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2012大预言
49552500000022

第22章 星空启示录

伟大“神明”的驾临,就是整个地球和人类一个新的进化周期的开始。

——戴恩·鲁德海尔

1971年6月,何塞、米里亚姆和乔希三人离开修行瑜珈之所,来到鲁德海尔的避暑别墅——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帕洛阿尔托。在这里,他们和鲁德海尔还有他的加拿大妻子塔娜共处了三个月,完成了《曼荼罗》一书的手稿和插图。鲁德海尔认为,爱一个人,并不意味着独占。他提议,他们四人可以过一种“自由开放”的生活。这个想法塔娜不赞同,因此没有落实。鲁德海尔相信现代的一夫一妻制的关系和家庭使得人们只能固守一人而产生精神疾病,那种发自内心的爱与激情受到了压制。他觉得人们的视域应该不断扩大,去尝试内心渴望的行为,以打破“爱即独占”观念的局限。

在此期间,何塞问了鲁德海尔许多问题,如他的生活、他对事物的观点、和他的经历。鲁德海尔的友善和耐心使得托尼·希勒在何塞内心播撒的预言种子,开始生根发芽,极大地拓宽了何塞的视野。

鲁德海尔出生于巴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法国学习,1917年,移居美国加利福尼亚,他觉得“新时代”即将在这里出现。在深入地研读了布拉瓦茨基夫人的作品——《奥秘的信条》之后,他前往奥海,在那里遇到了艾丽丝·贝利和克里希那穆提,并成为尊崇西方神秘传统(白衣兄弟会)的新成员。艾丽丝·贝利强烈希望鲁德海尔最早的一些书在她自己的出版公司路西弗基金会出版。

鲁德海尔在圣塔芭芭拉小住了一段,离克里希那穆提的住所不远,克里希那穆提知道自己并不是受他们所喜爱的人,但凭着自己的渊博学识成为了一位伟大导师,以类似于佛教的范式教化着人们。

通过鲁德海尔,何塞逐渐了解了神秘学会的职能与布拉瓦茨基夫人的工作,因而对布拉瓦茨基夫人推崇备至。鲁德海尔把布拉瓦茨基夫人尊为新时代的开创者,把1875年神秘学会创立的那一天看做新时代的开端。

神秘学会以人类世界大同的信条为原则,探究先贤的智慧,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和人的潜能。神秘学会形成了一个隐秘的等级制度,是从印度人和佛陀的传统教义中学来的。

阅读布拉瓦茨基夫人的作品,留给何塞的印象,是她立说严谨、知识渊博、思想深邃。更深得何塞钦佩的是她的作品涉猎广泛,能把东方的哲学思想很好地传播到西方。

20世纪2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鲁德海尔都在好莱坞度过。他练钢琴、学绘画、研究占星术,这些经历赋予他星空般广阔的眼界,使他认识到各个门类的艺术都是彼此贯通的。他觉得艺术范畴之大,足以渗透到现存的诸多文化领域,而使每个领域的人都能跻身于艺术的视域中。这样,不管是哪一个领域的成员在阐述该领域的理念时,都将能够达到相贯通的艺术高度。

20世纪30年代,鲁德海尔的占星学研究大有作为,在1936年,他出版了《人格占星学》,书中包括以荣格心理学分析典型事例和他对360个萨比恩象征的解释。萨比恩象征由360个有象征意义的形象符号组成,每一个符号都描述了黄道十二宫中的一度。

鲁德海尔搬到了新墨西哥州后,加入了一个艺术团,艺术团坐落在陶斯镇和圣达菲之间。他继续画他的半抽象画,在何塞看来,他的画美得就像一首悠扬的乐曲。他独特的钢琴演奏风格,以不寻常的方式突破了传统和弦,大有创造一种怀旧诗意之曲风的潜质。

在70年代初期,何塞出席了鲁德海尔在伯克利举办的一次音乐会,出乎何塞意料的是,鲁德海尔挥拳敲打键盘式的钢琴演奏,不仅仅是嘈杂,甚至可以说就是刺耳的噪音了。鲁德海尔认为,音乐应该返璞归真,回复到一种原始的嘶鸣状态。他诠释说,这样的演奏就是要打破旧有模式,尽管自己的音乐还没有达到画作所能达到的和谐;他的画作蕴涵象征意义,是对事物原型的抽象,他的画作充满温情、令人回味,熠熠闪亮的颜色表达出未曾见过的和谐之美。

鲁德海尔在1970年的主要哲学、形而上学和心理学著作《星空启示录》刚刚在荷兰出版。这本书对何塞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被鲁德海尔提出的主题思想打动,例如,其中的一个命题是,当意识成为一种宇宙星系的普遍现象时,演变、进化才真正开始。他描述了太阳这颗恒星对整个银河系的重要影响。鲁德海尔的研究领域宏阔,主要研究高维度视域下的完整系统占星学理论,包括银河系中恒星尺度、银河系中的生命存在、银河系里的文明等。这些内容引起了何塞的强烈共鸣。

鲁德海尔把星系演变比喻为一个巨大的仪式。他认为,在进化的下一阶段,意识将成为一种宇宙星系的普遍现象,即人类精神。

然而,这场仪式展现出的人类重生的伟大趋势,就像宇宙时间终将走向圆满一样不可阻挡。

那年末,鲁德海尔把他写的新书《新生活指南》署了名献给何塞和米里亚姆。这本书中的某些章节,写的竟是“重新评价人与地球的关系”。

何塞创建星球艺术网(1983年)的最初动机,大都来自于鲁德海尔对即将到来的新时代的艺术角色的评估。十年后,何塞写了《为过去绝望的地球人所作之行星艺术报告》(1984出版《登陆地球》一书的附录),报告中详尽论述了这一主题。

和鲁德海尔在帕罗奥图市度过了一个夏天之后,何塞、米里亚姆和乔希驱车前往位于新墨西哥州陶斯镇以北20英里的基金会。他们打算回 华盛顿州,顺路在那儿停留两周。这个基金会成立于1968年,占地约50公顷,其北、东、南均是卡森国家森林。那个时候,基金会被誉为最崇尚嬉皮公社精神的地方,也是最早的吸纳拥有不同信仰的信众隐居地之一。

《新生活指南》会因为让许多西方人获得东方的教诲,而成为一部 精神经典。傍晚,所有住在基金会的人都在一起为这本书忙碌。何塞总是盼着傍晚来临,这件事让他兴奋不已。他还欣然为该书画了黑白插图。

《新生活指南》的第一版是麻绳装订、手工印刷的,这倒是启发了何塞和米里亚姆,他们想把《曼荼罗》也弄成这样手工制作、家庭生产的书。

一天,何塞偶然听到达斯和德基在屋里正欣赏着像是很有情趣的钢琴曲。他后来知道他们听的是俄罗斯神秘主义者G.I.葛吉夫演奏的脚踏风琴的原唱片(几年后,爵士钢琴家基斯·贾勒特也录制了这几首曲子)。虽然何塞与拉姆·达斯见过面,却直到三十二年后的2003年,在三十三届的全球校园大集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