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未知代码
49527300000009

第9章 09 意码记忆

“程老师,长期的意码记忆是不是不会忘记的?”一个学生问到。

“不会。”程子枫说。

“那为什么有时候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在受到很大伤害之后,再回想起来,往往记忆会变的很模糊,甚至感觉不复存在呢?”一个同学说道。

“受伤的是你吗?”程子枫笑着说道,整个教室都笑了起来。

“我的一个朋友。”那个同学说。

“好吧,长期记忆不可能遗忘,只是没有找到恰当的检索方式,你说的是一种典型的动机性遗忘。人在回忆痛苦经验时,会将人回到痛苦的过去,为避免痛苦感受在记忆中复现,便对自己加以压抑,将意识中不愉快的经验刻意施加压力,将之压抑在潜意识之中。人的大脑是有保护机制的,记忆太痛苦了,才要忘记。有句经典的台词叫做:人最痛苦的事,便是记忆太好。把遗忘的记忆从深海中打捞出来,人会痛不欲生。按精神分析论的解释,除个人生活中重大灾害的压力可能导致失忆症之外,个人的心理冲突,也是形成失忆症的原因。诸如个人在情绪上的一些内在冲动或欲望,如不为个人理性所接受时,两方面冲突的结果即可能形成遗忘。”程子枫解释。

“程老师,我们在电影里经常看到,人在精神分裂后,会不记得自己所扮演的另一个人格所做的一切事情。这就是你说的由于个人的心理冲突,让他个人不能理性的接受这些,从而经过大脑保护机制的过滤而做到动机性遗忘吗?”一个学生问道。

这些学生往往都是从一些影视作品里获得这样的情景,对于程子枫来说,他接触的真实案例并不少。上次朱小天不记得自己曾经迫害自己的女友,便属于这种情况。

“你现在可以这么理解,不过不是所有的遗忘都属于动机性遗忘。每个人都有双重或者多重人格,每个人格都会主管一套信息系统,这些信息往往都是割裂存储的。一套人格只会调用与之匹配的信息系统。一旦一个人格可以调用到不属于它所控制的信息系统时,是有很可怕的后果,往往会出现幻听、幻视、幻觉,这时候人的思维模式就会混乱,相当于一台电脑同时装了几套互不兼容的信息系统,并且这些信息系统之间相互干扰,结果就会出现很多乱码。”程子枫解释。

“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人的大脑就像同时装了Windows系统和Mac系统,正常情况下只在Win系统下工作,如果这两个系统出现了交叉调用,互相干扰,基本上就是精神分裂症了吗?”那个学生继续说道。

“你先这么理解吧,不过人的大脑要远远复杂与电脑。对于精神分裂症的解释尚且没有一套完整的解释,不能一概而论。就我目前的了解来看,也不能排除神灵因素的存在。就像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有的人在我们看来是精神分裂,其实,我们并不能排除他真的接收到神灵的信息。意识这个东西太复杂了。”程子枫想到自己近期研究的课题,太多未知的东西他无法解释。不过说到这里,他意识到自己可能说的多了。

“您不是唯物论者?”一个学生问。

程子枫低下头思考了一会,这个问题他也曾经好多次问过自己。曾经他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接受最严格的唯物主义教育。可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唯物主义不能解释的事情太多。在那段时间,他感到迷茫,在信仰被冲破的的那一刹那,他觉得无依无靠,就像被遗弃的孤儿,没有人告诉他真相是怎样的。

后来,他开始习惯这些,对他来说,一切“主义”的东西都太局限,都只能解决和解释一定时间、一定空间、一定因素条件下的问题。他们没有好,没有坏,只是看用的环境是否相匹配。对程子枫而言,未知和探索是主旋律,没有框架约束,相信一切都可能存在,都可能最终被解释,这才是他的世界观。在他暂时无法解释的问题上,称作它们为“神灵”,保持着一颗敬畏之心,也不忘自己探索的使命。事实上,程子枫所接受的很多现象,以一个“正常”学者的观点,都是封建迷信,怪力乱神了。

有了世界观,他的方法论是不排斥一切说法,在这些奇异的现象中找寻它们之间的联系,摸索它们的规律,并用可以解释的思维去推导它们。要知道,很多前沿的科学都是无法进行试验的,特别是他所研究的领域。很多人之所以相信科学,是因为科学是验证的结果,诸如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可是,也有很多研究成果是人为认定的,比如很多量子物理的研究成果,这些理论在被验证前并不妨碍它们在军事或者民用领域被广泛使用。

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论文是光电效应理论,而不是大家更为熟悉也贡献更大的狭义相对论或广义相对论。即便有当时的物理大咖普朗克的力挺,那些评委们还是因为相对论无法验证而不断驳回,最后不得不以光电效应提名。即便是光电效应,也是在英国人最终证实了之后才最终说服诺贝尔奖的评委们。爱因斯坦在26岁那年6篇惊世的论文(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光电效应)却只能在他42岁的时候得到诺奖的承认。这不能不说科学的严谨性,也不能不说,在科学验证之前,很多理论是正确而伟大的,正是他们不断探索的精神让理论科学甩开实验科学N条街。爱因斯坦是幸运的,最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可是有些人,由于他们的理论太过超前,一度只能成为笑话,成为科学家们眼里的疯子,成为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程老师——”一个学生看程子枫站在那里,不知道在思考什么,提示的喊道。

程子枫意识过来,他的思绪又飞远了,这几乎成了他上课的特有表现,学生们也已经习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