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黑摩的司机的生存现状及其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1.扩大公共交通的有效供给。城市公共交通设计的不合理或没有及时跟进城乡的建设,为黑摩的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运输是不断变化延伸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运输线路的拓展提出更高要求。相关部门应及时调整并落实城市规划,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的需要,将运输“盲点”降到最低,使得黑摩的无空可钻、无隙可乘。
2.倡导两轮交通工具。尽管多年来政府不遗余力地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但城市道路的拥堵仍是事实。这个现象与城市主政者对当前新的交通结构失调问题的认识不足有关,而且尤其是忽视了占道路交通资源比例较少,但对中短途出行作用显著的自行车、电动车的作用。因此,政府在一方面大力倡导两轮交通工具的同时,也应该不断完善硬件设施,着力建设好非机动车道,供市民主动、愉快地选择合适的交通出行工具。这样既可降低市民乘坐黑摩的的几率,也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难题。
3.各行各业协调配合,积极为残疾人和困难群体拓展就业面,尤其是为困难群体提供就业和各类培训机会,解决生活实际困难。黑摩的司机主要是外地进城务工人员,他们通常都不是残疾人,而是干过很多行业,经过多次失业后,最后才选择黑摩的这个行业的。在采访过程中,他们纷纷透露,开黑摩的很累,干这行不是长久打算。如果能够找到一份月薪2000元的工作,说什么也不会进入这个非法的行业。因此,只要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并且实际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黑摩的这个行业自然也就会消失。当然,失业问题绝非小部分人的问题,而是个社会问题,这将是一场持久战。
4.加大执法力度。交通管理、公安交警、工商财税、城建等部门应加强配合,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黑摩的”肆虐的现状。
5.加强对二手车交易市场的控制。从采访中得知,绝大多数的黑摩的都是从停车场购得。这些车不但没有牌照,而且质量不牢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四、讨论
这一部分我们将对本研究的内部效度、推广度和伦理道德问题进行探讨。
(一)研究的内部效度和推广度
本研究获得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决定了研究结论是否真实反映了被研究对象的情况。在本研究中,我们两个访员是中国传媒大学大三的学生。这种身份对研究效度既有正面的影响,也存在着不利因素。正面影响在于,我们已经在黑摩的司机的工作环境中或工作环境附近生活了三年,对黑摩的司机的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状态都有了一些了解,对对方的本地化概念的意义会有更深刻的了解。所以不论在观察和访谈过程中,还是材料分析过程中,我们都将扮演一个更加积极的研究者。不利因素在于,由于长时间共存于同一环境当中,可能失去研究所需要的距离感,对对方言行中的含义失去敏感度,容易忽视很多已经习以为常的因素,导致信息的流失。
我们的访谈对象有七个,基本涵盖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附近存在的黑摩的司机的各个类型,抽取的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从和黑摩的司机的访谈内容当中,我们发现黑摩的司机在生活状态、工作状态上同质性较高,访谈对象之一王司机已经开摩的八年,属于行业中的“前辈”,他声称对于三四十岁的摩的司机都是比较了解的。如果访谈内容真实可信,那么,我们通过王司机获得的关于摩的行业的材料就应该具有较高的推广度,可以推及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这块地区黑摩的司机的总体生活状态和工作情况等。
(二)研究中涉及的伦理道德问题
此课题涉及的是一个敏感话题,有可能导致被访者的不安,从而扰乱他们的正常生活、工作,以及其他一些我们没有预料到的方面。虽然我们为了感谢他们对我们的帮助,给他们买了瓶装水,但是礼品的价值远远不能表达我们对他们的谢意,以及他们对本次研究的帮助。
(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黑摩的运营作为非法行业,黑摩的司机在面对研究者的诸多问题时,很可能给出正面的、不触及他们利益的、符合社会上大多数人眼光的回答,这对本次研究的可信度将会造成巨大的伤害。而且,黑摩的司机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表达能力不强,沟通上存在着一定的障碍。比如当我们问及“您觉得政府的政策很好,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表现呢?”的时候,王司机只是一直重复“对啊,很好”,而没有给出具体的说明,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仍然存在着一些疑问。
