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10)
49454100000043

第43章 对中国网络政治文化理性化发展的思考(1)

史玲芳

【摘要】随着中国网络政治作为一股新的力量崛起,中国的网络政治文化也开始蓬勃发展,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政治文化。网络政治文化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引导其理性化发展将对我国的虚拟政治和现实政治都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研究网络政治文化在中国现代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网络本身的缺点和网络主体受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中国的网络政治文化发展存在着许多非理性的东西。本文重在从网络政治文化非理性化发展的现状来思考产生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而思考如何加快我国网络政治文化的理性化发展,希望对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社会政治的稳定有所帮助。

【关键词】网络政治文化 非理性化发展 理性化发展对策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势如破竹,根据最新网络调查,截至2010年6月30日,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4.2亿人。较之2009年年底的3.84亿人,已经增加了0.36亿人。如果按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不管从网民数量还是计算机的使用量来说,中国都当仁不让成为世界网络大国。随着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了虚拟生活,网络参政、议政也成为网民重要的生活之一。在现实生活中,政治淡漠的现象比比皆是,但是在网络中我们发现网络政治正在成为一股巨大的力量,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随之而来的是网络政治文化的兴起。文化不同于单纯的政治强制力和暴力,它是一种软实力。网络政治文化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网络政治生活和现实的社会政治。网络的发展和网络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不是不可预见的,如果我们能够合理利用网络,引导网络为人类所用,它可能造福于人类;如果网络被恶人利用,也一定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网络的理性化发展,多思考我们现在网络政治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引导网络政治文化向着理性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对现阶段建设政治文明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文化都有重要意义。

一、网络政治文化理性化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一)网络政治文化理性化发展的内涵

网络政治文化在中国是一个新现象,但却已经开始影响着中国的政治,也有一些专家学者开始了对网络政治和政治文化的研究。但是总的来说,对网络政治文化的研究只是处在起步阶段,更多的只是对网络政治文化的认识和思考,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所以对网络政治文化进行深刻的剖析和理解,在网络飞速发展的现在有重要的意义。

从文化的视角看,网络社会的出现是人类文明长期积累的产物。互联网飞速发展,以及由此而引发深刻变革,必然带来政治文化转型和整合。因此,网络时代的政治文化也就具有了独特的内涵。

那么网络政治文化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有些学者给出了自己的定义。但是这些定义一般没有离开阿尔蒙德关于政治文化的定义。阿尔蒙德关于政治文化的定义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这种政治文化是在该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中形成的。所以有些学者把网络政治文化理解为: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在网络政治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现实政治体系的态度、情感和评价的总和。这个定义比较完整地解释了网络政治文化,本文将继续沿用。

本文重在探寻“网络政治文化理性化发展”这个概念。笔者认为,网络政治文化理性化发展可以理解为:由于现阶段网络政治文化发展存在着非理性的因素,为了保证网络政治和现实政治的的稳定安全,必须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有力的手段,对网络中非理性的政治文化加以引导和控制,从而保证网络政治向着健康合理有序的方向发展,能够符合整个社会政治的发展和有利于中国社会政治的稳定。由此可得,网络政治文化理性化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首先,必须要对网络政治文化发展要有理性的认识。只有从观念上和认识上理性对待网络政治和网络政治文化,从而对网络政治文化发展有合理的规划和调控,才能指导网络政治行为向着理性化的方向发展。其次,网络政治文化发展的方向要正确。网络政治文化发展方向正确即是指网络政治文化发展要符合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规律,并且是有序的和健康的,从而能够促进网络政治向着规范化、合理化和合法化的方向发展。最后,网络政治文化理性化发展也是要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文化的发展道路。我国的网络政治文化的发展必须要寻求一条适合中国特殊国情的健康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网络政治发展和中国特色网络政治文化发展的道路。

所以,网络政治文化理性化发展的本质在于合理性,即采用合理的态度对待网络政治,合理地规划网络政治文化发展,合理地进行网络政治参与,合理地处理网络政治中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总之,我认为网络政治文化理性化发展不仅要实现网络政治中的主体与客体协调发展,而且要实现网络政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协调发展、人与网络的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网络社会科学发展,有助于中国政治文明的实现。

