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哈佛法则:哈佛大学送给青少年最好的礼物
49316000000002

第2章 立志—有雄心的人心中装满整个世界(1)

理想和目标是哈佛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在哈佛大学,每个人都被要求确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因为目标就像是一个指示灯一样,可以引导我们不断前进。与此相反,如果我们没有目标,没有理想,那么我们的行动将会失去方向,我们的行动将会受到制约。所以如果你想要走得更远,那么就需要设定一个更远大的目标,这样一来你的志向才能够撑起你的明天。

对于盲目的船来说,所有的风向都是逆风

三思而后行的人,很少会做错事。—哈佛法则

早在17世纪的时候,法国作家哈伯特就说:“对于一只盲目航行的船来说,所有的风向都是逆风。”类似的言论数不胜数,“做人不要盲目”这句话大概也已经流传了好几百年,至少要比美国历史更久远,但记住它的人似乎并不多。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只停留在了“做”这个点上,但是如何做,做什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风险和要求,都一无所知。很显然,我们常常还是会成为那个盲目的执行者,很多时候我们仍然漫无目的、不假思索地生活或者工作,自然而然会觉得一切都是不顺的,似乎生活一直就在和自己作对,而这当然令人恼火。

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更为具体地说是那些青少年,他们更容易犯盲目做事的老毛病,很多时候,做事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没有原则,也没有自己的立场,最基本的准备工作也没有,甚至于连最基本的思考方式也省略掉了。也许你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敢做的人,是一个“快速执行者”,你几乎从来不拖沓,但很不幸的是,你总是面临失败。很显然事情总是先于你而存在,而你的行为又总是先于思考而存在,这就是最大的错误。

如果你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也没有一个更为理性而详细的规划,那么从这一点来说,至少你没有真正像模像样地做一件事,绝对没有。连最傻最笨的熊也知道,像那样一头扎进水里去捕鱼,是没有办法捕到任何鱼的。当然你可能会偶尔走运,就像那些爱玩几把股票的初学者一样,你可能随机地购买一些股票来碰碰运气,然后一次性就大赚了一笔钱,但你可以问问股神巴菲特,他几乎从来不干这样的蠢事,你应该记住:盲目可不会给自己带来一辈子的好运。

埃里克森曾经是迈阿密最年轻的超级大富豪之一,当然他的财富多半来自于运气,在充满魔力和传奇意味的美国梦中,他是名副其实的幸运儿。2005年,年仅21岁的他从父亲那儿继承了一笔高达5.7亿美元的遗产,之后他在朋友的劝说下在底特律投资房地产,很快将个人资产扩展到了10亿美元以上。

不过事实上他并不是一个成功的资本家,因为在这仅有的好运之后,他开始接二连三地投资一些没头没脑的生意,尤其是2007年,他竟然花费巨资投资了雷曼银行。后面的事情想必全世界的人都知道,2008年的金融风暴之后,这家全美第四大的投资银行在风暴中丢盔弃甲,最后申请破产。

其实在开始这笔投资之前,如果埃里克森能够对市场稍微有一丁点儿的了解或者考虑,也许就不会被雷曼兄弟拖下水。但是这位仁兄在一产生投资想法后,几乎很快就在雷曼银行开了账户,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干什么。而在雷曼银行倒闭之后,他最应该做的就是从底特律撤出自己的生意,可是为了补上自己在雷曼银行中的亏损,他竟然再次盲目地对底特律的房产进行抄底,所以最后当金融风暴袭击底特律这个脆弱的城市时,埃里克森的财富只能严重贬值。

严格说起来,埃里克森并不能简简单单被归结为美国失败投资的一个缩影,因为导致埃里克森失败的并不是什么金融危机,而是他自己的盲目个性。当然,这个最让人头疼的不利因素在很多青少年身上随处可见,真正可怕的是很多时候,你甚至都没有意识到盲目的危险性。也正因为这样,在哈佛大学中,“理性地行动”永远都是教育的核心,实际上世界一流的教育水平让很多学生都容易产生自大心理,所以行动上的盲目冲动往往不可避免,这是哈佛人尽量避免发生的事情。

正因为如此,哈佛大学多年来一直都主张三思而后行,主张任何行为都要建立在理性的思考之上。很多哈佛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已经规划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未来,他们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知道什么事情值得尝试,知道什么事情可以直接忽略。学校要求他们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而不是盲目地去想去做。

