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媒体浙大(百年求是)
49282100000042

第42章 通讯类(12)

针对博士生究竟是该埋头钻研还是应该下乡实践,浙江大学科研处副处长冯光明教授提出了一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考方式。他说,应用科学领域的科研成果,只要被企业吸收、转化就是好项目。因此,凡是搞应用科学研究的,就应该到社会上去,面向农村的千家万户,面向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

争议背后的思考

博士生下乡挂职的利弊之争,为人们提供了对这一问题的多种思考方式。

在这场争议中,许多人提到了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概念,应用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特点是不少人支持博士生下乡的原因。

同时,也有一些人士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疑虑。他们认为,虽然不能简单地将支持或反对“博士生下乡挂职”作为判断是否重视基础科学的标志,但是近年来社会上忽视基础科学的现状却不得不令人担忧。

一位教育界的老专家谈到,90年代初,社会上出现了一种“一切向钱看”

的倾向;如今则是“读书赚钱论”盛行,有的家长用“不读书,不上大学,将来赚不了大钱”教育孩子,因此,计算机、建筑、临床医学等专业成为高考热门,而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专业却备受冷落。而有的人更是把能否赚更多的钱,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作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因此,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应用科学便成了他们眼中的“宠儿”。

这位老专家忧心忡忡地问道,那么,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基础科学究竟有何价值?基础科学的价值该如何体现?

这些疑问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出了“博士生下乡挂职”利弊之争的范畴,其尖锐性本身引起教育界更深层次的思考。

(吴晓波 朱立毅)

2000年12月12日第9版

浙大寻求跨越之路——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创建一流学科

徐有智 单泠

牵住牛鼻子【编辑手记】 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的建设,都以学科为基本单元来划分组合。抓好学科建设意味着抓住了大学发展的关键,意味着牵牛牵住了牛鼻子。

大学学科的划分和组合,总是顺应科学的发展趋势。早先,人们将科学分解为一个个单独的学科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深化了对事物的认识。随着深入的研究,人们发现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科学是内在的统一体,于是又走向综合交叉和汇合贯通,所谓“分则深,深则通,通则合”。现代科学技术的重大进展,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科之间的交叉地带。数学与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之间渗透、交叉、杂交,使大学学科结构经历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平面到立体的发展。人们编织的对科学认识的大网,正在走向科学的整体。世界着名大学大都经历了一个单科性、多科性到综合性的发展过程。综合性大学是高水平大学发展的大趋势,它顺应了当今科学发展的大趋势。

中国的大学,近年来进行大规模合并,正是顺应这一大趋势,像浙江大学这样的学科齐全、规模宏大的“航空母舰”

开始驶入海面。但是,“大”并不等于“强”;合并不等于简单拼装。弄不好,既得到利益、门户之见等等,又导致学科壁垒森严,学科交叉障碍重重,相互打架,内耗加重,结果今不如昔。今天,我们向读者展示的浙江大学合并后,对学科进行重构与建设,瞄准世界一流大学,创建一流学科的经验,很值得一读。(傅振国)

时值初冬,走进浙江大学校园,一股热风扑面而来。布告栏上,各类学术讲座的通告不断更新;校园网上,传递着学科规划和研究进展的最新信息;全校各学院的广大教师正自下而上为规划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一场全校性的学科建设大讨论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院士在阐述当前这场学科大讨论的内涵时说,“中国的发展在于寻求跨越,浙大的发展也要寻求跨越。在下个世纪初叶,经过15到20年的努力,浙江大学能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关键要为创建一流学科寻求跨越之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构建众多的学科‘山峰’,这是浙江大学今后改革和发展中生死攸关的重要命题。”

在学科重组中促进交叉形成规模优势

两年前的9月,浙江四校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打造了中国高校第一艘“航空母舰”,新的浙江大学成为当时全国学科门类最齐全、规模最大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并校后的浙江大学学科规模优势明显,综合办学实力增长。学科覆盖了军事学外的11个学科门类,造就了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巨空间。

如何利用并校后的学科优势和因此而形成的学科高原,加速学科的交叉渗透,开拓新的学科领域,造就更多的学科高峰,这是浙大发展面临的首要课题。浙江大学在并校融合的过程中,抓住学科重组的契机,对全校的学科和院系设置洗牌重组,按照前瞻性、科学性、创新性的原则,组建了20个学院。这些学院的设置反映了当前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适应了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需求,同时,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形成学科制高点和新兴学科增长点,在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药学与制药、食品与营养、现代管理等高科技领域形成了多个优势学科。

学科交叉,优势凸现。在这两年全国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申报中,浙江大学的一级学科博士点从16个增加到28个,跃居全国高校首位;二级学科博士点覆盖面从原来的106个增加到138个,增长30%;博士后流动站达到29个,位居全国第一。“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发展研究中心”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15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文科一级学科博士点实现零的突破。

最近,浙大在规划学科建设和发展中,根据突出重点、鼓励交叉、兼顾一般、滚动发展的原则,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拨款中投入巨额资金,在理工农医优势学科和新兴学科中选择25个学科和若干个交叉研究中心,重点投入,配套建设,争取用3年左右时间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并以现有重点建设学科为核心,加速建设一批具国内领先地位的学科,同时,合理布设一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急需的新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力争建成10到15个国内领先并在国际上有较大知名度的研究基地,形成一批着名的学者和学术精品论着。

