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娱乐还是工作,孙优贤都有着强烈的好胜心。运动场上他追求第一,空余时喜欢看武侠小说,仰慕一剑定乾坤的好汉。在自己的本行——工业自动化研究中,他确确实实扮演了好汉的角色。1991年,孙优贤刚担任浙大工控研究所所长时,全所只有3万元经费,在他的领导下,如今科研经费和产品的销售收入一年达到1.2亿。他和同事们研发的几套造纸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已推广到全国各地。他领导的工业控制技术研究所已成为我国第一个“五星”(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级学科单位。这些年里,他取得了52项重大科研成果,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出版专着、编着14部,获得了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和数学奖25项。前不久,他与同事合作开发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研究项目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2000年度我省获得的最高奖项之一。
浙大一家亲
孙优贤一家称得上是浙大之家。夫人退休前在浙大附中工作,大儿子、大儿媳也就职于浙大,小儿子正在读浙大计算机专业。2岁的孙女,眼看也要进浙大幼儿园了。
和风风火火的孙优贤相比,夫人黄丽明性格温柔,二人优势互补。对妻子的深情,孙优贤毫不掩饰。他与夫人最初相遇是在初中,大三时再度相逢,此后便难分你我,风雨与共三十多年,妻子的无私奉献成就了他事业的执着和华彩。难怪孙优贤要说能与夫人相遇是他人生中最大的幸运。
在孙优贤的心目中,小孙女的地位也一样重要。牛群来拍照时,他一定要夫人把孙女接回来一起“上镜”。夫妻俩摇着拨浪鼓,逗弄小孙女,浓浓的亲情,连老天爷见了也要羡慕。
2001年3月23日第1版
潘云鹤:用CAD打造“大脑企业”
本报通讯员单泠徐有智 本报记者冯颖平
潘云鹤,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浙江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智能CAD(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的开拓者。他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研究智能CAD,1981年研制成我国第一个智能CAD系统“智能模拟彩色图案创作系统”,将设计速度提高百倍以上。该项技术已被几十家企业采用,新增产值数亿元,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潘云鹤眼里,曾经辉煌的CAD技术,在21世纪信息时代,对企业的支持已比较单一。只有把市场需求、制造能力、科研成果三者结合在一起,并与网络信息碰撞,集成综合,爆出火花,才能真正创新。
为此,潘云鹤多次呼吁建立一套面向区域经济的创新体系。他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已“冲击”出一批专事创意新点子、只设计不生产的“大脑企业”,缺乏创新的企业只能按照“大脑”的指令办事,永远沦为“手脚”。潘云鹤主持的“面向区域经济的产品创新系统”这一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就是要建立全国产品创新的CAD平台,努力打造“大脑企业”。在中小型企业密集的浙江,这一举措尤为迫切。
似乎在给潘云鹤的观点作诠释,省内的温州、慈溪、绍兴,以及省外的上海、青岛、深圳等,都先后提出要与他的“产品创新中心”合作,在当地建立分中心。
去年3月下旬,潘云鹤率10多个学院的专家学者赴云、贵等地考察。云南省政府也慕名派人来,与潘云鹤谈起“世博会”上当地旅游品档次低、制作周期长等遗憾,交谈中,寄希望于潘云鹤开发的那套系统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经过商谈,浙大与云南省签订了有关旅游产品的创新设计与快速成型系统的合作协议。寒暑更迭,春又来临。浙大现代工业研究所的孙守迁教授等人与云南的有关人员多次来往浙滇之间,“创新系统”已具雏形,年中可调试使用,将原来需要3至5个月的设计周期一下子缩短到7天。
潘云鹤与青岛海尔集团的总裁张瑞敏相识多年,“海尔”举办中国机器人产业论坛、浙大召开网络设计制造会议,双方都会派人参加研讨。“海尔”对潘云鹤的“产品创新中心”颇感兴趣,决定就技术含量较高的自动吸尘器、遥控吸尘器的设计与浙大合作。
当初潘云鹤搞这个课题,直接目标就是促进颇具特色的浙江区域经济有新的飞跃。潘云鹤常说,一个产品的创新需要多种技术、多种学科的结合,温州的低压电器虽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但要脱胎换骨,只能靠高科技。而我们帮助开发了某地重点行业的重点产品,也就能推动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
