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10秒钟打造成功高手
49564800000012

第12章 成功要训练一流口才(2)

3.借用第三者的口吻赞美他人

有时,我们为了博得他人好感,往往会赞美对方一番。若由自己说出:“你看来还那么年轻”这类的话,不免有点恭维、奉承之嫌。如果换个方法来说:“你真是漂亮,难怪某某一直说你看上去总是那么年轻!”可想而知,对方必然会很高兴。而且没有阿谀之嫌。

因为在一般人的观念中,总认为“第三者”所说的话是比较公正、实在的。因此,以“第三者”的口吻来赞美,更能得到对方的好感和信任。

也可以在背后赞美对方,如果当面赞扬一个人,有时反而会使他感到虚假,或者会疑心你不是诚心的。一般来说,间接的赞扬无论是在大众场合或在个别场合,都能传到本人耳中,这样做不仅能达到赞扬的目的,还能使对方感到你对他的赞扬是真诚的。

4.赞扬须热情

有的时候,我们称赞别人会让人觉得我们不够热情、漫不经心。如:“你这篇文章写得蛮好的。”“你这件衣服很好看。”“你的歌唱得不错。”这种缺乏热诚的空洞的称赞并不能使对方感到高兴,有时甚至会由于你的敷衍而引起对方的反感和不满。

如果把以上这些话改成:“这篇文章写得很好,特别是后面一个问题十分有新意。”“你这件衣服很好看,这种款式很适合你的年龄。”“你的歌唱很不错,不熟悉你的人没准还以为你是专业演员哩。”这些话比空洞的赞扬显然更有吸引力。

5.把赞美用于鼓励

用赞美来鼓励人,能增强人的自尊心。如果想让一个人经常努力地把事情干好,首要的是激起他的自尊心。有些人因第一次干某种事情,干得不好。你应该怎样说他呢?不管他有多大的毛病,你应该说:“第一次有这样的成绩就不错了。”对第一次登台、第一次比赛、第一次写文章、第一次……的人,你这种赞扬会让人深深地记一辈子。

6.赞美还要注意适度

适度的赞美会令对方感到欣慰和振奋;过度的恭维、空洞的奉承,或者频率过多,都会令对方感到不舒服,甚至让人感到难堪、肉麻,结果令人讨厌,适得其反。

赞美还要注意用恰当的方式,赞美方式?穴方法?雪大体有下面几种:

?穴1?雪对比性的赞美。就是把被赞美的对象和其他对象比较,以突出其优点。常用“比××更……”或“在××中最……”等句式表示。俗语说:“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对比性赞美给人一个很具体的感觉。但也正因为如此,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它会产生一个负面,从而容易引起人际关系中的矛盾。所以在比较时就不应该用贬低来代替赞美。

两个学生各拿着自己画的一幅画请老师评价。老师如果对甲说:“你画得不如他。”乙也许比较得意,而甲心中一定不悦,不如对乙说:“你画得比他还要好。”乙固然很高兴,甲也不至于太扫兴。

?穴2?雪断语性的赞美。就是给被赞美者一个总结性的良好评价,语气要以肯定判断的形式表示。实际上,对别人的工作进行肯定就是一种赞美。但是这种赞美由于是较为全面的、总结性的评价,所以容易流于抽象,与赞美的具体性产生矛盾。赞美者也会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所以它经常和其它的方法结合在一起综合使用。

?穴3?雪感受性的赞美。就是赞美者就赞美对象的某一点表示出自己的良好感受。也体现了赞美的具体性,因为它陈述的只是赞美的感受,不受其他条件的限制,所以这种形式能充分发挥其赞美的优势。要实施这种赞美有两个步骤:一是把被赞美者值得肯定的优点“挑”出来;二是让被赞美者知道你对他的优点很满意。这样,赞美的作用就自然产生,而且使人信服。

