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现代护理美学
49434900000045

第45章 艺术欣赏(5)

(二)诗歌的特征

诗歌是各民族最古老的文学体裁。我国的诗歌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诗歌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何其芳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抒情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且在凝练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审美的语言。”这个定义概括了诗歌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审美特征。

1.诗歌的意境美

抒情诗中诗人独特的感受和丰富的感情,往往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集中、概括地表现出来。理论上将融汇诗人的主观感受、赤热感情的生活情景称为意境。意境就是深刻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的图画有机结合而形成的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统一完整的艺术境界。

诗歌形象的主要表现为意境美。诗人的思想倾向和审美理想主要是借助于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抓住生活中最具特征的表象概括成艺术境界来表现。优秀的抒情诗,虽然篇幅短小,但它形象优美、意境深远、言有尽而意无穷,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和联想的天地,能使读者认识生活、陶冶情操、受到感染。

如徐志摩的诗作《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1897-1931年),现代诗人、散文学家,浙江海宁人。《再别康桥》用优美绝伦、清新华丽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再别康桥时的离情别绪,抒发了诗人热爱和留恋母校的情怀。本诗的写作特点是意境优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再别康桥》是徐志摩诗集中最有名的一首诗,本诗共有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幅不同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招摇的水草,榆阴下长满水藻的清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图画都具有动态的美,给人以立体感和清新感。

诗歌创作和诗歌欣赏都离不开想象。诗人将生活中获得的原始材料进行艺术加工,需要想象;诗人把生活中的物象转化为艺术形象,需要想象;诗人奔放的激情要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需要想象;读者对诗歌的欣赏,也需要想象。想象是创造形象的原始动力,酿造诗歌意境的酵母。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墙头的一枝红杏,对小说作者或戏剧作者也许没有多大价值,然而诗人却借助想象酿造了浓郁的诗情,创造了动人的意境。诗人由一枝红杏的触发,将其想象成是花园的春色太多,以至于关不住而流溢出来的。诗人的想象是何等的美妙动人啊!

正因为有这种想象,这枝红杏才有了浓郁的诗情画意,体现了压抑不住春天的勃勃生机,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所以,诗人展开想象,捕捉形象,酿造诗意是创造诗歌意境的必然途径。

2.诗歌的音乐美

诗歌的音乐美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诗歌的韵律,如《诗经》中的《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每句两顿,隔句押韵,读来朗朗上口,情韵悠扬。另一方面,是诗歌的节奏,诗歌的节奏主要是借助音乐的间歇、停顿和音调的轻重缓急、长短,高低、抑扬顿挫而形成的。如唐代的格律诗、宋代的词、元代的曲,更是平仄协调,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节奏感、音乐美。五四以后的新诗,虽然语句长短不一,也不一定押韵,但仍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特点。

如闻一多的《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些的——剩菜——残汤。这首诗音步大致相等,朗诵时节奏感强。有规律地使用轻重不同的音调,大致整齐地安排音节的停顿,就形成了诗歌的节奏。旧体诗词的节奏主要依靠平仄的交替体现出来;新诗的节奏主要依据内容和感情的起伏变化自然形成的。当语言的节奏同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协调一致时,朗诵起来就能给人以音乐美的感受。如李瑛的《一月的哀思》里有两句:“车队像一条河,缓缓的留在深冬的风里。”

这两句诗是没有运用韵律,也没有有意安排平仄交替。然而反复在诗中出现,诗句缓慢的节奏同怀念周总理的悲哀、低沉的情绪十分协调,因而有音乐美。

(三)诗歌的欣赏

1.展开想象和联想,欣赏诗歌的意境美

诗歌是高度概括、凝练的艺术。它塑造的形象,创造的意境不如小说、散文等体裁细致。而是选择生活现象中最具特征的细节加以描写,因而在内容上常常是不连贯的,跳跃的。读者在欣赏的过程中,必须发挥想象和联想,将概括的生活情景具体化,构成完整的画面,以此达到欣赏意境美的目的。如李清照的《如梦令》词:

昨夜雨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词写得极凝练,概括。第一句交代昨夜天气状况,清晨醒来残酒未消的情况。 第二、三句叙述主仆二人的对话。问了什么并未交代,问话答话人的神情怎样也未描述。因而给读者以跳跃的、不连贯的感觉。读者可以依据诗人提供的景物、行为,将对话作如下想象:或者是一个暮春的晚上,窗外疏疏落落的下着雨,狂风在不停地吹着。阴沉的夜晚,无情的风雨,勾起了诗人的心事,无聊的空虚,恼人的寂寞、萦绕于心际。怎样了却道,只得孤身独饮,举杯消愁。酒可能多喝了一盅,不知不觉地醉了。清晨起来,酒意未消。回想起昨夜凄风苦雨,产生了“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情思。于是忙问卷帘的侍女,园中的花怎么样?侍女说:“海棠还同昨夜一样吧。”诗人连忙反驳:“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不是海棠依旧,而应是绿叶多,红花稀少了。”如此联想,词的内容就详细、具体、连贯了。而且在联想中可以体会到主仆二人对话的神情:一个心事重重,一个漫不经心。也可以体会到诗人爱花惜春的心情,以及她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趣。

