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中国特色是十分明显的,而由此衍生出的应该建立如何的合作社,遵循合作精神,如何增强农民对于合作社的认知和理解,都是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五、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农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依赖土地生活并在具有强社区记忆的乡村环境中生长的传统农民。其身上体现出了原始传统的小农意识与现代经济观念的交织与综合,即农民们的思考和行为都是目标理性的,试图获得物质性补偿的最大化,这种经济理性符合帕累托原则,是具有现代性的。但他们在追求着物质性补偿最大化的同时,也不肯放弃心理和日常生活所依托的一些传统保守的经济观念,不会勇于接受新的经济观念,新的经济手段。在现代理财观念、保险意识、消费观念上,以及对于金钱的保管与处理,农民们并没有形成明晰且有效的概念,他们仍处于最基本、最保守的经济理性状态。除非在熟人的带领与保证下,风险系数降至最低的时候才会选择接受。此两种差异很大的经济观念相互交织,是苏中地区的现代农民所呈现出的明显特征。
在这样的经济理性的影响下,致富成了绝大部分农民所关注和期望的现实议题。而在有关致富问题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了明显的理想预期与现实差距的问题,在政府的有关致富信息的传播效果上也发现了不尽如人意之处,组织传播的使用满足情况并不乐观。
在乡村环境中,人们的人际传播相较以前呈现出越来越狭窄的趋势,只有依赖血缘与共同经历的人际关系才有较高的信任度。而组织传播则由于干群关系的疏离,社区记忆的减退则显得有心无力,多数的信息的传播则止步于村级行政服务中心(即村委会),很难下传;而农民的组织与被组织过程则逐渐消失(常见的行政式的组织传播停留在退休党员开会、以金钱鼓励参会等形式上);大众传播的效果主要侧重了其娱乐功能与农民情感宣泄的作用,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联系并不密切。
长期以来,在农村信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总提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农民作为传播链条的终点,信息并没有有效地到达。在实地调研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农民都表示对于一些经济信息的内容并不知情,而村干部也表示,多数政府的经济信息服务到了村级服务中心就截止了,并没有再进一步深入农户,产生了这个凸显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这个传播链条的中断不但折射出了乡村经济信息传播渠道并不完善的问题,也反映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面临干群关系的疏离、农民合作化困难等诸多挑战。
在乡土记忆薄弱、农民原子化的今天,由J市各乡镇农村的经济传播实践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当前农村经济信息传播正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和状态。尽管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民组织与再组织的议题显得前景不明,但我们依然可以借由此次实证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及访谈资料,分别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向的努力,对农村经济发展及经济传播遇见的问题加以解决,并找到最优化的发展道路。
首先,在客观条件方面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与体系建设。
村级行政中心(村委会)由于人力资源及管理模式的限制,并不足以应对经济传播的各种要求,可以通过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和乡镇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站的方式来改善。乡镇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站可以依托农经站、农技服务站、乡镇人力资源中心、乡镇土地流传服务中心等部门建设,要以能开展正常的农业农村经济信息服务为主要目标的各种服务。而这就需要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需要能够设定专门的单位和人员来完成这项工作;只有将不同内容的经济信息内容通过各单位加以整合和及时发布,农民们知道从哪里能够获取所需信息,传播链条才能贯通顺畅,而不会停留在“最后一公里”。在硬件条件完善的基础上,还需要完善基层政府的经济信息服务体系。将一切对农民有利的经济信息服务,例如各种招商会、农产品展销会、乡镇招聘会、务工培训、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知识讲座等活动内容通过基层组织有针对性、全覆盖地传送到农民中去,减少形式主义,提升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对农经济信息传播与相关政策落实的执行能力。将目前任何政策性文件与经济活动的传达和推广只停留在村委会的现实加以扭转,通过政策性的强制力将一些服务项目具体落实。在村民自治的基础上发挥基层干部们的作用,充分利用镇、村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对农经济信息传播的有效到达,并提高对农经济传播服务效果。
