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辽阔天空,啦啦啦飞向遥远群星,来吧,阿童木,爱科学的好少年……”就如同这首人们熟悉的旋律一样,在日本浩如烟海的动漫作品中,阿童木是少数脍炙人口并具有强大而持久影响力的代表。1951年阿童木诞生在著名漫画大师手冢治虫笔下,1963年被改编为电视版动画片在世界各地播放,它还作为第一部TV版长篇译制动画片在中国内地电视台引进播出并引起轰动。然而在30年后,当这个形象以3D电影的形式,并经过4.4亿元的投入制作重新归来时,并没有像一阵狂风一样席卷中国乃至全球的电影市场。和全球总开支8.2亿元相比,1.9亿元的总收入让《阿童木》遭遇滑铁卢。更为惨痛的是,制作方香港意马动画工作室因为此片的巨额亏损导致股价大跌而宣布清盘。《阿童木》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的票房收入?影片本身究竟存在哪些问题?这又反映了目前中国动画产业的哪些通病?
创作环节:创意不可简单模仿
从剧作角度上看,“阿童木”这一角色由素有“漫画之神”和“动画之父”称号的日本漫画大师手冢治虫于20世纪50年代初创作,旋即风靡全球,于几十年间先后3次获得动画电视剧集大奖,更成为最高身价的特许权商品,因而其原著本身是具有绝对的吸引力并能很大程度上为电影改编加分的。然而电影版《阿童木》却被许多媒体评价为“好莱坞超能英雄成长史”——它颠覆了30年前那个“科学好少年”阿童木的经典形象。也有报道称,这部电影让你似曾相识,它可能是《超人前传》,可能是动画版《钢铁侠》,可能是Q版《变形金刚》……总之,这个阿童木可以是好莱坞“英雄”中的任何一个,但就不是你记忆之中的阿童木。《阿童木》的电影效果或许可以用《达拉斯晨报》的评价来概括:“爸爸妈妈们,在带孩子们看这部电影时,你一定要坚持别睡过去。”今天的“阿童木”或许已经失去了30年前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只是一个有着3D面庞的符号,而其动人的核心却已经荡然无存。经过好莱坞的模式化生产,这个“混血”的阿童木早已面目全非了。
事实上,电影只是简单复制了“阿童木”这一角色的外壳,而却过滤掉了原作最核心的内容和思想——手冢治虫贯穿于连环漫画和动画片《阿童木》中的那些思考,例如“机器人的人权”、“机器人会不会取代人类”之类。与那些将机器人简单当做“超人”的庸俗科幻读物截然不同,漫画和动画《阿童木》将“机器”与“人”之间的矛盾和依存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电影中,阿童木的身份焦虑变得喜剧化了,他的蜕变过程同“蜘蛛侠”、“钢铁侠”、“蝙蝠侠”并无差别,他注定就是人类的“英雄”。
对于今天的中国动画而言,在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创意和研发的力量仍然较为薄弱。在视觉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动画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远得多。动画语言成为时下的流行词汇,动画角色成为偶像,动画道具、动画音乐等等都成为人们娱乐消费的方式。而在动画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创意更决定着动画作品的生命与灵魂。
长期以来,“缺少创意”一直被视为中国动画的通病。“创意”的前提首先是符合动画艺术的生产规律和市场规律,既要充满艺术的感染力,符合人们的审美接受力,同时又要具有娱乐性和戏剧冲突的感染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创新性的、独创性的思想、意图、理念、构思、设计”等。就“创意”的外延来说,还包括传输渠道的创新、表象形式的创新、资本经营的创新、营销方式的创新以及资源整合的创新和技术应用的创新等许多方面,因而,我们不能对“创意”的问题理解简单化和应用片面化。
技术环节:计算机只是手段
电影《阿童木》运用全新3D技术打造,力求以精致、华丽的视觉画面效果重现风靡几十年的经典动画形象。可以说《阿童木》在技术环节上已经足以达到国际水准,不论是在与“终极战士”令人心惊胆战的激烈战斗,还是在角斗场以寡敌众击败各种机器人斗士,又或是在与机器人军团展开的空中大战中,阿童木的“十万马力”在影片中均通过技术表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技术的出色运用依然没能为《阿童木》带来票房上的相应出众。应对数字时代的技术更迭浪潮,动画文化的传播被赋予了新的载体和形态。一方面,数字化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动画文化的广泛传播。数字化的发展引起当代社会主流传媒形式的变化,而主流传媒形式的变化则引起了原有艺术生态格局的全面变化。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传播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激光技术等高科技的发展,这些科技也被广泛运用于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之中。
在文化领域掀起的新科技革命的旋风,已经导致新兴文化形态的崛起和传统文化形态的更新。然而,尽管技术的升级不断为动画产业的发展带来更为炫目的曙光,但有一点仍需要强调,对于视觉效果日趋成熟和炫目的动画作品未来的发展来说,新技术只是手段,并不能保证产业的永恒。正如电影《阿凡达》的导演卡梅隆所说:“即使特效技术再发达,也只是工具箱中的一件工具,希望3D技术能重新燃起人们对影院的热情,促使他们在银幕前而不是在自己的iPhone手机上观看精彩影片。”
