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媒体浙大(百年求是)
49282100000075

第75章 人物专访类(2)

潘云鹤历来主张“宽基础、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浙江大学早几年就提出了KAQ(知识、能力、素质)人才计划。潘云鹤本人走过的路正是“宽基础、复合型”的极好典型:大学是在同济学的建筑,研究生考到浙大学习计算机。

CAD设计把他的两个原本不大相干的专业融合在一起,他成了这方面的专家。位列4W 创新计划之首的人才创新计划,目标所在也就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实施宽、专、交的培养途径,大量培育交叉学科人才。到2000年以后浙大每年可为社会提供5000余名本科生和2600余名研究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大量有浙大特色的优秀人才。

终生教育是知识经济的成功之本。浙大校网计划的首要工作是在9月开通远距离教育网,计划受教育的对象可增至3万多人。“最好的教育质量离不开最好的师资。各市(地)比较缺少高素质师资,如果浙江每个县都办一个远距离教学中心,那对当地的人才素质提高大有裨益。”潘云鹤谈起远距离教育很有兴趣:“这是浙大为浙江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提供的人才支持,也是为知识经济提供直接的推动力。”

1998年9月16日第5版

为创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基础——张浚生、潘云鹤谈新浙江大学的组建

本报记者万润龙 本报特约通讯员徐有智

在新浙江大学成立之际,该校党委书记张浚生、校长潘云鹤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就组建新浙大的意义、新浙大的发展目标等作了详尽的介绍。

张浚生曾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后来调任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今年4月,张浚生从香港回到杭州后,负责新浙大的筹建工作。他表示,国务院决定组建新的浙江大学,这是我国切实加快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切实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重大步骤和具体体现。

四校合并,有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向更高水平迈进,有利于培养面向21世纪的具有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的涌现与知识的不断创新,是“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基础和关键所在。而学科的有机组合,交叉渗透,优势互补,加上好的管理和有效的投入,将更加有利于承担一批对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科学与技术的研究项目,有利于出一批高层次、高水平成果,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全国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52岁的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显得踌躇满志。他表示,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学科支撑,四校合并,强强联合,在学科交叉互补中不断产生未来有广阔前景的新学科。

这就为把新浙江大学建设成为一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拓展了极其有利的发展空间。潘云鹤告诉记者,新浙江大学正在规划组建二十所左右的学院,目前规划成立的有生命科学学院、环境资源学院、信息学院、材料化学工程学院、人文学院等。潘云鹤提出:我们要使新浙江大学成为新学科的温床和孵化器,并首先在几个领域争取占据国际领先地位,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科学技术发展作出贡献。谈到当前要做好的工作时,潘校长表示,首先要精心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以新的思想来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要按“加强基础,注重素质,突出能力,面向一流”的目标,培养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素质、高能力人才。同时,新浙江大学要搞一些创新性的理论研究和基础研究,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和攀登科学高峰上作出新的贡献。

潘云鹤表示,新浙江大学应有二分之一的学科成为高新科技的基地,从而源源不断地为社会提供知识经济时代的新产品。新浙江大学要把人才、科研成果广为扩散,以推动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潘云鹤充满信心地说,新浙江大学要争取在2005年进入亚洲大学的前20名,从而为我们跨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打好基础。

1998年9月16日

曾任老浙大党委副书记,13年前开始参与完成香港回归大业,昨起任新浙大党委书记——“回归”后的张浚生

本报记者田泓

9月15日,张浚生出任新组建的浙江大学党委书记。

4月27日,张浚生从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位置上卸任,回到阔别13年的杭州,就任浙大、杭大、浙农大、浙医大合并组建的新浙江大学筹建小组组长。其实,今年62岁的张浚生有29年时间在浙江大学度过。从1954年考进浙大光学仪器专业,他当过学生、教师和校党委副书记,直到1983年调任杭州市副书记。两年后,他飞赴香港,参与完成回归大业。因此,这次回到浙大,也可以说是张浚生自身的一次回归。

