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国学思想与现代管理
49305500000021

第21章 国学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1)

第一节 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是中华民族文化之首创,也是国学思想的重要内容。最先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概念是管子。《管子》有云:“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小戴礼记·礼运》

亦曰:“人者五行之秀也”,认为阴阳五行,大化运行,“金、木、水、火、土”

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源,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构成世界万物的变化发展,而人更是高于万物之上,是凝结五行之“秀”。《周易》说:“何以守位与曰仁,何以聚人曰财。”“人”与“仁”古相通,天为乾,“万物资始”;地为坤,“万物资生”。资始资生乃天地乾坤之大德,这便是天地生物之心,也即是其爱心,爱是人类之所以生存发展的内在的无穷力量。为此,儒学之祖孔子,在创造中庸之道的过程中倡导“仁政”,主张“仁者爱人”,“言仁必及人”,“爱人能仁”,达成了“人为万物之灵”的共识。以上所述,对于今天的企业管理理念有较大的启迪。

现代管理学从企业资源观出发,把管理过程主体因素、人的管理定义为人力资源,其实有些偏轻。因为人是管理的中心,是管理的第一要素,舒尔茨由于创立了全新的人力资本理论还得到一代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欧文·费雪、马歇尔观点的支持,但是,说到底这种人力资本理论,正如芮明杰教授所指出的那样:“仅是把人在经济学中简化的量化描述而已,是一种便于作经济分析的人格物化。”但从国学理论可以领略到,人本管理是现代管理科学理念的精华。所谓人本管理就是以满足人的需求和谋求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的管理。其关键之处在于强调人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依赖于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然后去组合物力、财力并实现人力、财力、物力的最佳配置。

强调以人为本就要分析人的行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每个人都有内外两面。内,就是内在的东西,潜藏于人的性格之中,如人的心态和素质决定着人的举止行为和发展方向,需要反复提倡的正心、修身,都属于内的范畴;外,就是人外在的表现,通过后天学习而得到,如人的知识和技能,道家宗师老子说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意为甩掉旧习俗,学来新东西,损失的是过去,得到的是未来,属于外的范围。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的信念和心态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命运或成果。从图中可以看出要想获得成果,改变命运,必须对员工加强培训,从而改变员工的心态,明确信念。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以“手段人”为标志,主要是“识人”、“用人”,重视人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和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来发展经营活动;对人的本质和心理的重新认识,采取有效的制度设计和企业管理活动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层是以“目的人”为标志,主要是“育人”,“服务人”,实行参与管理,民主管理,使员工成为管理的主体,重视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保护,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铸造员工的共同行为模式,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开展团队的合作和学习,进行组织修炼,建立学习型组织。第三层是管理活动服务对象从企业的“内部人”

扩展到企业的“外部人”,企业的目标是获取利润最大化,企业发展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尽可能多、可能好的产品和服务,除了追求企业内部人的利益外,还应关注社会责任。第四层是使企业员工成为“道德人”,以人性化管理来培育和提升企业内部发展力,以实现员工、企业、社会共赢。其实人本管理是国学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进步深化的结果。

人本管理的实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人本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人的全面发展。因为人的素质是决定组织竞争力和管理效率的最根本、最关键的因素,人素质的不断提高、人的进步是组织发展和管理效率最佳的理想。由中国古代的“仁者爱人”之“仁政”思想和实践,到今天的人本管理理论及其普遍实行,历经了由“埋头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天下知”而追求个人发展所体现的古代个人主义,到近现代由尼采哲学奉行的“个人奋斗”所致的个人主义的极度发展,实际上都是反映了人本管理的发生、发展和成熟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个人主义、个人奋斗和团队精神都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都有其存在的历史要求和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只是到了合作、和谐成为时代主旋律的今天,人本管理创新及其所包含的人性化管理更具有时代的鲜明性,而团队对于人本管理所追求的组织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则具有更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重视团队建设,运用学习型组织、发展型组织的理论加强团队建设,以推动组织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激励,激励理论涉及由刺激-需要-动机而产生行为。亚当·斯密从其公平理论出发,解释了员工的公平感与劳动效率关系。佛隆从期望理论出发,从期望和效价的关系方面解释激励。马斯洛(A.H.Maslow)提出了人的需要五层次理论,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赫茨伯格(F.Herzberg)提出双因素论,认为人有两种需要,这两种需要的满足有两种因素:即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前者是影响人的行为的外部因素,如企业政策的公平合理、工资水平、工作条件、管理制度、劳保福利、人际关系等,还有如卫生保健,包括生理、安全、社会需要和自我尊重需要;后者是影响人的行为的内部因素,如被人赏识,技能提高、责任加大、成长机遇等,能够使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发明,刺激人的积极性,包括社会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麦克莱兰(D.McClelland)提出的“三种需要”理论,把人的基本需要概括为三种: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归属需要。弗鲁姆(V.Vroom)提出“期望n 概率模式”理论,认为激发力量=目标值× 期望概率。斯达西·亚当斯(J.Stacy Adams)提出公平理论,认为员工首先思考自己的收入与付出的比率,然后与他人进行比较,如果员工感觉到自己与他人相同,则认为公平状态。罗宾斯在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后指出:“在管理实践中,最有效地激励员工应包括以下几方面:认清个体差异,使人与职务相匹配;运用目标;确保个体认为目标是可以达到的;个别化奖励;奖酬与绩效挂钩;检查公平性系统及重视金钱的激励作用。”根据西方行为科学分析,人的行为是受激励约束的,正与国学思想强调的修己安人、重贤认能、不断学习和自我发展完全一致。

