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2012年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蓝皮书
49571300000017

第17章 移民迁出地与迁入地农户生计策略的实证分析

宁夏大学宁夏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何彤慧、戴海龙

一、引言

生计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解决农村发展领域中的农村扶贫、社区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等问题的研究和实践才出现的学术名词[1],由于兴趣和研究目标的不同,不同学者对生计概念的解释存在差异,但简言之,生计指得就是人们谋生的方式。

生计策略可以定义为农户及其成员为达到生计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或做出的选择,包括生产活动、投资策略、生育安排、家庭劳动力和资源配置等,这个特定选择是基于资产状况、机会认知以及活动者本身的愿望[2]。当自然环境、资源、市场、政策以及农户自身的资产、能力发生改变时,农户为了提高生计水平,将主动或被动地改变自身生计选择。生计选择的变化,反映了农户能力和资产以及谋生所需活动之间的结合。在不同的资源、环境状况下,生计活动呈现多样性,并且相互结合起来呈现出不同的生计策略[3]。

对比分析迁出地与迁入地的移民生计方式和生计策略,可以发现移民工程中的诸多问题,可以为区域移民成败提供评价依据,为完善移民政策以及改善移民区农户生计提供科学支撑。

二、研究方法及研究区域

本研究选取的移民迁出地为宁夏西吉县平峰镇,迁入地为西吉县移民相对集中的永宁县闽宁镇和银川市南梁农场,采用重点人群调查访谈和农户问卷调查进行迁入地和迁出地农户生计调研。先后对两地十余名村干部和农村老人通地访谈咨询提取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设计和修改问卷,共收集了2镇300多个农户的有信息。并运用定性加定量的方法比较迁出地与迁入地农户生计选择,以及影响农户生计选择的生态资源、环境、政策等因素,并探寻迁出地与迁入地农户生计存在的问题及其针对其问题的解决与调适措施。

宁夏西吉县平峰镇在西吉县城西南42km,属黄土丘陵区,海拔高度在1697~2633m之间,为宁夏西吉县主要移民迁出地[4]。平峰镇镇域面积19.949k平方米,2010年底总人口52196人,农业人口49064人,占总人口的93%,农民人均纯收入2320元。宁夏永宁县闽宁镇位于银川平原的贺兰山东麓洪积冲积平原交接地带,距银川市4km,平均海拔高度1178~1130m[5],镇域面积50.138k平方米,2010年人口21013人,户数5438户,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闽宁镇是宁夏移民迁入地集中的地区之一,移民主要来自西吉县和海原县,其中西吉县平峰镇迁往闽宁镇的农户多达400多户,1000多人,是平峰镇主要的农户迁入地之一。

三、移民迁出地和迁入地农户的主要生计方式

1.种植业

种植业对于宁夏移民迁出地和迁入地,都是农户首选的生计方式,也是农户目前主要的生计活动之一。在移民迁出地调查的145户农户中,从事种植业的农户占样本量的90.3%;不从事种植业的农户总共有15户,占样本量的9.7%。同时,由于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以及灌溉不变,农户主要种植低产耐旱的小麦、马铃薯、玉米、糜子、谷子等,再加上土壤贫瘠、耕地坡度陡,水土流失严重,种植产量低,收益小。在移民迁入地调查的165户农户中,从事种植业的农户占样本量的84.8%;不从事种植的农户总共有25户,占样本量的15.2%。农户主要种植相对耐旱的玉米、小麦等。

2.畜牧养殖业

养殖业是宁夏移民迁出地和迁入地农户重要的生计方式,在移民迁出地145户农户中,有127户从事家庭畜禽养殖,占样本总数的85.6%。养殖的家禽主要包括牛、羊、猪、鸡等。其中,养羊在10只以上的农户就有25户。在移民迁入地165户农户中,有113户农户从事家庭畜禽养殖,占样本总数的68.5%。养殖的家禽主要包括牛、羊、鸡等。其中,养牛的农户居多。移民迁出地农户饲大牲畜主要作为农业生产资料,通常情况下不会出售;饲养羊及家禽主要是用于家庭消费和出售。移民迁入地农户以养牛和养鸡为主,专业化程度较高。迁入地农户耕地基本都是机械耕作,耕地不需要牲畜,但由于人多地少,养殖成为增收的重要手段。在政府政策和资金扶持下,迁入地养殖营户呈持续增长趋势。