5怎样说服别人

当你与别人交谈的时候,不要先讨论你不同意的事,要先强调——而且不停地强调——你所同意的事。因为你们都在为同一结论而努力,所以你们的相异之处只是方法,而不是目的。

卡耐基说过,要说服别人,让对方在一开始就说“是,是的”。假如可能的话,最好让你的对手没有机会说“不”。

根据哈理奥维屈博士的说法,“不”的反应是最难克服的障碍。当你说了一个“不”字之后,你那本性的自尊就会迫使你继续坚持下去。虽然以后,你也许发现这样的回答有待考虑,但是,你的自尊往哪里摆呀?一旦说了“不”,你就发觉自己很难再摆脱。所以,如何让对方一开始就朝着肯定的方向作出反应,这对双方的结果是很重要的。

懂得说话技巧的人,会在一开始就得到许多“是”的答复。这可以引导对方进入肯定的方向,好像撞球一样,原先你打的是一个方向,只要稍有偏差,等球碰回来的时候,就完全与你期待的方向相反了。

“是”的反应其实是一种很简单的技术,却为大多数人所忽略。也许有些人以为,在一开始便提出相反的意见,这样不正好可以显示出自己的重要和自己多么有主见吗?但事实并非如此,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是”反应的技术很有用处。詹姆斯艾伯森是格林威治储蓄银行的一名出纳,他就是采用这种办法挽回了一位差点失去的顾客。

“有一个年轻人走进来要开个户头,”艾伯森先生说道,“我递给他几份表格让他填写,但他拒绝填写有些方面的资料。”

“在我没有学习人际关系课程以前,我一定会告诉这个客户,假如他拒绝向银行提供一份完整的个人资料,我们是很难给他开户的。”

“但今天早上,我突然想,最好不要谈及银行需要什么,而是顾客需要什么。所以我决定一开始就先诱使他回答‘是,是的’。于是,我先同意他的观点,告诉他,那些他所拒绝回答的资料,其实并不是非写不可。”

“但是,”我又说,“假定你碰到意外,是不是愿意银行把钱转给你所指定的亲人?”

“‘是的,当然愿意。’他回答。”

“‘那么,你是不是认为应该把这位亲人的名字告诉我们,以便我们届时可以依照你的意思处理,而不致出错或拖延?”

“‘是的。’他再度回答。”

“年轻人的态度已经缓和下来,知道这些资料并非仅为银行而留,而是为了他个人的利益。所以,最后他不仅填下了所有资料,而且在我的建议下,开了一个信托账户,指定他母亲为法定受益人。当然,他也回答了所有与他母亲有关的资料。”

“由于一开始就让他回答‘是,是的’,这样反而使他忘了原本存在的问题,而高高兴兴地去做我建议的所有事情。”

加州奥克兰的爱迪史诺先生也谈到他如何成为一家商店的主顾。只因那位店主也让他做了“是”反应。

爱迪对弓箭狩猎很有兴趣,因而花了不少钱去添购器材和装备。

一天,他的哥哥来访,建议他改用租的器材和装备,于是爱迪到他常常去的店里询问。但是店员说明他们并不对外租借弓箭。于是爱迪又打电话到另一家店里询问,以下是爱迪的叙述:

“有位愉快的男士接电话。他听过我的询问之后,表示非常遗憾,因为他们店里已不做这种服务了。然后他问我,是否以前向店里租借过。我回答:‘是的,在好几年以前。’他提醒我,那时一把弓的租金是否在25美元到30美元之间。我又回答:‘是的。’接着,他问我是不是个喜欢节约的人,我当然回答‘是的。’接着,他解释道,他们正好有一套弓箭在贱价销售,包括所有小装备,总价才30多美元。那就是说,我只需多付几美元便可不需租借,就有整套的器材。他还解释,这就是他们店里不再办理租借的缘故。因为那样太划不来了。后来,我当然买下了那套器材,并且还买了额外的其他东西。从此以后,我成了他们店里的常客。”

苏格拉底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改变了人类的思考方式。在2400年后的今天,大家仍尊他为最具智慧的说服者,他对这个纷争的世界影响很大。

他的秘诀是什么?他指出别人的错处吗?当然不是。他的方法现在被称为“苏格拉底法则”,也就是我们提到的“是”反应技巧。他问些对方同意的问题,然后渐渐引导对方进入设定的方向。对方只好继续不断地回答“是”。等到对方觉察时,你已得到设定的结论了。

