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治传播研究:理论、载体、形态、符号
49562800000019

第19章 政治传播载体———广播电视(1)

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一定范围传送声音、图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按传输方式,可分为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从传播信号看,只播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简称广播;同时播送图像和声音的,称为电视广播,简称电视。广播电视与政治向来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体现在政治传播中,广播电视与政治呈现出一种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广播电视从产生开始就介入到了政治和政治活动中,是展示政治主张和政治实力的重要舞台。随着广播电视的发展,政治呈现在公众面前的面貌不断地发生变化。

第一节 广播电视发展与政治介入

一、广播电视初创时期(1920-1928)

20世纪广播电视史的开端通常定位于1920年11月2日美国KDKA电台的开播。1920年广播正式诞生以前,已经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实验电台。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最大范围的战争,而且也引发了新闻史上规模最大的宣传战。战争的需要促进了无线电技术的发展,为广播电视的诞生做好了技术准备。一战后,各国的广播电台纷纷建立,为基础设施及传播规模层面的准备。

1.一战推动广播电视的兴起

经过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100多年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并已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在更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勃勃野心下,军备竞赛疯狂展开,局部战争频繁发动,国际政治危机、经济危机时时发生……由于当时还未出现足以遏制战争的力量,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战争的需要使无线电技术得到空前发展。

一方面,无线电通讯成为战场上的“新式武器”。一战爆发后,交战各国纷纷采取了保护本国电缆、破坏他国电缆的策略,使本国在通讯及联络上处于有利地位。同时,无线电还直接服务于战争,如用定位仪确定潜水艇和舰艇发出的无线电波位置;用无线电报指挥舰队前进的方向,进行侦察机和炮兵部队之间的联络;用电话联络指挥部和前线军队;电报成为“指挥与控制”的最重要的设备,被广泛地应用于运送武器、俘虏和士兵、管制轻轨铁道等。另一方面,无线电技术与宣传结下渊源。英德宣战后短短四小时内,英国就成功切断了德国与美国之间的电缆,这一行动被认为是“审查和宣传的首要任务,这样一来,就可支配美国人对战争的想法了”。虽然收音机的缺乏限制了广播的宣传效果,但无线电被用于宣传的可能性已得到确认。

一战后建立的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平息了各列强之间的争斗。经济发展的相对平稳,政治局势的相对平静,为广播电视传播营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速度”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心参数,传统的传播体系难以满足“瞬时”乃至“共时”传播的需要,广播电视的产生成为众望所归。

2.广播电视传播的政治功能逐渐显现

早期广播电视传播政治功能的实现可以视作一种自发行为。随着接收设备的普及,广播电视传播影响的日益扩展,对政治功能的认识逐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在美国,因为当时生产和销售无线电工业品的利润是制作和播送广播节目所无法比拟的,此时的无线电广播只是被作为信息传递的手段,而不是赢取商业利益的工具,这一时期“对广播的主要期望是文化———它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社会交往。广播被视为潜在的民主工具:‘它将填平阶级鸿沟,因为这些鸿沟极大地依赖于信息和文化机会的差异。’‘那些与美国主流文化隔绝的人将被纳入家园。

农夫、穷人、局限于家庭的人和未受教育者屡屡被提到,作为广播的主要受益者。’”20世纪20年代早期美国的广播节目主要是音乐,中期穿插一些现场访问、演说,在适当的时候安排政治演说或总统就职演说,节目的综合性被认为是最重要的。

以公营体制为主的英国,一开始便将广播视为社会控制的工具,对全国进行宣传和传播,并在批准英国广播公司的皇家赦令中明确规定:“英国广播公司是为政府利益服务的手段,而不是提供娱乐的手段。”节目除了有专门为男士和女士开办的谈话节目外,还有当时被认为是爱国主义题材的军乐队演奏。

前苏联的广播与无产阶级新政权紧密相连,成为其“可靠而迅速的通信与报道工具”。列宁更视之为“宣传、鼓动和对劳动人民进行政治、文化教育的强大工具”。对广播电视传播社会功能的认识表现出明显的政治性和阶级性。

当代殖民地国家的广播状况尤为复杂。以中国为例,既有外国人在本国创办的电台,也有自办的电台。外国侵略者把经营广播电台作为推销无线电器材的手段,调动了广播的经济潜能,并在客观上为中国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但同时也侵犯了中国的无线电主权。

这一时期世界各国的广播电视总体上处于技术准备和规模拓展时期,收音机高昂的价格限制了广播的普及。人们对广播电视传播的认知还处于蒙昧状态,政府对广播电视传播的管理也不甚严格,此时广播电视传播的政治功能有所萌芽。

二、经济萧条时期的广播电视(1929-1938)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遭受了经济危机,经济陷入萧条,但广播却渐入佳境,具有了与电影和报纸同样的地位。

1.经济危机意外促进广播电视的快速发展

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市崩溃,随之而来的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经济危机。美国失业人数激增:1930年为434万,1931年为802万,1932年达1206万,1933年将近1300万,大约占全部民用劳动力5195万的1/4。英国失业人数最高达300万,相当于劳动力的1/4。这次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严重的破坏和影响。此时的广播事业在一片萧条中却依旧兴盛,广播电视传播的许多基本问题得以解决,如管理体制、节目类型等。

