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挽清情
49580800000015

第15章 好友(二)

闺蜜,就是这么复杂但又这么简单。

她也许会妒忌你,可她比起妒忌更多的是担忧关心你。也许你们会约好一起做一件撼动各自人生的大事,比如说成亲。

所以,林诗语是真的想和杜蘅一起成亲,就这么简单。

而这些杜蘅所不知道,当林诗语和她约定一起成亲时,杜蘅还取笑她,等自己要嫁的时候,林诗语恐怕就是个老姑娘了。

林诗语还说,不怕,像她这么好看的人,就算是老姑娘也是漂亮的老姑娘。

再说,若是那个要娶她的人嫌她年纪大了,没现在这么好看了娇嫩了,那么那样的人不嫁也好。

这就是林诗语,杜蘅如此不俗的闺蜜。林诗语不同一般女子,由此可见。

至于李聃,是除杜蘅外读书最厉害的。

李聃的父母也是通晓诗书的人,以老聃的“但”字为李聃命名,可知对他托付的众望。希望他即使不能像老聃那样,但也能不落下层。

当然,这些可不是杜蘅编撰出来的,也不是她胡乱猜测的,而是李聃告诉他们的。

他说这些的时候,提起了他父亲读书郁郁不得志,连秀才都考不上的事,就会越发觉得自己身负重任。

不过幸好,村里有像杜先生这样学富五车的人,他学到的倒比他父亲教的多了。

连他父亲,都觉得杜尚博学多识,比起镇上任一位先生,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对于尊敬的父亲的话,李聃并不赞同,在他看来,杜尚更像是从小就被浸在书里面的,他的学识恐怕京城中也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

不过这话,李聃也只能在心中想想,他可不敢说出来,一来归源村的村民大多都是当初避难而迁来,二来他自己也不敢胡乱评价,让人笑话。

做为村里年轻人中最通晓文墨的男子,李聃身上的重任可不小,全村都希望村里能飞出只金凤凰,将来能一举高中。

忘了说,李聃的父亲是归源村的村长。

所以,李聃可以说寄托着不仅是父亲的殷切希望,也是全村人的盼望。

他自己倒也喜欢读书,对于他父母的期望倒也相符。

还有洛逸轩,对于他杜蘅只能表示无语。

好吧,他长相气质和这个名字确实及其相符,潇洒俊逸,器宇轩昂,可同时他也是几个人中看起来最文弱的一个,当然是不算杜蘅和林诗语的。

比起真正以读书为目的的李聃,洛逸轩更像个读书人。

虽然事实不像外表看起来那样文弱,不过洛逸轩平时总是一副文人雅士打扮,俨然翩翩娇养贵公子的摸样,任谁都会觉得肩不能抗,手不能提。

他还经常自诩风流,那模样倒是不知迷倒多少姑娘。一起上街,四人总要离他远远的,以免孔雀病波及,自己也沾上这个毛病。

他还说若不是身处和平世事,他定能做位谋士,成就一番功业。

对于他这些话,其他四人嗤之以鼻,自恋到这种地步的人的人真是不想理他。

对于他的自恋,几个人倒也无话可说,毕竟做为隐藏在镇里里最富裕的人家的孩子,人家从小就是这么自恋的被教育长大的。

为什么说是隐藏在镇里最富有的人?杜蘅听说镇上的几间大酒楼都是他们家的,包括其他的很多供客人游玩休息的地方都少不了他父亲兄长的身影。

当然,这也只是听说,但是三人成虎,总听人这么说,时间长了也会相信的。

不管到底是不是真的,反正洛逸轩的这种大少爷(自恋得要命)的臭脾气,就算不是那种家庭也差不了多少了。

不过,杜蘅倒是知道父亲杜尚的书缘堂一直由洛川洛老爷提供支持着。

虽说学生也给老师些束脩,不过杜尚收得也不多,好多孩子用的东西都是靠洛老爷的支持,在杜蘅的记忆中一直如此。

在杜蘅看来,洛老爷是一位沉稳而又有气质的人,和杜尚气质稍微有点像,却又多了些其他的。

每年新年刚过不久,洛老爷就会来找杜尚,他们平时虽不怎么来往,但在杜蘅看来,这时候相处的两人就如同密友,那种温情说不出的温暖和舒适。

杜蘅没有问过杜尚这些事,在杜蘅看来,总是会有杜蘅不认识的人来找杜尚,他们看着或平凡或不平凡,只有一次或好几次,对于这种情况,杜蘅早已习以为常。

或许小时候还会好奇,这些人是谁?为什么来家里。。随着长大,杜蘅已经知道有些事该问,有些事不该问,毕竟乱世中活下来的或许不是平凡人,只是享受当下就好。

能和洛逸轩认识,当然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洛老爷不愿请先生去家里给洛逸轩授课,而是让洛逸轩来杜尚这里和归源村的孩子们一起读书。