由于采用的是非结构式观察,最后通过总结归纳得出七个类属,再把实地笔记分类,这样每一个类属下面的笔记都比较散,呈点状分布,不是很详细,缺乏系统性。建议可以通过第一天的观察之后,将实地笔记整理分类理出类属后,之后几天的观察可以在每一个类属下分别着重观察,这样可以增加观察材料的生动程度和支撑力。
虽然我们尽量地完善观察总结和访谈提纲,在访谈内容上也尽可能地进行深入挖掘,但是由于自身素质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还是会忽略一些细节。这在深入访谈的时候有所体现。比如当我们得知李司机是外地人,并且是残疾人士的时候,我们本来可以追问,“既然身体不便,为什么还想来北京呢?是到北京后才发生事故的吗?”还有,例如当田司机告诉我们他有18年的党龄,并且有驾驶证的时候,我们可以追问“既然有驾驶执照,为什么还要开黑摩的呢?”对于这些错过的信息,笔者在感到遗憾的同时,还必须吸取经验教训,期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不断提高访谈技巧。
由于本次调查属于描述性研究,一方面,笔者更注重实地调查收集最真实最细微的材料,而忽视了理论层次意义的挖掘。另一方面,也是研究者自身水平不够,缺乏理论方面的积累。这是笔者需要重视并且在今后不断努力的方向。
五、小结
经过认真的观察、深入的访谈,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细致的梳理和分析总结,笔者最后撰写出本研究报告。在整个过程当中,笔者看到了平日生活中“黑摩的”司机不为人知的一面,触碰到了“黑摩的”这一社会底层人群的内心。笔者感动于一些黑摩的司机的纯朴善良、正直以及热情,并对“黑摩的”司机的生存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次研究的过程同时也是接触社会的一次鲜活体验。
六、调查后记
从大一进校起,学校周围的“黑摩的”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地铁口总能遇到他们拉载客人。我们坐过他们的车,也见过他们被城管追,他们的车被城管收缴。但是就像路边别出心裁的广告牌第一次吸引了我们的目光,随着每次重复的观看,背后的创意想法对于我们的吸引力便会逐渐退色一样,黑摩的已经逐渐融入我们不再关心的背景中去,不再获得更多的关注。
这一篇报告最初的想法来自于2007年10月,那时正在做王锡苓老师《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的深访作业,我们对“黑摩的”的了解仅止于道听途说的一些关于黑摩的造成的交通事故以及每天见惯的日常画面。对于这样的群体,我们既可谓熟悉也可以说是无知。当时的想法是,也许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对生活的敏感。敲定题目后,本研究的作者之一冯慧能与另外两位同学经过两天时间的街边采访,收集了5位黑摩的师傅的深访材料。在接触和了解的过程中,大家的想法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2008年5月,在做丁迈老师《定性研究方法》课程的作业时,我们想把“黑摩的”这个题目继续深入地做下去,完成一份有价值的质化研究报告。做好研究设计后,我们进行了一周时间的观察以及两天的深访,接触了形形色色的黑摩的师傅,到他们家里并与他们聊天。这些经历,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这个群体的工作和生活。
写这篇后记的时候,我们已经毕业半年了。一起完成作业的同学也都散落天涯海角,在各行各业里奋斗。不知当初接受我们采访的黑摩的司机可都还好。
谢谢我们亲爱的王锡苓老师和丁迈老师,教给我们严谨的研究方法,启发我们对社会的认知以及责任感。
谢谢子牛杯征文比赛,让我们最后的报告有了展示的平台。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这是一份鼓舞。
教师评语
这是一篇关注社会底层群体“黑摩的”司机群体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报告以深度访谈为方法,以“白描”式的笔触呈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摩的司机的生存现状。
这一选题体现出作者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人文情怀。使用的方法较好地完成了报告所拟定的调查任务。在选取访谈对象方面较为全面和完整,除了关注摩的司机本身的状况之外,还对相应的城市管理规定和政策进行了对应分析,并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报告撰写层次清晰、合理,引用规范。如果能对城市管理部门做相关调查,所获得的结论可能更加深刻和丰富。
(王锡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