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语文(2008C版)
49311100000069

第69章 沟通·共赢(10)

一个一流的人与一个一般的人在一般问题上的表现可能一样,但是在一流问题上的表现则会有天壤之别。美国着名作家威廉·福克纳说过:“不要竭尽全力去和你的同僚竞争。你更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你更强。”你应该永远给自己设立一些很具挑战性、但并非不可及的目标。

在确立将来事业的目标时,不要忘了扪心自问:“这是不是我最热爱的专业?我是否愿意全力投入?”我希望你们能够对自己所选择从事的工作充满激情和想象力,对前进途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无所畏惧。谈到对工作的热爱,我认识的一位微软的研究员曾经让我深有感触。他经常周末开车出门,说去见“女朋友”,后来,一次偶然机会我在办公室里看见他,问他:“女朋友在哪里?”他笑着指着电脑说:“就是她呀。”对于工作的热爱,比尔·盖茨也曾有过非常精彩的阐述,他说:“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

几个月前,《北京青年报》上曾有一场探讨比尔·盖茨和保尔·柯察金谁更伟大的讨论。由于从小在美国长大,我并不知道保尔和他的事迹。但是,我非常赞同保尔的这段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所以,你应当选择一个你真心热爱的事业,不断地挑战自我、完善自我,让自己的一生过得精彩和充实。

珍惜校园学习生活

几天前,报纸上登出一条消息,说有中学生辍学去开网络公司。我认为这并不值得提倡。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讲,在校生活是系统地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方式的好机会。这些知识将成为你未来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就像建一栋高楼,如果不打好基础,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

在全球范围内,美国的研究水平无疑是世界一流的。而除了美国之外,你会发现英国的研究水平也是相当突出的。究其原因,其实就是语言问题。

英国人可以毫无阻碍地阅读美国乃至全球各种最新的英文研究报告和资料。

这对于他们把握研究方向,跟踪最新进展,发表研究成果都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英语学习对于我们做研究的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只有加强这方面素质的培养,才能适应将来的发展。我建议,学英语先学听说,再学读写,而且务必在大学阶段完全解决英语学习的问题。等到年龄大了,要付出的代价相对就会大得多。

除了英语之外,数学、统计学对理工科学生也是很重要的基础课程,是不可忽视的。数学是人类几千年的智慧结晶,你们一定要用心把它学好,不能敷衍了事。我今天就很后悔自己当初没有花更多工夫把数学学得更好些。

另外,计算机应用、算法和编程也都是每一个工科学生应该熟悉和掌握的,它们是将来人人必须会用的工具。

科技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在校学习的目的,其实就是掌握最基本的学习工具和方法。将来利用这些工具和方法,再去学习新的东西。比如:上课学会了C++,能否自己学会JAVA?上课学会了HTML,能否自己学会XML?与其说上大学是为了学一门专业,不如说是为了学会如何学习,让自己能够“无师自通”。

大学毕业后的前两年,同学们聚到一起,发现变化都还不算大。五年后再聚到一起,变化就大多了。一些人落伍了,因为他们不再学习,不再能够掌握新的东西,自然而然地落在了社会发展的后面。如果我们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永不落伍,那就得永远学习。

我的老板Rick Rashid 博士是目前微软公司主管研究的高级副总裁,他已经功成名就,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学习和进取的心。现在,他每年仍然编写大约5万行程序。他认为:用最新的技术编程可以使他保持对计算机最前沿技术的敏感,使自己能够不断进步。今天,有些博士生带着低年级的本科生和硕士生做项目,就自满地认为自己已经没有必要再编程了。其实,这样的做法是很不明智的。

每次到清华和其他学校访问,被问到最多的就是学生打工的问题。我认为,打工从总体来说对学生是一件好事,是拓宽视野的一种方式。例如,在研究机构打工,可以学到最新的科技;在产品部门打工,可以学到开发的技术和技能;在市场部门打工,可以理解商业的运作。

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打工的经验,但不要打一些“没用的工”。首先要明白打工只是学生生活中的一种补充,学习才是最重要的。打工的目的是开阔眼界,不是提前上班。如果你把翻译书本、录入数据库所花的时间投入学习,将来可以赚更多的钱。那些钱将远远超出目前打工的收入。

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受到目前退学创业风潮的影响,为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和迈克尔·戴尔而中途辍学。以我的观点,除了十分特殊的情况外,我不建议在校学生退学创业。你所看到的那些退学创业的成功者实际上少之又少。目前,大部分学生虽有创业的想法,但缺少创业的经验,所以失败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要成功,我建议你们先把书读好。如果是要学习创业的经验,你完全可以利用假期的时间先去一家公司边打工边学习。比尔·盖茨也曾说过“如果你正在考虑自己成立一家新公司,你应该首先明确地知道:

创办公司需要巨大的精力投入,要冒巨大的风险。我觉得你们不必像我,一开始就创办一家公司。你应该考虑加盟其他公司并在这家公司中学习他们的工作、创业方法。”

小贴士

李开复:华裔美国科学家、Google 副总裁。2007年11月10晚曾来浙大为同学们作了“我学我成长”的精彩演讲。

影音

“人心之不可理解”——《罗生门》

导演:黑泽明(日本)原着:芥川龙之介(日本)

中世纪的日本,偶聚在罗生门下躲雨的樵夫、行脚僧、杂工聊起了一件武士被人杀害在丛林里的案件。发现尸首的樵夫、凶手强盗多襄丸、死者的妻子真砂以及死者的鬼魂(借女巫之口)都被招至官府问案。但同样的事件每个人所说却都不一样。坦然承认杀人的多襄丸极力标榜如何对真砂一见钟情和英勇威武决斗后杀死武士,真砂拼命倾诉自己的柔弱无辜和男人的卑劣无耻,而最令人震惊的是武士的鬼魂为洗刷妻子当面被污、自己为强盗所杀的耻辱,则把一切责任推卸到妻子的招蜂惹蝶和事后的阴冷狠毒上。即便是局外人樵夫也为了自己的小小利益修改了真实。

这部1950年的东方电影迅速震惊了整个西方电影界,除了其一流的拍摄技法外,这部电影贡献给人更多的是哲学上的沉思:人性与真实。人性永远怀着利己的目的来理解真实,即使死也不放弃虚饰美化自己。“罗生门”在现代词汇中变成“各自说各自的话的谜题”,代表着对人性丑恶的绝望和真相的不可期。

但这部描述“性本恶”的电影却有一个让人奇怪的结尾,被杂工发现也撒谎瞒赃的樵夫最终抱起了被遗弃在罗生门边的新生婴儿,发誓尽管自己穷困潦倒还是要尽力照顾这陌生的生命。在为整部电影对人性阴暗的深刻刻画震撼后,很多人对这个光明尾巴很不理解,各有评论。甚至有人认为这是画蛇添足,典型的败笔。但在全片看过多遍以后再细细体味,有些人却能品尝出这个“光明尾巴”的丰富滋味来。事实上,正如黑泽明在其自传中所说,这部电影想要表现的焦点集中“在人心之不可理解”。结尾这凭空多出的婴儿,就象西方神话中潘多拉盒子中最后的宝藏:希望。不管人性有多丑恶的一面,我们有勇气继续生存在现实的世界中的原因在于,人性还有另外真实的一面:善良和宽容。不管在多绝望的人性困丛中,善念还是会滋生。承认有恶,我们才能真正反省自我;而提醒人性有善,才是我们能共同前行下去的力量。

这是日本、也是亚洲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电影。在这部被称为让西方认识东方电影的片子里,这个光明的尾巴,也许就是东方的黑泽明对人世的祈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