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语文(2008C版)
49311100000071

第71章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而茫然”(2)

雪泥鸿爪

今日浙大人

从一百多年前只有30名学子诵读的杭城一所古寺宇里的求是书院,发展到今天拥有十万名师生员工、占地八千余亩的一所全国着名大学。浙江大学在跨越三个世纪的办学历史中,从创建、变革、崛起到发展,显示出坚忍不拔的精神气质,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其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历史关头,始终走在前列,引领潮流。从这个意义上说,浙江大学的百年沧桑,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从饱受屈辱中崛起的奋斗史的一个写照;浙大的百年成就,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步入现代发展和中华民族实现“科教兴国”的伟大宏愿。这正是浙大人所创造的奇迹!

一滴水见太阳,我们从今日浙大人海里来撷取其中二三朵小浪花吧!

22年的6分钟

朱敏,1948年出生。1985年作为国家公派留学生赴美。2007年5月21日,他和夫人徐郁清向母校浙江大学捐赠1000万美元。

可容纳500人的捐赠现场,至少涌进了上千人。很多人并不熟识朱敏,但都被他的传奇镇住了。朱敏一手创立的WebEx公司现在市值为32亿美元。

在美国,“WebEx”已经逐步成为一个日常工作中的动词。你可以经常听到人们说:“Let’s WebEx!”(那我们开个网络视频会议好了!)“能有今天,真要感谢中国的改革开放。”在交接了捐赠支票后,朱敏向鼓掌的公众大声说。事实上,在这一天中,已是第3次听到他重复这句话。每次都带着很深的感情。

“我们是邓小平当年布下的棋子,今天是收获的时候了。”在场的每个人都用掌声回应他。

“当年的日子非常艰苦。”不知不觉中,他将这1000万美元的来历引向了22年前。像平常一样,朱敏说话飞快,没有讲稿;走路腰杆笔直;是到场的嘉宾中惟一不穿西装的一位。平常聊天时如果你夸他身体好,他就会攥拳弯起胳膊炫耀:“你瞧我的muscle(肌肉)!”

“我想要让贫穷的孩子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台下最重要的3排座位上,聚集着朱敏请来的包括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大批学者。

他站在舞台上,讲了6分钟,赢得了7次掌声。

“当然,每个成功的男人后面都有一个女人。”他又让大家的目光转向了他的夫人。“她嫁给我并非我漂亮。”——听众全都大笑了起来。他说的是实话。——“而是因为我有个梦想。”此刻的会场非常安静。坐在后排台阶上的年轻人都睁大了眼睛,看着那位安静的女性泪水一下子夺眶而出,听着朱敏的话语突然哽咽。

他们的儿子朱磊也毕业于斯坦福:“我觉得父母一定是把所有的人生都在此时闪现了一遍。”朱磊少年之时,衣服都是母亲亲手做的。每天做完功课,就在饭桌上练习乒乓球。1991年在美国创立WebEx 技术之初,美国人哪里看得起朱敏!但他坚持下来了。

“朱敏16年来只做了WebEx 一件事。所以他成功了;所以他有别人没有的魅力。”他身边一起创业的同事这样评价。

在发言的最后,朱敏一字一句地说:“我盼望浙大能成为世界着名的学校。等到成功后我们能一起分享!”没有约定地大家全体起立,鼓掌以示激励。

在场的每个人都相信,今天所有的掌声和泪水都是值得的。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齐欣)2007年05月24日]

用“中国大脑”控制“中国装备”

今年8月16日,在兖矿集团鲁南化肥厂双结构调整项目的核心装置——“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汽化炉”的DCS 系统国际招标中,浙大中控又一次中标,成功签约该项目的整条生产线。这标志着国内50万吨以上大型化肥装置,第一次整条生产线全部采用了“中国制造”的DCS 系统。

在此前的中石化集团武汉分公司“500万吨/年油品质量升级炼油改造工程”控制系统项目中,浙大中控中标,这标志着国产控制系统第一次成功进入大型石油化工关键主装置,打破了国外企业数十年来在大型炼油装置上的DCS 系统垄断。

