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49577900000017

第17章 娱乐电视的表现与影响(二):社教节目娱乐化(2)

二、“电视说书”,门庭若市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讲坛》出人意料地迎来了它的拐点。

阎崇年慷慨陈词《明亡清兴六十年·宁锦大战》本章中的截图主要源自各拦目的网络视频,下文恕不一一注明。

2003年,作家刘心武登上《百家讲坛》,讲说“新解《红楼梦》”,收视率大为改观。从学术上来说,刘心武的“新解”是“旧解”,是把一本文学性的《红楼梦》还原为历史中或曾有过的现实故事。正因为它是旧解,而且仍有牵强附会之处,理所当然地遭到红学界的猛烈抨击。然而,平心而论,刘心武的过人之处和精彩之点,并非对《红楼梦》似新实旧的学术性解释,而在于他用了一种文学性的解说方式。他把解释过程设计成侦探小说般的故事,把一个个的悬念放在那里,吸引观众情不自禁地想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听得欲罢不能。换句话说,刘心武把学术性的知识讲课变成了文学性的电视说书——这才是成功的关键所在,他像一名点铁成金的当代“巫师”,迅速聚集起旺盛的人气。

新解《红楼梦》之所以火起来,张法认为原因有四点:一,作为文学家的说书才能;二,对讲演内容的小说式解释方式;三,讲解的是经典名著《红楼梦》;四,以学术的名义在讲。前两点非常重要,抓住观众注意力是受到欢迎的前提条件——也是他和以前讲课的学者之间的本质区别。但后面两点对刘心武的成功作用更大。他讲的《红楼梦》,很多人或者读过小说、或者看过电视剧,至少都知道这本书的伟大,当有人来讲这本书的真谛,说明我们以前虽然看了,而且以为懂了,其实并不真懂,这有多么大的吸引力!如果刘心武讲一部大家根本不知道,也不关心的二三流作品,会有这样的收视率吗?同样重要的是:刘心武是站在国内最权威的电视媒体——中央电视台的以学术为招牌的《百家讲坛》上,以学术的名义讲演的。当大众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自以为得到的不仅是一种文学性的审美享受,而且以为得到了一种学术的知识——发现自己也听得懂“学术讲座”,普通百姓内心升腾起来的快感,恐怕远远超过了听“说书”得到的愉快,因为他沉浸在“自己也很高雅”的幻觉之中。人们不仅需要观看通俗性的文艺节目来获得感官享受,还要从高雅的欣赏活动中获得“自我提升”的感觉。同样是“说书”,相对来说,这一幻觉只有学术性的《百家讲坛》才能带给他,而非《曲苑杂坛》们。当刘心武把学术讲课变成文学说书的时候,完成了《百家讲坛》“舍鱼而取熊掌”的决定性转折。

2004年5月,清史专家阎崇年主讲的《清十二帝疑案》在《讲坛》刚一播出,便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收视率一路飙升,持续在科教频道一周收视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是什么定格了观众的遥控器”?时任《讲坛》制片人的万卫认为:在“戏说”充斥荧屏的同时,观众探究历史真相的愿望变得更为强烈,而在这时,有魅力的主讲人以不断设置悬念的独特方式“正说”历史,自然吸引了人们的视线。由此,在牢牢守住学术底线的同时,《讲坛》开始了一次针对性极强的调整。调整的方向就是“架桥”——架一座让专家、学者通向大众的桥梁。

如果说2003年的刘心武用“新解《红楼梦》”标示出《讲坛》的转型方向,那么,2004年的阎崇年则以《清十二帝疑案》将这转型又推进了一步——从名称就能看出这是一个说书的题目。有论者指出:《清十二帝疑案》的特色就是它把悬念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一个“疑”字带来了关注度;因为悬念的使用会对讲座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结构带来很大的冲击,使观众始终处在一种探求的心理层面,始终处在选择答案的抉择当中,这点是吸引观众很好的手法。摘引自《央视百家讲坛〈清十二帝疑案〉的热播初步打通电视传播学术的“肠梗阻”》一文中,央视总编室研究处王甫的发言,另一方面,阎崇年先生的演讲虽然依照史实,但只是用史实来说一个个的侦探故事。可以说,在所有的主讲人当中,阎先生较有学者模样,台风端正。而且,在不少章节——尤其有关袁崇焕的几节,宣扬了“大写”的人生观、价值观,慷慨激昂、正气凛然。以《清十二帝疑案》为例,“释疑”是其着力点。在《乾隆帝弘历》一章中,他列出了以下题目:

出生地点之谜

亲生母亲之谜

两后死因之谜

香妃身世之谜

盛世下的危机

在此,主讲人感兴趣的好像主要是“揭秘”,而不是什么国民的思想和精神。简言之,因为人们的看客心理浓厚,对于他人的隐私最好奇,于是,节目组就把这盘“点心”奉上,以迎合他们,赚取收视率。有论者这样质疑:在《百家讲坛》中,难道一部沉重得令人窒息的血淋淋的清史,主讲人就只能够向民众揭秘一些宫闱疑案吗?显然,如此这般地选材和表现,是考虑到商业化运作的需要。

2006年,《百家讲坛》的“电视说书”从形式到内容都更加完善,收视的效果更上一层楼。如果说,刘心武、阎崇年以“探事件之秘”的说书形式为《讲坛》打开了一片新天地,那么,易中天以“探人物之秘”的说书形式、于丹以“探心灵之秘”的说书形式,把《讲坛》推向了辉煌。“天下之大,解谜之作多矣,解谜之才多矣,然而谁能在央视舞台上以学术的名义来解谜,谁才能名满天下、利满天下”;“强势的央视、高雅的学术名义、出色的说书人,这三者的因缘结合,终于生成了学术明星:易中天和于丹”。

