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的产生,人与自然关系的序幕拉开了。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资源构成了一个重要的变量。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认识也在发展,资源的形态已经从自然资源扩展到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资金资源、制度资源乃至意识形态资源的范围。可以说,正是资源决定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范围和方向,决定了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经济发展的性质及变迁。人类最终仍将受到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的限制。因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为了更好地寻求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世界各国在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的选择上,都增加了保护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维度,增强人类抵御自然灾害和保护环境的能力,从而最终保证人类在面对资源的有限性的限制条件下,去获取未来可持续的生存和发展机会。
2.新的资源观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劳动和土地,是财富两个原始的形成要素。”恩格斯的定义是:“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73页,1995年6月第2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对某种资源利用的时候,必须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知识来考虑利用资源的层次问题。在对不同种类的资源进行不同层次的利用的时候,又必须考虑地区配置和综合利用问题。这就是“新资源观”,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解决资源问题的认识基础。
资源系统观是资源观中最核心的观点。只有当人类充分认识到自己是人与自然大系统的一部分的时候,才可能真正实施与自然协调发展。而且,也只有当人类把各种资源都看成人与自然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并正确处理这个资源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时,人类才能高效利用这种资源。
人类获取资源的历史回顾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人类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演进的。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处在不停的演变中。这种关系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阶段,即原始的农耕文明阶段。人与大自然是相对亲近的,人类从属于自然;
第二阶段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天人相分并对立”阶段,即近代工业文明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主奴关系”。这一阶段以人类大规模地征服、改造和利用自然为特征,人与自然的关系日渐走向疏离;
第三阶段是人与自然重新走向和谐的新“天人合一”阶段,人类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这一阶段呈现出人对自然关系的新认识和某种程度的复归。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和谐到失衡,再到新的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马克思曾说过:“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本质的统一才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宿。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主要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并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地区利益、集体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代替了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到眼前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而忽略了自然永存的内在价值,为了满足眼前局部的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以至于危及人类的持续发展。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此外,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
三、资源的划分
资源是一切可被人类利用的客观存在物体。资源从本质上讲就是生产要素的代名词。按照常见的划分方法,资源可以划分为自然资源、人造资源。
1.自然资源及其分类
自然资源,亦称天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辞海》对自然资源的定义为:指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水利、生物、气候、海洋等资源,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
(1)自然资源的特点
根据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知度,自然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A.有限性
指资源的数量,与人类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相矛盾,故必须强调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B.区域性
指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存在数量或质量上的显著地域差异,并有其特殊分布规律;
C.整体性
每个地区的自然资源要素彼此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故必须强调综合研究与综合开发利用。
D.多用性
大部分资源都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
E.社会性
