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49577900000012

第12章 娱乐电视的表现与影响(一):新闻节目娱乐化(3)

二、“有用”的《零距离》

朱寿桐认为:“《零距离》之所以被广大观众热爱,绝不仅仅是因为它拥有最丰富的社会新闻、生活资讯,因为它拍到最火爆的场面、最抢眼的事件,因为它有一个绝对优秀的主持人,而是因为它体现出一种深切的社会关怀,观众的热爱就是对这种充满人文精神的社会关怀的积极回应”。朱先生认为,《零距离》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思考,堪称关键的一条便是:电视新闻发展的前途,在于体现深刻而真切的社会关怀。

所谓社会关怀,就是热切关注民众的社会生活,并怀着以人为本、人道公正的原则和全局观念,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现象予以真实的反映和积极的参与。《零距离》无论是在社会新闻、生活资讯的内容选择上,还是在现场直播、电话调查的技术运用上,都以服务百姓、满足观众需求为其价值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融入了深厚的社会关怀。“该栏目在强调正确的导向性、快速的时效性和较为深刻的思想性的同时,常常本着人性化的思路尽可能多地贴近广大南京民众的生活,带着满腔的热忱走进民众的日常空间,带着感同身受的同情注视着老百姓所关心、所遭遇或者所耿耿于怀的社会现象,站在观众和老百姓的立场上对这些社会现象所显现的是是非非作正面的赞赏或者反面的抨击,以此形成了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理念套路,形成了这个栏目难以被模仿的精神品性”。

作为一个公认的创举,《零距离》的诞生决不是敢闯猛撞甚至误打误撞的产物,而是主创人员深思熟虑、精心策划并且成功执行的结果。《零距离》的横空出世和茁壮成长,主要归功于创办人在思想观念上的“坚持并且超越”——坚持回归电视新闻的本性、超越“传统”的传播观念。这种“坚持并且超越”的理念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建立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之上:对党的各项政策特别是新闻政策独到而充分的理解,对普遍的社情民意深刻而强烈的领悟。“他们将这样的理解、领悟和想法表述为新时期的民生新闻理论,这是他们大胆进行电视新闻改革与尝试的基本出发点,是他们设计并推出《零距离》的理论依据”。诚哉斯言!相关人士的“导演阐述”恰恰可为佐证,时任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台长的章剑华认为:

如果说空间上的“零距离”策划激起了南京市民社会的热切关注,那么在时间上的“零距离”策划则迅速建立起观众对于栏目的信任感。不仅如此,《零距离》之所以赢得广大市民的厚爱,更是因为它具有强烈的“百姓本位”意识,以人民的思想情感为新闻采编的出发点,为百姓办事,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新闻评论的立足点,为百姓说话。由此体现的不仅是空间上、时间上贴近观众,更是从心理上和情感上走进百姓的“零距离”理念。

栏目的主创人、时任城市频道总监的景志刚坦言:

创办《零距离》就是想要“打造中国电视新闻的新模式”。我们更多地贴近百姓大众,以百姓视角反映百姓生活;内容上归结为社会新闻、生活资讯、投诉热线三块,实际上有一个统一的价值基本点隐藏在里面,就是说老百姓身边的事,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这样的新闻就不仅仅是传播,而是带了很多服务的功能在里面。

2004年,继任城市频道总监的李响这样概括:

《零距离》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报道的题材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二、观照的角度是平视的、贴近的,不再满足于以前的“我播你看”,与观众的互动性很强。这个栏目的口号是:“《南京零距离》,就在你身边”。这里的“你”就是普通的市民老百姓。

开播5年后,有江苏台内人士这样小结:

《零距离》的“民生新闻”特别强调舆论的功能,对于政府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失误或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敢于批评、勇于呼吁,为老百姓说话,例如《空调大巴该不该降价》、《树木要种更要管》;《零距离》还更多地将视角投向那些暂时不为政府有关部门注意,而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又确实感到不便、烦恼、困惑的人与事,为百姓排忧解难,例如《侵占盲道何时休》,《经济适用房离市民还有多远》等等。

从上述的“夫子自道”中,可以清晰察觉出创办“民生新闻”的思路,而“为百姓办事”、“为百姓说话”、“排忧解难”、“服务功能”、“与观众互动”等等,更是鲜活闪亮的关键词。

《零距离》的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将电视传媒的姿态,置放在普通观众的真实的、实在的需求的水平线之上,急百姓之所急,为百姓所欲为。在社会转型期,电视媒介除了传播信息,有必要承载更多的社会服务内容,放大社会服务的辐射面,改进社会服务的方式,提高社会服务的效能。——媒介不仅应该穿针引线,发挥中介作用,为观众和企事业单位互通信息,而且可以直接干预生活,帮助解决百姓观众、政府、企业的实际问题,尽可能地提供彻底、到位的社会服务。时任频道策划部主任、栏目制片人的张建赓也撰文表示:“实用量度”是新闻与受众之间最重要的关系形式,也就是说,新闻价值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对观众有用”。这就要求记者明确认识到观众在收视上存在的趋利性动机,然后,换位思考,选取与观众有利益关联的题材或者角度制播节目。此言不虚。虽然有矫枉过正的嫌疑,然而“不过正不足以矫枉”。

不同于湖南卫视《晚间新闻》遭受的亦褒亦贬的待遇,“好看又有用”的《零距离》因为寓教于乐、寓“用”于乐,既叫座又叫好:“因为《零距离》的诞生,在电视新闻这片土地上终于有了‘百姓新闻’,这样的做法无疑是一种突破”;“‘零距离’可以翻译成‘凝聚力’,给充斥着游离心态的都市人一种凝聚力”。

