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49442600000037

第37章 角色意识(2)

根据胡锦涛的论述,结合当前现实情况,增强角色道德意识,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对象上,增强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各个方面的角色道德意识。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是说,他们要认清自己所担负的责任,明确自身的地位、权利和义务,增强角色道德意识,因为他们的角色道德意识对社会道德意识的影响和作用最直接。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坚决执行中央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在思想道德上构筑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永保共产党人的本色。

(2)在内容上,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建设。

在这里,应当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道德意识和个体道德意识的关系问题。

其实,这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一方面,社会道德意识影响和作用于个体道德意识。每个人在自己生活实践中和他人的交往中形成个体道德意识,总要受到周围人、群体的道德意识以及社会的道德意识的影响。一个社会具有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风尚,它必然对社会成员的优秀品德的产生起到积极作用,遏止某些成员的不良倾向。另一方面,个体道德意识又影响和作用于社会道德意识,个体道德意识的发展状况如何,即遵从或抵制社会道德规范,总是这样或那样影响和作用于社会道德意识及其发展状况。而且,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社会的道德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可以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意识;个体的道德意识的提升(尤其是道德模范意识),又可转化为社会的道德意识。因此,我们既要重视社会道德意识教育,又要重视个体道德意识教育,使两者有机地统一在道德教育的实践之中。任何偏离或割裂两者辩证统一关系的倾向和做法,最终都不利于角色道德意识的增强与提升。从事各行各业的人员在增强角色道德意识时,应当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和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这是现实发展的客观要求。

(3)在榜样上,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道德模范的培育与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涌现出更多的道德模范人物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机制。全国各地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新热潮,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道德模范人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公民道德建设离不开榜样的引领带动。学习、宣传先进模范人物的过程,就是普及基本道德规范的过程,弘扬真善美的过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也是增强角色道德意识的过程。我们崇敬这些模范,关爱这些模范,学习这些模范,宣传这些模范,一是要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从他们身上汲取催人奋进的道德力量,转化为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强大精神动力;二是要尊重和爱护先进模范人物,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给他们实实在在的帮助和关怀,形成干部群众学习先进、崇尚模范、见贤思齐、争先创优的生动局面;三是要立足实际,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唯有如此,增强角色道德意识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五)角色尊重意识

角色尊重意识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所尊重的人和事及其方针、规范、行为模式等方面的认知、态度、情感的反映。

从角色尊重意识的宏观层面上分析,要增强角色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是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确指出:“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新局面。”

要增强角色“四个”尊重意识,全面贯彻“四个”尊重方针:

(1)首要的是牢固树立尊重劳动的思想。因为“四个”尊重的核心是劳动。劳动是马克思主义整个学说的基础。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用马克思的劳动观来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唯有树立社会主义新型劳动观和劳动关系,从根本上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才能真正克服和纠正在劳动问题上种种不正确的认识。

(2)要全面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要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总之,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3)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既要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阶层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

(4)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从角色尊重意识的微观层面上考察,要增强角色的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尊重生命等方面的意识。尊老爱幼是人类敬重自己的表现,是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的精华。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不仅如此,而且要使之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尊敬师长,善待同事,扶持后辈,善解人意,是人的一大美德,也是角色尊重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尊重生命,因为它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毛泽东说过:“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艾里克·弗洛姆也说过:“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这些至理名言,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其实,真正懂得生命价值的人,既会尊重自己的生命,“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语),又会尊重他人的生命,把他人的生命视为如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

在现代社会中,有些人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遇到不同的心理危机,难以摆脱心理困境,从而导致情感、理智和行为上的失控,结果酿成惨剧。许许多多不应该发生的事件也一次次震惊和提醒着社会。今天,心理疾病,尤其是自杀率的上升已经成为一个严峻话题,当越来越多的人承受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时候,社会越加需要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组织及其工作机制,越加需要大批具有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的高度责任感和全心服务精神的临床心理学家、各行业的心理危机干预者和心理咨询师角色,帮助那些心理危机人群,特别是高危人群进行心理危机紧急救助,使他们真正筑起有效的精神防线,并在平凡中体现出生命的价值。