所以,下次说服别人的时候,请记住苏格拉底的这一有效的法则,问些温和的问题——一些引发别人作出“是”反应的问题。

6适度使用肢体语言

人们在说话时,除了运用自然有声语言之外,还需要借助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等非语言的手段来帮助和加强表达。人们习惯于将表情、手势、体姿等这些辅助表意手段总称为肢体语言。当然,要完成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的任务,应以自然有声语言为主,肢体语言只起强调、补充、修饰和渲染的作用。但在某种特殊情况下,肢体语言不但可以单独使用,甚至还可以表达出自然有声语言难以表达的思想感情,直接代替自然有声语言。

肢体语言是流动性的形体动作,是一种伴随着自然有声语言并实现其交际功能的辅助性无声语言。肢体语言不同于人们平日的一般动作,一般动作是人人都有的常态,只是全身或躯体某一部分的功能性活动,既无表意功能,又不传递信息,故不属于肢体语言的范畴。

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从视觉渠道获得的外部世界的信息约占总信息量的80%。人的大脑分成左右两个半球,左脑控制右侧肌体的感觉和运动,具有逻辑思维功能,专门接收有声语言的信息,即逻辑信息;右脑控制左侧肌体的感觉和运动,具有形象思维功能,专门接收非有声语言的信息,即形象信息。人在交谈过程中,听觉侧重接收有声语言的信息,视觉侧重接收肢体语言的信息。如果大脑两半球和听、视觉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就能更好地传输与理解发出和接收到的信息,包括感情因素在内。

肢体语言的出现要比自然有声语言早得多。可以说,有了人类,也就有了肢体语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曾是人类主要的交谈工具,只是在人类产生了有声语言和文字之后,它才降到了辅助的地位。然而,人们对肢体语言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研究,还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情。近30余年来,西方一些人类学家、语言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行为学家对人类体态语言的潜心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而使人们认识到肢体语言也是表义的符号体系,它在人类交谈中有着不可取消和替代的地位。作为一种信息载体,我们决不可低估和忽视肢体语言的作用。肢体语言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个特点:使用的广泛性

肢体语言的使用简便快捷、灵活自由。只要人们张口说话,都会有意或无意地运用肢体语言来传情达意,交流信息。有时肢体语言甚至先于自然有声语言在口才表达接受者的心目中形成第一视觉形象,直接影响自然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有时说话人在不开口的情况下,单纯运用肢体语言,也能传达一定的信息。在人类的交谈活动中,没有只运用自然有声语言而不运用肢体语言的。它总是与自然有声语言配合默契,协调一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有时是下意识地协调配合,有时是有意识地自觉协调配合。肢体语言在人类交际活动中使用频率之高、范围之广,是任何一种其他语言信息沟通辅助手段所不能及的。

第二个特点:表达的直观性

有声语言直接诉诸于人的听觉器官,不具有视觉的形象可感性;而肢体语言则不同,它以灵活多变的表情、动作、体姿构成一定的人体图像来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直接诉诸于人的视觉器官,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如形容物体的大小,用手势来比划,对某一事物表示赞成或反对,采用点头或摇头的方式等,就具有鲜明的形象直观性。它的表意功能有时直截了当,有时又给人们的心理产生某种暗示,对方大多能心领神会,因而它较“世界语”的通用面还要广,甚至连聋哑人都可以理解。

第三个特点:交谈中的对应性

肢体语言不但要与有声语言协调配合,而且交谈双方,要协调配合,双向交流,才能达到交谈的目的。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霍尔曾指出这种人类交际的常见现象:一个人倾听别人说话时,总会望着对方的脸,尤其是他的眼睛;为了表示注意,听话者会轻轻地点头,或者说“嗯”、“是的”;如果哪句话他深表赞同,点头就点得很深;如果感到怀疑,他就会扬起或皱起眉头来,或者嘴角向下拉;要是不想再听下去,就会将身子挪一挪,把腿伸一伸,或者移开视线,不再注视说话人等等。以上说的种种现象,正是对应性的表现。如果某人在说话时运用了各种肢体语言,而对方却视而不见,没有对应性的反应,那是无法达到预期的交谈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