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病理生理学考试指南
49344600000014

第14章 肾功能衰竭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肾脏功能障碍可表现为下列功能的障碍,除了()

A.排出代谢产物、毒物和药物

B、.水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

C.血压调节D.生成1‐(OH)D3

E.分泌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

2.肾功能衰竭是指()

A.尿量减少,出现少尿、无尿的病理过程

B.尿中出现血尿、蛋白尿等异常成分的病理过程

C.肾浓缩功能障碍出现低渗尿时

D.不可逆性肾功能障碍

E.肾脏功能严重障碍出现生化内环境严重紊乱的病理过程

3.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的主要机制()

A.原尿回漏入间质

B.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

C.肾小管阻塞

D.肾细胞肿胀

E.DIC

4.肾脏内分泌功能的概念中下列哪一个不确切()

A.肾脏可产生和分泌一些生物活性物质

B.肾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有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1,25‐(OH)2VD2、前列腺素和激肽释放酶

C.肾脏内分泌参与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血压和红细胞生成

D.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常伴有明显的肾各种内分泌功能障碍

E.肾内分泌功能障碍可引起贫血、高血压、骨病等

5.1,25‐(OH)2VD3↓ 不会()

A.引起小肠吸收钙↓

B.是引起高血磷的原因

C.引起骨钙沉着↓

D.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E.受PTH 的影响

6.急性肾小管坏死时GFR↓ 不会是因为()

A.肾缺血

B.肾毒物

C.肾小球滤过膜增厚

D.肾血管内微血栓形成

E.交感肾上腺素髓质系统兴奋

34.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共同发病环节是()

A.肾缺血

B.肾血管梗死

C.GFR减少

D.肾单位广泛破坏

8.关于尿量与比重变化,下列哪一个不对()

A.无尿是24小时尿量<100ml

B.少尿是24小时尿量<400ml

C.低渗尿的比重低于等渗尿

D.多尿是24小时尿量>2000ml

E.慢性肾衰先出现多尿,后出现少尿

9.慢性肾衰尿毒症时血磷↑的原因主要是()

A.PTH↑

B.GFR↓↓

C.肾小管重吸收磷↑

D.1,25‐(OH)2VD3↓

E.血钙↓

10.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较早出现的症状是()

A.少尿

B.肾性骨营养不良

C.高钾血症

D.尿毒症

E.夜尿

11.判断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最佳指标是()

A.高血压

B.贫血程度

C.血液pH

D.血清NPN

E.内生肌酐清除率

12.肾功能不全时易引起出血的主要原因为()

A.凝血因子大量消耗

B.血小板功能障碍

C.继发性纤溶增强D.抗凝血因子增多

E.血小板数量减少

13.能使肾小球有效滤过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A.肾血流减少,肾小管阻塞

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C.出球小动脉收缩

D.入球小动脉舒张

E.滤过面积减小

14.引起肾前性肾功能衰竭的病理因素是()

A.汞中毒

B.急性肾炎

C.肾血栓形成

D.休克

E.尿路梗阻

15.原尿回漏是由于()

A.肾小管阻塞

B.原尿流速缓慢

C.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

D.肾间质水肿

E.尿量减少

16.急性肾性肾功能衰竭的少尿期不会出现()

A.高血钾症

B.酸中毒

C.水中毒

D.低比重尿

E.尿钠含量降低

17.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的主要机制是()

A.原尿回漏入间质

B.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C.肾小管阻塞

D.肾细胞肿胀

E.DIC

18.急性肾功能衰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高钾血症

B.氮质血症

C.低钠血症

D.代谢性酸中毒

E.水中毒

19.昼夜尿比重均在1.010左右,主要反映()

A.肾脏浓缩功能障碍

B.肾脏稀释功能障碍

C.肾脏浓缩稀释功能障碍

D.ADH 分泌异常

E.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

20.慢性肾衰病人在快速纠正酸中毒后会发生手足搐搦,是由于()

A.促进肠道形成磷酸钙

B.肠道钙吸收减少

C.促进血磷浓度升高

D.钙解离度降低

E.抑制骨骼脱钙

21.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主要刺激是()

A.低血磷

B.低血镁

C.低血钾

D.低血钙

E.低血钠

22.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减少可见于()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肾病综合征