在广播管理体制层面,结束了产生初期的混乱状况,代之以符合各国国情与传统的、便于实施的、各具特色的经营管理模式,如美国的商业型、英国的公营型、前苏联的完全国有型等。管理体制的确立,从总体上构建了广播电视传播的发展框架。以美国为例,在管理体制方面,美国商业性广播大举扩张,教育广播日渐萎缩,广告成为美国广播事业的基础,全国广播公司在洛克菲勒中心的主建筑上建成了超现代演播室,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则在麦迪逊大道占有一座建筑,且都在好莱坞设有演播室,以便招揽那里的表演人才。

在节目设立层面,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受众,体现出节目制作的多样化和综合性。在广播电视传播发展较快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一阶段由于经济萧条,大批演员失业,广播电台成为吸引演员的最佳场所和新型舞台;此时传播者已经认识到最大可能地吸引受众是发展广播电视传播的前提,而娱乐节目的易接纳性使之成为提高收受率的首选,因此娱乐节目空前发展,肥皂剧、情景喜剧等娱乐节目形式均相继出现,几乎诞生了所有的节目类型。不仅如此,这一时期广受欢迎的新闻广播也往往采用娱乐的报道手段,如美国1931年开办的《时代报道》即采取了戏剧化的报道形式。

2.广播电视的宣传功能日益强大

借助娱乐功能强力发挥产生的巨大效应,广播的宣传功能被逐渐认识并运用。

罗斯福总统开创的“炉边谈话”至今仍是广播史上的经典案例。

“炉边谈话”始于1932年3月12日,首次谈话的内容是有关全美银行的开关与停止营业的问题。此后,罗斯福总统在上任的9个月内,共在广播电台发表讲话20次。在他之前,社会知名人士发表演说,向来都是一本正经地站着讲的,现在美国的总统却是轻松地坐在客厅里对那些坐在自家客厅里聆听的全国人民发表讲话;罗斯福发表第一次演说后,白宫收到了50万封来信。评论员们高度赞扬罗斯福的广播技巧,称他为“真正的内行”。《纽约时报》报道说:“从来没有哪一位总统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叫人觉得这样满怀信心。”著名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称罗斯福的“炉边谈话”起到意想不到的“呼风唤雨”的作用。

广播电视传播在20世纪30年代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炉边谈话”让管理者发现了新的政治宣传手段与技巧。此时,广播和报纸的竞争加剧,尤其是在已经出现广播广告的美国。据统计,1929—1939年十年间,报纸的广告收入占全国广告总收入的百分比从54%下降为38%,广播广告收入则从4%上升到27%。

这一阶段广播创造的神话,令“靶子论”风光一时。20世纪30年代虽然处于经济萧条时期,但广播传播的宣传功能日渐明显。这一阶段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不但降低了接收设备的成本,也使广播传播更加深入人心。此时电视虽然已在英、法等少数国家出现,但在大众传播领域尚未产生较大影响,无法与运用广泛的无线电广播相抗衡。

三、二战期间的广播电视(1939-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近500年来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破坏性最大的全球性战争。广播电视因其突出的宣传功能很快成为二战中的有力武器,且宣传技巧日臻完善。

1.二战阻碍了广播电视的拓展壮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新生的电视事业是一次极大的打击。英国、法国和苏联的电视台在战争中先后停播。美国和德国的电视虽然在战争期间维持播出,但美国电视处于停滞状态;而德国的柏林电视台也在纳粹覆灭前的最后时刻被盟军炸毁。

德国对波兰的突然袭击打断了英国的电视事业。1939年9月1日,BBC中断正在播放的米老鼠动画片,开始了延续7年的停播。由于事发突然,公司甚至来不及向观众说明便直接关机,将机器都封存了起来。

战争期间,广播业界对美国电视的技术标准还在争论不休,NBC的电视播出时断时续,质量甚差。1940年,负责电讯和广播管理的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成立了一个各方均可接受的全国电视标准委员会(NTSC),以建立统一的电视标准。1941年1月,委员会提出了新的NTSC制式标准。据此,FCC规定自1941年7月1日起实施。当时美国全电子电视采用的制式是黑白颜色、525行扫描线、每秒30帧画面,图像采用调幅制,伴音采用调频制,在甚高频段播出。接着,NBC、CBS获准开始商营播出,亦即播出带有广告的常规电视节目。不到半年,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发生,战争打断了电视事业的进程。

二战使大多数国家广播电视在数量规模扩展上几近停滞。美国1939年在纽约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首次公开演示电视,同年,在通用电气公司的实验台开始经常性播出;但到1945年仍然停留在1940年的水平,仅有电视台6个,电视机不超过1万台。除纽约的电视台播放大量戏剧实况外,其余的电视台只进行象征性的运作。同期约有调幅台940个、调频台30个。英国广播公司的电视广播在二战爆发后停止播出,直到1946年恢复。虽然个别国家在电台、电视台的数量上有一定的增长,但就世界整体水平而言,二战对广播电视的规模拓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二战还推迟了调幅广播与调频广播、广播与电视之间的竞争,使广播的黄金时期得以延长。战争使“宣传”成为广播电视传播的头等大事,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广播电视传播对新技术的运用和发展。1928年调频收音机已研制成功,1940年美国成立调频电台,但调频广播的广泛兴起却是在1945年以后。电视方面,法、英、美、苏四国先后在1935年、1936年和1939年创办电视台,除美国二战时有象征性的电视播出外,其他国家几乎完全停止播出。苏联于1945年10月15日恢复定期播出,成为欧洲战后恢复最早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