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哈佛法则:哈佛大学送给青少年最好的礼物
49316000000028

第28章 细节—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别(2)

现如今人们更加注重精细的生活方式,对于细节的要求更高,因此,如果你能够将细节做到极致,那么实际上就迎合了大众的消费心理。而且事实上细节是最值得推敲的地方,具有完善的余地,这是一个相对明显的优势。

每个人都渴望做大事,但事实上没有多少人具备这样的机会和能力,多数人还是为一些琐碎的事情而忙碌。就像美国大工业时代的工厂里面一样,多数工人都在为一些烦琐的小工作而忙碌,也许只是拧紧一颗螺丝钉,也许只是检查机器,也许只是摁一个按钮,也许只是封上一个包装袋。但是在做这些琐碎的工作的人中依然会出现伟大的企业家、伟大的工程师,因为他们将小事情做到了最完美的地步。就像美国的邮局办事员乔克一样,他给信封盖章、贴邮票的速度竟然比机器还要快,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很显然工业时代的机器依赖症在他这里并不存在,他的速度也已经远远超出了工作的要求,因此他的成功具有非凡的意义。

谁更注重细节,谁就更能够获得成功,这已经成为精细时代的一个伟大定律。我们的产品和消费方式无一不是向着精细化转变的,以至于我们对于产品包装的要求远远超过了对产品使用价值的要求。这并非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而是一种时代需求,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美国人的火鸡摆在橱窗里只能卖到30美元,当然加工方法也很粗糙,但是一旦包装之后,火鸡的价值将翻倍。这样的把戏已经是精明的商人们必备的一种营销手段,因为谁都明白细节至上的道理,谁对细节把握更好,谁就更能够赢得成功的机会。

今天我们有理由转变思维,要知道,将一件小事做到完美,那就是不简单,将细节做到极致,那就是不简单。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刻意求大求新,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改进、雕琢。就像磨玉石一样,一块玉的价格不仅仅在于玉石的纯度和类型,还在于加工的手法是否足够高明,在一流的雕刻家手里,玉石的价格会翻上好几倍。

哈佛大学的乔治一直以来致力于研究美国加工制造业,经过多年的接触和研究,他发现了美国人的玩具并不受消费者的欢迎,多数美国家庭更乐于购买来自中国的产品,原因就在于中国的玩具更加人性化一些,一些边边角角的修饰更加合理,反观美国的产品,毫无疑问,显得太过粗糙了。不得不说美国人为他们的粗心大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2009年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玩具占据了美国玩具市场75%的份额,而美国本土企业则占据了不到7%的份额,这是极具讽刺性的对比。乔治曾经呼吁美国企业家要重视自身的工艺的改进,而不要一味抱怨来自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商业威胁。

乔治曾经写过一篇《细节摧毁美国》的文章,尽管美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制造业非常发达,可是对于细节的忽视使得美国丧失了这些优势。而反观中国,尽管美国人一再抨击中国人缺乏创新,但是中国人对于细节的把握恐怕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国家,所以它理所应当地成为制造业和加工业的大国,解决了上千万人的就业问题。一个将细节做到如此极致的国家,是没有任何理由不发展壮大起来的,要知道将细节做到最好,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乔治还亲自前往中国,在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之后,他发现尽管中国的技术相对发达国家要落后一些,但是由于其具备数千年的手工制造的底蕴,中国人更喜欢追求细枝末节上的成功,他们有一种更为独特的细节文化。无论是一件手工艺术品,还是一件工业作品,他们都会想办法雕琢得完美无缺。这也是为什么苹果公司会将加工业务重点放在中国的原因。

事实上,我们追求的是技术的革新,追求的是大的研究方向,追求的是新出路,但是用新瓶装旧酒的思维却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我们的青年能够站在演讲台上高谈阔论,却不愿意将衣服的扣子系得更紧一些;我们的青年能够在实验室里发明创造新的东西,却没有办法把一个试管设计得更为合理一些;我们的自由主义和粗放思维引领了世界的创新,可是一方面,年轻人对于细节的漠视,又导致我们失去了太多竞争的优势,而我们为之付出的成本却在不断增加。

让细节成就你的梦想

那些一心想要做大事的人,常常对小事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其实大事都是由小事组成,连小事也做不好的人,大事是很难成功的,

—哈佛法则

柏拉图曾经说过:“如果没有小石头,大石头也不会稳稳当当地矗立着。”这句话更像是对美国人的一种警告,对于美国人而言,大石头才是最重要的部分,他们甚至只愿意将目光放在这上面,因为小就意味着没有价值,而没有价值的东西,他们是绝对不会去过多地给予关注的。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大梦想上煞费苦心,我们仍旧妄想着能够做成某件大事,却对那些最小的事情置若罔闻,因为我们不觉得小事有什么太大的价值,我们不认为细节上的改进可以提升整体的实力。但是有一个现实却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多数成功实际上都来源于对细节的把握和思考。

哈佛大学的凯恩斯教授曾经对数百位成功人士进行访问,发现多数人都具有细心的特质,从一进入房间开始,他们就已经观察了一切,而他们对于自身细节处的把握也很到位。而当谈论到成功的时候,他们并非大谈特谈自己所做过的那些大事,恰恰相反,他们更喜欢和你唠叨一些琐碎的细节,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而正是这种习惯导致了他们比其他人要更加成功一些。

当很多人在研究和观测得克萨斯州的飓风的时候,科学家洛伦茨迷上了巴西蝴蝶挥动着翅膀,很快他就把握住了这个细节,然后将它和得克萨斯州的飓风联系在一起,结果他由此提出了著名的蝴蝶效应。事实上每一年观察巴西蝴蝶的人数不胜数,可惜的是没有人会注意到这些细节,没有人注意到它与飓风之间的微妙联系。成功者只有一个,就是能够把握细节的人。

很不幸的是,我们在乎的是大事情、大方向、大理想以及一些技巧性的东西,但是对于那些最细微的东西却很少愿意去把握。即便是漫画,美国人追求的也是绝对的力量,因为我们相信庞大的力量决定了一切,所以我们的漫画英雄总是莽撞的、自信的,觉得自己根本不需要注重什么细节,但事实上正因为对小问题上的疏忽,导致他们常常暴露出自己的缺陷和不足。

很显然每个人都想着做成大事,从我们参加面试开始,我们就习惯性地讨论某些大事—我将会为公司创造多少收益,我将会完成什么样的重大工作,我会告诉老板自己是一个足以担当重任的人。好吧,也许你非常能干,但远远称不上优秀,因为你从来不曾提及你自己做了多少小事情,你是否关注过这些小问题。事实上你不够重视细节,因此你所构建的那些空中楼阁实际上缺乏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细节。你可以想象一下,当你自认为通晓机器运行的一切原理时,却常常忽略拧紧一颗螺丝钉,这样的情景绝对不是老板们乐于见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