现在众多农民工患有尘肺职业病,直接危害其生命,应当引起当地政府、企业和社会的高度关注。1987年,国务院颁布的《尘肺病防治条例》中明确规定,从雇主到工会、从卫生行政部门到劳动部门在劳动场所防治尘肺病应该承担责任。然而,在现实面前,情况并不乐观。河南省新密市的28岁农民工张海超为了自证罹患了尘肺病而采取“开胸验肺”的“极端行为”。

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张海超回忆起两年多维权的辛酸时说,“我们是正常的渠道和途径都走了,走不通,实在没办法才采取极端行为”,“谁好好的,没事儿会给自己胸口来上一刀”。他又说,我国有60万尘肺病患者,他“开胸验肺”也许是个个案,但尘肺职业病患者维权难却具有共性。经过多方努力,在新密市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调解下,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不仅向张海超作出61.5万元的赔偿,其4名工友也因患尘肺病获得该公司共计100多万元的赔偿金。因此,我们期望身为企业、工会、卫生行政部门、劳动部门的各种角色决策扮演者一定要尊重职工或农民工的生命,不要把他们的生命当儿戏,一定要依法、按程序做好职业健康的检查、职业病的诊断和病人的救治工作,而且要使职业病患者获得应有的赔偿。同时,企业应积极为职工或农民工营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六)角色质量意识

角色质量意识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质量、工作过程的质量及其规范和行为模式等方面的认知、态度、情感的反映。

从事各行各业的角色都有其质量意识。学校人员有其教育质量意识,医务人员有其医务质量意识,企业人员有其产品质量意识,服务行业人员有服务质量意识,政府公务人员有其工作质量意识,等等。

以企业为例,质量是企业拥有市场的前提和基础。真正有质量意识的企业决策者、管理者和每个职工,总是不断地关注企业产品质量。相反地,若是忽视企业产品质量而带来严重后果,那就会自食苦果。2008年9月11日,三鹿集团发生婴幼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从瘦肉精、苏丹红到三聚氰胺……面对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问题,老百姓说:“吃荤的怕激素,吃素的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能吃什么心中没数。”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成了老百姓的热点话题,而且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发生,充分暴露出我国乳制品行业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如: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一些企业诚信缺失,市场监管存在缺位,有关部门配合不够等,给我国乳制品行业及其相关产业带来了恶劣影响。

为了给乳品质量安全提供有效的法律制度保障,10月6日,国务院第二十八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并于6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同时废止。从“食品卫生”到“食品安全”,两字之差折射出以民为本的立法思维。有人概括,本法有四个新亮点:一是取消了食品“免检制度”。二是对“问题食品”实行召回制度。三是对食品安全法进一步明确了分工,统一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四是对现行监管体制进行了调整,明确规定“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这一委员会是一个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总体的协调和指导,旨在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和消除监管空隙。

为了增强角色质量意识,企业各级决策者、管理者和每个职工将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条例、法律、法规真正转变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事实告诉我们,“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诚实守信是良好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

(七)角色价值意识

角色价值意识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价值、价值观、价值取向等方面的认知、态度、情感的反映。

从事各行各业的角色都有其价值意识。即使是同一职业的角色扮演者,也有其不同的角色价值意识。下面分别就价值、价值观以及增强角色价值意识等方面作些阐述。

1.价值的含义

价值属于经济学、哲学、伦理学、美学等学科研究的范畴。就一般意义说,价值是一种表示客体的功能和主体的需要之间关系的概念,是指客观事物对人们需要的满足,即对人们的有用性。在理解价值含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价值的客体,可以是物质性的东西,也可以是精神性的东西;价值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社会、群体、集团、阶级、民族,以至整个人类。

(2)客体所具有的属性(用途与功能)是价值的必要前提和客观基础,人们对客体的属性的需要,是构成价值的主观条件。因此,实现客体固有的价值,既不能脱离客体的基础,也不能脱离主体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