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哈佛法则:哈佛大学送给青少年最好的礼物
49316000000033

第33章 变通—能开锁的不只有钥匙(2)

这当然是一个难题,尤其是对哈佛这样的名校而言,坚持自己的规定很重要,谁也不敢拿这样的事情开玩笑,而且经常变通的话实际上会带来另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规定很可能在私欲面前变得不堪一击,我们能够轻而易举毁掉最基本的秩序。不过原则性的东西也应该与时俱进,也要懂得视情况而定,在特定的情况下,需要懂得适当变通,因为原则其实也是为大众服务的,我们不能忽视这一个最基本的出发点。

今天我们更为崇尚自由和民权,我们对于民众的诉求不再置之不理,哪怕是法律,它在很多方面也不得不加入人情因素,对于人的考量也在渐渐加重分量,这无疑是一种进步,毕竟一个死板的依靠原则和规定来运行的国家,是绝对缺乏足够的活力和动力的。我们对于生活的体验和了解,需要抓住一点,那就是任何事情都应该保持弹性,绝对的、压抑的、死板的东西都应该得到柔化处理,任何一项原则都不应该是绝对化的。

1935年,纽约某个法院对一位偷面包的老妇人进行审判,当时法官对老妇人做出罚款10美元的惩罚。但事实上,这个老妇人是为了养活挨饿的小孙子才会做出违法之事,当然冷冰冰的法律和人情并没有给予老人足够的同情。于是在审判结束之后,在一旁旁听的纽约市市长拉瓜迪亚脱下了自己的帽子,往里面放入10美元,然后对众人说:“现在请每个人交50美分的罚金,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同情一个罪犯,这听起来很荒唐,但是拉瓜迪亚却不愿意被那些死板的冰冷的社会规章制度以及律法所束缚住,他觉得法律也需要考虑人情,也需要适当变通,因为法律永远是为大众服务的。

我们当然需要一套更为严谨的规章制度来维持社会的运转,需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以此来明辨是非,以此来处理生活中的大小事务,但是原则并不是完全静止的,它需要保持弹性和活力,一旦失去了弹性,我们的生活就会陷入僵局。这一点在人际交往中显得尤为重要,原则是我们衡量一个人是否正直、是否值得依靠的重要标准,但事实上太讲原则、死守原则的人往往让人感到厌恶,也许这样的人值得你去敬重,但想要喜欢上一个正直得像电线杆一样的人,说实话,这并不容易办到。

原则固然很重要,但是生活需要一些弹性,需要一些空间,这确保了我们可以在进退中保持活力。那些精明的商人、企业家和社交人员,他们并非是没有立场、没有原则的人,只不过他们更善于利用原则来为自己打通人际关系。在处理各种事情的时候,原则是一种武器,但却是一种可以适当伸缩的利器,我们不能将他们定义为善变者,因为实际上他们才是真正的艺术大师,他们对于原则的把握实际上比其他人更好。

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应当养成讲原则的习惯,应当成为一个有原则的人,这是一种自我约束的标准。但是原则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一种不动产,我们也不能成为原则的盲信者,不能被原则所束缚住,一个讲原则且能够适当超脱原则的人,才是一个真正优秀的人。所以我们要记住,当自己坚守原则的时候,也需要适当地为别人开一下绿灯,否则我们很可能会因为原则而断绝自己的后路。

遇到困难时,力争不如另辟蹊径

解决困难的关键在于方法和技巧,而不是蛮干。

—哈佛法则

你是一个愿意在困难中坚守的人吗?你是一个不愿意轻易放弃原有方法的人吗?你是否又是一个愿意变通的人?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我们对于生活的把握总是存在类似的疑问,可以说坚持和变通似乎成为一种悖论,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在遭遇困难的时候,固然需要强大的信念和决心,但是我们不应当只是鲁莽行事的莽汉,我们对于困难的把握不应该停留在抗争到底的层面上。强大的信念或者毅力不应当仅仅依靠力量来支撑,更需要技巧,用心去解决困难,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硬着头皮往前冲,我们需要让自己的行动更为高效一些。

当一块大石头横亘在马路上的时候,你使用蛮力固然可以将其推开,但是如果你愿意使用杠杆等工具来搬走它,那么无疑更加高效一些。我们对于生活需要保持更为清醒的头脑,而不是单纯地冲动和匹夫之勇,当你深陷困境的时候,匹夫之勇只会让你身陷泥潭难以自拔。

尤其是对于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具有非洲野牛的鲁莽、具有狮子的力量、具备野狗的耐力,但事实上却缺乏一种冷静的分析能力,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更为高效地行动,尤其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另辟蹊径也许是化解危难最好的方法。这就是一种变通能力,是一种处事技巧,这种技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的风险,有助于我们获得更大的成功。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尼米兹认为人的本性中具有征服的欲望,因此无论我们面对什么东西,第一时间想到的往往是力量上的打压和压制,这种征服的欲望越强烈,我们对于力量就越崇拜,我们使用力量的频率也就越高。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总是喜欢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为什么我们即便面对难缠的对手,也会出言不逊,也会想办法进行强硬对抗。像犯人一样对抗宙斯,这听起来很好,但是我们没有想过自己其实可以想到一些更好、更安全、更简便的方式来应对困难。

尼米兹认为一个人要善于克制自己的力量和欲望,转而寻求一种更简单、更合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在他看来变通能力实际上比强大的蛮力更为重要,因为善于变通的人总能够寻找到突破口,也总能避重就轻,从而顺利躲避风险。在尼米兹看来,这就像两个出色的球员相互对抗一样,有的人注重身体对抗,喜欢用身体和力量来防守,而有的人更多的是注重橡皮擦式的贴身防守,更注重防守的技巧,因此效果反而更好。

这种情况在战争中同样常见,当我们深陷战火且处于不利局面的时候,最好的办法不是硬碰硬,而是想办法避其锋芒,然后找到更为简单有效的进攻方式来攻击对手的弱点。寻找一种新思路非常有必要,它使得我们能够花费更少的力量和代价来赢得更多的收益,这就是一种生存的艺术,这种艺术的关键就在于一个“变”字。

事实上,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我们不一定非要选择那种最原始最古板的方法,当力量不能取胜或者难以取胜的时候,我们需要创造新的风格、新的方法,需要使用更多技巧性的方法。这就像那些冒险者在面临困境时的抉择一样,他们所接受的考验非同寻常,所以处理的方法也绝对要慎之又慎。他们会告诫你,一旦在西部大沙漠中遭遇响尾蛇,你所要做的不是去激怒它,不是徒手依靠蛮力来挑战它,而是要采用更为温和、更为保守的方式,甚至于你可以绕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