(二)中国网络政治文化理性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强调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并不意味着忽视社会意识的能动性,亦即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则相反。因此我们在现实中必须要形成正确和理性化发展的网络政治文化,从而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中国文化发展。

1.网络政治文化理性化发展,能够指导和规约人们的政治行为网络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它的影响已经大过了其他媒体的影响力。网络中有很多理论水平高和趣味性强的政治文章,可以让人们受启发,这与主流政治文化专业术语让人难理解不同。网络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表达,让人们能够更容易地接受这种政治观点,所以也更容易选择正确的政治行为。利用先进的政治文化指导政治行为,将有助于我们自觉认识政治活动,理性选择自己的政治行为,同时与非理性的行为抗争。所以网络政治文化理性化发展,对规约人们的政治行为,对政治社会化过程的影响非常巨大。我们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不得不关注网络的这种功能,认识到利用网络政治文化理性化发展来促进人们政治行为的有效性、合理性和重要性。政治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价值,对政治的影响是一种缓慢的过程,但它们的作用巨大,正如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一样。因此,我们必须要着手构建理性化的网络政治文化。

2.网络政治文化理性化发展,有利于发挥政治文化在政治稳定中的凝聚力网络的规范化和秩序化,让人们能够按正确的方式处理政治问题,形成合理的网络秩序和培育健康的网络政治,能够让人们合理地认识网络、评价网络。合理正确的政治认知能够让人们产生正确的政治情感和政治评价,最后形成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信仰。有了坚定的政治信仰,将有助于政治文化的认同。政治文化认同又可以保持中国社会的政治稳定。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实际网络生活中注意引导人们形成健康的政治文化,培育他们对政治文化的正确认识,不仅可以对中国政治多元的价值取向有一个指导作用,保证网络政治的稳定,而且能够有利于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如果人们能够合理地利用网络,能够在网络中形成理性的政治文化,那么中国的政治将会更加理性,中国的社会就将更稳定,政治的稳定将带来经济上的繁荣。

3.网络政治文化理性化发展,有利于实现中国的政治发展目标网络政治文化有利于中国政治发展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理性的网络政治文化有助于提供更多的公民参与政治的机会和便利,并为政府了解舆论、调控舆论提供一个有效平台。网民理性地参与网络政治,政府能够理智地调控网民的政治行为,这将会促进中国的政治发展。网络政治文化理性化发展对政治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理智的网络认知和理性的政治参与,能够保证中国政治民主化。其次,理性的网络政治文化要求人们在进行政治参与和政治论评的过程中要遵守法律法规,不与中国的政治主流和法制相违背,让人们形成合适的法制观,从而促进中国的政治合法化进程。最后,网络政治文化理性化发展包括网络政治主体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的很多有建设性意义的观点,有利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能够使中国现在的政治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推动政治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因此可以使政治文明的建设更加系统和全面,这也必然能够加快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

二、我国网络政治文化非理性化发展的表现

由于我国现在对网络的管制和法律没有统一和缺少规范,加上网络独特的特点和政治文化的特点,中国现阶段网络政治文化发展还有很多非理性的因素存在。调查发现网络政治文化非理性化发展主要表现在政治认知多样化、政治情感两极化、政治评价差异化、政治信仰多元化四个方面。

(一)网络政治认知多样化

各种非理性的言论和情感充斥着网络,给人们的网络政治认知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个人和群体都有自己的政治价值观、政治情感和政治意识,而互联网给人们营造了越来越丰富的话语权利。个人的自我表现不知不觉代替了主流文化的说教,人们逐渐适应了独立思考,更加强调自己的权利和保持思想的独立性。对于民众的信仰和政治观念,变得越来越不好控制了。因此,在网络政治中,作为网络主体的网民、网络共同体、网络政府,由于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利益的不同,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去评价网络事实,他们对网络政治的认知必然会带有个人色彩。网络主体的多样化导致网民与国家对政治认知不一样,政治组织与网民对政治的认知有差异,甚至网民与网民对政治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各种不同的政治思想必定在网络中相互冲突相互斗争。

每个人都对政治文化产生自己的理解,很难形成政治认同。因此网络政治认知多样化,缺少对网络政治的认同,有可能导致对主流政治思想的打击,影响政治社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