第三节方言播报——《阿六头说新闻》

2004年元旦,杭州台西湖明珠频道推出了这样一档新节目:用杭州话播报新闻,并且引入表演、说唱等手段,形式活泼新颖,内容贴近民生,评论尖锐犀利——它就是《阿六头说新闻》。节目一推出,收视率蹿升到10%以上,是本地绝大多数电视新闻栏目的5倍左右,被称为“全国电视新闻界的一个收视奇迹”。随后,《阿六头说新闻》引发了更大范围内的关于“电视地域新闻表达方式”的研讨。

事实上,方言播报已经成为一股新潮流:四川话、杭州话、陕西话、广东话、湖南话……纷纷登上荧屏。例如:粤语播报的《新闻日日睇》成为广州地区最红火的节目,在当地电视新闻的竞争中出尽风头;例如:山东台齐鲁频道的《拉呱》,个性化的主持人——小么哥,用济南方言播报民生新闻,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方言新闻之外,方言性娱乐节目、方言电视节目正在各地全面升温。例如:重庆卫视的《雾都夜话》,用浓郁、地道的四川话演绎百姓故事,“比连续剧还要好看”;上海的方言情景节目《老娘舅》、《红茶坊》虽然有点“俗”,收视业绩却一直表现不俗;而方言电视剧更是高产大户,例如《刘老根》、《马大帅》、《武林外传》等等。另外,作为不可忽略的娱乐元素,方言同样流行于电影、相声、小品、歌曲等等文艺样式之中。

一、视听特色与情感魅力

在央视、省级台的混合覆盖下,在新闻观众递减的情况下,软硬件处于劣势的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电视台,如果因循守旧,跟随强势媒体亦步亦趋,“分一杯羹”苟且存活当然不成问题,但至多也就如此罢了。如何“新闻立台”,办出自己的特色、发出自己的声音?《阿六头说新闻》(下称《阿六头》)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思路。

《阿六头》的脱颖而出“主要得益于主创者对新闻趣味性的探求,使得严肃的新闻有了轻松活泼的播报方式,从而受到了观众欢迎”。翁晓华认为:新闻的趣味性取向既符合观众收视习惯又是电视台竞争的需要——为了争得一席之地必须要对海量的、共享的新闻信息进行深入加工而且“独家解读”。具体来说,主创人员从五个方面来增强新闻的趣味性:

播报语言的地方化

硬性新闻的软性化

新闻编辑的故事化

栏目主持的角色化

栏目包装的娱乐化。

——方言播报是电视新闻领域中的创举,也是该栏目最大的看点。

街谈巷议的“阿六头”

用方言说新闻,便于“老乡”之间的沟通,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杭州台在策划《阿六头》节目的时候,是想用角色化的主播形式为观众打造一位本土化的主播人——“阿六头”杭州本地人把好打抱不平的人叫做“杭铁头”,“阿六头”与之类似。就像绍兴的“师爷”一样,一提起“阿六头”本地人心知肚明。屏幕上的“阿六头”,是一个富有正义感、消息灵通又喜欢评说时事的普通市民,是人们在大街小巷经常能看到的杭州人,是一位和受众“零距离”的人物。他的视角是平民化的,身份是朋友式的,播报方式是互动式的,语态是家常式、交流式的。“阿六头”用观众熟悉的语言讲谈着发生在大家身边的、并不陌生的新闻,构建起有关市民生活的共同体验,成为一个感情宣泄点。主持人的语言、动作都是依照“阿六头”的特点来设计的,突出“阿六头”独特的味道;记者也是按照角色化的要求,以“阿六头”的口吻来写稿,形成“阿六头”式的稿件,使新闻和“阿六头”浑然一体。比如说,“阿六头”评说某个部门只好空谈、不见行动,就会用一句杭州的俚语:“白天说到夜里,菩萨还在庙里”——什么也没干。

从《晚间》(1998)到《阿六头》(2004),可以看出电视新闻改革的轨迹。《阿六头》既受到《晚间》“放低身段”策略的影响,也有对《零距离》“干预社会生活”经验的借鉴,而方言播报的趣味性成就了《阿六头》,使之推陈出新。

然而,我们的着眼点不该局限于方言播报的层面、停留在单纯的表达方式上的突破,而要关注这种“形式上的创新”对电视文化甚至社会文化的建构意义。笔者以为,方言新闻正在当地生成情绪抚慰、社会整合(群体纽带)的功能,正在修补或者重塑地域文化、市民文化。

为什么这么说呢?随着鉴赏水平的不断提高,观众需要更多样化、个性化和专业化的电视产品(和服务),而且,收看电视新闻不再只是为了了解新闻信息,更重要的是希望能满足感官上、情绪上、心理上的需求。《阿六头》这样妙趣横生的节目,吸引观众的也许不在于新闻的权威性、信息量,而是贴近性和趣味性,“阿六头”能够帮助他们确认社会生活中的自我身份、能够带来轻松愉快的情绪。节目的制片人概括《阿六头》的取胜之道是:“内容贴近、语言贴近、主持贴近、包装贴近”,以此抓住市民的眼球,“带来他们对乡事的关心、乡音的品味、乡情的提升”;《阿六头》给予杭州人的不仅是新闻本身,更有对自我的关照与认同。节目之所以成功,“并不是以它的新闻的信息量、权威性、深刻性等真正新闻意义上的内容取胜,而是赢在一种姿态,一种放下媒体高高在上的架子、真正和老百姓心贴心的姿态。”体现在节目中,这个姿态就是娓娓道来、可亲可近的表达方式,能够抚慰情绪甚至抚平创伤,这个姿态就是串联起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城市的紧密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