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楚霸王项羽传
49523200000035

第35章 四面楚歌自刎乌江(3)

连这样的条约项羽也能同意。惟一说明的问题就是。他对当时的局势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他只是想到自己的部队中要绝粮了是。

项羽的军中已经没有像范增一样的人物了!

另外,在项羽的内心,也不希望战争再进行下去,项羽现在对和平的渴望要远远地超出他对胜利的企盼。他疲惫的双眼里只是看到了条约带来的和平,他终于可以从长久的令他感到不快的战争中走出来了。所以他很满意,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被人愚弄了。他带着他的部队,很放松地向他们的老家江东开去,想享受一下和平。

项羽从他起兵时起,到现在一共在部队中度过了8年了。他几乎已经忘记了和平时期他是怎么样生活的。他的一切一切都是与部队与战斗相联系的,离开了这一切,他几乎就是一无所有,甚至是找不到他自己。

项羽并不是像有的将军那样,因为在和平时期迷失自我,于是就发动无休止的战争。他厌倦了,对战争厌倦了。

他感到战争对于他的生活来说并不是真实的写照,只是他人生中的一个小部分而已,他要去和平生活中追回自我。他曾在江东和平而快乐地度过了24个春秋,现在他要回到那个令他难以忘怀的地方去,重温旧日的生活。

项羽是无可争议的勇士,但是他也有厌弃战争的时候。因为他也是一个人,有血有肉的人。

他需要的不是战争,而是生活。他要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生活。他不想在军旅生活中度过自己的一生。

项羽自青年时代就表现出他性格中的一个弱点:没有耐性。学习写字,用不了多久就厌烦了;学习剑术,也是用不了多久就厌烦了;学习兵法,还是用不了多久就厌烦了。8年前,他的远大理想是取代秦始皇成为中国的统治者,后来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天下诸侯的分封者,控制着天下的政局,可是现在,,他又厌烦了。

项羽是一个性格不稳定的人,他不能忍受长期地从事同一件工作,他需要变化,他需要新奇的事物来激起他的兴趣,使他不断地全力投入。时间一长,不论是当初他多么喜欢的事情,也会使他兴致索然。

现在的项羽已经不同于8年以前的项羽了,取代秦始皇成为天下的统治者对于他来说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力。他开始厌烦政治、军事生活,他开始对权力、战争、胜利不感兴趣了。

项羽的内心深处渴望的只是和平,他要在和平中开始一种对于他来说是全新的生活,这对于他来说,现在显得似乎是比拥有天下更为重要的事。

4刘邦并不是一个讲信用的人

项羽并不是从权力与利益的角度去看他与刘邦之间的这个条约的,他同意,并不是因为他感到对自己有利,只是因为他感到需要。

刘邦也对这个条约很满意,他得到的毕竟是太多了,多得出乎他本人的意料之外,多得使他暂时都想不到还需要进取。刘邦相信,以这个条约规定中的方式与项羽平分天下是他的一个伟大胜利,以此为基础,即使是将来他与项羽之间重新展开战争,项羽也绝对不是他的对手。可以说,刘邦已经为自己确立了不败的地位。

更何况,项羽归还了刘邦的父亲与妻子,这使刘邦感到他终于圆回了在彭城之战中大大丢失的面子。

刘邦对这次谈判取得的成功很满意,所以他加封那个最终使谈判成功的姓侯的说客为平国君,但是其人并没有接受。和谈成功的同时,他就隐退而去,再也不肯让刘邦再见他一面,甚至连他的姓名也没有留下,以至于《史记》中只能称他为“侯公”。但是《史记》却记载了刘邦对“侯公”的一句评价:“这个人是天下最出色的辩士,无论他在哪里居住,都有能力倾覆别的国家。所以我赠他的封号是平国君。”

也许这位候公才是最明智的人物。

看到项羽带着人马撤回了,刘邦也准备带回自己的队伍。

在他的心理上,战争虽然没有结束,但是在目前是告一段落了。他与项羽订立了和约,这也是刘邦希望得到的,他也需要一段时间来调节一下自我。他想的是他应该回到关中去享受一下帝王的奢侈生活。达是他一直希望得到的,也是他在很久以前就在名义上得到了的,但是直到现在,他也一直在部队中生活,也从没有真正地享受到。

