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百喻经》启示录:重建心灵家园
49546300000099

第99章 放月亮回去

这一段时间,写月亮的人很多,大概是中秋寄托了许多幽思的缘故。

我亦不例外,写了月亮,而且还在写,也是俗人一个。那天,看到一位朋友的文章,他说这个“俗”字就是一个人站在一个大坑旁,人生就是要跨过一个又一个大坑。觉得很有意思,可是如果跨不过去,跌在坑里怎么办?

他没说,我也没想。前天早晨,看到一则禅的故事,又想起了这个“俗”字。良宽禅师居住在山下一座简陋的茅草房里,除了出去弘扬佛法,其他时间就在草房里参禅。那天禅师参禅渐入佳境,有一个小偷光顾了禅师的茅草房,看着徒有四壁的禅房,小偷显然有些失望,看着枯灯一样的禅师,小偷无可奈何地想离开这里。

这时,禅师说:你很辛苦地来了一趟,总不能教你白来吧,你看我身上这几件衣服还值些钱,你脱了拿去吧。小偷豁然开悟,纳头便拜,脱离了世俗生活,做了禅师的徒弟。过后徒弟问师父:当时为何想起了让我拿你的衣服。

禅师说:你看到了那一屋子的月光了吗?你可以拿走一切,你拿不走月光。

徒弟顿时醒悟,由此,跳出大坑,成为了一代高僧。其实,禅师是在点化徒弟:千金易散尽,月亮偷不走。

月亮确实偷不走,千金确实能散尽。有一位网友白鹿原在系统论坛上我的一篇文章后留言:千金散不尽,我散;月亮偷不走,你偷。似乎有些禅机。

我回复他的留言说:白鹿原上逐白鹿,千金散去还复来。莲花端坐弗斯特,偷来月亮慰佛心。现在想来,可笑之极,月亮惹了谁!前天,网友心爱赋诗:《登上月亮偷看看》借我一双臂弯/支起攀援的云梯/我想/伸头偷偷看看/他们在做什么。

虽然无法脱去风尘之味,可是意境非常美妙,把对佛的崇敬之心表述得淋漓尽致。

佛,需要我们执著,就像生活需要我们执著一样。佛,需要我们纯洁,就像生活需要我们纯洁一样。

月亮是执著的,无论何年何月,无论春夏秋冬,无论东西南北,都在照耀着我们,给我们皎洁和美好。

生活是尘俗的,饮食男女,烟雨人生,但是不能丢了一颗纯洁之心,就像月亮一样,再怎么辛苦,农历8月15日,总给我们寄予思念。

《百喻经》有则故事“放龟归水”说:有个小孩,捉了一只乌龟,就想杀它。一位智者说,你把乌龟投掷到水中,它就死了。小孩信以为真,结果乌龟游走了,智者救了乌龟一命。故事很简单,但是寓意深刻。佛禅人间事,离尘无法修。世间的善缘,需要有人指点,否则迷津流转,就是一世的漆黑。

佛修的是来世,行的却是今生。明天的理想再怎么宏伟,毕竟是明天的事情,而今天,需要我们及时做好一言、一行、一事、一善。追逐名利,本性是无错的,需要心地必须是干净的。名利双收的人必然是良善之人,否则佛不会保佑他们,生活也不会青睐他们。头顶三尺,必有神灵,世事生活,当应问心无愧。放月亮回去,就是放自己的心回归自然,自然的活着才是真正的生活。

放龟归水

昔有一小儿,陆地游戏,得一大龟,意欲杀之,不知方便,而问人言:“云何得杀?”有人语言:“汝但掷置之水中,即时可杀。”时小儿信其语故,即掷水中,龟得水已,即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