C.肾盂积水

D.肾中毒

E.肾囊肿

23.肾后性ARF的原因为()

A.药物中毒

B.挤压伤

C.前列腺肥大

D.血红蛋白性肾病

E.高胆红素血症

24.肾中毒引起的ATN,其损伤特点是()

A.肾小管各段均可受累

B.并非每个肾单位都受累

C.肾上皮细胞与基底膜均受损

D.主要损伤上皮细胞,基底膜可完整

92病理生理学考试指南

E.主要是由于肾持续缺血

25.急性肾小管坏死引起的尿液变化,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尿比重1.015

B.尿渗透压<350mOsm/L

C.尿钠含量<20mmol/L

D.尿/血肌酐比值<20:1

E.有蛋白尿、管型尿

26.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哪一方面的肾功能恢复得最慢()

A.肾小球滤过功能

B.肾血流量

C.肾小管分泌功能

D.肾小管浓缩功能

E.集合管分泌功能

27.肾性贫血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VitD3减少

B.酸中毒

C.PTH 增多

D.氮质血症

E.EPO减少

2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CRF的内分泌功能障碍()

A.肾性高血压

B.肾性贫血

C.肾性骨营养不良

D.高磷低钙

E.出血倾向

29.缺血性肾小管坏死的特点是()

A.局限在近曲小管

B.局限在远曲小管

C.局限在集合管

D.散在分布于全部肾小管,基底膜破坏

E.散在分布于全部肾小管,基底膜完整

30.慢性肾功能衰竭发展过程中,肾代偿期(即肾储备功能降低期)的内生肌酐清除率占正

常值的()

A.20%

B.25%

C.30%

D.40%

E.50%

二、填空题

1.急性肾功能衰竭时,最危险的变化是____。

2.根据尿量的变化,可将急性肾功能衰竭分为____和____两种类型。

3.当尿量低于____/24h称为少尿,低于____/24h称为无尿,尿量大于____/24h称为多尿。

4.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最常出现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____。

5.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中引起肾血管痉挛的主要体液因素是____和____、。

6.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过程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期。

7.临床上常用血____和血____浓度作为判定氮质血症的指标。

8.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最危险的并发症是____,其对生命的主要危害是造成对____功能的损害。

9.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四个阶段。

10.关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生机制的学说主要有____学说、____学说和____学说。

三、名词解释

1.急性肾功能衰竭

2.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3.慢性肾功能衰竭

4.非少尿型急性肾衰

5.氮质血症

6.急性肾小管坏死

7.原尿回漏

8.少尿

9.等渗尿

10.肾性骨营养不良

四、简答题

1.简述急性肾衰的病因与类型。

2.简述急性肾小管坏死在少尿期有哪些主要功能代谢变化。

3.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最危险的并发症是什么?简述其发生机制。

4.简述急性肾衰少尿发生的关键及其影响因素。

5.简述少尿型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多尿的形成机制。

6.试述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尿渗透压有何改变。

7.简述慢性肾衰多尿的形成机制。

8.简述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9.试述肾性贫血发生的机制。

10.简述肾性高血压发生的机制。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E 、3.B 、4.D 、5.B 、6.C 、7.D 、8.C 、9.B 、10.E 、11.E 、12.B 、13.A 14.D 、15.C 、16.E 、17.B 、18.A 、19.C 、20.D 、21.D 、22.A 、23.C 、24.D 、25.C 26.D 、27.E 、28.E 、29.D 、30.C

二、填空题

1.高钾血症

2.少尿型、非少尿型

3.400ml 、100ml 、2000ml

4.代谢性酸中毒

5.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Ⅱ

6.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7.尿素氮、肌酐

8.高钾血症、心脏

9.代偿期、肾功能不全期、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期

10.完整肾单位、矫枉失衡、肾小球高滤过

三、名词解释

1.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原因在短时间内引起肾脏泌尿功能急剧降低,以致机体内环境出现严重紊乱的病理过程。

2.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由肾外原因所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和肾血管强烈收缩,使肾血液灌流量和GFR急剧下降,出现尿量减少和氮质血症等。早期由于肾小管功能尚属正常,肾脏并未发生器质性病变,故又称为功能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3.慢性肾功能衰竭:由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使肾单位进行性地破坏,残存的有功能的肾单位数量逐渐减少,以致不能充分排出代谢废物和维持内环境稳定,进而发生泌尿功能和肾脏内分泌功能严重障碍的病理过程。

