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挽清情
49580800000009

第9章 家人

从山上下来的时候,苏婉清和晏安都很小心,没有叫村里人发现他们的踪迹。站在家门口,看着熟悉的一草一木,苏婉清满满都是怀念。

已经多长时间没有回到这里了,苏婉清不知道。好长了吧?那些时光,恍若隔世。

得知家人已经离开,五年前回归隐山时,华老交给自己的那封父亲留下的信。幸好父亲有先见之明,把信交给了华老。要不然,苏婉清不知道让萧睿瑾知道这封信会怎么样?

他会不会立刻去追查他们,以他们来要挟自己?不过也不需要吧,苏婉清冷笑。自己已经被他完全玩弄于股掌之中,若再以家人威胁,岂不是落了下下策。

不管萧睿瑾是否知道这件事。总之苏婉清知道他们离开时,已经是在看到这封信一年多后了。

想到这个,苏婉清更是恨。自己为了维护萧睿瑾,做好他妻子瑞王妃的本分,忍受着别人的口舌,以及对家人的思念和不能回归隐山的痛苦,从而生生错过了家人离开的及时消息。

自己以为的付出,在他来说一定很可笑吧。生离死别又如何?为了登上那个位置,他还有什么做不出来。不过不怕,反正他对自己做的,自己早晚都会要回来的,不是吗?

收到那封信,虽然不知道家人去了哪里,但只要知道他们是安全的,苏婉清就放心了。她相信,以父亲的能力,定能找到一个别人不知道的地方。

不是没有想过要找到他们。可是,找到他们又有什么用呢?让他们认为女儿活得好好地,对他们来说不就够了吗?就像自己知道他们活得好好的,就已经足够了。

所以,从五年前回归隐山那次回过一趟后,苏婉清就再也没有回到这里。不是不想回,只是觉得没有回来的必要了。

而现在,苏婉清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回到这里。所以,她今天回来,是为了做最后一次告别。

踏入杜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书缘堂。虽然它并不是位于正中央,但是为杜家占地最多的建筑,这里是供孩子们上学的地方,承载了苏婉清很多快乐的记忆。

书缘堂和乡间的房子一样,都是木质结构。不过书缘堂底层架空,以防止下雨天地面过于潮湿的状况,以及夏日的蛇虫鼠蚁。只有上面一层才是孩子们读书的地方。

苏婉清踏上台阶,走近书缘堂。因为长时间没有人的缘故,除了一层层厚厚的积灰,屋子还是保持的很好。

苏婉清对身后的晏安说道:“没想父母已经离开了,屋子还被保持得这么好”。

晏安点头表示赞同,对苏婉清道:“定是村里人感念杜先生授课的恩惠,所以即使在杜家人搬走以后,仍然维修屋子。”

“是啊,村里人就是这么淳朴”。苏婉清推开书缘堂木门,走进去说道:“晏安,你知道吗?以前我最喜欢的事,除了上山采药外,就是每次站在外面,看父亲站在这里给村里孩子授课。有时候我还会代替父亲给他们讲课呢!”

这语气,听着有点得意,晏安觉得好笑,打趣道:“那孩子们会不会嫌你讲得没你父亲讲得好?”

回想起那些时光,苏婉清的语气轻松起来,“才不会,我讲的可好了。孩子们可是很喜欢我给他们授课呢!”

晏安故作好奇,“是吗?原来我旁边一直有位女先生,我居然不知道。”

“是啊!是啊!现在就让这位女先生带你去看看书房吧。”

书房是在书缘堂最外侧,苏婉清带着晏安走进书房。书房里面也积了一层厚厚的灰,所有的书都已经被搬空了。可看到闲置的书架,和书架后的桌子,苏婉清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父亲杜尚的影子。

“看这么多书架,杜先生以前一定有很多书吧?”

“是啊!父亲最爱看书了。”苏婉清笑着回答,满眼都是父亲看书的样子。

“只不过,不知道父亲现在在什么地方,有没有书看。”

这是苏婉清五年来,第一次提起家人的踪迹。看着这样的苏婉清晏安问道:“婉清,要不要我..”

晏安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苏婉清打断了,“不需要了,我想还是不要去打扰他们了,父亲最爱过平静的生活,我,我不想打扰到他。”

知道苏婉清说的是内心真正的想法,晏安点头道:“好,我不会去打扰他们的。”如果这是她想的,那晏安一定会为他做到。

知道晏安一定不会那么做的,苏婉清放心了。接着道:“走,我们去看其他地方吧。”

接下来,苏婉清带着晏安看了,最正中央的厨房,和父母的房间,母亲的织布机,杜棽的房间,为拜访的人准备的客房,自己平时采了药放置的药房。。苏婉清一丝一毫不露的看着,晏安也耐心的跟在苏婉清后面。

最后苏婉清去的地方是自己和杜芜的房间。

夕阳从窗子里照进来,金色的光线中可以看到灰尘在飞舞,轻轻抚摸着阳光下什么都没有的床榻,当初的那些回忆突然涌上来。那天的阳光也是这么亮眼,那时候的她怀着对萧睿瑾最初的悸动。躺在这张床上,杜蘅对萧睿瑾的爱慕,就在这里蔓长。

