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语文(2008C版)
49311100000008

第8章 “有意义就是好好活”(5)

李杨是王宝强生命里的第一个贵人。李杨看上王宝强,是他身上的质朴本色。李杨觉得王宝强之所以后来能脱颖而出,就因为他很贴近观众,草根阶层出身,生存不易,珍惜每一个机会。

对王宝强来说,每一次机会都是最后一次。他文化程度不高,所有台词,都翻字典来注音。别的演员是拍一场戏记一场戏的台词,他是提前把所有的台词都背下来,这样方便导演调整。刚开始时候,记台词要花好长时间,后来记得越来越快。

《士兵突击》让他真正奠定了位置

2003年,王宝强以《盲井》在台湾地区拿到了金马奖。冯小刚是看了《盲井》之后找到了王宝强。《天下无贼》之后,一切都顺理成章,“傻根”在《殷商传奇》里成为哪吒,《暗算》里成为天才少年阿炳,在《士兵突击》里成为许三多。王宝强非常感谢这几部戏的导演,他说:“以后只要是他们的戏,他们让我演死尸我都去演。”

《天下无贼》拍完,王宝强觉得无以为谢,就从家乡背了一袋小米送给了冯小刚。

2007年,《士兵突击》在全国各大电视台热播。“兵王”许三多征服了许多观众。许三多单纯而执着,在军人的世界里摸爬滚打,因为他的笨,让全连队受累;因为他的认真,让全连队为之感动;因为他的执着,让全连队战士为之骄傲。《士兵突击》让观众经历了一场措手不及的情感突击战,男人之间的“肝胆相照”在隆隆炮火中开出了花。

王宝强说,《士兵突击》是自己入戏最深的一部戏,许三多是什么样子,自己就是什么样子。《士兵突击》的后半段,人生的残酷真相逐渐向许三多展开,在竞争的压力下,许三多杀了女毒贩,也看到了自己的成功给别人造成的压力。王宝强说,这也是自己一直在想的一场戏。

从《天下无贼》中的傻根,到《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王宝强的角色转换用了三年时间,身价就像翻跟头似的,已是以前的几十倍。目前他还在北京买了房。但王宝强仍把自己当成普通人,质朴地面对明星生活。

2006年,王宝强还曾回家帮家里收玉米,2007年就不可能了,春节快到了,他想带父母去海南,觉得人生最美的事,就是终于向父母证明了,这个儿子没白养。

(摘编于:津报网-天津日报)

李泽楷缔造东方神话

马文颖

新近一期《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就是近来为世人所瞩目,有着“小超人”美名的香港第二大富商李泽楷。今天人们再谈论起大富豪的话题时,其父李嘉诚恐怕已是不能独享了。

李泽楷真正为世人广泛瞩目,是从1999年开始。当年5月中旬,李泽楷购入德信佳集团,改名“盈科数码动力有限公司”(简称“盈动”)上市。当天股票狂升23倍,李泽楷的个人财富也由15亿港元升至100亿港元以上。之后一路攀升,短短几个月内,“盈动”的市值暴升至2200多亿港元,成为香港市值第六大的企业,被称为香港经济界的一个奇迹。有人说,李泽楷一天的收益,相当于其父一生的努力。更有人戏言:李泽楷一天赚了他老子一辈子挣的钱!

前不久,李泽楷完成了迄今为止亚洲最大的企业并购案,成功地收购了香港电讯,购并后的公司成为一家市值超过700亿美元的宽频互联网集团,市值超过了长和系,成为仅次于中国电信及汇丰银行的全港第三大市值公司。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李泽楷在心中有着更高的追求:创建全球最大的宽频国际互联网业务,他要力争走在科技时代的最前面,勇做时代的弄潮人。

创业追逐科技新潮流

李泽楷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电脑系,因此特别关心科技的发展。李泽楷说:“早在大学念电脑工程系时,自己就已经对科技行业产生兴趣。”

回到香港后,他本着自己尊崇科技这样的信念,于1990年创办了卫星电视,正式踏足科技界。到了1993年,也是本着这个信念,利用出售卫视所得的收益,创立了盈科拓展集团。关于香港经济今后的发展,他还是本着这样的信念,提议在香港建立“数码港”,以使香港面对国际竞争,能够站在电子时代的潮头上。

创立卫星电视并将其出售,可以说是李泽楷在其创业历程中做出的第一次非常漂亮的“亮相”,技惊四座。

1991年,香港政府发放卫星电视牌照,李泽楷向父亲借了5亿港币,成功投得香港首个卫星电视。1991年5月,卫星电视开播,在两年的时间里,就覆盖了将近5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5300万家庭用户,广告客户包括万国宝通、大通、百富勤、国泰航空等着名商业伙伴,李泽楷靠自己的努力建起了一个卫视王国。

就在卫星电视初具规模,事业蒸蒸日上之际,人称“小超人”的李泽楷又有超人之举,将自己全力创建的卫视出售。

1993年5月,在加拿大的一艘游艇上,李泽楷仅由一位私人顾问陪同,进行了一场出人意料的谈判,他将卫视64%的股份售与有意开拓中国市场的传媒大王、新闻集团主席默多克。这一转手,李泽楷净赚4亿美元。

