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审视高等护理教育的质量与标准
49380400000008

第8章 高等护理教育及其质量标准诠释(1)

对研究对象给予科学界定,是研究一切事物的起点,它规定着研究的科学方向,也是衡量所进行的研究是否达到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建设总是通过一个个基本概念的揭示来总结这门学科的科学认识成果,并在这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确定事物的本质、规定理论的范畴、反映事物的规律、做出相应的结论,从而建立理论体系的大厦的。基本概念的日臻精确,标志着相应学科的日益成熟。概念模糊不清,必将导致对事物本质认识的随意性而最终妨碍科学的发展。”

研究高等护理教育的质量与标准,首先遇到且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质量、质量标准、高等护理教育、高等护理教育质量标准等概念的内涵界定问题。

第一节高等护理教育概念界定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或基础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为目标。它所培养的专门人才,将直接进入社会各个职业领域从事专门工作。一般来说,高等教育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在内的几个层次。但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层次,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因此,研究高等教育常以本科层次为主。

很明显,高等护理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或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以培养护理人才为目标,所培养的护理人才,将直接进入医疗卫生保健领域从事护理工作。鉴于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代表性意义,本研究中所指的高等护理教育,除非有特殊说明,一般指本科护理教育。

第二节质量与标准概念诠释

一、质量

从词源看,“质量”一词是由古希腊语演变而来的,该词被古希腊的先哲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使用并解释为“事物的区别点”、“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说,一事物的质量就是能把一事物从其他事物中区别开来的性质和属性,反映了事物质的规定性。从语义学的角度看,“质量”是指某一给定实体的性质,只描述事实,不作价值判断或好坏区分。随着时间的发展,“质量”的定义中出现了价值判断的成分,质量已经含有评价的意思。《朗曼现代英语词典》将“质量”解释为“grade,degree ofexcellence”,意思是“优秀的等级或程度”。《汉语大词典》对“质量”的解释是“事物、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从哲学的角度看,“质量”属于一对矛盾的范畴,质是指事物在性质上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的规模、运动的速度、发展的程度等,表现为不同数量的规定性。任何质都是具有一定量的质,不同质的事物具有不同的量和量的界限。在这里,“质量”具有辩证发展的特性,需要在动态中对其加以分析、比较和判断。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质量”是“一种与能满足或超过期望的产品、服务、人员、过程和环境相联系的动态的状态”。也就是说,质量不仅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也包括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人员、过程和环境,质量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美国质量管理协会和欧洲质量管理组织认为:质量是产品或服务内在特性或外部特性的总和,以此构成其满足给定需求的能力。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质量”的最新定义是: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总和。这里所说的“实体”就是某种产品或服务,它可以是活动或过程本身或结果,可以是有形产品或无形产品。“需要”是指用户、社会或第三方的需要。“明确需要”包括合同规定、标准化要求或其他特定的需要。“隐含需要”则是非合同环境下,供方为了满足用户的远景需要通过调研和预测而提出的。“需要”一般可以转化为有指标的“特性和特征”,“特性和特征”是“需要”的定性和定量表征,因而也是用户评价产品或服务满足需要的质量特征、质量参数与质量指标系列。由此看来,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固有特性”(其反义词是“赋予特性”)指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要求”指“明示的、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要或期望”。术语“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修饰。

总之,质量是“独有的、优秀的”。质量与设定的规格和标准相一致。质量具有合目的性。质量是满足顾客明确或潜在需要能力的总和。质量本质上是相对的、多层面的,不同的人,不同的组织,其观点会有差异,关注的重点也不同。质量具有辩证发展的特性,需要在动态中对其加以分析和判断。

二、标准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对“标准”的解释是“衡量事物的准则。如:取舍标准。引申为榜样;规范。”

由瑞典教育家胡森主编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对“标准”一词的解释为“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所要求的极好程度;适当的尺度;社会或实践所期望的行为准则”。

有字典给“标准”下的定义为“由权威设立制定的,习惯上或总体上的一种模式、范例或规则,用以衡量数量、重量、程度、价值或质量”。“标准”一词还被定义为“准则”、“规格”、“尺度”、“检验标准”。

人们根据“标准”的这些含义来进行判断、做出决定。由此看来,一个标准既是一个目标(要做的事),又是一个检验进展的尺度(做得有多好)。

《医学教育全球标准》给“标准”下的定义“是指由政府、习惯或普遍同意所确定的测量数量、重量、程度、价值或质量的一种范式、范例或规则”;“标准也可定义为做出判断或决策的规范、尺度或准绳”。

标准可以是强制性的(由法律要求的),也可以是自愿性的(由私立或专业组织制定,人人能用),还可以是实际存在的(通常由于习俗和惯例而被接受,如衣着方式、行为方式等)。