3.劳务经济

无论是移民迁出地还是迁入地,打工是农户的“铁杆庄稼”,在我们调查中,迁出地145户农户中,家庭有劳动力从事务工的占样本量79.1%,迁入地占样本量的89.4%。打工收入成为大多农户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通过打工,有效地转移家庭剩余劳动力,将人力资本转化为金融资本。移民迁出地和迁入地农户外出务工劳动力主要以男性为主,移民迁出地男性打工占打工农户样本量的77.8%,迁入地男性占样本量71.3%。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移民迁入地许多妇女在农闲时参加短工工作,比如农田锄草、林果采摘等雇工。

4.其它生计活动

迁出地和迁入地农户除了以上生计活动外,还从事经营活动,如开小商店、收购马铃薯、贩卖牲畜、个体运输等。这类生计活动一般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要求较高,也需要较多的投入,其收益也远远高于务农。

四、移民迁出地和迁入地农户生计策略对比分析

1.农户生计策略类型

生计策略也是多种生计方式的组合。根据移民迁出地和迁入地农户现有生计方式、农户劳动力投入方向以及农户收入主要来源,可以将农户的生计策略划分为5种类型:①纯农业型、②农业主导型、③农工兼具型、④非农主导型、⑤非农业型。

对移民迁出地和迁入地农户的生计策略类型分析可以看出,移民迁出地的生计策略构成是以农工兼具型为主,非农主导型为辅,农业主导型、非农型、纯农型并存;而迁出地的生计策略构成则是以非农主导型为主,农工兼具型主辅,非农型和农业主导型再次,纯农型极少。这种差异的形成是移民迁出地和迁入地之间产业区位、生产条件、政策导向、市场需求、农民年年龄结构与综合素质等等,多方面的内在和外在因素所决定的。

2.不同生计策略类型农户的生计特征

(1)纯农户

纯农户家庭劳动力主要从事种植或养殖业生产,这部分收入是家庭收入的唯一来源。在移民迁出地145户农户中,纯农户有13户,户均耕地面积3.97亩,户均3.77人,户主平均年龄52.4岁。其中3户是由于疾病,家庭没有外出务工劳动力,家庭年收入非常低。迁入地165户农户中,纯农户9户,户均人口4.22人,户主平均年龄47.2岁。这类农户一般由于疾病、年老、重大灾祸等导致家庭劳动力不足,只能从事单一的农业劳动。纯农户由于生计方式单一和粮食种植的劳动附加值低,无论移民迁出地还是迁入地,收入都比较低,因此这类农户普遍生活困难。

(2)农业主导型

农业主导型主指农户家庭劳动力主要投入到种植、养植业,同时兼有临时务工或经商(非自产自销),但农林牧收入是家庭的主要收入。迁出地145户农户中,农业主导型有18户,人均耕地面积4.46亩,户均4.06人。他们大多拥有的耕地或林(草)较多,他们生计活动除了种植业外,还从事养殖业,大多以养羊和养牛为主,也在农闲季节做外出务工。移民迁入地165户农户中,农业主导型农户22户,占样本量的13.3%,他们主要以林果业、种植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也有少量务工收入。农业主导型农户无论在移民迁出地还是迁入地,均反映收入状况基本能够维持家庭的正常开支,但应对重大事件——如疾病、红白事、子女外出求学等,尚有压力。

(3)农工兼具型

农工兼具型农户是宁夏移民迁出地和迁入地大部分农户的生计策略,农户采取亦农亦工的兼业方式维持生计。农工兼具型农户在农闲时家庭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农忙时则返家从事农业生产。在移民迁出地调查的145户农户中,农工兼具型的农户总共68户,占样本量的46.9%,户均4.72人,户主平均年龄45.7。移民迁出地165户农户中,农工兼具型占样本量的21.2%,户均4.77人,户主平均年龄41.6岁。无论在移民迁出地还是迁入地,这类农户的家庭收入、家庭劳动力素质、拥有的固定资产和物质生活条件等都比前两类有很大优势,往往也有更多的社会关系和信息来源,在生计选择上有较大的灵活性。

(4)非农业主导型

非农主导型农户非农业收入——如务工、务商等收入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家庭劳动力主要投入到非农业生产活动中。在移民迁出地的145户农户中,非农业主导型的农户32户,占22.1%,户均人口4.41,户主平均年龄41.5岁。迁入地非农主导型农户65户,占样本量的39.4%,户均4.29人,户主平均年龄39.5岁。该类型的农户年龄结构普遍较低,尤其是迁入地更加明显,户均人口数与前面各类没有显著差别,收入和物质资本状况与农工兼具型相当。