新世纪新春佳节,浙大计算机研究所的吴朝辉教授等人赶往温州,建立产品创新分中心。
去年底,慈溪市政府与企业家协会邀请浙大人工智能所的庄越挺教授回家乡介绍“产品创新系统”。分管副市长来了,市科委主任来了,100多家企业来了几百人,把大礼堂挤得水泄不通。因为慈溪市的家电、塑料行业太需要这样的技术支撑了。目前,慈溪分中心已经成立。
来自省内外的热情,让潘云鹤有点意外,细想却在情理之中。他深切地感受到,当知识经济的脚步声清晰可闻时,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在想方设法寻找创新的体制、创新的科技,这种寻找甚至在餐桌上、在闲谈中。创新,作为一个民族进步与发展的灵魂,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深刻的认识。
如果说“产品创新系统”较难体现普通人与CAD的直接关系,那潘云鹤新近的另一科研成果“敦煌石窟虚拟漫游与壁画复原”,就能让你领略到CAD神奇的魅力——在远离敦煌数千公里的杭州,你轻点鼠标,就可以“走”进着名的第45窟内,身临其境地观看窟内七身彩塑和壁画。
或许,潘云鹤的“虚拟敦煌”研究,正是营造一种让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风尚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
2001年4月13日第6版
陈子元:追踪农药残余
本报记者郭闻
【院士名片】
陈子元 中国科学院院士、核农学家。1924年出生,1944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化学系,1958年创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中第一个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60年代开始,他主持合成了15种有机砷、有机氧、有机磷和有机氮等同位素标记农药,为农药残留及环境保护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并填补了国内空白。他在国内首先采用动力学数学模型研究农用化学物质在生态环境中的去向运动规律,能更完善地为农药生产与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我希望看到沿海发达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农业科学家、核农学家陈子元的梦想。
一谈农药残余:常识也会欺骗你
与陈子元院士的两次见面都在暑假,也都是他最忙的时候,因为他说暑假让他有大量的空余时间下乡,了解农业现状以及田间地头农民在干什么,这对研究农业的科学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书房里闭门造车是农业研究的大忌。
第一次访谈,陈子元谈了他的专业,谈了人们普遍关心农作物上的农药残留问题。
买青菜要挑有虫洞的,买其他菜要先闻一闻有无异味的,回到家还要在水里浸一阵子……这些方法都是常跑菜场的主妇们所熟知的,一切缘于菜上残留的农药,人们希望能买到吃了放心的安全菜。陈子元长期研究的便是农作物上的农药残余。
50年代初,陈子元从上海调到杭州从事农业研究和数学工作。70年代初,国家亟须对化学农药的施用进行管理,他便开始主持这项重大课题。10年后,即1984年,国家根据陈子元及广大农科人员的科研成果,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农药安全使用标准》,为合理使用农药提供了规范,防止和控制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保障人体健康。这部“标准”在当时属于非常详细的一部规定,细到对各种农作物的农药用量、施药方法、最多使用次数、最后一次施药距离收获的天数(安全间隔期)、农药稀释的倍数等等都进行了规定,当然现在又增补了许多内容。这些内容都是陈子元与合作者花费大量心血得出的科学结论。
那么人们的一些日常生活常识管用吗?陈子元说有一定的作用,但不保险。青菜有虫洞并不表明这菜没施化学农药,因为虫洞有可能是在施农药前留下的,正因为有了虫才施了农药;菜在水里浸一下是可以去除表面的农药的,但是对那些已渗入菜里的农药却没有办法;还有现在市面上的农药测试纸,它只能测出含有机磷磷成分的农药,而对另一些农药则是无效的……陈院士举了许多例子说明光避开农药是没有用的,最根本的还是对农药的施用进行监督。
二看绿色农业:与减产没有必然联系
再次采访陈子元院士已是隔年的暑假,他刚刚从宁波鄞县田头归来。那儿的父母官特邀了一些农业专家前往考察当地农业环保、农业效益情况。当地的农民们听说专家来了,便纷纷前来咨询,提了许多实质性的问题,比如“搞绿色农业有没有经济效益”、“讲农业环保会否造成减产”等等,农民关心的许多问题正是陈子元等农业专家们所希望进一步探讨并付诸实施的农业现代化的问题。
