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民的土地观念
在被调查的农村居民中,统计数据显示,20.4%的人拥有1亩以下土地,62%的人有2~10亩土地,1.6%的人有10亩以上土地,16%的人已经没有土地了。这个数字真实地反映了苏中地区土地的使用与分配状况。而实际情况也表明,在国家对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的鼓励下,J市部分农村家庭普遍只剩下口粮田,土地多数为工业企业所征用,或逐步集中给大户统一种植,而散落的农民则进厂务工或给大户进行耕种,挣取“工资”。
调查结果显示,16.8%的家庭的土地部分或全部被征用,9.6%的家庭部分或全部承包给其他人,3.2%的家庭部分或全部承包给村里,而70.3%的家庭自己耕种,而这部分自己耕种的人里面绝大多数是家庭土地面积小于2~10亩范围内的。
据实地调研,若是种小麦或水稻这样的粮食作物,一年的纯收益在700~800元/亩左右,将土地转包给村里或者大户普遍每亩每年100~400元不等,若土地被一次性征用,征地补偿根据不同的用途与政策从每亩4000~50000不等。就土地的若干种用途所创造的收益看来,具有经济理性的农民则会通过转包或征用这样的方式来释放自己的劳动力,获得更多的收入,用土地换回一定的经济收益。不管怎样,土地依然是多数农村家庭的经济支柱之一。
在对于土地使用方式的态度上,36.8%的被调查对象表示征地或转包土地解放了农民的劳动力让农民投入到另外的工作中去,46.4%的人表示说不清楚,16.8%的人表示不同意。而对于征地或转包后土地相对集中,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这样的观点,36.8%的人表示同意,16.8%的人表示不同意,46.4%的人表示说不清;20.8%的人表示征地或转包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影响,38.8%的人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从这几个观点的统计数据来看,农民对于土地适度规模集中政策的理解不是很深,土地转包或者征用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多数人并未认识,但有一点是客观事实,即土地对于农民的意义在现代生活逐步取代传统生活的过程中越来越弱化了。
有关离开土地后农民务工谋生的问题,40%的人表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19.6%的人认为农民自己都有能力找到活计,40.4%的人表示说不清。对于转包或征地增加了农民负担的观点,27.6%的人表示同意,25.6%的人表示不同意,46.8%的人说不清。在失去土地的过程中,大多数农民解决务工问题的方式是通过农村现有熟人人际网络或者政府提供的信息服务找到务工机会。
对于“现在农民没有想要种地的了”这个描述,45.6%的人表示不同意,这是整组对土地态度的判断中态度指向最明显的数据,多数农民表示“有土地就是有保障”,“农民就是要种地”,“有地至少肯定可以吃饱”。这其中多数是3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从这组数据来看,农民虽然已经原子化,村庄记忆逐渐减弱,但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以土地为经济基础这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并没有变化,土地仍是多数中老年人的生活保障,也是精神支柱,是其生活在村庄里唯一可以继续保留的身份标识。当问及希不希望自己家的土地被征用这个问题,30.4%的人表示同意,36%的人表示不同意。由此可见,农民们在土地经济、土地价值实现这个问题上已经出现了两种观念,这两种观念分别为带有历史遗留的保守经济观,和充分利用土地价值的现代经济观,想用其获得最大的经济价值。两种观念在农村并存的现状就构成了我们所理解的“传统经济理性主义”。
这里所谓经济理性主义,是指人思考和行为都是目标理性的,试图获得的物质性补偿的最大化。经济理性主义是福利经济学范围的概念,意思是说现阶段的经济收益还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效果,改进资源的配置方式还会有更高的效率。这样的经济理性主义是充满着现代性的经济观念。但就被调查对象所在的苏中农村这样的环境背景,结合调查数据,我们倾向于将农民的既有的经济观念认作是“传统经济理性主义”,即他们追求着物质性补偿最大化的同时,也不肯放弃心理和生活所依托的历史价值观,即传统保守的经济观念。此两种观念相互交织,就构成了今日被调查对象经济学层面的群体特征,构成了他们特殊的经济观念。