哈佛大学第一任校长伊顿曾经说:“你认为将苍蝇的脑袋拧掉之后,它还会准确地飞到菜盘子里吗?”很显然,盲目永远都不是什么正确的举动。伊顿原本只是一个牧师,但是他却很理性地给哈佛注入了最初的新生力量,就像他从牧师的身份转向校长一样,他从来不盲目寻求改变,更不会盲目地做任何事,他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建立起一种个人的秩序,我们的生活需要更有规则,需要适当去控制,我们的思维和行动需要有所引导。事实上伊顿是一个丑闻缠身的校长,但很幸运的是他将这种理念传承了下去。

很显然,思考、思考、冷静思考,是哈佛大学教给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理念。事实上,做一件事很容易,但是认真负责地做好一件事却很难,你需要懂得克制,需要有一个更为明确和理性的思维来引导。换句话说,无论做什么事,你都要时刻让自己保持“正在理解、正在思考”的状态,你需要更加负责地进行分析和预判,要有一个目标和方向,而不是随随便便地就去执行。

众所周知,羚羊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之一,但是它们往往很容易被猎食者捕捉到,有时候就连狮子这种速度并不快的猎食者也能轻易捉住它们。科学家一开始觉得百思不得其解,虽然狮子也讲求策略,也懂得团队协作,可是羚羊只要一加速,就可以轻易甩开猎食者一大截,更重要的是,羚羊的耐力很好,善于长途奔跑,因此并不容易被捕捉。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踪,科学家发现羚羊在逃跑的过程中会突然失去方向感,甚至于直接冲向狮子,从而沦为狮子的盘中餐。科学家因此认为羚羊是一种非常盲目的动物,它们逃跑的时候注意力会分散,大脑会突然短路,以至于意识不到自己为什么而逃跑,那么这时候它们无论跑向哪里,都可能会被狮子捉到。

这就是著名的羚羊效应,当然,当科学家们从羚羊身上寻找新的启示时,很多人仍旧在生活的困局中乱跑乱撞,而对于那些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缺乏冷静、缺乏原则的年轻人来说,每一次选择都会摧毁自己。因此我们需要懂得克制自己的行为,我们在行动之前要懂得多做思考。只有理性思考的人,才能够准确把握方向和目标,因为每一个事物、每一个生活细节都会引导你做出正确的判断。

远见与目标,让你在10年后无可替代

一个人的目标越高远,那么他的成就就会越大。—哈佛法则

哈佛大学曾经成立了一个问题调查组,他们对100名哈佛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然后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10年以后,你希望在什么地方,从事什么工作?”结果学生们的回答是获得财富,经营大公司,要么就是改变世界。

当然绝大多数学生似乎只是应付了事,随便说说而已,只有10个学生明确了这样的目标,而且还将自己的目标清清楚楚地写了下来,不仅如此,他们还说明了自己在什么时候将会取得何种成就,而且说明是什么原因取得这些成就的。结果后来这10个人成了这100人当中最成功的人,他们的资产在100人当中也占到了96%,这绝对不是偶然的。

毫无疑问,目标和远见能够指引我们走向成功,但是多数人都做不到这一点,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找工作,你想要找什么样的工作,你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最适合做什么,你有怎样一个详尽的规划,老实说,这些问题可能会难倒一大片的学生。甲骨文狂人拉里·埃里森曾经说大学生就是一堆狗屎。好吧,没有人会对此感到舒服的,所以他被保安轰下台也是正常的现象。但是现实的问题是他的话有很大一部分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大学生活很容易让我们陷入一种无目的的状态,而埃里森的唯一优势在于他早早就确立了梦想。有关这一点,你能够想到的自然还有另外两个异类,一个是扎克伯格,另一个就是比尔·盖茨。

凑巧的是比尔·盖茨曾经也是哈佛的学生,不过他在大三的时候就突然宣布退学,很多人觉得很可惜,觉得他是不是疯了,但事实上这次退学成为了世界科技史的一个转折点。虽然盖茨的行为表现有些冲动,但绝对不盲目,因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事实上,他早就预见了自己的研究会改变我们的生活,而最终的结果是这种研究大大影响了整个世界。如果你站在盖茨的角度,那么当年的你会怎么做呢?像埃里森说的那样,当个傻头傻脑的学生,还是说直接放弃名牌学府的荣耀?这个问题的假设并非没有任何意义,事实上多数人都不具备盖茨那样的胆识,也不具备他的远见,所以很遗憾的是,盖茨只有一个,而多数人仍旧普普通通,哪怕你是哈佛的学生。

