,并成功地筛选到一个强优组合“浙杂166”。据查,在国际上属首次突破。

1999年,课题组在杭州、金华、兰溪、浦江等地进行了“三系”杂交棉制种、繁种和杂种F1的生产示范试验。8月6日,浙江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这项研究的技术性能指标进行现场考察和测试。在金华县农科所的制种田里,间隔种着恢复系和不育系,科技人员随手从不育系上摘下一个棉铃掰开,只见雪白的棉絮中结了很多颗淡黄色的种子。

在金华县罗埠镇下章村8亩示范田中,经随机抽样测试,“浙杂166”每株平均已结铃15.4个,还有花蕾26.9个,比当地杂交品种单株结铃数增加16.7%。

当地农技员章景标说,“浙杂166”生长期较长,后期结铃大有潜力。

我国转基因“三系”杂交棉研究的重大突破,将有望结束长期以来棉花人工去雄授粉杂交制种的历史,并能提高棉花品质,比对照品种增产10%以上,并能使繁种、制种产量可在种子产业化生产中应用。据介绍,杂交棉种子播种量每亩不到0.5公斤,每亩生产100公斤杂交种子可种植200亩。我国现有棉花总面积约5800万亩,如果每年种植杂交棉1000万亩,需用种量为500万公斤,只需制种田5万亩,除了制种获利约2.5亿元外,皮棉增产获利可达50亿元。

【小资料】

“三系”杂交棉制种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杂种优势利用的前提是“三系”配套,即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配套。“三系”应有可繁殖性,不育系自身不能产生有活性的花粉粒,它的繁殖是通过保持系供给花粉而实现,保持系和恢复系雄性正常可育,分别自交可繁殖子代。不育系与恢复系间隔种植时,由于传粉媒介的存在,不育系从恢复系获取花粉后所结的种子即为杂交种子。这种杂种种子的生产方式被称为“三系法”制种。“三系法”制种所获杂种(F1)是正常可育,并具有杂种优势。

2000年8月14日第1版头条

培养高素质人才 提供多样化服务

浙大为浙江率先实现现代化多作贡献

本报讯 (通讯员徐有智 单泠 记者冯颖平 马瑛瑛)

继与杭州、宁波进行高层次科教合作之后,8月13日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浚生带领一批教授、专家到建德、温州等地考察,洽谈与两地的科教合作及设立浙大科技园温州分园事宜。这是浙大为浙江率先实现现代化提供更多的科技、智力和人才支持的又一重要举措。

近两年来,浙大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高水平专门人才培养、高新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张浚生说:“在省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理应多做贡献。”有一些数据可以对此作出诠释:今年浙大实际分配本科生5497人,参加浙江经济社会建设的有4443人,占80.8%;同届实际分配硕士生1007人,留在浙江发展的有436人,占43%。正在进行的高校招生中,浙大在浙招生数高达7000余人,超过合并前四校的招生总数。人才的培养不仅有可观的数量,更有高层次的质量——我省共有博士点109个,其中106个在浙大(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大);计算机类博士生全国每年只有180位毕业生,浙大就有30位,这些人才不少已成为浙江计算机产业中的一支主力军。

浙大充分发挥人才、学科和智力优势,瞄准地方经济建设重大课题,选择主攻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为“科教兴省”战略的实施和建设“文化大省”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玉泉校区近几年来以理工结合的强势学科为依托,以浙江的重点产业发展为目标,与省内的企业集团共同组建了一系列面向行业的技术开发中心,大大加快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80年代就与浙大联合办企业、现任浙江舜宇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王文鉴说:“没有与浙大的合作,就没有‘舜宇’的今天。”这家公司的人才、技术不少都来自浙大,正是由于浙大各方面的支持,“舜宇”才能从一家乡镇企业成长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在重点地区实施校、政、企结合的区域性开发战略,是浙大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得意之笔。浙大与学校所在地杭州的合作自然不少。去年浙大与杭州市政府等联合办起了城市学院,在全国首创这一办学模式,当年招生400余人,因师资水平、教学质量较高而受到青睐,今年招生数猛增到1200余人还难以满足考生需求。浙大还在老和山建立了科技园区,为杭州的高新技术迅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浙大与宁波的合作较多,特别是去年9月重新签订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以来,共建了13个技术开发机构和基地,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今年6月中旬,校长潘云鹤带着大批教授和多项高新技术成果,与宁波市就共建浙大科技园区宁波分园等31个项目签署了协议。潘云鹤说:“浙大和杭州、宁波的这些合作,表明高校对地方经济的服务,已从‘下游’的成果转化,提前到对‘源头’的支持。”

在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浙大师生们也得到了大量的实践机会、科研课题以及经费的支持,因而合作双方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互惠互利。浙大在全国率先派遣博士生“三下乡”服务团到衢州,为“农技110”解决了好多疑难问题,有十余位博士生因此被聘为当地政府和企业的科技顾问,这些经历是博士生们走上社会之前的成功演习。

2000年9月17日第1版头条

宁波与浙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产学研结合步入良性循环

编者按 高校与地方合作建立科技园,产学研结合,是科教兴市、科教兴国的需要。本文报道了宁波市与浙大的合作,颇具典型意义。长期以来,高校一些科研成果研究成功后,往往不能及时运用于实践,成了纸上谈兵。高校与地方合作建立科技园区,使科研成果能迅速转化为产品,及时服务于社会。他们的实践为产学研结合又闯出了一条新路,值得借鉴。

