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民生与社会调查:“子牛杯”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作品选
49581300000062

第62章 我国基层政府对NGO的管理及两者间互动模式调查——以四川省绵竹市为例(3)

对于震后大批NGO和志愿者涌入,香港福幼驻北京办事处代表周建国持否定态度,“面对巨灾,太多的NGO过早介入本身就是一个灾难。前一个月是紧急救援,这是政府和军队的任务,过多的外来人员会给灾区造成混乱,反而增加政府的负担、分散救灾的精力。”他主张,NGO在行动前应仔细分析当地情况,并按社会需求制定出成熟的工作计划,以达到最好的服务效果,而中国本土的NGO欠缺的正是这种深思熟虑的智慧和远见。

对于饱受诟病的民间善款流向政府这一现象,周建国却表示理解。他认为,相对于民间组织,基层政府在全面掌握本地需求方面更有优势,更知道“钱应该花在哪儿”,可以使资金得到更有效的使用。

对于本土NGO抱怨政府不提供资金这一问题,周建国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政府思维没有转变、法律制度不健全,另一方面也是由于NGO自身发展不完善、没有足够的能力驾驭资金。“中国的NGO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他们需要一种自我反省,而不仅仅是指责政府。不提高自己的专业性和执行能力,政府提供再多支持也办不了大事。同时,政府也应看到NGO对社会发展巨大作用的前景,为其工作和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政府和NGO都需要反省。”

尽管对政府和中国本土NGO的表现有所指摘,但卢周二人都表示,在绵竹服务的短短一年间里,他们深切感受到了政府与NGO在互助合作方面的进步,并对未来中国民间事业的发展持乐观态度。

四、总结与建议

(一)总结

总结上文,我们可以看到,汶川地震后的一年中,绵竹市政府与NGO双方互相理解、互相合作的程度大大加深,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由于中国的NGO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总结出绵竹地区政府对NGO的管理及二者互动情况的几个特点:1.政府对NGO持欢迎态度,管理与支持相结合;2.政府重视对NGO的管理,并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性思考;3.乡镇基层政府对当地NGO的管理比较松懈;4.法律机制不健全,无法形成系统化管理;5.管理过程中政府处于被动地位,NGO的配合是关键;6.NGO积极与政府联系,寻求政府的支持;7.政府的支持不能满足NGO的实际需求;8.NGO专业程度和能力急需提高;9.部分NGO对自身的认识和发展理念有偏差,“草根”NGO的发展遭遇瓶颈。

(二)建议

针对以上总结,以推动中国民间公共事业的发展为最终目的,笔者对政府和NGO提出了以下建议:

1.政府

(1)重视:在各级政府部门中宣传NGO管理的重要性,尤其要引起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重视,在具体工作层面加强对NGO的管理。

(2)学习:对港台及国外优秀管理经验进行选择性的吸收,并加以创新,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管理机制。如:NGO注册成立机制,政府对NGO拨款机制,购买NGO服务机制等。各级政府也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有地方特色的管理制度,对地方的优秀管理机制进行宣传和推广。

(3)法律:制定和出台专门的非营利组织管理基本法和相关的补充性政策,形成有法可依的系统化管理制度,用法律保障自己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动权,同时促进民间事业的发展。如,要求NGO及志愿者在对口服务部门登记注册,规定NGO工作情况汇报制度等。

(4)管理:各级政府成立专职管理NGO独立部门(如考虑把上文提出的资源协调平台整合成一个专门的政府机构),提供专项的资金和人力对NGO的工作进行管理和协助。

(5)教育:一是全民教育,即在全社会宣传民间力量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公益观念深入人心,社会观念的转变为NGO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如倡导企业和个人为NGO捐赠善款或亲力亲为做志愿者等(目前中国的志愿者队伍主要由30岁以下的年轻人组成,公益理念尚未在拥有资产的中老年人中普及,对他们进行公益宣传,对于NGO的发展大有裨益);二是精英教育,即在高校中加强社会工作等专业的教育,为NGO培养未来的优秀人才。

(6)培训:加强对NGO从业人员及志愿者的职业培训,使NGO的服务趋向于专业化,此举也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

