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治传播研究:理论、载体、形态、符号
49562800000029

第29章 政治传播载体———新媒体(5)

1990年、1991年先后在参众两院内部设立了有线电视。一开始播出范围仅仅局限在国会议事堂之内,后来扩展到各省厅的最高领导、各政党的总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过去用录像等(VOD)方式播出的内容通过网络也可以比较方便地收看。1999年众议院有6个频道在网上开播,到2001年已经增加到14个。参议院于2005年从9个频道扩展到了13个,直播国会全部审议过程在制度上和技术上已经完全得到了保障。利用互联网直播审议过程的地方议会也在增加。首先开播的是静冈县,他们从1998年开始。现在,已经有超过30个都道府县都实施了直播。进而,到市町村层次的直播也正在增加,显然在未来会不断增加。

在西方国家中,选举中视频使用的现象也愈加突出。例如,美国著名视频网站YouTube就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选举工具。在2008年11月的美国总统大选前曾有媒体预言,此次美国总统大选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网络博弈”,各方势力将主要依赖YouTube等视频网站争取选民。事实证明,媒体所料完全正确。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在宣布竞选之时,他内容丰富的网站已经上线,他的网站设计大量利用了社交网络和互动元素,用户可以在网站上开展讨论组、自己举办筹款,观看视频等等。仅仅一周时间,奥巴马的竞选团队就在YouTube上传了超过70个视频。这些视频都很简短、草根,但都很容易引起网民的共鸣。其中一个名为“奥巴马女孩”的视频描述了一位年轻的美女歌手表达自己对奥巴马的热爱。该视频在YouTube的浏览次数超过400万次,并且多次出现在电视新闻和访谈节目中,为奥巴马增加了不少人气。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些介入形式都不是彼此隔绝的。例如网站在提供信息的同时也提供评论系统来引发讨论,而社区讨论本身也是信息的来源。

随着流媒体的盛行,无论是网站、网络社区还是个人博客中都存在大量的视频与音频文件。另外,网络媒体还与传统媒体合作进行选举活动。

第三节 新媒体对政治的影响

一、对政治信息通道的影响

1.信息通道多元化

网络媒体的多元化表现在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以及网络文化三个方面。从传播主体的角度说,理论上任何个人或机构都能成为传播的主体,这也是公众话语权回归的前提条件。在传播方式上,与传统媒体点对面的传播形式不同,网络媒体还实现了面对点、点对点、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等传播方式;同时,网络媒体全球化的特征也必然导致网络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

无论是通过网页还是电子杂志,信息的交流方式确实发生了变化。网络出现之前,政治家向选民传递信息主要是通过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方式,由于受报纸篇幅以及电视节目编排、播出时间等的限制,不可能将其所有的信息传递给民众。因此,政党和政治家是在间接地向选民传递自己的信息。由于网络不受篇幅及播出时间的限制,政治家可以通过网站、电子杂志等刊登所有相关信息,一些没有经过剪辑的信息就有了直接向选民传递的可能。这样网络所提供的信息,就起到了对报纸和电视传递不完整的信息进行补充传递的作用。这就是网络为什么经常被描述为“省略中间环节”的原因。

2.政治表达更有效

政治表达自由是伴随着人类近现代民主制度的产生而出现、并得到各国宪法和国际人权文件确认并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自由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也是民主制度得以实现和不断完善的基本条件。公民自由地表达和交流其思想,以影响和形成公众舆论和政党政策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在宪法框架下,制度性地拓展和保障公民的政治表达自由是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必要前提。政治博客的出现,为公民政治表达自由的实现提供了一条数字化的通道,公民通过博客发表政治言论,被称为互联网上的“草根革命”、“精英革命”,大有演变成参政议政、网罗民意、畅达民声新管道的趋势。

在现实生活中,作为社会个体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唯一的法律身份,人们在社会上的所作所为都将与自己的身份挂钩。而在网络空间却允许匿名的存在,一个人可以隐瞒身份,或者拥有多个不同身份,这保护了个人隐私并保障了个人话语权。