本报讯 (记者潘剑凯)

浙江大学近日与宁波市签订了共建浙大科技园宁波分园、浙大网络与软件学院宁波分院、浙大宁波分校三大协议。宁波市为此共投入5亿元,而浙大也开了重点大学在外地办分校的先河。

宁波市市长张蔚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科教兴市”需要与一流大学合作,三大协议的签订是宁波市与浙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产学研结合步入良性循环、向纵深发展的标志。

宁波是我国最早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1999年生产总值1080亿元,财政收入108亿元。但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宁波的科教发展明显滞后,影响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后劲。为此,宁波市去年提出了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等教育,引进高素质人才的“一号工程”。而作为“部省共建”的浙大也极为重视为浙江作贡献,校长潘云鹤说,浙大要把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点工作。

去年9月,双方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宁波市为此设立了1000万元科技合作专项资金。而宁波市从浙江大学引进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300多项,重点实施了91项。这些高新技术项目已成为宁波新的经济增长点。浙大海纳公司与宁波市共投资1.5亿元,在宁波保税区开发生产6至8英寸集成电路用单晶硅片,使宁波成为国内重要的单晶硅材料生产基地。浙大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个创新型饲料添加剂糖萜素后,宁波联合集团与浙大共同投资4000多万元组建了有关公司,开发生产糖萜素,产品供不应求。这些科技项目,有效地促进了宁波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目前宁波已初步建成以电子信息、新材料、医药生物、光机电一体化为重点的高科技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是第一经济增长点,人才是第一资源。浙大调集各学科的精兵强将,为宁波提供全方位综合性的服务。浙大组织了百名博士、百名教授宁波行活动,帮助宁波成立“浙大博士后宁波工作站”,共建13个技术开发中心,增强了宁波市技术创新能力。浙江舜宇集团通过建设“浙大舜宇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依托浙大的技术力量,不断开发新产品,95%的产品销往国处,集团从十多年前的一个小作坊发展为今天名列中国光学仪器第三位的企业。宁波市还让出一批领导岗位,请浙江大学的博士、教授出山,以调整干部知识结构。目前,浙大已有36位博士、硕士到宁波市及下面县里挂职锻炼。

双方合作,贵在真诚。在与浙大的合作中,宁波不仅尽力满足浙江大学的需要,更从机制上保证双方互惠互利,使全市上下合力把浙大的产学研结合工作不断推向新阶段。谈到浙大海纳为什么到宁波投资,总裁李立本教授说:

“宁波的投资环境好,办事效率高。”据介绍,浙大海纳在宁波投资,从项目洽谈、土建到批量生产,总共只有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常有人问舜宇集团董事长王文鉴:“浙大从你们这里分了多少钱?”王文鉴回答说:“这个提法有问题,浙大成果在我们这里转化,他们拿的是他们应得的,而绝不是分了我们的钱。没有与浙大的合作,就没有舜宇的今天。”而与宁波互惠互利的科技合作,不仅充分发挥了浙大教育科研资源,也成了浙大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据介绍,1999年浙大从宁波市获得研究开发经费1250万元,今年上半年,已获得研究开发经费555多万元。

2000年9月17日第1版

筑巢引凤纳英才 拓展学科新领域

浙江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本报讯 (通讯员徐有智 单泠 记者冯颖平)

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初评日前揭晓,浙江大学获奖项目数居全国高校前列。与此同时,今秋开学时浙大研究生已达9900余位,硕士生和博士生人数分别居全国高校的第一位、每二位。这些成绩再次表明,浙江大学正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一年半前,金庸先生出任人文学院院长,拉开了浙大面向海内外广聘人才的帷幕。今年6月22日,着名法学家李龙出任浙大法学院院长。至此,四校合并后的浙大新组建的20个学院的院长全部到位,其中12位为外聘的专家学者。

新的浙江大学组建两年来,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始终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学校的总体目标,并以此制定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的发展规划。校党委书记张浚生说:“一流的大学要靠一流的学院,一流的学院要靠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学科要靠一流的人才。有了高素质人才的支撑,才会有高层次的大学。”大批着名学者与优秀人才的加盟,拓展了浙大的学科发展领域,使学校研究型大学的特色日益显现。

浙大20个学院的院长大都是蜚声海内外的着名学者,两院院士达11位。着名核物理专家贺贤士院士出任理学院院长后,几乎每个月都要往返于北京、杭州一次,规划学科发展,确定学院的研究重点,争取国家级重大研究项目,还将高层次的学术交流会安排在浙大。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沈家骢、神经生理学家陈张宜院士、文学家金庸、国家863计划智能计算机领域首席科学家李国杰、经济学家王洛林、管理学家高尚全等到浙大任职后,由于他们在各自学科领域的地位和影响,高屋建瓴地带领浙大各学院学科的快速发展。

浙大组建了微系统研究中心、液压控制技术研究中心、器官移植重点研究实验室等,使学校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学科门类齐全上,更体现在各学科的交叉、渗透、综合上。校长潘云鹤说:“浙大必须创造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以顺应科学技术整体化的发展趋势,为解决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的重大学术问题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