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三一教研究
49476400000034

第34章 林兆恩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2)

林兆恩非非三教的对象是孔、老、释迦之后的儒、道、释三教。他在《非三教篇》的序中明确写道:“‘非三教’也者,非以非三教也,以非三教之流者非也”,即针对三教的流弊而言。非非三教的理论前提是道一教三说。在林兆恩看来,儒释道三教都是从同一本源派生出来的:“盖我之道,未有儒、未有道、未有释之先之道也。……譬之树然,夫树一也,分而为三大枝,曰儒、曰道、曰释。”这里所说的“道”实际上指的是“心”,他多次说道:“道也者,心也。心也者,道也。”把“道”与“心”完全等同起来。他认为:“三代以上,教出于一,故道术明,而天下所由以治。”“唐虞三代之时,有儒乎?否也;有道乎?否也;有释乎?否也。”在林兆恩看来,孔、老、释迦之时,虽然他们都是从各自得角度出发设科以教人,但“孔子之教,未尝曰我儒也;……黄帝老子之教,未尝曰我道也;……释迦之教未尝曰我释也”,无论是孔、老,还是释迦,都没有刻意地去分别三教。然而,到了孔、老、释迦去世之后,后世的学者“不知根本之学,不悟心性之原,徒以小慧私知揣度而臆逆之,以各趋邪径,以各相雄杰也”,从而分裂出相互对立的儒、道、释三教。尔后,三教内部又分裂出许多不同宗派。教派之间纷争不断,莫衷一是。到了林兆恩所生活的明代,这个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三教末流的学者完全偏离了孔、老、释迦之道,“若世之所谓释流者,以断灭为宗,入于幻焉,而非释也;道流则以迂怪为高,入于诞焉,而非道也;儒流则以习威仪腾口说为事,入于辟焉,而非儒也”,这种流弊造成了道术不明于世,人心不古,乃至于天下大乱。

基于上述认识,林兆恩不遗余力地抨击三教的种种弊端。首先,他从孔子之教乃心性之学的价值取向来非难儒学,认为后世儒学者热衷于威仪文辞是违背孔教的宗旨,即所谓“世之儒者,专事于威仪文辞之际,而不知根本功夫、真实学问,此其所以博而寡要,劳而鲜功也”,“世之儒者,徒知周旋进退之文,而不知天然自有之礼”,“今儒者流,知尊孔子,而不知所以尊、遂使孔子之道不着”,“儒者终日口说孔子,不识自性孔子;终日纷争辩论,不知心上功夫”。其次,林兆恩从纲常人伦的角度批评道释二教脱离五伦,不娶妻生子,不士农工商。他认为,“黄帝老子释迦之教,亦有君臣夫妇之伦焉,不知有君臣父子夫妇之伦者,二氏者流也”,同时列举出大量史实论证黄、老、释迦之教未曾遗弃人伦,他在《拟撰道释人伦疏稿》中写道:“黄帝老子人伦之大,载之史书可考已,臣请得而详言之;黄帝四妃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是黄帝未尝遗人伦也;老子之子宗,宗为魏相,封于叚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孝文帝,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印太傅,是老子未尝遗人伦也。至于释氏,臣亦尝考其典故矣。

若释迦为释氏之宗,曾娶耶输氏多罗,生子罗睺罗,夫妇之别,父子之恩,释迦亦兼而有之,是释迦亦未尝遗人伦耶。……臣窃惟今之真人府,张道陵之后也。道陵汉和帝时人,孙子传至于今不绝。……鸠摩罗什已证大乘,乃生二男,自是不住僧房,别立廨舍。……夫上观之黄帝老子释迦,下观之张道陵、鸠摩罗什,皆有人伦如此,竟不知今之道释者流,所学者谁之学也,所道者谁之道也。”

三教之弊端,概而言之,“以坐禅之病释也,运气之病玄也,支高之病儒也”。在这里,林兆恩将批判的矛头指向的是三教在现实操作中追求表面化、形式化而背离了作为根本的“道”(实际上也就是林氏所谓的心身性命之学)的流弊。在林兆恩看来,三教在本质上都是作为本体的“道”的体现,之所以在现实中有三教之别乃是出于现实功用的考虑。但是,由于世人不能够认识到三教原本为一的道理,对三教作了片面的、错误的理解,并且固执己见,从而造成了种种流弊。这种情况之下,只能使三教越来越背离“道”,背离孔、老、释迦的立教之旨,而三教也在相背离的道路上渐行渐远,这显然是林氏所无法接受的,要改变这种现实,就必须倡导三教合一。因此,对于林兆恩来说,三教合一不仅是理论上的必然,更是现实的必需。

第四节 三教合一

林兆恩在阐明道一教三说、三教一致说,并且对于三教的现实弊端作出批判的基础之上,提出三教合一说是一种必然的结果。他坚定不移地认为,要恢复唐虞三代那样的盛世,唯一的途径就是把已经分裂了的、互相对立的儒释道三教合而为一。

关于三教的本体,林兆恩有许多不同的表述,诸如“道”、“未始儒、未始道、未始释之先之道”、“中”、“一”、“心”等等。由于他深受阳明心学的影响,这些不同的表述实质上都是指先天存在的精神观念意义上的“心”。他认为,心不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也是儒释道三教的本源,心一道一,道一教三,三教均“以心为宗”。林兆恩所说的“心”,是至高至尊的,它既是宇宙万物的本体,也是三教的本体,同时也是三教经典的源泉所在。他认为,有了正觉之真心,才衍生出三教经典。他强调,至高至尊的心并不是孔老释迦这样的大圣人独自独有,而是天下万世人都具备的,“圣人之道,人人具足”,无论古往今来、贫贵富贱、男女老幼、士农工商、智愚贤不肖,每个人的心都与孔老释迦一样。

既然“圣人之道,人人具足”,那么为什么自古以来圣人寥寥无几呢?林兆恩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常人屈于物欲而不识心也,学者溺于所闻而不识心也”。也就是说一般人受到外界“物欲”或“所闻”的昏蔽,而失去了能成为圣人的心之虚明的本体。因此,林兆恩强调要希贤希圣希天,关键在于去掉昏蔽心之虚明本体的“物欲”和“所闻”,发明本心。

那么,怎样才能去掉“物欲”和“所闻”,以恢复心之虚明的本体?林兆恩一方面反对程朱的格物致知说,另一方面也反对王学末流空谈心性的弊病。他认为,要恢复心之虚明的本体,单纯依靠三教中任何一教的内心修养方法都是无法实现的,唯一的途径就是要打破门户之见,把三教之道混于一身之内,互相贯通,融为一体。为此,他阐述了自己的三教合一说,“今以余之教言之,始之以立本,以明人伦也;既明人伦以立本矣,则必继之以入门,以明心法也;既明心法以入门矣,则必终之以极则,以体太虚也。故人伦未明,而曰我能明心法者,未也;心法未明,而曰我能体太虚者,未也;故教之所当先者先之,而先其所不得不先也;教之所当后者后之,而后其所不得不后也。本来兼统以无遗,始终条理而不紊乱。昔统之而一者,既已分之而三;今分之而三者,乃复统之而一,三教既一,风俗自同,不矫不异,无是无非,太初太朴,浑浑熙熙,此余三教之大都,合一之本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