(2)现代性经济观念
土地是农民们自古以来所依存的经济来源,在市场化、城乡二元流动发展起来之前,农民们的经济观念和生活基本上是围绕土地展开的。考虑到在J市农民们的经济观念已在当地市场化的影响下有所转变,因此,考察传统经济观念与现代经济观念的融合程度及发展趋势成为了我们考察农民们的总体经济状况及其经济观念的重点。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炒股/基金8.4%的人表示比较了解,37.6%的人表示有些了解,54%的人不了解;对于投资/理财8.4%的人表示比较了解,35.2%的人表示有些了解,56.4%的人完全不了解;对于近两年城市金融话题如通货膨胀等专业术语或经济现象9.6%的人表示比较了解,30.8%的人表示有些了解,59.6%的人不了解。相比之下,对近几年媒体报道比较多的“金融危机”概念了解的人比较多,56.2%的人表示有些了解,13.3%的人表示比较了解,只有30.5%的人不了解。
通过对这些现代性很强的经济名词或术语的调查我们明显地发现,被调查的农民对这些名词概念并不熟悉甚至陌生。有限所知也是通过大众传播渠道,如87.7%的人是通过广播电视了解到以上名词,32.4%的人通过报纸杂志,20.7%通过网络,15.1%通过返乡农民获知,其余所占比例极低。由此可见,被调查群体的现代经济理念相对薄弱,也很少参与相关的经济活动,如投资理财,他们的经济观念是相对传统与务实的。而对于这些经济类名词概念农民是否有必要去了解这个问题,调查结果显示22.1%的人表示很有必要,29.3%的人表示比较有必要,17.7%的人表示无所谓,表示不太必要及不必要的人群为30%。34.8%的人表示曾经主动获取过这些现代经济知识,65.2%的人没有主动获取。从此数据可见,多数人还是倾向于了解、学习并形成这样的现代经济观念。
关于现代消费投资观念,我们也进行了调查。31%的人认为家庭的消费水平比较高,58%的人认为一般,10.8%的人认为比较低。在这样的消费认知之上,消费观念也呈现出了我们认为的传统经济理性主义特征。
统计结果显示,70%的人认为家庭大部分收入应该用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吃穿住行的条件,但也有20.8%的人表示不同意;83.6%的人同意大部分收入应该提高教育花费,把钱用在下一代身上;74%的人认为应该把钱存入银行,其中14.8%的人表示不同意;50%的人认为部分收入应该购买保险等经济保障,30.8%的则持相反的意见;对于将收入拿来投资,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的问题,37.6%的人表示同意,但也有44.8%的人表示不同意。从这些关于消费投资观念的调查结果来看,农民们既想要提高生活质量,尽量改善吃穿住行的条件,同时也希望经济状况可持续发展,将钱存入银行,并为下一代做考虑。对于保险及投资这样的现代经济行为,农民的接受程度还不是很高,只有少部分的人愿意从事这样的风险投资活动。既想迈向现代性的生活方式,又无法理解与接受带有风险的经济活动,这是农民现代经济观念的本质与矛盾之处。
(3)无处不在的经济意识
“改革开放农村实施联产责任承包制,解放了农民的劳动生产力,刺激了农民的责任心,提高了产量,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三十年之后,这个联产责任承包制通过实际来看,却又变成了社会生产力低下了,什么原因呢?那是因为一家人,人均五分田到一亩责任田,一个家庭只能有一两亩、三四亩的面积,所以导致农民都在打工,很少有专门在家种田的,这些田实际上就是一种浪费。”
“在机械化程度已经达到目前这个水平的情况下,每家每户分散的耕种小部分的田亩,实际上是增加了成本,应该像美国大农庄似的那样运作。所以我们某些村子已经把大片的农田集合起来给几个人种,变换品种,种蔬菜,种西瓜等,做高效农业,种田的几个人收入则很高,土地租金分给农民,农民根本不用自己去种地。”“工业搞好了,村子经济就好了。”“我们村经济属于中等水平,而三丰、忠爱等算是经济先行村了。而这些经济上的差异,原因归结为四个字——集体工业。分为两块来理解:以前有集体经济底子的村子则厂房多,固定资产多,好发展,也好发包给别人;另外一个就是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工厂数量的减少,经济水平就与招商、承包给别人土地办工业的数量相关。