2005年我国人大、政协“两会”期间,记者、主持人纷纷开设两会博客。“人民网”的“强国博客”则于3月1日开通了“两会”博客应用服务,率先以代表委员博客、“两会”记者博客和博友博客形式,推动与会者与网民互动,一些全国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发表文章畅谈会议期间的见闻感想、提案议案或履职情况。

3.监督政治行为的有效工具

虽然网络不是一种实际的物质力量,没有权力发号施令或制定政策,但是因为网络不为资本垄断,也不受技术精英控制,因此具有大众参与的特点,从而能够充分代表民意,拥有一种无形的,道义上的权力,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网络对政府及政治人物实施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博客的技术门槛很低,任何人只要有一台电脑就可以做一名新闻人报道某些主流媒体忽略的事件,或者撰写评论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1998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性丑闻案信息来自传统媒体《新闻周刊》的记者迈克尔·艾西科夫。他原本是要将此新闻发表在《新闻周刊》上的,但被其高层扼杀。最后,这一重要政治信息被透露给德拉吉,“德拉吉报道”成为全球最有名的政治博客,博客访问量由每天900人次激增到12300人次,他本人被法新社列为“20世纪最具推动力和影响力的十大人物”之一。2002年,美国资深保守派参议员洛特因为发表种族歧视言论而备受博客们的攻击,最终洛特只好向公众道歉,并被迫放弃竞选参议院领袖一职。2003年5月,一名博客在其网站上刊登《纽约时报》内部人士的会议纪要和电子邮件,揭露记者杰森·布莱尔捏造新闻的事实,曝光《纽约时报》的造假内幕,使得该报总编辑雷恩斯被迫辞职。

4.民众更自主地获取信息

网络在民众的政治生活中扮演得更多的是信息渠道的角色。民众通过网络从政府获得信息,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向政府传达信息。在前信息化时代,由于媒体被利益集团掌控或垄断,并且传播的形式限于单向的“一对多”传播,公众无法选择自己能够获得什么信息,也无法得知信息的真实性。相对的,即便公众有质疑的声音,大众媒体也难以有效地为公众向政府传达声音。这样的政治传播并不利于构建民主的氛围。网络媒体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网络上,民众可以灵活地从众多的选项中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是使用者主导型的开放交往方式(参照第一章)。这与频道数量少,只播出日常新闻的电视和广播有本质上的不同。例如政府或者政治人物自己的网站,往往都有电子邮件地址,或者留言版。浏览网站的公众就能够通过这些渠道向政府直接传达自己的意见和信息。由此,政府与公众之间便有了沟通的渠道,这也是公众参政议政的重要途径之一。

5.政治参与新途径

无论是网页还是电子杂志,如果有意见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表达,至于这些邮件到底怎样处理,是接受邮件的政党和政治家的事情,至少这样的方式提供了双向的交流通道。在这些网络交流方式中,效果最突出的是博客。2005年9月的日本众议院第44届大选,最初人们称之为“博客选举”。据总务省调查,截止到当年的3月末,使用博客的人数已经达到330万,浏览博客的人数大约为1600万。这让自民党非常重视博客。8月25日,党本部邀请了30个博客留言者或者是阅读电子杂志或发出邮件的人。当时的自民党干事长武部勤出席了与这30个人的恳谈会。

这次恳谈会展示了自民党对博客这一迅速发展的新媒体的关心,同时也展示了自民党的新形象,其目的在于树立其改革派的形象,以期在大选中渡过难关。这种做法最终看来也许是有效的。对政治家的博客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网络上以公开的方式出现,后面浏览的人会在这个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发表看法,这样就形成了讨论,这就隐含着形成舆论中心的可能。在这一点上,博客起到了形成舆论平台的作用。