他还记得秦宫的华丽,他当时很想在其中住上一个时期,但是他的部将樊哙硬是把他拉回了部队中。他是感谢樊哙的,如果不是那样,他当时住在宫中,项羽带着诸侯的40万大军冲破函谷关以后,他根本就没有办法向项羽解释,他恐怕都不会活到今天。

但是现在他想的是早一点回到关中去,在那里,萧何早就为他新建了华丽的宫室。他也曾骂过萧何,埋怨他在兵事没有结束之前就大修宫殿,但是萧何也有他的道理,他认为正是在军事没有结束以前才要大修一下宫殿,以便让人民看到这个对刘邦的胜利充满信心。实际上是不是起到了这种作用刘邦到现在也不知道,但是他想的是先回去住一住,享乐一回。

从另一个角度说,韩信与彭越两个人各自拥兵自重,他们的心事刘邦也不是不知道。刘邦清楚地认识到,他如果与项羽继续相持下去的话,韩信与彭越的部队也不会帮助他。他可不想把他自己的实力放在与项羽的对耗中,以至于在他与项羽拼到两败俱伤的时候,被韩信或者是彭越“渔翁得利”。刘邦意识到可能出现三分或者是四分天下的新局面,这是他不愿意看见的结果。他与项羽订立和平条约,也就是不希望出现这种局面,他需要一个和平的时期,以便他可以先将韩信与彭越的独立消之于无形。项羽对于刘邦来说,已经是处于劣势下的一个对手了,打倒他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刘邦现在不得下提前想一想有关打倒项羽以后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

政治家的意识思维必须是超前的。

陈平与张良这两位刘邦最信任的谋士却对刘邦西回关中的决定不以为然。他们劝阻刘邦:“现在,天下的大半已经归我们掌握了,诸侯王也都支持您。楚军由于两线作战,早已很疲劳了,而且粮食又供应不上。这正是灭亡楚国的大好时机。如果不借此机会消灭楚围,那就是养虎为患了。”

刘邦醒悟了。

但是刘邦仅仅是醒悟了一半,他只认识到这是个灭亡项羽的大好时机,他却没有意识到应该如何去解决韩信与彭越的问题。

刚刚订立的条约又应该怎么办呢?

谁也不去想它。

条约只是为了束缚守信用的人的。对立的两个政权之间,有的只是力量对比决定的关系,而没有完全受条约控制的关系。当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时候,以前的条约就会变成一纸空文。

当项羽的军事力量不足以保护他的时候,一张废纸就可以保护他了吗?

难道敌人在战场上占优势的时候,他会给你一个喘息的机会吗?

项羽太天真了,他天真到相信与刘邦的和谈可以为他带来和平。事实上,给他带来的只是灾难。

项羽自己心理上认为战争已经不存在了,因为他与刘邦已经订立了和平条约,而现在有实力发动战争的也只有他们两个人。可是项羽没有想一想,他自己会遵守这个条约,刘邦会不会遵守呢?

项羽自己是一个守信的人,在鸿门宴上,因为他事先答应了项伯不杀刘邦,虽有范增多方的努力,最终他还是放过了刘邦。——如果他真的想杀掉刘邦,在鸿门宴以后到封王这段时间里,他还可以找到无数次的机会。但项羽是守诺言的人,他不愿意出尔反尔。

与刘邦订立了和约以后,项羽就是以一种信守诺言的人所特有的轻信他人的态度,相信刘邦也会像他一样信守诺言,他内心十分平静地撤军了。

刘邦却是一个从不把诺言当作一回事的人。

项羽与刘邦战争了4年,但是直到最后他也并不了解他的对手。失败是不可免的。

不了解对手,不了解自己的人永远不可能胜利。

和约永远是不可靠的,暂时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和约是攻向守信者的剑。

5兵困垓下

刘邦动员了所有他能动员的军事力量,向东归的楚军猛扑上去。

公元202年,刘邦的部队追赶楚军到达阳夏南。刘邦与韩信、彭越约定了一同进攻楚军的日期。接着,刘邦进军到固陵,但是韩信与彭越的部队都没有一点动静。这使刘邦的人马形成孤军深入之势。

项羽率军回头与汉军交战,汉军大败。

刘邦与项羽作战,几乎是每战必败。当年在彭城,项羽的江东子弟兵只用了3万人,就打败了刘邦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56万的诸侯联军。在以后刘邦与项羽间所进行的历次战役,几乎没有一次不是项羽的部队以少胜多。就是在这一次,刘邦的部队有备而来,进攻毫无战争准备的项羽的部队,而且他们在人数上还占有相当的优势,可是当他们面对仓促迎战的楚军时,他们还是败下阵来。很明显,这不纯粹是力量对比的问题,而是说明在长期的战争中,刘邦的部队因为总是被楚兵击败,他们已经形成了对楚军的胆怯心理。

事实证明,刘邦还是不能战胜项羽。

刘邦对此感到很奇怪。他的两大谋士,陈平与张良都劝他不应该信守与项羽的和约,认为现在正是灭亡项羽的时机,他也相信他的这两位谋士的判断力是不会有错误的。可是现在,为什么他的部队还是失败了呢?