虽说洛家并不住在村子里,而是住在镇上,但在杜蘅记忆中,当初洛老爷不顾年幼时洛逸轩的不愿,硬是让洛逸轩来村子里。

事实证明洛老爷的做法是正确的,现在的洛逸轩对于杜尚的学识也无话可说,他虽然平时在人前是个十足的孔雀男,但在杜尚面前比在洛老爷面前还规矩。

五个人中,相对于其他四人,比较平凡的就属林溪了。

倒也不是说长相平凡,相反,他是一个好看的少年,一双眼睛乌黑又明亮,就像一潭深水。当他注视你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整个人就像被吸进去,逃也逃不开。

洛逸轩还曾说,林溪有做花花公子的潜能,好好培养,定能成为一代花花公子,让无数女人为他前仆后继。当然,洛逸轩说这话的时候,没人搭理他。大家的共同想法是:对于把风花雪月成天挂在嘴边的人,还是不理的好。

那么为什么说林溪平凡呢?说林溪平凡,是因为他读书还不如林诗语厉害,为人不如李聃沉稳,做事不如杜蘅机警,处事不如洛逸轩聪敏。说他老实憨厚,却又不尽然。

只不过,不管怎么说,比起其他四人,他就显得平凡许多。

而且,不同于林诗语父母的开明,洛逸轩父母的不俗,李聃父母的亲切,杜蘅父母的文雅。

林溪父母总是喜欢命令林溪做些什么,他们觉得作为家中已经长大的孩子,有为家中生活承担责任的义务。

以前,在书缘堂读书时,四人总是陪着杜蘅一起去山上去,反正也不远。后来林诗语十二岁后,就被林母命令,待在家中学习绣花织布。

至于李聃,他这个书呆子只是因为山上空气比起山脚更好,视野更开阔才去了那么几次而已。洛逸轩就更不用说了,纯粹只是好玩,追着杜蘅去的,可是杜蘅不知道,所以可怜的洛少爷在杜蘅越来约往深山跑得情况下,只能“望蘅兴叹”,放弃了。

所以五人中,最喜欢喝杜蘅去山上采药的就只有为生活奔波劳碌的林溪了,只不过林溪十五岁以后,就被父母下令,在镇上为人帮工,寻些跑堂的活计。

先前倒是听林溪家人说过,林溪大概三个月前便在这个镇上数一数二的醉仙楼里。

可因为醉仙楼里事务繁忙,林溪不能轻易回家,杜蘅又没事能来醉仙楼,倒也没遇到林溪。

没想到今天能在这里遇到,看到他才猛然发现真的好久没见了。

虽然平时不见面,但挺挂念他的。这种地方又不好来,今天来了还能看到他,杜蘅觉得挺好的。

是不是好朋友总是这样?不需要天天见面,不需要时时联系,我们一直在相互牵挂对方就好。

————————————————————————————————————————————

那些是她的好朋友,当杜蘅还是杜蘅,而不是苏婉清时,她曾想过,也许在将来,他们几个人还生活在同一个地方,或许还会这样无忧无虑的打闹,或许拥有各自的家庭,年幼的孩子也能像他们一样,成为彼此亲密无间的好友。

也许等到垂垂老矣的那天,他们会像年轻时一样,坐在某个地方,看着落日夕阳。然后对彼此说,你看你年轻时怎样怎样。。也许他也会回落你,年轻时你还不是这样这样……然后一起大笑,相互搀扶着回家。

可世事万变,就像流云,永远都不会是一个样子。如同杜蘅到苏婉清的人生,谁能想到会有这般诡异变化。

现在的他们还好吗?他们还记得自己吗?

不,他们一定以为,苏婉清已经成为皇城中的一份子,骄傲的活着。

就像世间的人一样,以为那里的苏婉音就是苏婉清,只是苏婉音,以苏婉清名义活着的苏婉音。

他们永远都不会知道,真正的苏婉清却以苏婉音的名义死过一次了。

是的,已经死过一次的苏婉清,是为复仇而来,只为复仇而来。曾经的友情,曾经的回忆,即使还存在,也不能让它唤起自己的温情,要不然那一颗心就会有裂缝,让敌人有机可乘。

让他们以为,苏婉清还好好活着,而且活得比世间任一女子都尊贵,不是最好的吗?这样的话,不论是于自己还是于他们,都一定是最好的。

是享受荣华富贵的苏婉清,而不是地狱归来的苏婉清。没错,就是这样,这样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