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媒体浙大(百年求是)
49282100000061

第61章 通讯类(31)

老人是龙泉人,浙大农经系1946届学生,亲身经历了芳野那段难忘的日子,如今退休返乡定居。寂寞的时候,吴文楠就独自走上去芳野的小路,在一如旧日的山山水水间拾掇昔日的青春。有一次,他在曾家大屋遇上了来参观的一大群年轻的浙大学子,他为他们叙说故事,不知不觉就是一天。那一天,他觉得自己是最快乐的。

老人每天都在盼,盼着往昔的校友能再回芳野来聚一聚。也许,是记忆里的芳野太过完美,令人不忍重睹;也许,是因为路途太过遥远,让人找不到重蹈的借口。60多年过去了,重回芳野的校友寥寥可数。

龙泉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都非常注重对曾家大屋的保护。1999年,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龙泉市拨出专款对曾家大屋进行了维修,重现了它昔日的风采。去年,龙泉又将之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听到一个消息,吴文楠都要给校友们写信打电话,将欣喜送去分享。今年,丽水到龙泉的高速公路开始建设,吴文楠又坐不住了,四处邀请:“等路修好了,一定要回芳野走一走,看一看!”

2004年11月3日第6版

“学术之星”是怎样炼成的

本报记者张冬素

这几天,入选浙江大学首届本科“学术之星”的同学成了校园里议论的焦点和同学们羡慕的对象。

他们是如何走上学术之路的?本科生搞科研有什么“秘密武器”?带着一个个疑问,记者走访了他们。

位居“学术之星”排行榜第二的王怀章同学现在已经开始读浙大经济法硕士研究生,可考大学时王怀章理想的选择并非法学,他说:

“刚进大学时感觉很失落,由于对法学没有兴趣,上课也觉得很枯燥。”

回忆起当时的困惑,他对记者说:“没有办法,我只能逼自己去适应,去喜欢法学。”经过痛苦的适应期以后,王怀章开始对法学产生了兴趣,课余时间参加科研活动成了他的一大爱好,先后有《论迁徙自由在我国的实现》、《论劳动者的辞职权》等10余篇论文在《法律科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

“要学会用理智与毅力改变对所学科目的逆反心理,用意志力培养兴趣,若学而有趣,则学起来会更轻松更投入,就会有研究的欲望。”这是“学术之星”们的经验。

排在“学术之星”之首的柳天旸在18位“学术之星”中有点另类,学城市规划专业的他,提交的科研成果有点“不务正业”:果蔬磁性保鲜柜、水质活性化过流磁化装置、夹层保暖毛衣……但别小看这些科研成果,它们都取得了国家专利,有的已经在由他创办的公司生产。

柳天旸好奇心强,兴趣广泛,懂得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的科研资源。他每天都忙着做实验,忙着去旁听其他的专业课,现在他已是中国发明家协会会员,并应聘成为伦敦应用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除了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外,大多数“学术之星”认为浙大的创新氛围是他们走上学术之路的重要因素。

材化学院的何涛从大二开始一直跟着一位博士生做课题,他说自己最大的收获不是参与发表了几篇高质量的论文,而是得到了科学研究的训练,这些对他的学习帮助非常大。

由于“学术之星”的评选从上学期就已开始,18位“学术之星”现在有一半以上已经毕业,而这些已毕业的“学术之星”大都继续攻读研究生,几位大四的学生也已被确定保送研究生,将继续他们的科研之路。

2004年11月19日第11版

高校如何为地方经济服务?高水平大学怎样发挥其强辐射的功能,实现与地方经济社会的互动双赢?借着主题为“科学·人才·发展”的“浙江大学-浙江省市县合作峰会”的召开,这两天,我们走访浙大教授,采访浙江企业,听到浙大在服务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浙大:生机勃勃的创新源思想库