4.非少尿型急性肾衰:非少尿型ARF患者GFR下降的程度和肾小管损害程度均较少尿型轻,以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较为明显。临床表现较轻,主要特点:尿量不少,可在400~1000ml/d;尿比重低而固定,尿钠含量也低;有氮质血症。

5.氮质血症:是指血中尿素、肌酐、尿酸等非蛋白氮(NPN)含量显着升高,其发生主要是由于肾脏排泄功能障碍和体内蛋白质分解增加所致。

6.急性肾小管坏死:由于缺血性、中毒性因素而引起的,以肾小管细胞坏死为主的一种病理过程。主要有两种形式:小管破裂性损伤和肾毒性损伤。

7.原尿回漏:在持续肾缺血和肾毒物作用下,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基膜断裂。尿液经断裂的基膜回漏入周围肾间质,称原尿回漏。

8.少尿:成人尿量少于400ml/24h。

9.等渗尿:是指由于肾小管浓缩和稀释功能丧失,终尿的渗透压接近血浆渗透压,尿比重固定在1.010左右,尿渗透压在266~300mmol/L。

10.肾性骨营养不良: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所伴随的一种代谢性骨病,又称肾性骨病。包括儿童的肾性佝偻病和成人的骨质软化、纤维性骨炎、骨质疏松等。其发病主要与CFR时高磷、低钙、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1,25‐(OH)2VD3形成减少以及酸中毒等因素有关。

四、简答题

1.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可归纳为肾前、肾性和肾后因素三类。

根据病因可将急性肾功能衰竭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三类;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少尿型和非少尿型肾功能衰竭两类。

2.①尿变化:可出现少尿或无尿、低比重尿、高钠尿、血尿、蛋白尿、管性尿;②水中毒;③高钾血症;④代谢性酸中毒;⑤氮质血症。

3.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最危险的并发症为:高钾血症。高钾血症发生机制:①尿量减少,钾排除减少;②组织损伤和分解代谢增强,细胞内钾释放于细胞外液增多;③酸中毒,H+‐K+交换增多;低钠血症,使远曲小管的钾钠交换减少,钾排出减少;④输入库存血或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和药物。

4.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发生机制的关键是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因素主要有:①肾缺血引起肾血流减少;②肾毒物或缺血等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由于脱落的上皮细胞、肌红蛋白、血红蛋白等物质堵塞肾小管造成囊内压增高;③原尿经受损的肾小管壁反流至肾间质,间质水肿压迫肾小管,加重堵塞;间质水肿压迫毛细血管使血流更少,加重肾损害,造成恶性循环。

5.少尿型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多尿的形成机制: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恢复;②新生肾小管上皮细胞功能不成熟,钠水重吸收功能低下;③肾间质水肿消退,肾小管内管型被冲走,阻塞解除;④尿素等代谢产物增加了原尿的渗透压,产生渗透性利尿。

6.CRI早期,肾浓缩功能减退而稀释功能正常,因而出现低密度尿,尿相对密度最高到1.020,即为低渗尿;随病情发展,肾浓缩、稀释功能均丧失,终尿渗透压接近血浆晶体渗透压,尿相对密度固定在1.008~1.012,即为等渗尿。

7.慢性肾衰发生多尿的机制:①原尿流速快;②渗透性利尿;③尿浓缩功能降低。

8.慢性肾功能衰竭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①尿的变化:早期出现多尿、夜尿、等渗尿、管型尿、红细胞尿等,晚期少尿;②氮质血症;③水电、酸碱代谢紊乱;④肾性高血压;⑤肾性骨营养不良;⑥出血;⑦肾性贫血。

9.肾性贫血发生机制:①肾EPO生成减少;②体内蓄积毒物(如甲基胍)抑制骨髓造血;③毒物破坏红细胞;④毒物抑制血小板功能所致的出血;⑤肾毒物损伤肠,抑制肠吸收铁、蛋白等造血原料。

10.肾性高血压发生机制:①钠水潴留;②肾素分泌增多;③肾脏降压物质生成减少。

(倪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