刘邦自己总结出的失败原因。就是因为韩信与彭越这两位将军不肯参战。

刘邦问张良:“韩信与彭越两个人都不肯出兵助战,该怎么办?”

刘邦也并不是像后人想象得那么精明。在两位谋士的劝说下,他就一鼓作气地率着他的部队追击项羽来了,直到他又一次被项羽打败,他才想起如何才能调动起韩信与彭越的积极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原本是在他出兵追击项羽以前就应提出来的问题。

其实刘邦心中也十分清楚,韩信与彭越不出兵,并不是因为他们要帮助项羽,反攻刘邦的念头,他们只是想得到刘邦的封地,成为诸侯王而已。

刘邦并不是一个舍不得拿天下封赠给他人的人。他之所以就这个问题征求张良的意见,是因为以前张良曾反对过他加封六围的后代。

在刘邦与项羽相持于荥阳一线的时候,刘邦的部队处于劣势。为此,刘邦与郦食其一起商议如何才能削弱楚军的实力。郦食其认为:“从前,商汤灭亡了夏桀后,把夏国王室的后代分封在杞作诸侯;周武王灭亡了商纣王,也把商王室的后代分封在宋地作诸侯;秦同却不是这样做的,在它灭亡了六国以后,使六国的旧王室后代身无立锥之地,而不是分封他们作诸侯王。如果您现在能重新立六国的后代作王,恢复他们以前的国家并授给他们王印,无论是六国的贵族还是原六国统治下的人民都会对您感恩戴德。只要天下人对您感恩戴德,您就可以称霸天下,到那个时候,不愁楚国不服。”

刘邦对郦食其的建议倒是很欣赏,他说:“就这么办,你就马上去刻印。”

等到张良来见刘邦的时候,刘邦正在吃饭,他兴致勃勃地把这件事告诉张良,他以为这件事张良听了一定会大加称赞,因为他了解张良。以前张良曾为了恢复他的韩国费尽心机,现在刘邦重新立六国的,当然也包括韩国在内,张良能不高兴吗?

可是张良显得十分紧张地问:“是谁给您出了这么一个主意?只怕是您的大势去矣!”

刘邦不解地问:“为什么这么说?”

张良想找个东西边说边画天下的形势图给刘邦看,可一时间找不到有什么合适的,他就对刘邦说:“把您的筷子借我用一下,让我来为您筹划一下这件事情。”

“从前,商汤灭亡夏桀的时候,确实是把夏国王室的后代分封在杞地作诸侯,那是因为商汤有足够的把握可以彻底消灭夏国的残余力量,而现在,您有把握消灭项羽的力量吗?显然是不能。这是第一条原因。周武王在灭亡商朝以后,也确实是把商朝王室的后代分封在宋地作诸侯,那是因为武王已经杀了商纣王,现在您杀了项羽了吗?显然没有。这是第二条原因。当年周武王进入商王朝的首都的时候,曾经对商王朝的贤臣商容住过的地方加以标志,以示尊崇,释放了被纣王关押的贤人箕子,为被纣王杀死的贤臣比干重新修墓。现在您能做到对贤能的人这样的尊敬吗?显然不能。这是第三条原因。周武王进入商王朝的都城后,曾经把商纣王积累起来的粮食与财富都分发给百姓,现在您能把您府库中的财物都拿出来救济贫穷的百姓吗?显然不能。这是第四条原因。周武王在打败了商纣王以后,曾经把战车都改造成为普通车辆,把武器都收藏起来,用这个行动向天下百姓表示,从此不再打仗了。现在您难道也能做到这一点吗?显然是不能。这是第五条原因。周武王战胜商纣王以后,把部队的战马都放到华山上去,以表示自己不再用兵。现在您也可以放牧您的战马,表示不再用兵吗?显然不能。这是第六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