2.揣摸作品的构思,欣赏诗歌独特的含蓄美

艺术贵在创新。构思的雷同和落入俗套都是艺术的大忌。优秀的诗歌作品,其艺术构思都是新颖、巧妙的,能体现诗人的匠心,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品尝诗作新颖,独特的构思,能获得更多、更高的美感享受。如艾青的诗作《礁石》: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礁石》是艾青1954年7月在南美旅行时写的一首短诗。全诗语言精练,形象生动,含蓄蕴藉,寓意深刻。诗人从极平常、极普通的礁石身上,却发现了某种生活哲理。在一般人的笔下,礁石总是被描写成阻塞航道、碰毁船只的丑恶事物,但艾青则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观察和描写它。在诗人看来,碰毁船只不是礁石的责任,因为事实是航船触碰礁石而不是礁石去碰撞航船。因此,诗人笔下的礁石便成了受迫害又敢于斗争的形象:为了求得生存,它顽强地同海浪进行搏斗,而且总是把“扑过来”的每一个海浪都“打成碎沫”;尽管伤痕累累,“像刀砍过一样”,但仍巍然屹立,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诗人把他对生活的独到思考熔铸于“礁石”这一象征性的形象之中,不仅使礁石人格化,而且赋予礁石以“弦外之音”和“象外之旨”,从而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巧妙、新颖的构思能创造更丰富的审美价值,品味诗歌的构思,能欣赏到诗歌更具特色的艺术美。

3.了解诗人的身世遭遇,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有些诗作可以同诗人的身世遭遇联系起来赏析,以此加深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今山东永济县)人。杰出的思想家、散文家,诗歌的成就也很高。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表达了诗人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开头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雪景,“千山”、“万径”都是夸张语。山中本应有鸟,路上本应有人;但却“鸟飞绝”、“人踪灭”。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寂寞的境界,虽未直接用“雪”字,但读者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已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这正是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的折射。

三、四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条孤单的小船,船上有位渔翁,身披蓑衣,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

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4.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也有助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如郭沫若的《女神》。《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本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女神》的出现使得中国新诗才真正摆脱了古典和欧化文的束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女神》中的作品,最早的写于1916年,除一些是作者1921年归国后写的外,其余均为1919年至1920年间留日期间创作的。《女神》产生的年代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自由民主思潮照亮夜空的时代。人们从五四运动中看到了重建祖国、复兴民族的希望,开始了崭新的追求。封建传统的旧道德、旧礼教和专制政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抨击,一种强烈的反抗、破坏、革新、创造望充溢着整个的“五四”时代,《女神》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孕育而成的,它以鲜明的叛逆立场和高超的艺术创造,奏响了“五四”时代的最强音。《女神》诗集,1921年8月5日初版于上海泰东书局,以后曾多次重版,今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本,后又重印多次。它收入现代新诗57首,其中代表诗篇有《凤凰涅盘》、《女神之再生》、《炉中煤》、《日出》、《笔立山头展望》、《地球,我的母亲!》、《天狗》、《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我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三、散文欣赏

(一)散文

散文,是文学里的一株奇葩。中国的文学里很早就有了散文的踪迹,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但最成功的,莫过于《徐霞客游记》。此文虽同属于游记的范畴,但在内容和思想方面,已经脱离了那种单纯的借景抒情式的文章,开创了散文新的体裁。

散文的概念有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我国是一个有散文传统的国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个政治集团、各个思想流派,都以散文为武器,抒发哲理,阐述政见。随着历史的演进,散文的形式也有很大发展。越来越多的散文家,都以自己的写作实践,充实丰富了我国的散文宝库,并为散文的写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文体分类史上,散文的概念曾有过一个演变过程。在我国古代,一般把韵文以外的文章,统称为散文。在现代,广义上说,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相并列的一种文体;狭义上说,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事、真实感情的文体。没有感情就不称其为散文。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散文一般的写作规律是:对事物、人生、景物突然有了感悟,感悟深入升华,敷衍成文。这感悟就是散文的意味之本,是散文的中心立意。可是要表现这样的中心立意,就是抒情。所以好的散文,记叙、议论都带有强烈的感情,字里行间都渗透着感情。

(二)散文的特征

1.形散神聚,形式灵活

散文的“散”是指形式上自由灵活;散文的“聚”是指思想内容的高度集中统一。 所以散文既撒得开,又收得拢。它在作家思想感情的引导下,发挥想象,海阔天空,尽情畅谈,古往今来,任意驰骋,散而不乱,形散神聚。如秦牧的散文《土地》,作者围绕土地,用饱满的热情,鼓动想象的翅膀,说古道今,旁征博引。从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逃亡中祭祀土地的情景,谈到劳动人民为保卫土地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谈到背井离乡、漂洋过海的人们珍藏故乡的土,以及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热情讴歌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抒发了崇高的爱国情怀。文章纵笔舒步、信马由缰、等潇洒自如而又紧扣土地,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轻灵自由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