为进一步说明标准的概念,美国纽约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主席安德谢杰·渥依切克指出:“之所以制定标准是因为如果没有标准,生活将变得不可预测、混乱,有时甚至会很危险。例如,建造房屋、桥梁、高速公路和隧道方面都有严格的标准。在航空领域,有非常严格的安全与保养维修标准,并且还要求飞行员通过相关的考核;政府某些机构的职责就是制定标准来保证饮用水和食品的质量;消费者相信药品既安全又有效,是因为药品都经过了标准的检验;当见到医生时,人们期待的是专业化的医疗行为,相信医生已经达到了行医执业的标准。标准必须制定,只是对标准的理解因人而异。”

简言之,标准是一种被普遍认可的规范或尺度,它可作为价值判断的依据,可为价值判断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指导。

第三节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概念诠释

在讨论高等护理教育质量标准之前,我们必须搞清楚高等教育质量与质量标准的关系问题。没有一定的标准就无法评估质量。质量总是相对于某一标准而言的,正如马丁·特罗所说的“(教育)标准问题说白了就是教学和研究的质量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就是界定质量标准的问题。高等护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组成成分,其教育质量标准和质量观必然受到高等教育整体发展趋势和学术理论及实践研究成果的影响。

一、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观点

关于高等教育质量概念的定义很多,国内外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理解也各有侧重。我国的《教育大辞典》从一般意义上把教育质量界定为“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应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各种教学与学术计划、研究与学术成就、教学人员、学生、校舍、设施、设备、社区服务和学术环境等”,“高等教育的质量还应包括国际交往方面的工作:知识的交流、相互联网、教师和学生的流动以及国际研究项目等,当然也要注意本民族的文化价值和本国的情况。”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有关高等教育质量观问题仍然存在较多的争论,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六种观点:

(一)阶段论质量观

该观点基本分析框架是马丁·特罗的有关高等教育三个阶段的发展理论,即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时,是精英高等教育阶段,介于15%~50%之间时是大众高等教育阶段,高于50%时是普及高等教育阶段。每一个阶段不仅学生数量不同,而且高等教育的性质、功能及观念等方面也明显不同。阶段论质量观强调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高等教育服务的重点不同,质量观也就不同。

就不同阶段高等教育而言,精英高等教育主要是塑造统治阶层的心智和个性,为学生在政府和学术专业中充当精英角色做好准备。在这个阶段,高等教育质量是“唯一”、“优秀”、“高标准”和“卓越”的意思。

英国学者格林(Diana Green)认为,这是传统的质量概念,它强调质量就是优秀的、有特色的、高标准的,如同产业界所要求的质量一样,与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相联系,隐含着排他性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上,很适合像剑桥和牛津这样具有悠久历史的经典大学,他们能够为学生提供优秀和独特的教育,他们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并创造出杰出的研究成果。但是,这种教育并非绝大多数人有机会和条件得到的,遵照这个标准去衡量其他特别是新兴的高等院校,那只能得出质量低劣的结论。

因此,用此概念来衡量整个高等教育质量毫无意义。实际上,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所有的院校既不需要也没必要,因为新兴的大学本来就不是按照经典大学那样去办学的,否则就没有创办的必要了。

在大众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仍然是培养精英,但这是一种范围更为广泛的精英,包括社会中所有技术和经济组织的领导阶层,重点从塑造个性转向培养更为专门的技术精英。大众高等教育阶段的质量观是丰富的、多样的,与精英高等教育相比,除了在教育数量上的增长外,还包括与此紧密联系的民主化和多样性。社会的民主化是社会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大众高等教育对于社会民主化的贡献是明显的,而社会民主化又将反映和促进高等教育机会的增长。另外,学生入学人数的增长必然带来学生动机、兴趣和经历等方面的多样性,要求高等教育以同样的多样性来反映教育过程中学习的多样性。

在普及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则是为发达工业社会大多数人的生活做准备,它不仅培养知识面或广、或窄的精英,而且培养所有的人,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们对迅速变化的社会的适应能力。因此,以市场为导向的质量观是一种应该受到重视的、非常重要的质量观。大众高等教育是建立在社会需要基础上的,而普及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个人需要基础上的,因而大众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同样不适合于普及高等教育。在此阶段,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接受高等教育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价值,高等教育的质量应该由市场选择来决定。

(二)需要论质量观

该观点的基本主张是:质量指满足消费者明确的和潜在的需要,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程度上。高等教育的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培养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提供科技成果及相关服务等。从本质上说,高等教育机构所培养的学生、创造的知识以及提供的服务是高等教育质量的载体,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等各项社会活动通过所培养的人才、创造的知识以及科技服务满足了社会需要,这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高等教育机构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另一方面。这一概念含有两层意思:教育的客观规律与科学发展的逻辑是对高等教育质量实现程度的现实限制,这种现实限制是需要尊重的;既定的社会条件强调社会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