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法理学
49472600000076

第76章 后记

本教材自2008年起筹备,历时近三年,可谓曲折漫长。因为有三个原因:一是想在严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就在教材作者人选上作了较多的遴选物色工作;二是本教材多数是首次合作的中青年学者,参编作者之间进行沟通和统一风格,费了较多时间,并且大家对教材的编写态度很认真,不敢轻易出手;三是内容上有较大突破、体例也有所创新,所以需要付出较多的努力。其间我们经过了多次编写研讨会以及反复修改。现在终到付梓的时候,只有认真等待读者的评判了。

这本教材的追求在于:阐述法学理论尽可能做到求同存异,重视通说,突出专题,兼顾体系。我们在坚持法理学应有的理论体系的前提下,在继承传统法理学教材的基础上,兼顾了法理学理论体系和专题问题意识的协调。这是考虑到法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特点的。同时,还考虑到突出前沿性和针对性,尽可能突出中国现行的立法规定和法律实务。特别是从“学理-实践”互动的角度,对当前司法实践和社会生活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重点阐述,重视从实践中提炼理论,着重法律原理的思维训练。在文字风格上,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既避免简单的平铺实叙,也避免研究型教材大量引用国外文献和学术原著的习惯,忌用晦涩难懂的文字表达问题。在资料选用上,重视司法实务的文献资料和案例。

本教材的撰写分工如下:绪论、第一章(法的概念)和第十四章(法律程序)由孙笑侠撰写,陈林林撰写第二章(法的要素)和第七章(法律推理),褚宸舸撰写第三章(法律行为)和第九章(法与正义),熊静波撰写第四章(法律权利)和第十五章(司法原理),周赟撰写第五章(法的渊源与效力)和第六章(法律解释),蔡琳撰写第八章(法律论证),郭春镇撰写第十章(法与自由),李桂林撰写第十一章(法与道德),侯健负责撰写第十二章(法治环境),许杨勇撰写第十三章(法治原理),李学尧撰写第十六章(法律职业)。

本教材编写得到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复旦大学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南京大学法学院、厦门大学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等单位的支持,在此致以由衷的谢忱!

《法理学》教材编写组

2011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