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皇家养生:中国历代皇室养生法揭秘
49520700000009

第9章 爱美容,护皮肤(2)

与宋朝相对峙的少数民族政权金朝,其宫中也很爱美容。金国有个“宫女八白散”就很有名。此药由白丁香、白僵蚕、白牵牛、白蒺藜、白芨、白芷、白附子、白茯苓组成,故日“八白散”。本方具有润肤除垢、散风止痒之功效,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增强皮肤的光洁度。据笔者所知,白丁香就是麻雀屎,慈禧太后的美容剂中也有此物。

白杨皮散:此方是治疗面部与手足黑斑的良药,由白杨皮、桃花、白瓜子仁3味药组成。用法是将以上3味药研为细末,用温酒冲服。欲白,加瓜子;欲红,加桃花。据称,此方使用30日,面部变白,使用50日,手足俱白。清宫医案专家认为,此方药性略凉,适用于肠胃热壅有实邪所致的面粗包重者。

治少年面上小痘方:鸡蛋2个,好酒1升。用法是将其装入瓷瓶子内,7日后取出鸡蛋去皮,每晚涂于面上,第二天用温浆水洗之。此方主治少年脸上起小痘有效。

治人面似玉光润方:羊脂1升,狗脂1升,白芷半升,乌喙2两,甘草1两,半夏半两。将以上药物挫为细末,制成膏药,每晚用来涂面。此方主治面部色斑,滋润皮肤,常用可使面部白嫩而富有光泽。但乌喙(即草乌)

毒性较大,故本方只能外用,不可内服。

服药取白丸:干姜、桂心、甘草各等份。将以上药捣罗为细末,且以生鸡蛋1枚,放入1升酒中搅匀,温服,早、午、晚各服1次。据清宫医案专家介绍,干姜味辛性热,能通心助阳,去肮脏沉寒痼冷;桂心温阳通经,甘草补肺益脾,调和诸药。三药合用,可行血、散寒,从而起到美容护肤的作用。

令人面净肌细方:莱服根(莱服即大红萝卜),不拘多少。将其水煮后口服,可使人面部干净,皮肤细腻。

治面黑令白去黯方:乌贼鱼骨、细辛、瓜蒌、干姜、花椒各3两。将以上药物以苦酒浸泡3天,以牛髓2斤煎之,以涂面。

黄连散:黄连、木兰皮、大猪肚。将黄连、木兰皮捣罗成细末,纳入猪肚中缝合,蒸熟,切细晒干,捣罗成细末,每服二钱,温水调好,空腹服下。

土瓜膏:土瓜(即凉薯)根2两,捣碎成细散,用浆水和研成膏,入瓷盒中,临睡前以浆水洗面后涂少许。主治隐疹、风疹块、瘾痧,即荨麻疹。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土瓜根味苦性寒,能清热除湿,“治面黑面疮”。

萱草花膏:干的萱草花(黄花菜)7两,白蜜2两。将萱草花研为细末,以蜜调匀,放入瓷盒,每天早上洗脸后涂面上少许。据专家介绍,萱草花味甘气凉,能清热除湿;白蜜既可解毒,又能润肤。二药合用,可治脸上粉刺和隐疹瘙痒。

到明代,随着整个中国医药学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宫廷的美容护肤技术也进一步走向完善和成熟。其代表方是白附子丸:白附子、白芷、杜衡各3分,赤石脂、桃花各3两,杏仁、牛膝各1两,鸡粪白、白石脂、远志、葳蕤各3分。以上药共为细末,做成丸药如桐子大,饭后以温牛乳一合送下20丸。方中的鸡粪白,就是鸡粪。据专家研究,此方具有润泽肌肤,消除面部黑斑的功效,可使人容光焕发。这是一种内服的美容药方。

此外,明代宫廷用于美容护肤的中药还有服药取白方、治人面似玉光润方、白杨皮散等数十余种,有的外用,有的内服,经研究,均有一定效果。

明代宫廷还有一些补唇、乌发、益牙的特别药方。诸如补唇舌方、旱莲膏、何首乌丸等。现将这些药方作~介绍,供读者参考。

补唇舌方:鲜蟹2钱,乳香、没药各2分半。将鲜蟹燃烧成灰,与乳香、没药和匀,涂于唇或舌头上,能起到去腐生肌的作用。清宫医案专家说,此方为太医院传方,收入《古今医鉴》本方确有疗效,可供现代唇舌修补之术参考。