(7)需求调查:对NGO的需求进行调查,并根据其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持。就目前情况来看,本土NGO缺乏的首要资源是资金和项目,政府应在制度和操作层面加强这两方面的投入和引导,促进本土NGO的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有:政府拨款,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或个人捐赠或做志愿服务,项目招标,技能培训等。

2.NGO

(1)理念:形成正确的公益理念和自身定位,在正确理念的引导下开展工作。

(2)态度:目前本土NGO处于起步阶段,做事凭着一股热情和冲动,没有务实的态度和深思熟虑、厚积薄发的精神,往往导致事情虎头蛇尾、半途而废。NGO从业人员必须端正服务态度,踏踏实实地做好公益工作。

(3)学习:向港台、境外及国内的优秀机构学习,实现内部管理制度、服务模式、项目建立、筹资方法等方面的完善。

(4)法律:NGO从业人员必须对相关法律有透彻的了解,遵守法律规章制度,维护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只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机构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5)联系:积极与服务当地的政府及其他NGO组织联系,取得其信任和支持,并在实际工作中建立合作互助关系。尤其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民间组织与政府的关系,积极配合政府的合理管理,在与政府的和谐共处中实现服务社会和自身发展的目的。

(6)专业:首先在工作人员的聘请和志愿者的招募环节着重把关,重视人员的能力和专业水平,尤其是服务于医疗、心理、教育等专业领域的机构;其次,要加强对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职业培训,包括民间组织运行方面的技巧、相关法律知识、服务领域的专业知识等。唯有专业才能把事情做好。

(7)文化:NGO必须建立自己的机构文化,通过其宣传自己。这不仅是机构本身的发展要求,同时对全社会民间事业的发展也将起到宣传和推动作用。

(8)自省:NGO必须时时反省,认清自身存在的弱点,有针对性地完善自己。

目前本土NGO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的资金和项目,资金的缺少又源于项目的空缺。所以,NGO发展的首要问题是要拿出像样的项目策划,而这取决于从业人员的素质。对此,NGO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拿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总之,如福幼基金会驻北京办事处代表周建国所说,政府和NGO都需要时时的自省,在自省中完善工作,从而推动中国民间事业的发展。

调查后记

历时一个月的深入实践与调查,让笔者在绵竹这样一个具有典型性的地区探查了中国大陆民间事业发展的一个角落,知一隅而得以推全貌。来自政府和民间两个方面的声音汇集在一起,让笔者看到中国民间事业发展中的进步和不足,也看到了政府和民间力量协同合作、共同服务于社会和民众的广阔前景。

一个月前,一个充满理想主义情怀的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绵竹;一个月后,一个带着理性思考的公民走出绵竹。必须认清的是,中国NGO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来的道路漫长而曲折。但笔者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公民社会”的概念深入人心,全社会对于“公益”会有更加成熟的认识,政府的关注和投入会逐渐加大,相关法律政策会越来越完善,NGO也在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中国的民间事业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感谢“子牛杯”敦促我们深入实践,由表及里地认识世界,并通过自己的力量推动社会的发展。作为未来的新闻工作者,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多走、多看、多思,用脚步去丈量这个世界,睁大眼睛去观察世界,用心去感知世界,将这份观察和理解沉淀成自己的智慧,让新闻为社会所用。我们正在这条新闻的道路上前进着。

教师评语

秦筱同学的调查报告以“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四川绵竹市为例,对我国基层政府对NGO的管理及两者的互动模式进行了调查研究。该调查报告选题得当、调查缜密、内容充实、见解深刻,体现了作者独立进行社会调研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总体来说,该调查报告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纵向调查和横向调查相结合,既梳理了我国NGO的发展历程,也分析了我国NGO的分布状况、相关法规等;二是点和面的结合,调查者通过个案分析重点考察了几个典型的NGO的运行情况,并全面介绍了我国NGO的总体状况;三是境内和境外相结合,通过对内地与港台及国外的NGO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使读者对我国NGO的相关情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政府和NGO分别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虽然这些建议尚不十分成熟,但对于推进我国“公民社会”的建设和公益事业的深入开展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哈艳秋)