文化艺术的兴盛或者消亡并非简单地用新技术就能左右,先进的传播手段、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优势以及广泛的受众都是产业的温床,而艺术的本性、文化的滋润始终是产业的灵魂。在技术浪潮下,中国第一部三维动画电影《魔比斯环》在万众瞩目中诞生,却又在票房惨淡中退场。这除了说明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之外,更引发人们在深层次上的思考,即动画市场的成功是基于创意基础上的一套组合拳。
事实上,对于今天的动画市场来说,尤其是对于每一部带有许多新技术看点的动画作品而言,影评人对其褒贬不一,评论的重点在于数字技术的应用是为其精彩内容锦上添花,还是为其苍白无力的说教做华丽的挣扎。不过从现实角度而言,数字化只是手段,并不能保证票房上的盆满钵盈。
消费环节:呼唤文化本质认同
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正在逐步进入消费引导下的文化产品、服务投资、出口和消费协调发展时期,文化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张也激发了人们投资动漫的热情。早在创作电影《阿童木》之前,香港意马公司就曾以3000万美元的低成本制作电影《忍者神龟》,最后该片在票房上获得了相对理想的成绩,意马公司低廉的人力成本优势也成为其一贯公认的优势所在。然而,《阿童木》的运行轨迹却不尽如人意。
该片在全球14个国家及地区放映,支出达人民币8.2亿元,但至2009年12月底票房收入仅1.9亿元。资料显示,意马公司2004年度累积亏损达人民币3.7亿元,至2009年底亏损扩大至人民币6.3亿元。相似的例子还有三年前,3D动画电影《魔比斯环》的票房惨败,让刚刚起步的中国动画产业遭受了巨大冲击,高成本的大制作开始变得谨慎。《魔比斯环》在国际化路线上的尝试和教训,在《阿童木》身上又重蹈覆辙。
在《魔比斯环》的创作中,从故事原创到编剧、导演再到三维动画制作,这三个核心环节集合了欧美的6位动漫大师,其“国际化”程度不言而喻,然而其事实上却只有“国际化”的外衣,而没有走向国际化的内核——普适价值,甚至连本土化的形象塑造和角色设计也以“国际化”的名义被泯灭了。这一失败的教训在《阿童木》身上同样没有避免。缺乏具有国际普适性的文化认同,就难以赢得海外消费者,而作为如此高额投资的动画电影,只有将消费市场放眼全球,才有可能收回制作成本。
在这个全球传播的时代,外国人都试图从中国古老的文化中汲取动画电影创作的灵感,我们的动画制作业在投入巨额资金迈向国际化的过程中,更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明确的市场定位和作品丰富鲜明的人文内涵,才是中国动画电影走向国际的根本。
总体而言,本土化产品与世界性文化的接轨将直接决定动画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消费状况。而民族文化与世界主流文化的对接又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叠加模式。对于未来中国动画的成长来说,在全球化的国际环境和核心价值竞争与碰撞日趋白炽化的市场环境中,在普适价值观念趋于世界性与本土文化留守差异性之间,在核心价值观念的立场坚持与商品属性认同的市场转型中,无疑是一个蜕变,然而市场规律的势不可挡,会让时代终究塑造出一个破茧成蝶、美丽辉煌的中国动画。
因此,对于未来的中国动画来说,不但需要摆脱以本土化、民族化的外包装“哗众取宠”,以猎奇的心态获得注意力,更需要走出刻板模仿的束缚,以文化的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它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文化创新是动画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发行环节:挤出泡沫摒除浮躁
电影《阿童木》于2009年10月23日在内地上映,上映3天后,发行方光线影业称《阿童木》首映3日票房超过4000万元,并声称这一“票房成绩”创下内地动画影片首映周末票房新纪录。此前的最高纪录是《冰河世纪3》的3000万元。为此,光线影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追加100个拷贝。然而,据中央电视台、《中国电影报》等多家媒体曝光,电影《阿童木》票房造假,实际数据显示《阿童木》首映3日票房为1700万元左右。“阿童木”票房注水事件不仅反映了电影票房统计的技术手段和市场基础还不够成熟,而且也折射出中国动画急功近利的心态以及动画市场体系不完善等现实问题。通常来讲,在市场经济时代,我们判定一部动画作品市场化和商业化的运作情况,在电视动画和影院动画的播映体系中,“收视率”和“票房”应当是最直观和相对公正的评价标准。
就目前整个动画产业的发展格局来说,对动画产业发展速度的考评指标过于集中在动画片的“产量”上,而事实上单纯以经济效益评判其优秀与否显然并不现实。一方面,文化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动画作品的社会效益始终处于突出地位;另一方面,如果单纯以市场化程度的相关数字来表征优秀动画作品的话,不仅这类作品在国内本身就属凤毛麟角,而且即便被打上优秀动画标签的作品,在国际动画市场上也难以与美国、日本等的商业动画作品抗衡。
客观地讲,中国动画电影的历史不短,中国的制作水平也不比动画发达国家差,但中国缺少动画电影的国际市场运作经验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动画要在营销环节突破瓶颈,首先需要建立市场化观念和大营销的意识,并在需求日益多元化、审美趋于同质性疲劳、文化消费选择空间竞争愈加激烈的语境中,挤出泡沫,摒除浮躁,以动画形象为核心进行务实的授权产业开发,以避免走原来偏重数量扩张、单纯追求增长速度而忽视质量和效益的老路。
(齐骥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