大桥镇政府具有考核指标,每个村每年都有招商任务,我们佘板村任务就有三个,而这指标就与村干部的待遇,业绩直接挂钩了。我们村子经济状况不好,就是因为没有厂子。”由上述访谈资料可以发现,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在以J市为代表的苏中地区已经发展的逐渐成熟和稳定。20世纪50年代国家开始的土地改革,在相当程度上培养和强化了传统小农的平均主义意识,“有饭一起吃,有地一起种”。而在乡村不断城镇化的如今,多数农民在见识了多数工业致富的例子、外出打工的经验以及村级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等不断发展的现状,他们现代经济理性意识不断生长,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农村居民逐渐表现出无处不在的“经济意识”。
“现在只有办厂子,包工程才能算是挣钱。”“现在只有老年人要种地了,年轻人都是打工,进厂挣钱才比较多比较快。”“没有经济基础,文化建设怎么上得去?这些东西只能靠经济来带动,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就好办事。”“农民想富也得有资金,没钱只能靠劳力打工,别想创业或做其他的事情,创业说的容易,没钱你怎么创业。”在和农民的交流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言必谈金钱的“热情”,所有问题的症结都落脚在“钱”的上面。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经济意识使得财富、挣钱成为他们最主要的认知与判断工具。而且随着现今农民们收入渠道的增多,收入水平的提高,他们已经逐渐习惯围绕着挣钱为核心的乡村生活。加上苏中地区农村环境的日益变化,现代化进程的展开,土地的用途开始转型,乡镇的主要工作从日常行政管理向招商引资等战略发展方面转变——在这些改变的熏陶下,农民形成了以经济意识为主的价值判断体系,不论是人际关系、生活方式、价值认定都从“经济”的私我角度出发,乡土社会的熟人圈子、社区凝聚力已经慢慢消弭,原来的以宗族、地缘为联系纽带的乡村社会结构已经慢慢地被解构了。
综上所述,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农民的收入有了很大增长,生活条件也随着收入的增长得到了改善。传统的乡村社会已经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间的二元流动,农民经济状况及观念都呈现出了明显的变化。农民的既有经济观念可以被认作是“传统经济理性主义”,即他们追求着物质性补偿最大化的同时,也不肯放弃一些传统保守的经济观念。而在现代经济观念的影响下,农民们基本已经认可了“农业不挣钱”这样一个基础事实,认为出门打工是改善生活质量最直接与快速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农民们普遍认为从商,不论是个体开店还是办厂创业,是获得财富的好方式。就此,形成了“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现代经济意识。
二、农民的致富意识及其信息获取渠道
通过我们在J市农村对农民进行的访谈可以发现,农民们普遍对于自身家庭的经济条件有着更高的期待和憧憬。这样的期待和憧憬在农民们的认知中不断地被抽象及被简化,最终化成了一个共同的话题:致富。
在被调查的农村居民中,71.1%的被调查对象表示曾经想过要致富,28.9%表示没有想过。在我们所调查的样本构成中有部分劳动能力不足的老人,由于年龄限制,他们对于经济条件的要求相对较低,致富意识及致富能力也不足。除此而外,大多数具有劳动及致富能力的农民们都对致富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并期待生活得到改善。农民们的致富意识、致富信息的获取、政府对于农民经济信息的服务等,都对农村经济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1.农民的致富意识
在与农民接触与沟通的过程中,致富这个话题的交流相对于其他的访谈内容显得流畅许多,农民有一套属于自身的致富话语。其中提高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是他们较为一致与迫切的需求,也是农村经济涉及民生的重点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