本报记者张冬素 周天晓 本报通讯员单泠 徐有智

“浙江大学-浙江省市县合作峰会”已经落下帷幕,但峰会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提出的“高校如何为地方经济服务?”、“高水平大学怎样实现与地方经济社会的互动双赢?”等话题引起了浙大老师的思索。

这两天,我们在浙江大学,走访专家、教授,听到浙大教师在服务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了解到浙大教育科技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触摸到了大学教育与地方经济碰撞后迸发出的强大活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发动机和创新源。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创新型、国际型的国内一流大学,浙江大学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和创新资源,在浙江实施“八八战略”,创建“平安浙江”,在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科技打造先进制造业

今天一早,浙江大学工程及计算机图形学研究所的张树有教授一走出家门,就直接来到杭州叉车厂。自今年10月份以来,由张树有教授等4人组成的研发团队每天的上班地点就改在了杭州叉车厂,帮助叉车厂建立新产品开发设计平台。

随着客户个性化的要求愈来愈高,企业以“产品”为中心逐渐转向以“客户”为中心。订单生产虽然能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但产品设计周期长、成本高。据对我国约200种机械产品抽样调查,产品开发的周期平均要18个月,而国外一般新产品设计平均周期只需3个星期。新产品设计周期长已成为国内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失利的重要原因。

浙大工程及计算机图形学研究所所长谭建荣教授从2000年开始,在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技项目的同时,根据浙江制造业现代化所面临的问题,主动对接浙江企业,开展应用研究。他主持开发的“大批量定制的技术体系及其在国产重要装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成果运用信息化技术,大大缩短了新产品设计开发的时间。

这一科研成果去年在浙江巨人电梯集团运用后,以前需要一个星期甚至半个月才能完成的一部电梯的设计方案,现在只需2个小时最多4个小时就能搞定。就因为这一技术,去年一年巨人集团新增产值5600万元,并且产品已出口到意大利、墨西哥等国家。现在,这一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等列为今年机械工业科学技术9项重大进展之一的技术,已被宁波、湖州、绍兴、台州等地的20多家企业争相应用,促进了我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设计和制造,推动了浙江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步伐。

在浙江大学,每年有1000多项这样的高新技术项目“走”出校门,“走”进浙江企业;有2000多名浙大教授、博士生、硕士生组成的研发创业团队,活跃在我省经济建设的大舞台上,利用他们研发的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着浙江的传统产业,推动浙江产业结构的优化。

浙大工业控制研究所开发的DCS系统,在我省包括石油、化工、医药、冶金等近100家大中型企业应用,提高了产业的自动化程度,大幅度降低能源和材料消耗,为企业创造了5亿元经济效益;电机系自动化研究所开发成功的系列化提花织物柔性织造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同类技术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迫使国外相关技术产品大幅度降价,这一成果在杭州、嘉兴、湖州、义乌等50多家企业应用,累计新增产值100多亿元、新增利税10多亿元。浙大雄厚丰富的创新资源,已成为浙江企业快速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强大支柱。

老师的汗水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

浙大农学院的张明方教授是一位瓜类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研究的专家,他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泡”在田间地头,在实验室与瓜棚间快乐地奔走着。

今年夏天,当杭州的街头处处飘起瓜香,张明方的快乐是双倍的。因为他与台州路桥灵生现代农场有限公司成功培育的“蓬蜜”西瓜去年在浙江省农业厅、浙江省瓜果产业协会举办的十大名牌西瓜评比中获得综合品质第一名。

台州路桥灵生现代农场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优质西瓜和甜瓜的专业性农场公司,在开始与张明方合作之前,公司从日本进口或从外地引入瓜果的种子,不仅价格高,而且种源供应很不稳定。2001年,公司找到浙大园艺植物遗传资源与功能改良实验室,张明方根据企业的技术需求,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开发出了高品质的西瓜品种“秀芳”和厚皮甜瓜专用品种“9802”,试种成功后,在农场进行大规模生产示范,单种子一项就每年为农场节约成本数十万元。

