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身处“庐山中”,但也要“识庐山真面目”。即使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欧美国家,知识界批判资本主义的声音也从没有停止过,而马克思主义始终都是西方学者用以研究当代社会的有力武器。但是,表面上的物质繁荣常常蒙蔽了大众的眼睛。然而,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西方国家批判资本主义的声浪再次冲破象牙塔,引起社会各界的深切关注。
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近几年来,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大量论著充斥于美国舆论界,其中有两部著作特别值得注意:理查德·波斯纳的《资本主义的失败:○八危机与经济萧条的降临》和罗伯特·J.巴伯拉的《资本主义的代价:熊彼特、明斯基模式下的未来经济增长之道》。
美国著名法学家、联邦法官理查德·波斯纳曾是美国自由市场经济的支持者,但他同时身兼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法学教授,基于对美国经济问题长期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他提出了自己的结论。在新作《资本主义的失败:○八危机与经济萧条的降临》一书中,波斯纳明确指出,这场经济危机是因为所有投资者和决策者的认真工作态度所导致的。波纳斯认为,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前,无论是美国经济政策的最高决策人,还是每天面对市场的直接运作者,每个人都严格恪守着自己工作的准则。波纳斯在书中写道:“他们既不是骗子也不是傻瓜,他们所犯的错误是制度性的错误,他们所犯的错误正是由我们金融系统的本质所决定的,而低利率和缺乏市场监控等外在因素恰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009年与2010年之交,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罗伯特·J.巴伯拉发表了一部新作《资本主义的代价:熊彼特、明斯基模式下的未来经济增长之道》。作为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派的代表人物,巴伯拉教授也清醒地认识到,不能把这场经济危机的爆发归咎为某些个人的责任,而是要从西方资本主义现行经济制度中寻找原因。巴伯拉说:“并不是说我们相信的这些人大错特错,而是我们信奉的这个经济模式很有问题。2008年发生的事情明确显示:把自由市场原则奉为至尊法宝,结果就是走进灾难了。”
巴伯拉试图用最简单的定义说明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存在的致命弊病,那就是:“长期的经济繁荣误导投资者豪赌一把,而众多冒险者可以把无数小失误积累成一场大祸。”巴伯拉虽然对冒险投机的投资者们网开一面,但对美联储两任主席格林斯潘和伯南克却大加批评。他认为,作为经济政策的最高决策者,对市场上涨所作的应对措施要和市场回落时所作的措施同样迅猛,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巴伯拉同时坚信:“2008年的浩劫绝不证明我们应该向左转,因为这些冒险家们同样也是自由市场经济发动机的重要推动者。”可以看出,巴伯拉同样没有摆脱西方经济学家的共同局限:虽然发现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问题,他们却拿不出更为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来。
共产主义的“幽灵”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马克思的名字从没远离过西方公众的视野。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再次掀起阅读马克思著作的热潮,有关马克思作品的出版一波接着一波。
2008年正值《共产党宣言》诞辰160周年,美国克里特斯贝斯出版社隆重再版这一经典著作,开启了马克思著作畅销的热潮。紧接着,《资本论》成为2009年、2010年西方媒体的热门话题,欧洲媒体传出记者发现法国总统萨科齐、德国财政部长施泰因布吕克阅读《资本论》的消息,甚至还有报道说罗马天主教皇本笃十六世也称赞《资本论》“分析得深刻”。在马克思的故乡德国,《资本论》的销售屡攀新高,销量从每月的十几套涨到数百套。出版社经理卓恩·舒特拉姆波夫告诉路透社记者:“银行家和公司经理们都在认真阅读《资本论》,因为大家想弄清楚最近几年发生的事情。”
世界最大出版社之一的企鹅出版社(集团),推出了《卡尔·马克思新闻作品选集》。出版社在介绍中写道:“这本全新的选集涵盖了马克思笔下关于阶级问题和世界形势的大量主题,他对于19世纪的深刻洞察表现了他的社会良知,而这种良知直到今天仍能给我们以启示。”书中包括马克思自1852年到1861年间住在伦敦时为当时世界销量最大的《纽约论坛报》撰写的大量文章,涉及当时英国的政治经济现状、社会贫困问题、美国贩奴交易、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主义者的斗争等各种题材。最引人注目的是,该选集在显著位置收集了马克思撰写的9篇关于中国的文章,文章揭露了英国殖民侵略者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对中国人民实施的暴行。
在西方再版马克思著作的热潮中,美国的斯德林出版社也不甘示弱,在2010年推出了美国著名马克思研究学者彼得·辛格撰写的《马克思传略》。这本书共分10个章节,讲述了马克思的人生经历和学说理论,作者在前言中说:“在过去两个世纪里,马克思犹如一位世俗的上帝,他的作品就是真理和权威的源泉。”这本书一问世,就得到西方评论界的称赞,美国著名学者、旧金山大学教授彼得·麦肯威尔盛赞此书“简要、清晰、出色地概括了马克思的生平和学说,代表当今世界对于马克思研究的最新成果,而且对于受传者的评价非常客观、公正”。
鼓动无产阶级革命
无论在生前还是身后,另一位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似乎总被马克思的身影所遮盖。此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中,英国作家特里斯特拉姆·亨特推出了《马克思的大将:弗雷德里希·恩格斯的革命生活》。
此书厚达430页,详细记载了恩格斯革命生涯的全部历程。作者亨特为写此书,查阅和走访了许多与恩格斯有关的资料和地点,包括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个偏僻小城——恩格斯城。大量以前不为人知的恩格斯的生活细节被公之于世,其中两个方面获得评论界的肯定。
全书通过对恩格斯打猎、品酒、阅读文学等生活细节的详细描写,展示了恩格斯对其恋人、爱尔兰贫民的女儿玛丽·彭斯的真挚情感。当然,书中对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友情着墨最多,真实反映了这两个巴黎街头的毛头小伙子怎样一步一步缔结出两个伟大革命者的真挚友情,形成“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友谊”。同样,恩格斯对马克思的友爱还反映在他对马克思子女的关怀上。马克思逝世后很久,年事已高的恩格斯还精心安排着马克思后代的生活。在亨特的传记中,恩格斯已经从传统形象中的马克思的助手,还原成一个真实的、以自己的全部生命和满腔激情帮助马克思创立革命学说的人。
亨特的这本恩格斯新传揭示:没有恩格斯,很可能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核心理论,没有后来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世界的改天换地的影响。
(雪莲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