其次,建立农村经济传播的中介组织,不同发展方向的农村可以根据其不同的村庄特色设定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的经纪人、种养经营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中介组织。如J市H镇双华村则体现村庄花木特色,设定花木经纪人,联合种养大户组成产销合作社,为村里的农户及时提供收花木、运输、销售等综合业务;或与龙头企业、批发市场等联动,让其及时在村级行政服务中心或信息员处公布各种经济信息,在乡镇范围内为了本乡镇民众提供信息。如此完善经济信息传播渠道都是希望在“最后一公里”处能够连接广大农民,让经济信息能够在最近的地方接触到农民。另外,争取设立农村专职信息员,落实农村信息员培训任务。所谓农村信息员是指连接基层信息服务机构与广大农民的桥梁和纽带。在干群关系疏离,农村社区记忆趋淡的今天,加强专门的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是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途径,专职、专业可以大幅的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而信息员身份则来源于农村社区,最大程度地服务群众。信息员最好采取竞争上岗,参加培训与进行资格认证的培养方式。不论是在信息收集、传播方法和农业科技、经营管理知识,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常识,就业保障,基础法律知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一群“意见领袖”可以逐渐累积信息员在农村中的权威性与服务性,通过其专职与完善的服务过程,能够很大程度上满足农民们的经济信息需求。
再次,在对农传播服务创新方面,着重突出“服务”的真正内涵。一方面需要增加农民迫切需要的经济信息内容,克服单一化经济信息传播内容。通常,在农村在经济信息的内容单一、信息服务方式简单,大都是关于农业科技信息或是经济政策文件的宣传口号的灌输。从“服务”的角度,应当根据农民的需求,来提供多远的经济信息内容,克服单一化的内容传播。例如可以提供新的农业技术、最新天气及市场变化资讯、及时的就业务工信息、就业务工的法律保障知识、农民合作信息、农民自主创业辅导信息、金融投资、保险与消费等不同的经济信息。通过建立规范化经济信息内容体系,将不同的经济信息内容加以丰富与传递,提供给不同需求的农民本身,以求最大程度地满足农民们逐渐增长的现代经济理性。另一方面,努力为农民提供多元模式的经济信息服务形式。可以通过举办务工就业咨询会与乡镇企业招聘会、专门的广播电视频道及节目发送天气与市场咨询、定期举办就业务工法律知识讲座、种养大户或乡镇企业举办科技讲座或企业运营经验、邀请民营企业家开展自主创业经验分享会、邀请保险公司及银行等工作单位人员定期举办金融投资等主题的专门讲座、开设一定的农民课堂教授具有生产力的各种知识、以及将政府的致富工程项目细化为致富协会或致富经验分享会等具体服务形式。
通过信息员的信息传递及动员,调动对各种议题有兴趣的农村民众参与这些多远的经济信息服务形式,来形成一定的现代农村社区氛围。而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可以开展有关主题的调查,收集调查农村受众在经济领域的真实需求,地方机构同时根据地方实际多方位考虑农村受众对生活、生产等各种经济信息的需求,及时更新信息。在不同的环境和发展条件下更改经济信息提供的内容和方式,保持渠道畅通。
最后,在主观层面上,要通过各种途径提升农民的现代经济意识。在我国农村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农民需要更加系统地学习各种经济常识与金融知识,以应付不断变化的乡村经济。要逐渐改变口耳相传、模糊认知的现状,让农民们可以主动地去理解正在身边发生的一些发展与变化,并且对于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前景能够有着明确的把握。除了经济意识方面的培养,还应注重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与媒介素养。在经济信息的利用过程中,农民本身的媒介素养和信息处理机制也十分的重要。对于农民来说,他们需要掌握对媒介工具的接触与使用能力,能够找到可接触的媒介,并掌握相关媒介的使用方法来获取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也是不可忽视的重点。由于受众没有良好的接收机制,再成熟的传播渠道与服务也终究失去其价值。有调查显示,农村受众自身受教育程度及其综合素养与信息接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成正比的。而“农家书屋”、“农村图书馆”等服务也是为农村受众了解社会、经济、娱乐、文化等各方面知识提供渠道,应加强农民们对于书屋的使用率,增加农村受众积极读书的氛围;并加强宣传力度,允许农村出版物刊行,鼓励农村受众投稿,形成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设专门培训班,并采用挂横幅、贴标语、发传单等形式在农村加强宣传力度,建立农村学习园地。适当增加浅显易懂的经济方面的书籍使其耳濡目染,以期达到习得的效果。另外,农村受众自身的信息意识并不强,农村受众一般都不具备主动寻求信息的意识,通常是一个被动接受讯息的群体,且在表达信息需求方面能力欠缺。网络的普及以及城乡间的人群流动使得农民们得信息意识开始加强,但农民们普遍还缺少能够自主搜集信息并且加以处理的能力,故此,大众媒体例如报纸电视广播等应当适当引导农民,农村信息员应该鼓励民众多加以交流,传递信息,让民众从意识上认识到信息所能带来的生产力,能够不再被动,能够较好的从各种媒介中获得所需要的经济信息并且投入生产。
总之,农民对于经济财富的需求已经不再羞羞答答且客观存在。而建立在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基础上的农民组织与再组织问题显得尤其重要与迫切。若能结合农民们的经济理性与致富动机,抓住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共同需求与时代机遇,并采取科学有效的对农经济信息传播服务措施,从长久来看,相信原子化的农民的组织与再组织并不是攻不可破的一个难题。而以政府为主导力量,对农民们的信息意识及媒介素养加以培养,并且疏通和完善整个农村经济传播的传播渠道,完善经济信息的服务体系的价值不止在解决民生、发展农村经济水平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更能提高农民的现代性,形成较为健康积极的农村社区环境,为日渐疏离与原子化的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