关于激励理论、学习型组织和发展理论的分析,尽管是基于企业组织机构和形态的历史演变,但对于其他组织形式也是有一定的普遍意义。而从效率、效益和发展考虑,无论是传统组织,或是学习型组织,还是发展型组织,合作与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杰瑞·W·吉利和安·梅坎尼克指出:“传统型组织之所以会无法避免地进入经济衰退的周期,首要原因是它缺乏竞争准备力。……绝大部分传统型组织缺乏一个长期的人力资源方案去增强它们的竞争准备力。即使有的传统型组织有人力资源战略,它也是把培训看作是提高工作技能和知识水平的一种工具。传统型组织认为培训本身就能提高组织绩效,从而增强竞争力,提高利润水平。不幸的是,传统型组织没能采用一种战略去把培训中的东西应用于工作现场。……共同愿景是学习型组织的基础,因为领导者、管理人员和员工都奉行学习这一理念,这使得学习在公司内部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共同愿景还可以帮助组织进行资金、精力和人力资源的分配,因为她们都是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的。

……团队学习帮助员工加强合作、沟通,并使员工学会将其他的组织成员视为学习资源。……发展型组织强调将所有的资源和协同力量用于加强其员工的集体智慧,从而为顾客提供更有效率的服务。……发展型组织只有将领导者、管理者、监督者、员工的智慧和潜力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其经营上的战略目的和目标。”可见,学习是组织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倡学习并且坚持学习才能有个人和组织做到义与利的融合;义与利的统一是组织的实质所在,学习和合作是组织与时俱进的根本保证。

第二节 管理战略

作为占筮之书的《易经》在管理战略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启示。由于《易经》总是先由象中得到具体物象,再从这些物象中引申出高卑、下济、光明、盈亏、好恶等功能。中国哲学的实践经验主义正是源于此,它较少探求抽象本质,而倾向于实际的可感、可知、可悟的思维方式。而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是一项以行动为主体的活动,任何战略决策的执行必须以务实的态度去完成,重实践、务实思维模式是企业领导者们的必需素质,这正是《易经》给予的启示之一。

所谓管理战略是指职能部门根据公司总体目标制定的战略,从公司全局出发,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企业的内部条件采取行动,集中各部门的潜力,支持和改进企业战略的实施,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管理战略的特点应有全局性,掌握企业发展的规律,协调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以及各管理层次之关系,促进企业各方面均衡发展。由于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变化都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这就使管理者在做出重大的战略决策前,应具备以下几种意识:一是忧患意识;二是创新应变意识;三是保持内外和谐发展意识;四是根据自身条件,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

占筮之道,在于防患于未然。易道目的就是为让人们有忧患意识,趋吉避凶,化险为夷。忧患意识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永久命题亦源于此。在易道看来,防患于未然的关键在于个人主观上的道德修养。《韩卦九三爻辞》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思是君子白天进德修业,晚上反省忧虑,就不会有什么灾害临到自己。忧患意识也能“早辨”,《坤·文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量变到质变,只有及早察觉,处处步步为营,才能够免于祸患。比尔·盖茨有句名言说:“微软距倒闭永远只有18天。”华为集团总裁任正非在《华为的冬天》里说到:“华为只有冬天,没有春天。”海尔集团张瑞敏同样觉得自己天天如履薄冰。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任何企业都必须面临这样的困境:虽然今天可能销售份额占绝对优势,但很快就会被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生产抢去市场的东西。因此,对于所有企业管理者来言,居安思危,高瞻远瞩,把握好企业发展战略是其必备的素质。

易经讲的是宇宙变化规律,教我们应如何遵循和随之应变,其核心是变通发展。“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不息”,“变动不属,唯变所适”,“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周易·卦辞》)。大自然的规律是任何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萌芽、高潮、衰退、再萌芽的循环过程,无论是有生命的生物还是无生命的组织,都是如此。作为企业家,最大的责任就是作出尽可能保持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不断创新应变,适应社会发展环境。《周易·系辞传》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达则久”,说明企业发展就是不断调整管理战略,做出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应变,才会长久发展。对于现代企业管理而言,这种应变就是创新。

易道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转化的,在任何一个企业里,只要能够巧妙地利用客观因素,对现有体制、机构、制度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就能够使它长期持续发展,变革和创新是一个循环往复过程。物极必反,物盛必衰。企业的变革,产品的创新是企业家在管理战略调整中自发自觉的活动。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能敏锐地洞察到变革的机遇,采取相应的对策,实行变革,做到智与谋的统一,积极地迎接各种挑战。

企业的战略是保证企业在中长期内实现其目标的各种计划或行动,为企业发展创造持续性的竞争优势,从产品竞争角度内部分析,必须保证产品差异性、低成本、高性能、高质量、优质服务、高技术等;从企业整体外部来说,必须了解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包括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以及产业政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进步等。西方管理学认为最有效的管理战略是战略必须与组织外部环境和组织内部环境和谐一致。所谓内外环境的和谐统一就是易经中的阴阳平衡,在企业内部,对产品不断更新,完善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做到道与德的统一;在企业外部,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保证义与利的统一,客户、供应商、所有合作伙伴都能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