在结构创新中增长学科“生物圈”共生效应

今年4月,浙江大学第一个跨学科交叉研究中心——微系统研究与开发中心正式挂牌,这一以研究项目为平台,以理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信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和仪器科学学院、电机学院等6个学院的数十位专家组成的多学科攻关团队组建,目标是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抢占当前国际微系统研究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标志着浙大在学科组织结构调整和创新中的一个突破。

通过学科结构的调整,使学科之间形成一条互为支持,互为补充的生物链,随之产生学科生物圈,通过生物圈内学科之间的交叉互动,优化学科生态环境,增强学科共生效应,产生新的学科增长点,这是浙江大学目前正在实施的以网状结构的多智能体系来构造学科结构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通过教学科研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强化院一级在学科建设中的职能,强化研究所、博士点、硕士点在网状学科结构中的交叉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孤军作战和低水平竞争的状况,鼓励来自不同院系的教师联合攻关,冲击国家重大项目,鼓励高水平教授跨博士点交叉、招收研究生,首先审批了跨学科博士生导师11名,组建了脑科学与智能研究中心、液压控制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人力资源与战略发展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与科技产业发展等一批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和实验室。

学科结构的创新,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流,加速了学科的新陈代谢,为学校各学院和研究所承担重大项目和促进各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有力地推动了浙江大学在承担国家基础研究和重大攻关项目研究方面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去年,学校新上基础性研究项目432项,批准经费3330万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连续两年均居全国首位。去年全校科研经费超5亿元,比前年增长30%,居全国高校第二,在全校鉴定的176项成果中,有近百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和国际水平,其中在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工业过程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新产品开发软件、转基因水稻品种选育、恶性肿瘤防治等学科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在寻求跨越中吸引和造就一流的学术梯队

吸引和培养一大批中青年杰出人才,造就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科带头人,是创建一流学科和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目标的关键。着眼于发展的百年大计,浙江大学制定了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推出了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实行教师岗位聘任制,鼓励竞争,优劳优酬,提高优秀冒尖人才、学术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待遇。与此同时,学校每年筹措1000万元资金,设立引进人才专项基金,实施引进人才住房货币化分配制度,加大优秀人才的力度。

去年4月,继着名作家金庸出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之后,经过长达一年的努力,学校新组建的20个学院院长已全部到位。其中有12位外聘的着名专家学者。他们在各自的学科领域,造诣精深,成就斐然,既有如国家863计划的首席科学家李国杰、贺贤士、陈宜张这样的两院院士,又有如经济学家王洛林、管理学家高尚全这样的一流专家学者,其中两院院士就达11位。由他们出任浙江大学各学院的“掌门人”,能够高屋建瓴领导学科的发展,使研究型大学的特色日益显现。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沈家骢是一位在国际国内化工界具有很高声望的科学家,他来到浙大后,提出了在医用组织工程材料、有机高分子光电复合材料、稀土配位聚合等方向拓展学科研究领域,得到了学院老中青三代学者的赞同,学校为此专门特批了300万元科研经费,用于学院设备购置和为学科发展提供必备的条件。

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的何赛灵博士,1991年因首创“紧凑格林函数”而获得北欧工业与应用学会GANEGOLuB奖,并被聘为瑞典皇家工程学院的终身教授。1999年6月,何赛灵受聘首批长江计划特聘教授,从瑞典来到浙大任教,筹建了浙江大学“光及电磁波研究中心”,带领一批青年学者开始进行光子晶体领域的研究探索。这一全新的研究领域被美国《科学》杂志列为“未来十大新兴科学领域”之首,何赛灵的加盟,开辟了浙江大学在交电信息处理和计算方面一个高技术、多学科的前沿研究领域。

瞄准世界先进水平,为建设一流学科寻求一条跨越之路,已成为浙江大学全校上下共同的追求目标。跨越之路,就是开拓创新之路,就是高速发展之路。

百年沧桑,铸就了这所着名学府求是创新的办学精神,正是求是的博大胸怀,海纳百川,英才辈出,硕果累累,使浙江大学赢得了“东方剑桥”的美誉。而在当今世界科技领先、信息发达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高校改革和发展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竞争环境中,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有着深厚的学术文化沉淀的着名大学,将在继承和弘扬传统的基础上,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建设一流学科的跨越之路,赢得先机,创造卓越,早日跻身世界着名大学之林。

2000年12月18日第1版

把市场拓展到社会——浙江大学积极探索高校后勤社会化多种实现形式

1998年,浙江大学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四校合并,为浙大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1999年1月,浙江大学后勤集团公司宣告成立。此后,他们在高校后勤社会化多种实现形式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

早在1988年,浙江大学根据高校综合改革的需要,制定了后勤三步走的规划,当时组建了8个经济实体,模拟企业化动作。1993年,在经济实体的基础上注册成立了浙大后勤服务总公司,基本完成了后勤与学校行政体体系的分离。1999年1月,浙江大学抓住四校合并的机遇,适时组建了后勤集团公司、完全实现了企业化运作。如今浙大后勤集团公司下属饮食服务公司,建筑安装公司、商贸服务公司和通信管理服务中心、水电管理服务中心等,已成为一个基础扎实、综合实力强、发展势头好、具有鲜明行业特点的后勤服务企业,今年总营业额将超过4亿元,利润1500万元。对尚不具备条件的物业管理、幼教服务、交通服务、校园管理等部门,则以校区为单位成立校区后勤服务分公司,这样,在浙大后勤集团公司内部,形成了行业公司、校区公司并存的条块结合的新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