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今日美国:痛与变革
49447200000020

第20章 奥巴马的“滑铁卢”之役

2009年10月2日,2016年夏季奥运会申办结果在哥本哈根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1次全会上揭晓,在美国芝加哥、日本东京、西班牙马德里三城市相继被淘汰后,巴西里约热内卢成功胜出,成为首个将举办奥运会的南美城市。

原先被预测“大热门”之一的芝加哥惨遭“滑铁卢”首轮爆冷出局,即使美国总统奥巴马伉俪破天荒地莅临现场为芝加哥摇旗呐喊也无济于事。失落的芝加哥人百感交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情绪便是震惊、失望、无奈和丧气。他们甚至把气撒到总统头上,认为奥巴马夫妇的到场或多或少地导致了芝加哥的失利,尽管奥巴马还挺有风度或者说深谙精神胜利法地表示:“打出一场伟大的比赛却仍然没能取胜也是体育运动最有魅力的一个方面。”实际上,看在美国人乃至外人眼里,芝加哥申奥折戟,正是奥巴马魅力遭遇滑铁卢的一次出征,令美国人颜面大失。一些芝加哥市民坦承:“我现在是完全完全地震惊了!我根本无法理解,奥巴马在那儿,这是政治——没人会想到我们会在第一轮就出局!”“我可以想象我们在决赛中输给里约,但是我们连参加决赛的机会都没有!”

四大城市都派出了强大的申办阵容,除美国总统奥巴马夫妇之外,美国拉票团包括NBA魔术手约翰逊、京奥体操女子全能冠军柳金等奥运明星选手;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则与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共同为马德里助阵;巴西总统卢拉偕球王比利为里约热内卢游说;日本新任首相鸠山由纪夫也上阵替东京拉票。

奥巴马因此也成为美国史上首位直接在国际奥委会大会上为申奥游说的总统,志在必得的此举在申奥失利后无疑更易引起共和党方面的批评,称总统置更迫切的医疗改革和恢复经济等大事于不顾,只顾帮“家乡”争荣誉争好处。诚然,奥巴马对家乡芝加哥市无缘2016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感到很“失望”,不过他对自己为申办投入的努力一点不感遗憾。

里约热内卢的胜利,无疑是发展中国家继北京申奥成功后的又一次捷报。正如巴西总统卢拉说:“对其他国家而言,奥运只意味着他们再举办一次大赛,但对我们而言,则是无与伦比的机会和对近年取得成就的肯定……”情况正是如此,美国、日本、西班牙都曾经举办甚至多次举办过奥运会,但如今命运之神更眷顾巴西那样体育热情不亚于世界任何角落的国度。

2016年奥运会申办结果也凸显了国际大国观的变迁,凸显了国际奥委会(IOC)成员的新思维。G8等大国在一年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一筹莫展,让世人明白他们不再是世界经济的救世主;美国、日本等大国强国的意志已经难以左右各国奥委会委员的投票意向,也演变为奥运委员会成员觉悟后的独立性向。自然,美国奥委会(USOC)历年来的傲慢跋扈(包括硬性要求分得国奥委商业赞助收益达16%仅次于获总额半数的主办国),也导致IOC内部的反美情绪高涨。美国两度申奥失利(四年前纽约申奥同样败北),日本连续三次申奥失败,以及萨马兰奇老人替马德里说情也无济于事,都表明IOC成员对大国强国的不买账。芝加哥市长理查德-戴利甚至认为,这次失利也会对未来四年产生影响:“我认为美国的其他城市都不会去申办2020年奥运会了。”奥巴马四小时逗留哥本哈根的拉票之举,俨然是其政治生涯的赌博,非但成为一次声誉落地的“滑铁卢”之役,也透露出重量级世界组织格局的变化。失落的芝加哥,其实正是失落的美国,失落的大国。(10/5/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