DCS 是分散型控制系统的英文缩写,是一种高性能、高可靠性、配置灵活的控制系统。

兖矿鲁南化肥厂大型化肥项目的设计能力为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简称“3052”项目),其中被称为装置“大脑”的DCS 系统公开向社会招标,浙大中控成功中标。而此前,我国大型石油化工主装置控制系统一直被国外供应商所垄断,核心装备无法实现国产化,影响了国家产业安全。

在武汉石化改造项目的招投标现场,一家国外企业看到浙大中控也来参与投标,立即大幅度降低报价。但浙大中控仍以先进的产品性能、低于国外产品价格近1/3的优势胜出。

浙大中控总裁金建祥告诉记者:“控制系统等重大装备的国产化,不仅能够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局面,大幅度降低采购成本,而且还能摆脱对国外的技术依赖,从而保障国家重要产业的安全;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相关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浙大中控进入“3052”项目后,将进一步提供年产80万吨、100万吨的大型化肥装置DCS 控制系统,并不断提供炼油行业的高端DCS 控制系统。浙大中控的目标是在重大装备国产化的进程中不断前进,做好装备业的“中国大脑”。

(记者顾春)2007年9月18日

浙大教授发明“三维永磁电机”可节能50%以上

大庆油田有望年省300亿电费

早报讯:油田里抽油的抽油机可是一架大胃口的“吃电”机器,据统计,仅大庆油田,传统抽油机一年的耗电费用是600亿元。但这一持续了多年的骇人数字有望随着浙江大学研制成功的“三维永磁电机”的普及使用而降低50%。

三维永磁电机发明人,浙大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叶云岳介绍说,从运动成本上算,因为省去了种种中间环节,“三维永磁电机”无功损耗下降92.5%,有功耗电量下降了50%以上。不仅如此,因为机械结构的改变,一台机器减少占地面积近一亩。

叶云岳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与许多“电机”当中的“第一”很有渊源:世界首台直线电机冲压机,世界首台超节能复式永磁电机抽油机;国内首条国产化高速邮政包刷分拣机,国内第一条自行研制的同步直线电机磁浮试验线,国内第一条直线电机地铁试验线……

叶教授介绍说,三维永磁电机的整个结构形式与现有的各种永磁电机完全不同,如果三维永磁电机能得到普遍应用,仅节能一项产生的经济效益每年可达千亿元人民币。该项目已于2006年得到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100万的支持,申报相关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7个,已获授权5个。该机器已在北京航天林泉石油装备有限公司投入生产,大庆等油田已开始批量定购该产品。

一位学友给老师的来信:

我找到了学习的乐趣

××老师:

您好!

我是浙江大学远程教学××教学站的一名学员,所报的专业是公共事业管理。今来信,想跟你聊聊,说说心里话。

我工作单位是××市××管理局,所从事的专业是搞文物研究。也许是我所从事专业的缘故吧,比较甘于寂寞。每天工作包括学习相关的专业的知识、干些家务活(因为先生工作忙,我实行了三包)、辅导儿子的学习等,除此之外,业余生活比较单调(因为我从不赶潮流,从不上舞厅、进健身房,更不喜欢玩扑克、搓麻将)。随着岁月的流逝,不知不觉到了不惑之年。我想:人总得有个追求或爱好吧,既不影响工作,又要比较高雅,所以我选择了自费读书。当我终于加入浙大远程教学学习的行列,并成为浙大的莘莘学子之一时(请允许我这样说),我为此感受到由衷的荣幸和无比的幸福。然而,通过起初几次的面授,我几乎是犹豫了。

为什么?一是学习地点不但远,而且那条路交通秩序也很乱,晚上打的有时打不到,又没胆量骑自行车,而您所授的那一课安排在晚上。另外,我学习中也碰到了很多问题。别人问我,你现在还读书,图啥呢!何不活得潇洒点。对呀,我有时也在想,论年纪也不小了,论职称也不低了(今年已报副高),论工资差不多了,到了我们这个年纪来读书,论记忆不如从前,论精力比不过年轻人(既要工作,又要管家务,还要督促儿子学习,我要期末考,儿子也要考,我只能待儿子睡觉后才能坐在电脑前开始我的学习)。不过事在人为,×老师,不瞒你说,迄今为止,我可以说我已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克服了外界存在的困难,战胜了自我,树立了信心。更为重要的是,是你的讲授形式吸引了我,使我从不落下一堂课。怪不得同学跟我开玩笑说:“要给你评优秀学员了。”但我始终认为,学无止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浙大文凭(当然获得浙大文凭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更为重要的是,求知,不断地更新知识,用知识来充实自己,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希望在三年中,通过老师的辛勤教学和我们自身的不断努力,能提高相应水平的理论素质和专业研究能力,无愧于老师、无愧于自己,这正是我学习的目的和动机,也是我希望和努力的目标所在。