————————————————————————————————————

杜蘅躺在床上,脚踝还是很疼,母亲担忧的要命,已经去找村西头的李大夫去了。李大夫是位老大夫,村里一般的病都是找李大夫治的。

弟弟杜棽在杜蘅身边担心的要命,知道姐姐受伤了,小家伙都哭了。在他印象中,姐姐杜蘅可是很厉害,不会受伤,又聪明又漂亮的存在,听到姐姐受伤了,他以为姐姐会和他的小花一样死去,小花是一只他养的花猫,是他最喜欢的玩伴。杜蘅安慰了小家伙很久,告诉他自己不会像小花一样,才让他停止了哭泣。

所以说,有时候男孩子哭起来比女孩子还可怕。

妹妹杜芜倒是一点不担心,和杜棽简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且她还一直追问杜蘅关于刚刚那两个人的问题,听得杜蘅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果然,爱花痴的小姑娘都有一颗八卦的心。

最后只能告诉她他们认识的经过,并问她:“他们两个人现在在哪里?”

杜芜告诉她:“那个背你的萧睿瑾哥哥不知道和父亲在说什么?至于那位好看的晏安哥哥,我看见他站在外面看风景呢。”

“哥哥,你还真不客气。”

杜芜道:“是他们让我这样叫他们的。不过他们两个人长得真好看,特别是晏安哥哥。我长这么大。。”

还真不能和她纠结于这个问题,要不然她会一直说下去的。杜蘅连忙打断道:“父亲今天不授课了吗?”

听到这个问题,杜芜也疑惑了,平时父亲都是酉时一刻准点下课的,可今天却在和萧睿瑾哥哥说了几句话后就早早的让孩子们回家了。

于是她回答道:“我不知道,我就看见萧睿瑾哥哥不知道和父亲说了什么,父亲就打发孩子们回家了。然后他们就进书房去了,都没让晏安哥哥进去。”

他们以前应该是不认识的,到底说什么,连晏安都不让听呢。

“姐姐,要不然我去偷听一下?”

杜蘅也很想知道他们谈论了什么,于是她点头道:“好。那小妹你放心点。”

“姐,对于我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那我走了。”说完就跑出去了。

一直到李大夫来的时候,杜芜也没有回来。在脚踝被包扎以后,李大夫开了一些药,交代杜蘅在脚好之前,不能做那些过度使用脚,并嘱咐秦妗一些需要忌口的东西后,就离开了。

母亲秦妗已经去做晚饭了,因为一直没有等到杜芜回来,杜蘅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沉沉的睡去。

等到她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戌时了,杜芜在她自己的床上绣着花,看到杜蘅醒来,道:“姐姐,你醒了。我告诉母亲去。”

“等等”,杜蘅叫住她,问道:“他们呢?”

“他们?”杜芜疑惑,“哦!姐姐说的是萧睿瑾哥哥和晏安哥哥吗?他们两个人走的时候看姐姐没醒,就走了。”

“蘅儿,你醒了?”门口传来母亲的声音。杜芜走到门口,对母亲应了声。

杜蘅接着问杜芜道:“那你怎么不叫醒我?”

杜芜委屈的回答道:“是他们说,既然姐姐睡着了,就不打扰姐姐的。”

杜蘅还想说什么,就被门口传来的脚步声打断了。

随后杜蘅就看见母亲走进来。秦妗今年才三十六岁,灯光中显得温婉秀美,她端着晚饭,对杜蘅道:“刚才我们看你睡着了,想来今天你很累了,就没叫你起来吃晚饭,这饭刚才一直在锅里温着呢,赶紧趁热吃了吧。还有药,吃完饭就把药喝掉。”

饭菜是很清淡的二菜一汤,很适合受伤的人吃。杜蘅边吃着饭,边对母亲问道:“娘亲,今天你们怎么没把他们留下来?”

秦妗回答道:“你和我父亲当然说了,不过他们拒绝了,说是家仆还在等着。再加上镇上离这里也不远,就走了,说是明天再来拜访。”

“不过你怎么这么不小心,要不是遇见他们两人,今天回来你脚岂不是要废了。”秦妗的声音含着恼怒,更多的是心疼。

看着这样的母亲,杜蘅知道她一定担心急了,说道:“娘亲放心,下次不会了。”

秦妗无奈道:“下次,还有下次”。杜蘅连忙告饶。

“唉,父亲呢?”从回来到现在还没见到过父亲呢!若是平时,她醒来一定看到父亲了。

“不知道今天那位萧公子和你父亲说了什么?你父亲在他走后,就在一直待在书房中,连晚饭也不吃呢。”

到底说了什么?杜蘅越发觉得疑惑,在她吃完饭,母亲端着饭、碗走后,杜蘅就迫不及待的问杜芜。

“我不知道”,杜芜回答。杜蘅。。

“你今天不是去偷听了吗?”

“我在和晏安哥哥聊天呢。晏安哥哥不仅长得好看,知道也很多。”

就知道不能相信她,杜蘅再一次断定。听她在那里说着晏安哥哥给她讲的故事,杜蘅决定忽略她。最终杜蘅在思考他们说了什么和杜芜断断续续的声音中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