陈子元说,农业不像工业,许多技术可以从省外引进,由于地域不同造成的土壤、气候等条件的差异,使得农业在很大程度上得依靠当地的农业科技力量。因此,农业研究者必须走上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走农业科技化的路。
农业现代化的路在某种程度上比工业现代化的路更为曲折和艰难,不仅是从技术上说,可借鉴的东西少,而且要改变农民思想上的一些传统的东西或是长期以来误解的认识更难,尤其是当某种改造与农业产量有关时,改变便尤为困难。
比如对于绿色农业的看法,不光是农民,许多人对它都有些误解,以为绿色农业可推广性不大,因为产量肯定会下降,然而这是错误的。绿色农业的概念在于,在农业生产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产出的作物对人体无害。而是要生产出安全、优质、效益、合理的农产品,这样看来,产量的下降与绿色农业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再者,人们认为绿色农业会造成产量下降的原因在于,误解了绿色农业就是不施化肥、农药的农业生产方式。而实际上,绿色农业在生产过程中仍是要施用化肥和农药的,只不过在施用量上有所控制,以保证不会对环境带来污染,不会造成农作物上的农药残留过量。
现在有些农民在卖蔬菜、大米的时候,总是宣称自家种的东西施用的是农家肥,也就是禽畜肥。研究了一辈子农药和化肥的陈子元一听说农家肥就忙摆手:“农家肥不一定能保证农作物的安全,因为有些禽畜肥中有许多有害物质和病菌,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不适合做肥料。”因此,对于绿色农业来说,需要做的便是提高化肥和农药的利用率,防止滥施,减少流失,而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有的化肥的利用率仅30%左右。
研究了一辈子农药残余的陈子元院士目前正式大力宣传和推广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他与同事们一直在进行小块绿色农业的实验,效果不错,但是他说绿色农业是无法在小范围内存在的,必须逐步扩展开才能真正实现绿色农业,因为环境影响是相互的,大气、水是流动的,那种“世外桃源”式的绿色农田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
2001年4月18日第10版
让更多不孕夫妇有自己的孩子——记着名妇产科专家周馥贞教授
通讯员孙美燕 记者张冬素
自1978年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在英国诞生以来,“试管婴儿”就为不孕夫妇的希望。我省最早开展此项技术的浙医妇院至今已为省内外不少家庭带来了欢乐。
周馥贞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61年毕业于原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1986年赴加拿大进修妇产科。早在20年前,周馥贞就和同事们一起,应用腹腔镜对原因不明的不孕患者进行检查,这也是目前对输卵管、盆腔病变所致不孕的最完善的诊断方法。1989年,她参与创建浙医妇院不孕病房。
周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不孕建立了较完整的诊治常规;她还在省内首创选用人垂体促性激素和下丘脑促性腺激素用于不孕症治疗,这与国外不孕症治疗方法不谋而合。
目前,周教授制订的用药方案已成为其他医生对同类患者的治疗规范。她发表论着20余篇,其中《胎盘滋养细胞激素分泌调节》一文发表于美国妇产科杂志,课题子宫内膜多因素综合分析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4年,浙医妇院成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攻关小组,周馥贞是其中的主要成员。1995年11月13日,我省首例礼物婴儿(配子输卵管内移植)在浙医妇院顺利诞生,半年后,我省首例试管婴儿(体外受精卵和胚胎移植)也在同一个产房呱呱坠地。浙医妇院成为我国较早开展礼物婴儿、试管婴儿研究并双获成功的少数几家医院之一。此后,周教授和她的同事们又开展了选择性胚胎减灭术、冻融胚胎移植和专门针对男子不孕的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目前,浙医妇院试管婴儿的手术成功率达到3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周馥贞的不孕不育专科门诊总是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孕患者,虽然每次门诊都要延迟到中午,但对病人的问题她都不厌其烦地一一回答。她说,我们要理解不孕患者的心情,她们总想多了解一点,特别是外地病人来看一次病不容易。
翻看贴满试管婴儿照片的影集,是周教授最开心的事,让更多的不孕夫妇拥有自己的孩子是周馥贞教授最大的心愿。
2001年5月6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