6.新媒体的负面因素

西方国家,政党网站的吸引力十分有限。而且,政党网站的访问者多是热衷于政治的人。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公众接触面相比,大量低收入、低文化程度、从事低声望职业的公众成为漏网人群。而网民阶层的扩大并非短时间能够改善的问题,因此尽管每个连上网的公众都能够方便地获取信息和表达意见并且拥有平等的机会更主动地介入政治沟通,但是网民所代表的公众阶层的狭窄制约了互联网政治沟通的广泛性,这尤其体现在越是相对弱势的公众群体越没有利用这一沟通通道的能力,互联网上民意的广泛代表性也因此受到质疑。

从西方政党对网络的应用来看,总体上,网络的互动潜力并没有被开发出来。

政党网站上的大多数交流仍然是单向的、自上而下的,而不是双向的、互动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所预测的政党与选民之间互动的增加并没有出现。西方政党争先恐后地应用网络技术,其目的是扩大政党的影响力,并不是要刺激民众对政治和政党的参与。政党的网站多用于传递信息,让选民获取政党信息,而不是加强政党与选民及本党党员之间的对话。政党并没有通过网络提供给公民与政党官员、尤其是政府官员进行公开的、双向对话的机会。

此外,即使有政党会在网上开办公开辩论论坛,但是,讨论的内容、过程、甚至参加人选都是由政党来控制的。而且大多数的网上讨论仍然属于信息咨询,并没有涉及实质性的政策讨论领域。网络并没有用于政党收集和汇总公民的需求信息,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渠道并没有因为互联网的普及而得以畅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通过网络进行政治参与所需要的财政开支是很多西方政党无力支付的。此外,政党也不愿意为其对手提供空间攻击自己,破坏自己在公众中的形象。

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媒介可以分钟甚至秒钟作为单元传播,新闻可以在瞬间发布。然而,速度、时效与准确、公正、完整之间存在反比关联,快速导致的最大风险往往是容易出错。网络媒介的实时性使其失去了对政治信息确认、核查和进一步思考的时间,也失去了对受众负责任的思考。网络等信息化媒体过于开放,但缺乏一个有效的监管。任何人只要连上互联网,都能够以虚拟身份不受约束地畅所欲言,互联网匿名性带来的放纵心理,可能导致不少网民发出不负责任的声音或者是非理性的发泄,可能导致互联网上理性的思考反而淹没在混乱之中。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中,关于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的谣言层出不穷,部分来自其对手共和党的支持者,也有纯粹因为不喜欢他而对其进行污蔑的。比如有人指责奥巴马品行不端、曾经是街头混混;并说他出生在肯尼亚,然后通过改名来的美国;也有人说奥巴马在菲律宾的时候念的是穆斯林学校,信仰伊斯兰教等等。据一家私人网站统计,传播奥巴马谣言的电子邮件数量当时竟然跃居美国网上热门谣言类邮件第二位,仅次于以电子贺卡名义传播电脑病毒的邮件数量。为此,奥巴马和他的竞选团队曾一度陷入困境,不得不专门开设一个辟谣网站进行反击。

二、对选举制度的影响

西方国家的选举政治活动与大众媒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选举政治活动中,大众媒体起到决定“公众议事日程”、影响舆论并制造政治形象的功能。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信息媒体继承了传统媒体对选举政治的作用与影响,同时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选举政治活动的模式、进程和趋势。在选举政治活动中,网络媒体已经不仅仅具有提供信息的功能,更重要的是,由于网络媒体具有受众面广、互动性强的特点,在网络空间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政治公共空间”,为选民交流、参选提供平台与场所,同时也给候选人提供了一个低投入高回报的宣传阵地。

网络媒体介入美国选举政治的里程碑事件发生在1996年。共和党候选人鲍伯·多尔(Bob Dole)完成了一件前无古人的创举,他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个人网站,并且鼓励选民访问。虽然网络首次作为选举工具介入总统选举是在4年之前的1992年,但当时网络所能做的仅仅是将与选举相关的信息,例如将演讲稿全文、广告和候选人简历等发布在网上,除此之外,并没有太多的记者和公众去关注这一现象。1996年之后,与选举相关的网站数量激增,内容也五花八门。选民对于网络媒体的关注也大幅度上升。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调查,1996年在所有网民中,有22%的人声称他们会阅读有关当年大选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