回杭州后的第二天,张浚生就到4校“微服私访”。在浙江农业大学,被两个学生认了出来。他们告诉他,同学们早就知道他要来负责筹建工作,并表示欢迎。两天后,教育部和浙江省联合召开大会,筹建工作正式启动。

张浚生说,在他离开的15年里,浙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楼多了,校园漂亮了,更重要的是,学校的内涵和办学目标都朝前跨了一大步。老浙大是以理工科为主的全国重点大学,而合并后的新浙大成为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齐全的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老浙大的办学目标是“跻身全国高校前列”,新浙大则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4校合并是中国百年现代高等教育对迎接新世纪的挑战的积极回应,也是切实落实党和国家提出的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任务的重大步骤。因此,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这是项很有意义也有一定难度的工作。

合并前的4校都是拥有相当规模和鲜明办学特色的重点大学,领导和办学体制各不相同。在考察一些先期合并的高校时,有人告诫他,“牌子、班子、票子”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张浚生认为,对浙大来说,“牌子”问题不存在,4校同根同源,都是1952年院系调整从老浙大分离出来的。至于“票子”,中央和浙江省已决定分别投入4亿元,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和学科建设。

新浙大要真正融成一体,关键还在于所有的师生员工站在建成一流大学的战略高度看待合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大家都讲“普通话”不讲“地方话”,才能不计较暂时的矛盾和利益。

对一些敏感问题,张浚生提倡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即发扬民主多听意见,得出科学的结论。在4个多月的筹建工作中,他先后主持召开了19次座谈会。在讨论学科建设时,几乎所有的教授、博导都各抒己见。有一次,大家从下午2点一直谈到晚上12点。他还每周到4校现场办公1天。

张浚生的办公室设在浙大玉泉校区,墙上则挂着4校5个校区的地图。

他说,4校合并,很重要的一点是大家平等,绝不能有以强欺弱的现象。作为领导,为人处事必须公道正派。筹建组每次开会、办公都统一吃盒饭。

刚从香港回到杭州时,张浚生最不习惯的是穿马路。香港的马路有专门的行人红绿灯,而浙大门口的交通是人车同行,相对无序。

那么,13年在港的经历,对张浚生今后的工作和思维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说,在新华社香港分社他主要分管新闻、文化、教育、体育等事业,与科教界保持着频繁的接触。回浙大的前几个月,他还曾8次会见香港各大学校长。这些为他带领浙大瞄准世界一流,提供了国际视角。虽然从行政官员转到教育岗位会有一个适应期,但张浚生自信能很快“平稳过渡”。他笑着告诉记者:“现在,我穿马路的技术已经好多了,学会左右看看。”

张浚生说,浙大实现“世界一流”可能要整整一代人的时间,也就是20年。

他将尽可能用半年的时间来完成合并的“磨合期”,为学校进入实质性建设争取时间。作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重大突破,人们对新浙大寄予厚望。“过去在港工作的13年确实辛苦,夙兴夜寐,但我愿继续努力,为跨进世纪的浙大搭桥铺路”。

1998年9月23日

学科建设:合并后的最大文章——访新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

本报记者 唐景莉鲍道苏

通过四校合并,拥有除军事以外的11大学科门类的新浙江大学,成为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合并后学科如何整合?怎样建设有前瞻性的学科结构?新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日前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问:浙大、杭大、浙农大、浙医大四校强强合并,组建中国高校的“航空母舰”,您认为合并给学校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

答:新浙大面临的最大机遇就是学科可以交叉互补。合并后学校具备学科综合优势,为学科发展提供非常广阔的空间。但仅仅是空间,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利用并且发挥这一优势,做好合并后的最大文章。

科学本身的发展趋势是交叉、综合。这一发展方向已成主流,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要达到学科交叉有两条途径:一是单学科向多学科拓展,这条路有可能使我国本已稀缺的教育资源更为紧张。

另外一条办法就是学校合并、联合,通过合理整合,使学科创新能力大大增加。与单科性学校相比,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主要在于学科发展更能吻合学科“生物圈”的特点,更易形成相对完整闭合的“生物链”。

问:合并后新浙大学科创新能力大增,学校将如何调整学科结构?

