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49577900000015

第15章 娱乐电视的表现与影响(一):新闻节目娱乐化(6)

有论者批评民生新闻是“低端新闻”,认为它的“去政治化”倾向使得“人们关心自己命运的注意力在缩短,而关心他人丑闻的注意力在拉长”。进而,建议优化民生新闻的结构——抬高社会新闻的“门槛”、对社会新闻进行有选择的报道,要在追求新闻可看性、贴近性、服务性的同时,更注重新闻的价值——侧重于影响市民生活、生存环境变化的硬新闻,“真正满足市民对信息的需求和对知情权、话语权的渴求”。还有论者质疑电视民生新闻采编者的“日常生活”与“世俗化”的新闻理念,批评他们有意“抓小放大”,或者说“过滤掉了其中的严肃主题和内涵”。有论者对火爆的民生新闻提出这样的追问:民生新闻能否容纳“民生”的真正含义?民生新闻的代表作是哪些?有多少民生新闻达到了新闻精品的标准?具体来说,中央政府极为重视的“三农”问题,民生新闻投入了多大的热情?——作为以守望环境为基本职能之一的媒体,这些年来在“人民最关心的医疗、上学、住房、安全等问题”上投入了多大的热情和精力?用没完没了的打架了、撞车了、着火了、第三者插足了、精神病人跳楼了等“八卦”新闻不厌其烦地去争夺收视率,媒体的社会良知与社会责任何在?……类似的看法可以说不乏真知灼见,不过,恐怕只是“片面性的真理”。反过来说,我们应该对业界抱持这样的态度:“理解的同情”或者说“同情的理解”。

以湖南卫视的《晚间》栏目为例。他们在“晚间新闻征求佳作”的英雄贴上,摆出求贤若渴、来者不拒的架势,不过,却又特意注明“湖南以外的批评报道、灾难、事故报道,我们不敢要”。不仅节目内容,具体到采编的形式也有“讲究”。2006年11月16日,《晚间》播出一则新闻:“警方要求开旅店者须从公安局买电脑”,说的是湖南某地的旅店老板们抱怨:警方要求必须从公安局购买电脑,否则不予开店,即使已经有电脑的旅店也得(重复)购买;公安局称此举是为了方便查验身份证。明显是利用职权做生意嘛!但是,节目只播出了一位店主电话咨询公安人员的片段,没有出现记者采访警方的任何声音和画面。这样处理,新闻的真实性、生动性显然大大削弱了,传播效果自不待言。——为什么要违背栏目的优良传统“弃长用短”呢?其中的苦衷昭然若揭。

事实上,对时政新闻、深度报道的规避而且渐行渐远,致使新闻节目很难在社会(主流势力集团)中造成应有的影响。新闻节目,尤其是新闻评论类节目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宽松的氛围;只有还给媒体一定的独立性,它才能为党和政府、为社会和人民履行舆论监督的职能。否则,“只软不硬”的新闻界难免走向媚俗或者琐屑的道路,异化为伪新闻。

三、“满足”还是媚俗?

强调新闻的趣味性应该以人为本,发掘新闻信息中人性化的因素让新闻易读易解,满足观众的全面需求。不过,趣味性解读的前提必须是新闻的真实、客观、及时、重要,而非媚俗——迎合观众的低级趣味,把新闻当作娱乐的工具。新闻媚俗化往往侵害新闻本性,使之妖魔化,应有的权威性、公正性和公信度都丧失了。软新闻“以平民的视角选取题材,以平民的审美趣味观察生活、取舍镜头,用平民化的表现方式进行报道”的定位模式,在引起观众关注、认同和共鸣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也容易出现媚俗现象。媚俗的软新闻就是街谈巷议,捕风捉影、闲言碎语,以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窥视心理为己任。

1.新闻的真实、客观性被削弱

真实、客观是新闻的基本原则,但是软新闻的许多表现与这一原则背道而驰。为了追求“微观视角、亲和力、细节感”,为了“硬新闻软着陆”,文艺化、故事化的手段被大量使用到新闻节目当中;为了好听、好看,记者的视角和主持人的点评都不惜趋向于主观性、个性化。

2007年2月,《阿六头说新闻》做过一个系列报道宣传杭州市的生活品质,标题是《狼外婆的快乐生活》。这个系列就是把一个宣传任务片策划成了一个非常“民生”的报道,内容是一位杭州外婆怎么看病、怎么出行坐车、怎么搬家等等。通过这些普通的生活场景,展现市政府为解决就医、出行、安居等等大事所做的工作。这样拟人化的表达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但是,显然不利于新闻的深度解读。更重要的是,“真人秀”、“现场秀”式的情景表演,恐怕会伤害新闻的真实、客观性。