在一个剧烈转型的社会中,万象杂呈、千人浮现,事各异貌、人各异心,究竟应该怎样去看待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一直是大众心中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刘心武、阎崇年设置了事件的悬念,而又一一去解决,最后道出谜底,这种方式恰恰投合了大众心理。易中天和于丹基本上还是沿着刘心武、阎崇年的成功道路前行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是:更幽默或者说更加口齿伶俐、更加生动活泼,而且借由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世俗化读解(所谓“感悟”、“心得”),以学术探讨或者哲学研究的名义,加入许多个人化、感性化的成分吸引观众、抚慰世道人心,从而,获得更加强烈的共鸣。——于是,曾经标榜为“学术电视”然而门庭冷落的《百家讲坛》,终于演变成观者如堵的“电视说书”。

三、培训主讲人:学术娱乐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说书与学术的差异,反映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传统与现代的差异。说书差了学术,不会如此的辉煌成功,学术差了说书,也不会成功得如此辉煌。《讲坛》正好把说书与学术绞缠在一起,这么一绞缠,正好将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无心合道地绞缠到一块,自然就获得了成功。

从文化的含量和学术水平的角度来讲,《清十二帝疑案》之前的片子要比之后的更高一些,但是从传播效果来讲,反而是后面的越来越好。这是因为后来的《讲坛》在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之间找到了一个结合点,搭起了学者和大众之间的桥梁,将历史知识和大众沟通了起来。也就是说,它恰到好处地“把说书与学术绞缠在一起了”。那么,如何从“学术电视”向“电视娱乐”过渡呢?——把学者改造成为说书人,就是关键所在。事实上,寻找适合的主讲人被主创者称为“最困难的环节”,栏目组“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对主讲老师的培养上”。

《百家讲坛》的一位位主讲人是怎样“淘”来的?——他们大多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学校会推荐一些在学术上过硬的老师,然后请他们每人对着摄像机讲10分钟,这是测试老师的表达能力。通过这关之后,要与主讲人研究选题。首先请他们试讲自己最熟悉的课题,录像之后供栏目组进一步研究”。接下来的关键环节,就是从形式到内容、全方位地对演讲进行“电视娱乐化改造”,电视化而且娱乐化。制片人万卫曾经把这个过程比喻作“培训主讲人”——培训他们的编剧能力,把学术成果转变成“剧本”。从审核演讲稿到录像,编导们对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参照“学术说书”的标准,多大的名家都得“磨”到“合乎尺寸”。

山东大学教授马瑞芳称《百家讲坛》是一张“魔鬼之床”,这位研究《聊斋志异》20多年的大家,就被狠狠地“磨”了一回:

演讲稿的第一稿学术味太浓,观众根本听不懂。编导把稿子退回去,请马教授修改,要求多讲细节,多说故事。可马瑞芳却认为自己是教授、学者,怎么能讲这些通俗的东西?编导不厌其烦地磨合、劝说,甚至跑到济南给马教授做“思想工作”,最终说服了她用《百家讲坛》“以悬疑始,以悬疑终”的方式讲课,把聊斋说得“仙气十足”。

节目播出后,反响热烈,马瑞芳自己也大为吃惊。她说,没想到这样讲课,效果会这么好,不光学术界的老朋友们夸奖她,就连她4岁的孙女都说奶奶讲得好。

即使易中天、于丹这样妙语连珠的学者,也都被《百家讲坛》“修理”过。易中天虽然靠《品三国》走红,但他起初并不喜欢这个选题。在《百家讲坛》成功讲述《汉代风云人物》后,制片人和策划人提议让易中天继续讲下去,并选定“三国”这个大题目,而易中天却表示自己对《水浒传》更感兴趣。经不住制片人和策划人反复游说,易中天最终接下了人物个性更立体、内容更丰富的《品三国》。

为央视多个栏目做过策划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深知电视传播的规律,可是初上《百家讲坛》时,一时间也摆脱不了给大学生讲课的架势。栏目组就提醒她,把姿态放低些,再低些。

制片人直言不讳,“我们就是要搭台阶,让那些专家、学者从高高的学术论坛上走下来,下到能蹲在地上,甚至一屁股坐在地上给我们的观众讲课。”从万卫的话里可以听出这样的潜台词:要让最广泛的大众喜闻乐见,必须“祛学术之魅”——主讲人与编导者“合谋”,在“魔鬼之床”上掐头去尾、折胳膊断腿。这种“自我去势”的过程其实就是从学术场移身娱乐场的过程,也是把学术娱乐化的过程。

第二节《经济与法》:以“绿色”吸引眼球

2003年2月,作为一档经济类法制栏目,《经济与法》的开播几乎悄无声息。当时,号称“中国人法治午餐”的《今日说法》已经免费送餐上门4年了,俨然是老字号;在北京,声名鹊起的《法治进行时》凭借着“现场零距离”的优势确立了不可替代的地位;重庆电视台的《拍案说法》已经摆了三年的“龙门阵”;凤凰卫视的《文涛拍案》正在掀起“传奇语体冲击波”;《经济与法》诞生三个月后,央视的《法制在线》高调亮相,以“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打造核心竞争力……2003年,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的阵营已经扩容到六七十个席位。“对于《经济与法》这张新面孔,人们似乎并没有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漫游到央视经济频道的视线依然流连于其他老牌栏目,例如《幸运52》,例如《经济半小时》”。

2003年10月,频道改版,把《经济与法》的首播时间从22:50调整到20:30。这次播出时间的调整大大改善了栏目的收视状况,总体收视率提升了70%。然而,因为基数较低,置身于央视二套黄金时段的《经济与法》仍旧默默无闻。于是,栏目组紧锣密鼓地筹划实质性的改版,试图一举超越自我、彻底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