答:目前初步构想新浙大将设置20个左右的“中学院”。

最初考虑有两种想法。一种是“大学院制”,另一种是“小学院制”。按传统大学的布局方法,文理工农医经管社,这样的布局在国外很普及,历史也长达数百年。但学科门类的划分是历史划分,在本世纪50年代,学科发展出现重大变化,高新技术几乎都具备学科交叉的特点,小学院应运而生。

本着“民主、科学”的方针,新浙大筹建小组组织四校的学科负责人就新浙大的部、院、系设置问题进行了大讨论。刚开始大家意见分歧很大。讨论中大家认为,大学院虽然有利于国际的理解和交流,但它掩盖了学科发展的趋势,掩盖了学科交叉的特点。

综合大学院和小学院的优点,新浙大将设置一些中学院。如人文学院,将文史哲三大门类融为一体;工科与理科交叉。设学院的标准是有两个以上一级学科,2到3个博士点。一个学院一般有4到5个系。

此外,我们还考虑了上述学院无法包含学科交叉的新结合点,如果要成为系、学院又显得过于超前。我们设想以学科交叉研究中心的形式设立,给它提供研究空间,单独给予研究生招生指标,给予人员和机构流动的便利,即形成规模不等的学科生长体,以促进学科的产生与成长。例如:脑科学研究中心、复杂性研究中心、产品创新设计研究中心、微机械研究中心等。

问:能否具体介绍在学科结构调整中如何进行学科交叉整合?

答:过去想法是先做加法,再做乘法。在筹建中发现,许多学科不光是互补,如果进行优化组合,将会产生国内优势极为明显的学科。这一点在申报博士点的过程中感受颇深。

例如生命科学,这是2l世纪极为重要的学科之一。过去分布在四校的该领域学科如果能交叉联合起来,就呈现出一种非常独特的状态:浙大和杭大在基础研究上有很强的力量,医大和农大在应用方面有很强的力量,从而形成了生命科学学科在一个学校范围内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配套成龙的独特优势。在这方面如若结合得好,新浙大将会出现一个特色非常鲜明的学科群。

此外,在制药、食品、脑科学研究信息、环境、能源等方面,新浙大都有自己的优势。在这方面,国家的研究目标与我们专业的交叉融合是非常合拍的。

国家科技部朱丽兰部长在了解我们四校合并的态势和今后学科发展的思路后指出:这是一所研究型大学的正确发展方向,希望浙江大学通过四校合并,不仅起“物理反应”,而且起“化学反应”,能形成很多国家级水平的学科,承担国家级的重大项目,为国家科教兴国事业作更大的贡献。

问:这种学科调整对于新浙大学生意味着什么?或者说,构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可能?

答:学科交叉融合,对于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俱佳的宽基础复合型人才(即KAQ模式)大有裨益。

所谓KAQ模式,归根结底,就是培养素质好、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即培养学生宽厚而坚实的基础,较强的能力,综合的素质。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应构建“宽、专、交”培养框架。一年级通开5门以上基础课,实行宽基础培养,二、三年级强调在专业上有一技之长,四年级实行交叉培养,新浙大三分之一的学生在用3年学完4年课程基础上,可以选择攻读第二学位。学科交叉,使学生拥有与众不同的知识结构,与众不同的创新思想。一言以蔽之,就是造就学生的主动精神,不断设计自己前进的方向,提高自己的选择能力、判断能力。

1999年4月4日第1版

浙大求是园金庸答客问

潇潇春雨,把浙大,把西湖,把整个杭州都染上一层嫩绿,生机盎然。

3月26日下午,来自北京、上海、香港及浙江本地的40余家媒体的记者涌入浙大求是园,为的就是查良镛(金庸)先生出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的院长,学校要为他举行隆重的聘任仪式。本报记者也闻讯赶往。

仪式在邵逸夫科技馆举行。在校长潘云鹤向金庸先生颁发聘书、佩戴校徽和党委书记张浚生致词后,金庸先生致答词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