老师,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觉得我的选择是对的。

第一,形式新颖,知识面广。您的授课形式灵活多样,广征博引,我们在听课时没有感到乏味、枯燥,而是耳目一新,感到吸引力,对我今后的专业论文的写作很有启发和帮助。

第二,学习目的明确,注重实际应用。您的授课一改以往老师满堂灌、学生照搬照抄的局面。您从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应用能力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我们勇于创新,不断进取。像您给我们出的题: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让我们充分发挥,超常想象出30个以上的题目,这是我们所始料不及的,最后在您的提示下,真的有那么多,什么环保方面,历史方面,猪八戒自身美,丑的议论,镜子的变化等,启发真是不小啊。

第三,增长了知识,找到了学习的乐趣。您授课时总是强调多看课件中的阅读文章、欣赏三部影片,我现已基本上完成。给我影响最深的影片是《三个男人和一个摇篮》。影片通过对皮埃尔、米歇尔、雅克三位男主人公的描述,颂扬了新型男性母亲的出现,从一只摇篮提示了法国社会的现状,使我们看到了影片中所有女性逃避责任,包括女婴的母亲、祖母等,而恰恰相反的是,三位男主人公所体现出的伟大的父亲精神,值得我们作为母亲的学习,他们照看女婴从一开始的束手无策,到最后成了育婴专家,从婴儿的进食时间、睡眠时间、换洗尿布的事宜,到婴儿屁股红要多喝水,长牙什么的样样知晓等,使人在欣赏中时时捧腹大笑,同时确实流下了柔情的泪水。

……

祝愿

万事大吉

您的学生:蒋××

影音

给予彼此生存的权利——《熊的故事》

导演:让·雅克·阿诺(法国)

《熊的故事》是一部独特而神奇的电影,讲的是两只熊和人之间的故事。

幼熊妈妈被巨石砸死,无知懵懂的幼熊独自展开生命的旅程,它在原野上扑腾蝴蝶、被青蛙吓得作噩梦、误吃了毒菇而产生幻觉。此时另一只大公熊被伏击的猎熊者打伤,凑巧遇见“长辈”的幼熊本能般地紧紧跟随着它,并不顾它的怒吼抗拒而给它舔舐伤口后,它们终于一起生活。傻乎乎的幼熊在大熊的照料下开始学会捉鱼、摇树,追击猎鹿。但猎熊者的紧紧追击使得人熊之间展开恶斗,当大熊终于有机会杀死人类却放过他后,猎人终于觉醒而保护了熊的生命。这部关于人与动物如何相处生存的电影,看起来是一部剧情流的的故事片,但却是导演采用记录片的方式跟踪拍摄真实熊的生活场景剪辑而成。

电影不断用全景和远景扫摄着绵亘的大山,全片中除了猎人之间偶尔几句对白外,几乎没有语言。熊们在这山里是两位一言不发的主角,而人类是闯入它们生命的配角。尽管影片因幼熊的可爱而产生了些许童话意味,但导演并没有乡愿地把熊打扮成自然界的天使:当灰熊追猎梅花鹿时,死亡与鲜血把自然界的生物链还原得残酷而真实;电影也没有把人类描述成穷凶极恶的暴徒:猎人们与自己的马、狗等之间感情深切,对捕获的幼熊友善对待。导演采取这种平静、朴质的方式来呈现自然和生命原始而悲壮的场景。当人类仗恃自己的工具文明对自然界中的其他生命滥捕滥杀、步步紧逼时,猎人最终在悬崖上被灰熊逼紧、匍匐讨饶的场景,让我们发现人类自身的生命也是如此卑微无助。

影片的结幕词“最激动人心的不是杀戮,而是给予生存的权利”或许应该这样理解:只要人类只要别过分干预,让自然界和其中的生命按照它自己的方式生存下去,那就是对生命、包括我们自己生命的一种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