2.时效性不强,格调上媚俗

为了扩大观众面,电视诉诸最低级的标准,导致审美情趣及文化素养的普遍平庸化。电视好像麻醉剂,它无原则地迎合观众的需求,使人逃避现实、处于虚幻的满足状态,从而丧失行动能力。

有论者撰文指出:湖南卫视《晚间新闻》播出的节目时效性不强,而且非事件性新闻过多。原因恐怕就是:为了娱乐性,不惜牺牲时效性、重大性;为了“软”割舍“硬”,如果二者不能兼得的话。不仅如此,《晚间》还介绍过一些亦幻亦真的“发明创造”,例如《驱鼠器》(2004年5月18日播出),展示一位“鼠司令”的“研究成果”。简直是姑妄听之、姑妄言之,已经挑战到了“真实性”这一根本原则。还有,部分节目不啻于奇谈怪论,至少是难登大雅之堂。2006年底的一则报道说:西安市附近的“尿疗村”,村民上至八十余岁的老人,下到六七岁的孩童,都习惯于喝尿治病健身……黄金时段的新闻节目中,居然不止一人对着镜头举杯喝自己的尿!媚俗到了这种品位,距离“娱乐至死”还有多远呢?

3.内容琐屑、信息量小

纵观五花八门的软新闻节目,大量品质低劣、低估受众水平的报道充斥其中——它们把“民众视角、民本取向、民生内容”庸俗化了。这些节目使社会生活变得更加浅薄琐碎,助长了观众的情感幼稚病。

如果民生新闻的主体内容只是日常小事,那么,受众有什么必要在第一时间知道?如果不能在这些小事中挖出不寻常的意义,无暇或无力作深入调查和背景分析,只是浮光掠影的浅尝辄止,新闻报道就会浮于表面,内在价值白白流失。有论者还指出:“投诉热线”的含金量太低,浪费了社会资源,耽误了观众的时间,“媒体选择报道的投诉,应当具有普遍意义,或者是百姓个人无法解决、找相关部门又不予解决的问题”,而非有闻必录,“捡到篮子里都是菜”。

另外,简洁明快是新闻的本色,即尽量用较小的篇幅传递较多的信息,这是新闻史上形成的独特的报道规律。然而,一些软新闻为了追求轻松、闲适的感觉,“口水话”喋喋不休。例如《阿六头》2004年10月27日的头条新闻的导语是这样的:

我们人是高级动物,动物、动物总归是要动的了。动起来之后呢,铜钿才会进得来。但是咯么你说人出门,坐车子辰光挤来挤去,而且坐车子么要烧汽油,你如果出门两只脚调调,脚踏车踏踏呢,要烧板油。咯么有没有一种新的让你动来动去的方式呢?现在就来了,就是说水高头开巴士,叫水上巴士。从明朝开始,你专门来到武林门、拱宸桥之间,来来去去的朋友,就会发现这种新的水上巴士。

一大段“幽默”文字,有多少信息量呢?也许方言表达难辞其咎?举凡软新闻,大体如此。

四、坚持电视新闻的本性,超越传统的传播观念

还是以湖南卫视的《晚间》为例。

2008年春天,《晚间》栏目反反复复进行调整,效果却不如人意,呼啦啦大厦倾倒——老品牌转眼间坍塌。湖南卫视为什么要自己折腾自己?“频道定位和栏目十年发展后面临的瓶颈”(张丹丹语),大概是改版的根本原因。的确,该栏目已经走过了十年的风风雨雨,而且遭到其他电视台的公然模仿——有的节目质量甚至超过了《晚间》。

回顾2008年3月17日晚,《晚间》节目一开始,主持人张丹丹一改常规的开场词,以“道歉”亮相,承认《晚间》改版的失败:

观众大人好,我先做个检讨,为了收视率更高一点,为了观众大人更喜欢看一点,前几天,我带着李锐、李兵搞了个所谓的红花绿叶三人组,后来我又收了个所谓的徒弟“牟大嘴”,我们的愿望是好的,出发点是没错的,观众大人对这点也是充分肯定的。但是这种形式、这种风格、这种怪味没有得到大多数观众大人的肯定,倒是得到了很多观众大人的严厉批评,张丹丹愿意在此代表李锐、李兵以及所谓的‘牟大嘴’向观众大人做出深刻检讨。

改良心切却遭到观众投诉,节目组勇敢地做出了在直播中道歉的举动,其中的“酸甜苦辣咸”耐人寻味、令人慨叹!

时隔不到一月,《晚间》再次面临“危机”,进退失据;随后,终于“不治”。

栏目改版,或者说,新闻娱乐化的底线在哪里?电视新闻的本性是什么?如何坚持新闻本性、超越传统的传播观念?——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