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债务海啸
49503500000021

第21章 国际资本与中国债务(1)

我们从逻辑上讲述了国际资本从开始投资到诱惑新经济体国家大规模投资这个阶段,采取的手段是威逼新经济体国家货币升值。一旦经济增长到顶,新经济体国家在投资过程中,必然累积大量债务。在债务达到一定规模时,再采取金融手段攻击新经济体国家的汇率,使其货币大幅贬值。两项得利,在不知不觉中,赚取新经济体国家十几年的财富。这个过程的蔓延和结局,就是一轮经济周期的开始和结束。

2013年是美元指数创建28周年,人类经济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两个阶段:前17年为一个周期,也就是1985年至2002年;后一个周期是11年,也就是2002年至2013年。2013年至2014年是人类经济进入一个新周期的开始,我将为此写一点东西奉献给大家,让我的读者和我的国家在新的经济周期寻找新的方向。

在这之前,我必须将中国即将发生的经济危机告诉大家,以找出应对的方法,于国于民尽可能减少财产损失。

中国经济已经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一个阶层在这场危机中可能有被消灭的危险。而这个阶层,恰恰就是未来中国振兴的主流力量和中流砥柱,遗憾的是,他们的主要资产就是房产,而房产的泡沫是最大的。泡沫散去,他们的利益会受到最大的侵害。

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存在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像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马来西亚等,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直到2007年,这些国家仍然挣扎在人均GDP为3000~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并且见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

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经济增长往往出现较大的起伏,即便在短期内取得高增长,也难以持续,这一特征在拉美国家尤其突出。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例,在1963年至2008年的45年间,阿根廷有1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负增长,马来西亚有5年负增长,而韩国仅有2年负增长。在这45年中,阿根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仅为1.4%,马来西亚为4.0%,而韩国为6.3%。1963年,阿根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42美元,已达到了当时的中高收入国家水平,而韩国当时仅为142美元,是典型的低收入国家。但到了45年后的2008年,阿根廷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到8236美元,仍为中高收入国家水平,马来西亚则由低收入国家进入到了中等收入国家,而韩国则达到了19115美元,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从基尼系数上看,阿根廷和马来西亚基尼系数较高,两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基尼系数就在0.45左右,到20世纪90年代末进一步上升到接近0.50,2007年阿根廷达到0.51,而马来西亚始终保持在接近0.5的水平上。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基尼系数为0.36,到90年代末下降到0.31,至今没有明显变化。从最高10%收入阶层和最低10%收入阶层的收入比来看,阿根廷为40.9%,马来西亚为22.1%,均远高于韩国7.8%的水平。

对外部经济的依赖程度也存在差别。在外资方面,阿根廷和马来西亚的外商直接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高于韩国,表明外资在经济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马来西亚1990年的外商直接投资占比达到了5.3%。在外债方面,阿根廷2002年至2004年间的外债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曾超过100%。总体而言,阿根廷和马来西亚对外部经济的依赖程度要明显高于韩国。

中国目前的情况与阿根廷极为相似,如果不抓紧时机进行转型,这轮全球经济的新周期可能与中国擦肩而过,那时,就后悔晚矣。现在,我们先来看看中国经济处境有多么危险。

2012年10月汇率风暴乍起

2012年10月23日开始,人民币汇率就开始受到国际资本的攻击,人民币兑换美元不断涨停。其目的很明显,逼迫中国央行实行汇率自由浮动或者一次性下调汇率。在这之前,中国央行汇率实行的是自主定价,每天确定中间价,但是,10月26日,这个中间价被国际资本攻击得稀里哗啦。当天央行的中间价是6.3010元,而开盘涨停后直逼6.2380元,根本无视央行的价格。但在尾盘报收前,中国国有银行买入美元,拉回跌停到6.2485元。

如果央行没有护盘,我倒不以为意,但是,央行大手笔护盘,我就感到事态很严重。因为不断涨停,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中国的出口企业将大量倒闭,中国将重新燃起通胀之火,房价泡沫继续放大,物价重新开始上涨;第二个是摧残中国的出口企业后,人民币马上转向贬值,国际资本针对中国的债务问题再次发起进攻,那将很容易引发中国的金融危机,引发债务海啸,甚至将导致一些银行或者金融机构破产。在股市上,很多私募基金已经破产,如果银行出现破产,那么一场危机就降临了。

央行护盘,很显然是出于政治利益。其实,国际资本也不是准备这个时候动手,只不过是预热而已。真正开始的时间是2013年2月后。但是,海啸一定会来,也许半小时前还是阳光灿烂,风平浪静,半小时后便开始山崩地裂。

在这个时候动手,肯定会促使人民币上涨。在2012年年底之前,让中国的出口企业多一些破产,那么,必然就多出一些债务来,在2013年攻击中国的债务时,就多一些本钱,有何不可?同时,这可以冲垮央行的人民币定价体系,给中国央行一个下马威。如果不是出于政治因素,那么可以采取两个措施:一个是宣布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一个就是将人民币一步调到位。但是,这是有风险的,所以,央行只能采取护盘的办法,拖延时日,以后再作决策。但是,这个时候投入的资金越多,将来的损失就越大,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对国际资本来讲,也有一些副作用,那就是促使中国金融管理层及早防范,以应对危机,渡过时艰。

各有利弊,该来的一定会来,躲是躲不掉了,而且,也没有躲的必要。

为什么是2013年2月后?

这是很多读者关心的问题,国际资本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说来有两个主要因素:一个是2013年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宣誓就职,会对中国采取行动;一个是,前面已经说过,2013年2月1日Swap到期日,就是美元发威的时候。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2012年年终,是中国债务集中爆发的时候。政府债务严重的城市将一个个地暴露出来,其破坏力不可小看。企业的债务链也会断裂,其中,包括房地产。

国际资本攻击人民币可能从三方面下手

一是攻击房地产信托产品。中国房地产信托产品有多少,很难出现官方的统计,现在市场上的说法很多,一查出处都没有来源。我们可以根据下面这个数据作一个假设。2012年10月报道,仅大型房企公开融资额本月就已接近200亿美元,这些全是信托产品。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假设,排除中小房企,从2010年开始,中国房地产开始借入美元,仅大型房企就有每年2000亿美元,高峰是2011年。假如超过3000亿美元(实际可能达到3800亿美元),那么,到现在为止已经累积最少7000亿美元,不排除有1500亿美元已经到期赎回,也至少有5500亿美元的信托产品存在。

这笔债务大多是在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为6.3元至6.4元之间时借入的,现在到期的有4000亿美元,还本应该是大约2.56万亿元人民币。如果(我说的是如果)人民币汇率到了12.8元,那就必须归还5.12万亿元人民币。因为中国实行外汇管制,任何企业平时都无权去自己结汇,要用外汇时必须到外管局去审批。收益率不算,仅算本金就可以将这些大型房企全部逼入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