(5)非农型

非农型农户是将家庭劳动力主要投入到非农业生产中,非农业收入是其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移民迁出地145户农户中,非农型农户14户,占样本量的9.7%,家庭人均人口3.93,户主平均年龄38.6岁;移民迁入地165户农户中,非农型农户34户,占样本量的20.6%,户均4.15人,户主平均年龄37.1岁。移民迁出地和迁入地相比较,迁入地的非农型农户比例比迁出地多出一倍以上,生活水平比非农主导型又有所提高,虽然两地该类农户均为离土不离乡,但比较起来,迁入地比迁出地农户的物质资本情况更优越一些,住房条件和出行条件更好。

3.不同生计策略类型农户生计条件综合评价

将农户调查表采集的土地和耕地资源信息、住房及固定资产信息、劳动力数量质量信息、社会文明与公共关系信息、信贷金融等方面的信息等按程度赋值并进行标准化后,即得到农户生计条件的半定量统计结果[6]。

移民迁出地农户通常都有较好的社会条件,一般的物质条件和人口条件,较差的自然条件和金融条件。迁出地不同生计策略类型的农户虽然总体生计条件比较接近,但是比较而言却有所差异,其中非农主导型农户各方面的生计条件配合良好,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农业主导型次之;纯农型农户主要的短板是金融条件和劳动力;农工兼具型农户往往有最好的物质条件和人口结构。

移民迁入地农户一般都有比较好的物质和社会条侏,土地虽有灌溉条件但量少土质差,人口结构情况和金融条件参差不齐。虽然迁入地不同生计策略类型的农户的生计条件总体也比较相象,但是差异要比迁出地更大一些。例如农工兼具型农户往往有最好的社会资源和人口条件,物质生活条件也不差,是迁入地最佳生计策略类型,但是其土地条件较差,金融资本不足;农业主导型农户可以拥有较好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但是其他生计资源不占优势;非农主导型农户各项生计资源居于中等;非农型农户的短板在于劳动力数量少和缺乏耕地;纯农型农户缺钱的同时也得不到金融渠道的支持。等等。

生计多样化是提高生活水平和稳定家庭收入的重要途径。上述5种生计策略类型中,非农型、纯农型可以视为单一生计策略,而其他3种,即农工兼具型、非农主导型、农业主导型都属于多样化生计策略。宁夏移民迁出地的迁入地农户都比较自觉地选择多样化的生计策略,其中迁出地选择多样化生计策略的占了81.4%,迁入地占到79.4%,略微偏低,因为差值在统计误差允许范围内,只能说明迁出地与迁入地有多样化生计选择的农户比例相当。但在有单一化生计策略的农户中,迁出地非农型和纯农型比例相近,而迁入地非农型比例远远高于纯农型。

五、结语

通过对宁夏移民迁出地和迁入的农户生计方式、生计策略与生计条件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移民农户的确是以主动调适的方式来应对移民活动带来的自然环境、资源、市场、政策等的变化,但是调适的力度并不是很大,往往与他们居住在老家的亲戚朋友一样,是以生计的多样化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由于移出地整体物质条件和金融条件较好,给了多样化生计模式更多的机会,因此,迁入地采取多样化生计策略的农户往往比迁出地的类似农户更为成功。单一化生计策略的农户无论在迁出地还是迁入地,大多是身不由已的选择,相较而言,迁入地比迁出地的生计条件有较大改善,打破单一生计模式的机会较多。但是从宁夏乃至全国多种农户致富的生计策略来看,专业化、规模化的生计方式使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走入市场,而只有走入市场才容易致富[7]。由此可以做出如下判断:宁夏移民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生计方式和策略,都还是最基本的脱贫型策略,由目前的脱贫型生计模式到致富型生计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李斌,李小云,左停.农村发展中的生计途径研究与,实践.农业技术经济,2004(4).

[2]左停,王智杰.穷人生计策略变迁理论及其对转型期中国反贫困之启示.贵州社会科学.2011(9).

[3]苏芳,蒲欣冬.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关系研究---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6).

[4]马福莲,妥风存:西吉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措施。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1).

[5]马小平.人类学视野下生态移民的文化变迁——基于宁夏永宁县闽宁镇移民社区的调查研究。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9年3月.

[6]齐岳,何建国.2011年宁夏中南部生态移民蓝皮书.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

[7]杨丹,刘自敏.农民经济组织、农业专业化和农村经济增长——来自中国2445个村庄的证据.社会科学战线,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