旱莲膏:旱莲草16斤,生姜汁1斤,蜜1斤。制成稀膏,半夜入瓷碗,每日早晨用好酒1盅、药1匙,送服。下午再服用一次。到20多天后,即可长出黑头发。清宫医案专家认为,此方为马翰林传,可作为植物性染发剂使用。

另一个可作为天然植物性染发之剂的,叫神仙乌云丹:何首乌半斤,入砂锅内,以黑豆同蒸半日,晒干再蒸,浸7次;补骨脂1斤,酒洗,砂锅内炒成黄色;旱莲汁2两,如无汁,旱莲为末亦可;槐角子2两,木律2两,研为末。将以上药物共为细末,枣肉2斤,核桃仁半斤,共捣为丸如桐子大。每次服50丸,空腹盐汤送下,不问断地连服3个月。

何首乌丸:何首乌半斤,肉苁蓉6两,牛膝4两。将以上药制成丸药如桐子大,每服5至7丸,嚼马蔺子服酒下,效果颇佳。此方主治男子元髓虚损,可使白发变黑。

以上三味药均为补肝肾的良药,因此肝肾虚者可常用。

三仙丸:侧柏叶8两(焙干),当归4两。以上药共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次服五七十丸,早晚各服1次,黄酒或盐汤送服皆可。此方可治头发脱落。

悦泽肌肤如玉方:冬瓜子三五升。将冬瓜子去皮,捣碎和丸。空腹服30丸,可令人皮肤白净如玉。

明代还有一个皇帝涂容金面方:朱砂、干胭脂各2钱,官桂3钱,乌梅5枚去核,樟脑5钱,川芎少许。将以上药物共研成细末,夜晚临睡前涂面,可起美容护肤之效。

慈禧太后的宫廷美容法

明清时期,由于温补学派、温病学以及活血化瘀理论的长足发展,包括皮肤病在内的美容护肤方面的临床实践也有了更大的进步。据清宫医案记载,在乾隆朝,皇帝非常讲究美容香身(给身上涂上香料,或将香料加入肥皂)。

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二月二十二日,太医院为皇帝配制的“桃花玉肌肥皂”,就可以护肤美容。为此,皇帝还亲自出面过问肥皂和香料之事。

在清朝的后妃中,慈禧太后算是个美容专家。在她的医案中,什么长发香发方、令发不落方、香皂、面药等,随处可见。

慈禧太后依靠自己的特权,集天下美容技术和美容手法于一身,取得了可观的效果。西太后美容护肤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讲卫生勤洗澡。她一向善于养尊处优,爱清洁讲卫生好洗澡。据清宫医案专家介绍,西太后洗澡时,用两只很大的银皮包的木盆,盛上大半盆热水,由4个宫女侍候。并且将上身和下身分开洗浴。抬盆需要两个太监,太监还捧着许多洁白的毛巾供宫女们使用。太后安坐在一张矮几上,矮几的靠背可随时取掉或安装,以便宫女们给她擦洗背部。洗完后,给她身上涂上各种花露水,然后用毛巾轻轻拍干,并给她穿上一件灰色洁净的睡袍,让她稍事休息。据说,由于常常洗澡,西太后七十多岁时仍然肌肤光滑,肉色鲜嫩,宛如一个青年女性。

二是喜美容善美容。美容方法分外涂和内服两种:外涂法一般在晚膳后进行。首先用鸡蛋清将面部的皱纹抹平,上床半个多小时后,用宫廷自制的肥皂和清水将鸡蛋清洗去。她用的肥皂非常讲究——是用玫瑰花或茉莉花合上几种香油制成。洗去鸡蛋清后,在面部搽上忍冬花露水。早上起床时,在脸上再涂抹一薄层掺和花露的油脂,等一会再替她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