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今日美国:痛与变革
49447200000063

第63章 回归本真的人文交流

中国国务委员刘延东2009年4月的美国访问之行,可以概言之为推动“人文交流之旅”。她14日在华盛顿会见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时指出,两国人文领域交流与合作对增进双方互信,加深两国人民相互了解与友谊,推动中美关系进一步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具有重要意义,应成为双方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翌日,刘延东又在耶鲁大学发表了题为《深化人文交流与合作,开辟中美关系的新境界》的演讲。她说,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需要深化和拓展两国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人文交流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广泛性与持久性,是国与国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相互了解、增进友谊和互信的桥梁,与经贸合作等共同构成中美关系的重要内容。加强人文交流,增进共识与理解,有利于超越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使不同文明在相互借鉴中共同发展,为两国和世界人民谋求更大福祉。

事实上,美中之间、东西方之间的人文交流自古以来就不断推展,具有比美中两国和东西方世界之间政治、外交、经贸往来更悠久更广泛的民间基础。

至迟追溯到15、16世纪,当时中国的明清时代与西方各国的民间交往业已日益频繁,其中涉及文化、艺术、教育、医学、宗教等领域的人文性质的交流,几乎深入到相当广泛而深入的层面。这类人文交流不仅加深异国异族之间的了解和友好,也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奠定了深厚的民意基础。倘若不是晚清朝廷的腐败昏庸闭关排外,以及八国联军等入侵事件的干扰破坏,历史上中国人民与国际间的交往将可能在人文艺术交流的领域缔结人类璀璨的花果。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与西方各国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及文化文明长时期的不断交流碰撞,势必孕育出更多造福于人类和世界的文明之花。

犹如詹姆斯·威廉·富布赖特所说:“对世界大事多点了解、多点理性、多点同情心,让各国学会和平而友好地生活在一起。”这位选自堪萨斯州的美国参议员,于1946年提出富布赖特法案并获国会通过立法,确立了美国与外国学者和学生到对方国家交流进修的方案。旨在通过教育和文化交流来促进国家间的相互了解,迄今已经为140多个国家的25万名学术成绩优异、领导才干突出的参与者提供机会,到对方国家展开文化、思想交流、协力解决共同面对的问题,成为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大规模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参与这一项目的学者被称为富布赖特学者。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也有许多学者受惠于富布赖特计划,成为中美人文交流的使者,成为本真的民间人文交流的实践者、推动者。

今天,摈弃政治歧义、制度异见,超越一切意识形态,乃至搁置相关历史纠葛,美中两国在人文领域的交流前景就可能直追历史上的交往盛期。而回归本真本源的人文交流,凸显其民间草根性、文化融合性、友谊互信性,在友善、诚信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凭借人民与人民之间没有人为隔阂及根本利益冲突的友好来往,必将揭开恢弘历史篇章的新页!

(4/24/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