靠出售卫视股份获得的收益,李泽楷做出新的决策,借壳在新加坡上市,创建盈科拓展,一直想走出父亲光环的李泽楷,从此开始自立门户。

毕业于地处美国硅谷的斯坦福大学的李泽楷,对硅谷的发展历程自然十分熟悉。香港如何应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挑战,“硅谷的概念”,促使他酝酿出建设“香港硅谷”,即数码港的设想。李泽楷认为,“数码港”建成后,香港可望在软件开发上取得长足的进展,形成今后经济发展的优势。用硅谷概念来包装地产项目,在香港可以说是由李泽楷首次提出。出道以来一直以大手笔见长的“小超人”李泽楷,创建“数码港”的创意,可以说是颇具远见的大家之作。

1998年6月,李泽楷正式向香港政府提出“数码港”计划。1999年3月,李泽楷取得“数码港”项目的发展权,这成了他事业腾飞的起点。

李泽楷指出,数码港可吸引跨国企业来港,不仅可以将先进的资讯科技引进香港,还可以汇聚人才,促进租户之间的技术转移。由于邻近香港中区及香港大学,数码港可促进商界与其他高等学府的联系,有助于推动软件和资讯服务的研究和发展。

据了解,目前已有多家公司签署租用数码港的意向书,其中包括和盈科互换股份的美国上市公司CMGI。该公司计划让旗下55家国际互联网公司,向数码港提供设施和技术,盈科还将与CMGI 成立一家合营公司,发展亚洲的互联网市场。发展国际互联网业务,是李泽楷的另一大计。

“高科技是个高风险和涉及巨额投资的领域,高科技公司需要不断寻求进步,发展新项目,适应资讯时代的变化,才能在市场上立足。从长远而言,我相信高科技公司之间会建立伙伴关系或收购合并,或组成策略联盟,利用自己的技术及市场知识,发展一些彼此有共同志向和经营利益的项目。”这是李泽楷对高科技行业的见解,也是“盈动”投资策略的写照。

虽然李泽楷现在身置商界,但他还是策略及国际研究中心、世界经济论坛、国际电讯联盟顾问团、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国际顾问委员会的成员。

凭借以上的身份,加上其独特的背景,李泽楷和科技界精英建立了沟通的渠道。这对他正确判断经济发展的趋势,开拓自己的事业,其益处是不说自明的。

在李泽楷心目中,最出色的科技人物是谁?他的答案十分公式化,认为资讯科技界人才非常鼎盛,杰出人物众多,很难单独选出最出色的人物。但私下,李泽楷曾透露他最崇拜的科技人物是微软主席盖茨。

李泽楷曾表示:“我很欣赏盖茨白手起家的创业精神,他19岁便创立微软公司,凭着独特的眼光和商业头脑,成为资讯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微软的产品已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其实,除了盖茨之外,台湾出身的雅虎主席杨致远也是“小超人”欣赏的科技界精英。李泽楷说:“雅虎的成功例子,说明一家小型的科技公司,日后也可发展为科技界巨人,我觉得创业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是他们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他相信,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香港将会陆续出现像雅虎这样的公司,他们的成功,必会给香港的发展带来好处。

发展探求经营新理念

李泽楷回到香港后,至今历经的创业路程虽然短暂,但是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发人深省的是,通过创业实践,一代新人李泽楷创出了自己的经营新理念。李泽楷的经营之道,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这样一条主线:

提出网络概念——推动股价飚升——收购老牌公司——完成虚拟资产实体化。

具体说来,首先是通过提出高科技概念,公司转型为高科技公司,股票随即成为网络概念股。在甚嚣尘上的“新经济”鼓吹、支撑下,网络股价飚升,公司规模膨化,虚拟财富剧增。

相当多的网络公司至此就止步不前了,这正是它们致命的失误。李泽楷没有到此止步,他继续利用“盈动”的虚拟资产和财富效应,对具有实质资产和赢利能力的老牌公司成功实施了收购,从而完成了虚拟资产实体化最为关键的一步。

李泽楷在得到“数码港”的资讯园区开发权后,采取借壳上市的办法,创立盈科数码动力,以及其后的收购香港电讯,其中所采取的一系列经营战略,就是他这一经营新理念的很好体现。

被李泽楷选中用来上演股市神话的道具“德信佳”是一家不甚出名的上市企业。在前联交所行政总裁袁天凡的协助下,使得被借壳的“德信佳”公司,在消息没有确定前,股价已由0.04~0.06元反弹到0.6元,这个升幅已经相当的惊人,但是在正式公布借壳恢复挂牌的当天,“德信佳”股价15分钟之内从0.136元猛升至3.22元,升幅达到了惊人的23.6倍,立刻成为一家市值千亿港币的企业,相当于李嘉诚长江实业市值的2/3。虽然“德信佳”在当天收盘时的股价回落到1.83元,不过升值仍有13.4倍,创下香港股市的单日升幅纪录。“德信佳”市值由40多亿升至600亿,一天增加了500多亿,成为全港第11大的上市公司。

其实整个借壳计划已酝酿一月有余。在前联交所总裁袁天凡和百富勤总经理梁伯韬的协助下,李泽楷以香港数码港发展权无偿注入及总值24.6亿港元的地产项目为代价,换取“德信佳”75%股权并握有一批可换股债券。同时,“德信佳”向市场发售57.59亿股新股。借壳完成后,“德信佳”更名为“盈科数码动力有限公司”。

1999年12月23日,对于“盈动”股东无疑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该股票前晚在美国场外交易所作价突然急升逾一倍,至2.75美元(约21.31港元),加上市场传出“盈动”与美国微软正研究互换股份、并将在美国科技股重镇纳斯达克市场上市,在种种利好传言刺激下,“盈动”激升4.55元,至15.6元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