当然,尽管比尔·盖茨实际上最后领到了哈佛大学的毕业证,但是严格来说,他还并不算是正统的哈佛生,不过有一点是很明显的,我们的首富先生具有哈佛的基因,他懂得去设定目标,懂得去把握自己的未来。其实在哈佛商学院中,类似于盖茨的人有很多,他们虽然成不了首富,但至少都获得了成功。

在哈佛大学的档案中,有个叫艾萨克的学生,当然和传统的美国家庭故事一样,这个家伙的老爹发现他是一个商业天才,所以送他去哈佛碰碰运气,然后艾萨克为自己量身打造了一个商业精英的培训计划。

他先是在哈佛大学选修了最普通的机械制造专业,也许你很难想象这会和商业金融扯上什么关系,但是机械制造实际上含有基本的商贸知识,而且他还养成了脚踏实地的习惯。当然为了完成计划,他还抽空进修了化学、建筑、电子等知识。如此丰富而详尽的规划,不得不说这家伙是有备而来的。

当然了,商业实际上离不开经济,所以艾萨克又攻读了经济学硕士,对商业运作和企业管理有了大致的了解。毕业之后,他没有直接参加工作,而是选择当一个公务员,他在官场混迹了5年,其结果就是积累了大量的人际关系资源,同时也让自己变得更加老练和沉稳。当艾萨克摸清了美国政治场上的游戏规则之后,他辞了职,然后到一家国际性的大公司里上班,就是为了掌握大量的商情和商务技巧。2年之后,他感到时机成熟,于是拒绝了公司的高薪挽留,开始自主创业。

艾萨克前后花费了14年的时间来完成自己的布局,可以说每一步都在自己的计划之内,这足以让他成为好莱坞大片中的“终极阴谋家”了。经过这14年的计划,那么他现在怎样了呢?剧情依然很老套,依然是美国梦的主旋律:主人公拥有自己的别墅和游艇,在迈阿密或者夏威夷海滩上享受日光浴。

毫不客气地说,你的成功或者平凡实际上在10年或者更早以前就已经被决定了。是的,我不是占卜大师,不是星象学家,我无法预知你们的未来,但是成功的人通常都能够看到自己的未来,可以说他们最终都是被那个目标牵引着走向成功的,早在确立目标的时候,他们已经预知到自己的未来是很光明的。幸运的是,我们仍有机会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我们的目标、我们的梦想,我们对于未来生活的预见能力,同样会指导我们和改变人生的道路。所以我们和那些成功人士的差距实际上只有一个—确定目标。

很显然,连3岁的小孩子也知道目标和理想的重要性,想要吃鸡蛋的人才能吃到鸡蛋。是的,他们会这样对你阐述这个简单到让人犯傻的道理。但你是否能够做这些简单的事呢?你大概从来不去想自己能做些什么,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多数时候我们都是没有任何目的的,就像吃饭睡觉一样,纯粹是为了应付时间点上的那些老掉牙的工作。但走一步算一步的生活注定了你没有办法走得更远,你不要指望生活会推着你往前走,只有制定目标,你才能够比别人走得更远。

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天才的梦想家

成功的第一步在于确立一个梦想。—哈佛法则

美国前总统威尔逊说:“人类因梦想而伟大。”很显然,你也想成为一个伟大的人,那么现在为什么不说一说你的梦想呢?你想成为亿万富翁,你想成为电影明星,想要拥有一个美丽的妻子,想要在曼哈顿拥有自己的投资公司,也许你还想着当一当总统,你觉得这很荒唐吗?不!你需要这些梦想,你需要借助这些梦想来刺激自己。每个人都有做梦的权利,别认为自己不够资格,美国梦的前提在于你敢去做梦。

事实上,每一项科技的进步,每一次人类社会的进化,都是由梦想催动的。实现在天空飞翔的莱特兄弟也许也干过在身上插羽毛的傻事,但是他们的确很快就造出了飞机。这就是梦想的力量,也许你觉得很荒诞,但是更荒诞的是多数人都没有做过这样的梦。这个世界永远都是被那些喜欢做梦的人在改变,而时刻保持清醒、理智的你也许到最后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