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把自然资源加工成有价值的物质财富,从而使自然资源具有广泛的社会属性。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中国资源现状可以用两句话概括,一从中国的历史和资源应用的效果来看资源利用效率取得了明显的提高。二与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资源利用效率问题依然十分严重。
(2)自然资源的分类
根据是否有生命可把自然资源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两大类:
①非生物资源:
非生物资源是非生命的自然资源,包括大气、水、土地、能源、矿产资源等。了解非生物资源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认识到减少资源消耗和对资源综合利用是改善生态环境和减少废水、废气和废渣污染的根本措施。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保护资源,对资源开发利用要坚持永续利用、综合利用、节约利用、保护和因地制宜的原则。
A.矿产资源
是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社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目前世界已知的矿产有160多种,其中80多种应用较广泛。其中对人类最为重要的有煤矿,铁矿,石油等。
地质学观点认为: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是指赋存于地下或地表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呈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具有现实或潜在经济价值的天然富集物。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规定:“矿产资源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的,呈固态、液态、气态的自然资源。”这两个定义是一致的。其内涵为:矿产资源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经过地质作用形成的,是天然产出于地表或地壳中的原生富集物;产出形式有固态、液态和气态;既包括已经发现的对其数量、质量和空间位置等特征已取得一定认识的矿产,也包括经预测或推断可能存在的矿物质;既包括当前开发并具有经济价值的矿产,也包括将来可能开发并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按其特点和用途,通常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三大类。它是发展采掘工业的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的品种、分布、储量决定着采矿工业可能发展的部门、地区及规模;其质量、开采条件及地理位置直接影响矿产资源的利用价值,采矿工业的建设投资、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及工艺路线等,并对以矿产资源为原料的初加工工业(如钢铁、有色金属、基本化工和建材等)以至整个重工业的发展和布局有重要影响。矿产资源的地域组合特点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方向与工业结构特点。矿产资源的利用与工业价值同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技术经济条件有紧密联系,随地质勘探、采矿和加工技术的进步,对矿产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
目前中国已发现矿种171个。可分为能源矿产(如煤、石油、地热)、金属矿产(如铁、锰、铜)、非金属矿产(如金刚石、石灰岩、粘土)和水气矿产(如地下水、矿泉水、二氧化碳气)四大类。其特点有:第一,种类齐全,资源总量丰富。现已发现171种矿产资源,查明资源储量的有158种,其中石油、天然气、煤、铀、地热等能源矿产10种,铁、锰、铜、铝、铅、锌等金属矿产54种,石墨、磷、硫、钾盐等非金属矿产91种,地下水、矿泉水等水气矿产3种。矿产地近18000处,其中大中型矿产地7000余处。第二,人均资源量少,部分资源供需失衡。人口多、矿产资源人均量低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人均矿产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金刚石、铂、铬铁矿、钾盐等矿产资源供需缺口较大。第三,优劣矿并存。既有品质优良的矿石,又有低品位、组分复杂的矿石。钨、锡、稀土、钼、锑、滑石、菱镁矿、石墨等矿产资源品质较高,而铁、锰、铝、铜、磷等矿产资源贫矿多、共生与伴生矿多、难选冶矿多。第四,经济可利用性差或经济意义未确定的资源储量多,经济可利用的资源储量少;控制和推断的资源储量多,探明的资源储量少。第五,成矿条件较好,通过勘查工作找到更多矿产资源的前景较好。石油、天然气、金、铜等矿产资源的找矿潜力很大。老矿山深部、外围和西部地区是重要的矿产资源接替区。
B.大气资源
人们习惯上说的大气资源,是指地球大气圈中可以被人所利用的物质及其能量和占有的空间,包括空气、水、尘埃和在其中传播的电磁波。像鱼类生活在水中一样,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大气的底部,并且一刻也离不开大气。这早已被认识。大气作为生命要素和经济活动要素所表现的功能,如氧气用之于呼吸,CO2用之于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氨固定下来,合成多种化合物使用,让人们看到它具有工业原料的价值。过去谁也没有想到,吸入氧气还得付出代价。可是现在污染越来越严重,不少地区空气质量恶劣,人们不惜花费金钱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旅游或到“氧吧”吸氧时,大气的资源意义就更加明显了。电磁波在大气中传播时所产生出的光和热,水在大气中表现出的云、雾、雨、雪、雷电都具有资源的意义,人们常分别称它们为光资源、热量资源和水分资源,总称为气候资源。气候资源能够转化为财富,这在一些风光明媚的旅游胜地尤其明显。我国因受到季风、纬度(南方和北方差别大)、地形(从西到东地势三次陡然跌落)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气候资源的多样性。我们不可能改变这个现实,而应当因地制宜,充分认识和利用各地气候资源的特色,发展有利的方面。大气中电离层的存在,是我们传送无线电短波所必需的物质环境,因此近地空间也成为分配电磁波频道的重要资源。向高层大气空间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也需要合理分配轨道,总之,在科学技术愈来愈发达的今天,可以说地球上任何物质都有用处,都是资源。
人类很早就懂得利用大气运动而产生的能量,从帆船到近代的风力发电,据统计1998年全世界风力发电总量达到960万kw,近19年,增加了960倍。利用风力发电,成为当代发展最快的能源,风力发电不仅不污染环境,而且可不断运转,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近年来备受青睐。和风力一样无污染、可再生的太阳能,虽不是产生于大气本身,但太阳能的利用与气候状况密切相关,其潜力比风力更为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