去年,尝到科技甜头的这家企业一下子拿出10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浙大继续开展优质西瓜、甜瓜新品种的选育与产业开发研究。企业老总对我们说:

“我们是农民,拿出那么多钱当然是心疼的,但我算过一笔账,我有3000亩地,每亩增收几百元,投资很快就会收回。在科技的时代,我们农民如果没有专家的帮助,想要长期立于不败,是很困难的。”张明方则将学者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称之为是优势互补,他说,“种子”是我们的特长,规模生产和品牌、市场是企业的特长,我们希望通过合作,使浙江省成为我国精品西瓜的主要产地,现在这个愿望已经基本实现。

近几年来,浙大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建设绿色浙江的号召,充分运用学校技术资源,深入农村,面向农民,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了我省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增强了农业发展的后劲,成为浙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强大后盾。

据统计,近年来,浙大已选育出水稻、油菜、茶叶等优良品种40余个,开发农业产业化技术100多项。据其中14个项目的统计,为浙江省创造社会经济效益65个亿,为农民增收10多个亿。浙大食品系开发的杨梅干红系列产品为象山永成酒业有限公司年创产值6000多万元;动物科学学院开发的富硒蛋鸡产品在象山金元蛋业合作社组织实施,平均每个养殖户年终分红达到10多万元。浙大老师的成果在为农民增加收入的同时,也丰富了浙江城乡居民的“菜篮子”。

“希望我们所学能为浙江人民所用”

每天早晨,开通不久的钱江四桥上,一辆辆汽车从杭州市区往萧山区开去,其中有不少车内乘客是赶着到滨江区、萧山区的高新技术企业上班的员工。跨江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杭州正逐步迈向钱江时代。

杭州市委、市政府对城市发展战略非常重视,对跨江发展寄予很大期望。

跨江发展会给杭州带来什么?上世纪90年代初,浙大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马裕祥教授带领一批中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着手浙江省科委立项课题“杭州城市跨江发展研究”,学者们从对国内外城市发展的范例分析着手,详细研究杭州城市东南西北的走势和格局,以及杭州市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内涵,提出了跨江发展、南北互补的观点,1993年,《杭州城市跨江发展研究》一书出版,从理论上完成了杭州市发展规划研究。

马教授很有感触地说,任何理论都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被验证,社会科学也是一样。作为学者,最重要的是所学的、所做的,对人民有用,就是最幸福的了。这一观点同样也得到了浙大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廖可斌的认同,他说,在浙江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浙江丰厚的文化积淀,是学者取之不尽的宝藏;二是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学者搭建了宽广的研究平台;三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为学者创造了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

可以说,大学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水平与所在区域的建设发展水平是密切相关的。

浙江大学利用人文社会科学优势,积极进行社会科学应用研究,为浙江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研究和服务工作,一大批成果为各级党委政府部门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咨询,充分发挥了地方政府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

据了解,列为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浙大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近年来承担的200余项科研项目中,有70%以上的项目与浙江农业与农村发展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有关。该中心参与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国际竞争力排名”的研究,大大提升了浙江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这几年,浙大与地方政府共同完成了很多人文社科项目,其中“中国绍兴仓桥直街历史街区”研究是我省获得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奖的第一个独立项目,《浙江省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与需求调查》的研究项目完成后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浙大黄祖辉教授说,浙江省委提出的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对我们人文社会学科的学者而言就更可以说是“福音”了,我们非常期待我们所学能为浙江人民所用。

绿色浙江的“健康卫士”

垃圾是个让城市非常头痛的东西,但浙大岑可法院士化腐朽为神奇,让垃圾转化成可利用的能源。在杭州市余杭乔司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杭州市每天制造的上千吨垃圾,在这里“变”成了工业生产、市民生活紧缺的电。据今年5月份的统计,发电厂已清洁处理杭州市生活垃圾28.58万吨,发电15890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